登陆注册
13640700000023

第23章 那里走(2)

Proletariat在革命的进行中,容许所谓PettyBourgeoisie同行者;这是我也有资格参加的。但我又是个十二分自私的人;老实说,我对于自己以外的人,竟是不大有兴味顾虑的。便是妻子,儿女,也大半因了“生米已成熟饭”,才不得不用了廉价的同情,来维持着彼此的关系的。对于Proletariat,我所能有的,至多也不过这种廉价的同情罢了,于他们丝毫不能有所帮助。火说得好:同情是非革命;严格论之,非革命简直可以说与反革命同科!至于比同情进一步,去参加一些轻而易举的行动,在我却颇为难。一个连妻子,儿女都无心照料的人,那能有闲情,余力去顾到别的在他觉着不相干的人呢?况且同行者也只是摇旗呐喊,领着的另有其人。他们只是跟着,远远地跟着;一面自己的阶级性还保留着。这结果仍然不免随着全阶级的灭亡而灭亡,不过可以晚一些罢了。而我懒惰地躲在自己的阶级里,以懒惰的同情自足,至多也只是灭亡。以自私的我看来,同一灭亡,我也就不必拗着自己的性儿去同行什么了。但为了自己的阶级,挺身与Proletariat去Struggle的事,自然也决不会有的。我若可以说是反革命,那是在消极的意义上。我是走着衰弱向灭亡的路;即使及身不至灭亡,我也是个落伍者。随你怎样批评,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的路

活在这时代的中国里的,总该比四万万还多——Bourgeoisie与PettyBourgeoisie的人数,总该也不少。他们这些人怎么活着?他们走的是那些路呢?我想那些不自觉的,暂时还在跟着老路走。他们或是迷信着老路,如遗老,绅士等;或是还没有发现新路,只盲目地照传统做着,如穷乡僻壤的农工等——时代的波浪还没有猛烈地向他们冲去,他们是不会意识着什么新的需要的。但遗老,绅士等的日子不多,而时代的洪流终于要泛滥到淹没了地上每一个细孔;所以这两种在我看都只是暂时的。我现在所要提出的,却是除此以外的人;这些人大半是住在都市里的。他们的第一种生活是政治,革命的或反革命的。这相反的两面实以阶级为背景,我想不用讳言。以现在的形势论:一方面虽还只在零碎Struggle,却有一个整齐的战线;另一方面呢,虽说是总动员,却是分裂了旗帜各自拿着一块走,多少仍带着封建的精神的。他们战线的散漫参差,已渐渐显现出来了。暂时的成败,我固然不敢说;但最后的运命,似乎是已经决定了的,如上文所论。

我所要申述的,是这些人的另一种生活——文化。这文化不用说是都市的。说到现在中国的都市,我觉得最热闹的,最重要的,是广州,汉口,上海,北京四处,南京虽是新都,却是直到现在,似乎还单调得很;上海实在比南京重要得多,即以政治论,也是如此,看几月来的南方政局可知。若容我粗枝大叶地区分,我想说广州,汉口是这时代的政治都市;上海,北京虽也是政治都市,但同时却代表着这时代的文化,便与广州,汉口不同。她们是这时代的两个文化中心。我不想论政治,故也不想论广州,汉口;况且我也不熟悉这两个都市,足迹都还不曾一到呢。北京是我两年来住居的地方,见闻自然较近些。上海的新气象,我虽还没有看见,但从报纸,杂志上,从南来的友人的口中,也零零碎碎知道了一点儿。我便想就这两处,指出我说的那些人在走着那些路。我并不是板起脸来裁判,只申述自己的感想而已;所知的虽然简陋,或者也还不妨的。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革命者是无意或有意造成这惶惶然的人,自然是例外。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这是要了平和的假装,遮掩住那惶惶然,使自己麻醉着忘记了去。享乐是最有效的麻醉剂;学术,文学,艺术,也是足以消灭精力的场所。所以那些没法奈何的人,我想都将向这三条路里躲了进去。这样,对于实际政治,便好落得个不闻理乱。虽然这只是暂时的,到了究竟,理乱总有使你不能不闻的一天;但总结账的日子既还没有到来,徒然地惶惶然,白白地耽搁着,又算什么呢?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种情形是历史的事实;我想我们现在多少是在给这件历史的事实,提供一个新例子。不过我得指出,学术,文学,艺术,在一个兴盛的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的,那是个顺势,不足为奇;在现在这样一个衰颓或交替的时代,我们却有这样畸形的发展,是值得想一想的。

上海本是享乐的地方;所谓“十里洋场”,常为人所艳称。她因商业繁盛,成了资本集中的所在,可以说是Bourgeoisie的中国本部;一面因国际交通的关系,输入西方的物质文明也最多。所以享乐的要求比别处都迫切,而享乐的方法也日新月异。这是向来的情形。可是在这号为兵连祸结,民穷财尽的今日,上海又如何?据我所知,革命似乎还不曾革掉了什么;只有踵事增华,较前更甚罢了。如大华饭店和云裳公司等处的生涯鼎盛,可见Bourgeoisie与PettyBourgeoisie的疯狂;而且,假使我所闻的不错,云裳公司还是由几个PettyBourgeoisie的名士主持着,在这回革命后才开起来的。他们似乎在提倡着这种享乐的风气。假使衣食住可以说是文化的一部分,大华饭店与云裳公司等,足可代表上海文化的一面。你说这是美化的人生。但懂得这道理的,能有几人?还不是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多!况且如此的美化人生,是不是带着阶级味?然而无论如何,在最近的将来,这种情形怕只有蒸蒸日上的。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的时代的回光反照吧?北京没有上海的经济环境,自然也没有她的繁华。但近年来南化与欧化——南化其实就是上海化,上海化又多半是欧化;总之,可说是Bourgeoisie化——一天比一天流行。虽还只跟着上海走,究竟也跟着了;将来的运命在,这一点上,怕与上海多少相同。

但上海的文化,还有另外重要的一面,那是文学。新文学的作家,有许多住在上海;重要的文学集团,也多在上海——现在更如此。近年又开了几家书店,北新,开明,光华,新月等——出的文学书真不少,可称一时之盛。北京呢,算是新文学的策源地,作家原也很多;两三年来,有现代评论,语丝,可作重要的代表。而北新总局本在北京;她又介绍了不少的新作家。所以颇有兴旺之象。不料去年现代评论,语丝先后南迁,北新被封闭,作家们也纷纷南下观光,一时顿觉寂寞起来。现在只剩未名,古城等几种刊物及古城书店,暂时支撑这个场面。我想,北京这样一个“古城”,这样一个大都会,在这样的时代,断不会长远寂寞下去的。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黄土厚韵

    黄土厚韵

    因叶剑秀的长篇小说《野太阳》而与之相识,我是他的热心读者,是《野太阳》唤醒了我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兴趣,那一种流转在作品体内的气韵,不禁令人叹为叫绝。及至与作者相见,果然文如其人:豪爽真诚、大气敦厚、明亮而有文人特有的气质。听说他近日又出版小说和散文结集,我就有了急于阅读的念想,剑秀同志很尊重每个读者,就真的让我先睹为快了,很是感激。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心迹

    心迹

    胡渊的诗歌,也是坦然的。人生天地之间,仰可对天坦然,俯可对地坦然。回顾往昔坦然,向往未来亦可坦然。这是人生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想,胡渊的诗笔,不会轻易放下,以他的才智、毅力、韧性和聪明,更有他对诗歌的炽爱和领悟,他会写出更好的诗来,果如是,则人生何愧也。
热门推荐
  • 还君迷梦

    还君迷梦

    佟佳夕罗,一个性格天真的亲王格格,因对名噪京城的四公子之一的琤善贝勒一见衷情,故而便私求太后向皇上指婚。但是成亲之后她才知道,原来他早已心有所爱,是要横刀夺爱还是退后成全……————————————————————————————————————感谢《请叫我大神》的霜殿给我做的封面!!!此文不是清朝正剧,所以清朝控们,请小心。
  • 名侦探柯南终究是平行线的等待

    名侦探柯南终究是平行线的等待

    他是平成时代的福尔摩斯,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小,变小后,他会遭遇更大的危险!堕入黑暗的他会怎样呢?
  • 都市之彷徨

    都市之彷徨

    一个南下平凡少年的不平凡的经历。请关注《都市之彷徨》
  • 马利隔壁的女神

    马利隔壁的女神

    马利侦探所开业咯,倒霉的人生,前胸贴后背的钱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 那朵丁香花

    那朵丁香花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在我面前你可以不用坚强……
  • 风流懒蛋异界行

    风流懒蛋异界行

    幸运少年到异界,好运不断,桃花连连,连韦小宝都要尊一声师傅!携手女神,神奇少年生活曲折绮丽,纵横异界,逍遥人生!
  • 冷面将军宠溺娇妻

    冷面将军宠溺娇妻

    别人穿越逛青楼,开青楼,为啥她却偏偏是进青楼呢?看在她喜欢研习兵书的份上,上帝派个将军拯救一下水深火热的她吧~然,刚出了贼窝,咋又进了“冰窟窿”呢?冷,这将军实在是太冷了。但是不怕不怕,她会自己发热......
  • 轮椅少女:恶魔王子太腹黑

    轮椅少女:恶魔王子太腹黑

    他如何都想不到,有一天他会被绑着送上飞机,他更没想到,回国后第一天就遇到这个“小白痴”,连票子是什么都不懂,他最想不到的是,“小白痴”还住进了他的家,跟他同吃同住同一个校园,每天把他气得火冒三丈。从此,男子整天想着如何逮她,“揍”她,欺负够本再一脚踹开她,目标是将她轰出家门。一天,女子终于遂了他心愿,道了句再也不见,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开。男子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苦涩一笑,挽留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口。自她离开后,男子仍像过去一样,整天想着如何逮她,宠她,补偿够本再一把捞起她,目标是将她娶回家门。
  • 上海滩·1843

    上海滩·1843

    上海,在1843年之前,只是中国众多小县城中默默无名的一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人用船坚炮利将它轰成了一座贯通东西的新兴之城。从此,上海成了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古老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窗口。1843年,传教士麦都思创立墨海书馆,现代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上海成为近代西学东渐的根据地;1845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出现在上海滩;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上海租界,上海逐步成为亚洲金融中心;1843年,上海开埠,曾经的滩头成了中国最洋气的摩登之都,东西文明在此交汇、激荡,改变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史,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历史进程。它,是一座见证了近代中国跌荡沉浮的城市!
  • 第零骗局

    第零骗局

    诸位看官:欢迎来到第零号骗局世界。您想要什么,只要您有力量便如您所愿。寻找真相吧,找到了就可以出去了。战斗吧孩子,赢了就可以出去了。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