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4100000008

第8章 上苍的眼泪

滇池

在一座繁华的都市身旁,

风华绝代却淡泊低调,

博大精深但从不张扬;

在苍茫茫的红土高原上,

静悄悄地,

停泊成岁月的符号。

像它本身陷落的形状那样,内敛、静默、深沉。而它的形体似弓一般富有张力和曲线的美感,又似一弯淡淡的弦月,古往今来,不知勾起了多少游人对它镂心刻骨的记忆,也不知勾起了人们多少天马行空的遐思且要延绵不断地继续下去。

仅从位置上看,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也是云南最繁华的都市之地。可从性格上看,滇池的沉默寡言与喧嚣的都市又大相径庭。假如把昆明比作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每天都行走在追逐梦想的阳光下,那么滇池,就是一位历经风霜的智者,或者是一位隐居山野的世外贤士,宠辱不惊、淡泊心智地生活在纯净的自然当中,呼吸天地之雨露精华,吐纳珠玉之灵光宝气,让人颇感神秘,又让人为之深深着迷。

辽阔的水面,在众多绚丽多姿的绿树簇拥之下,在周围参差不齐的山峦之间。一眼望去,你不会觉得这是湖水,因为湖水似乎没有这么磅礴到一望无垠;你也不会觉得这是大海,因为滇池远比大海清秀婀娜,甚至还带有几分妩媚和妖娆。可是不管怎么样,你都会仔细地端详它的芳容,因为这样的美足以偷走你的灵魂,在你脑海中一片诗意或是空白的时候,占据你激动不已的心扉。

对湖水的欣赏和感叹,因视角的不同、心境的多样,所收获的美感也截然不同。观赏滇池较为有深刻感触的位置是站在龙门上俯瞰。早晨的时候,看它的烟波浩淼,若隐若现的神秘和飘逸,似乎是天上的宫阙和人间仙境。中午的时候,鸟群已经飞过,可是鸣叫还撒播在湖面上,和水波一起跳动、荡漾,和阳光一起破碎和浮沉。傍晚的时候是滇池最让人惬意的了,当西山隐去了些许的余晖,滇池的温馨和秀美就可以一览无余。湖面上泛着橘红色的光,那么安静,那么安逸,那么安详。仿佛时空因此而停止,思想顿时凝固不前。假若脑海中还有什么闪念的话,那一定是:希望时空因此而停止,而一日就是千年。

滇池上有一种稀有的动物同样获得了游人的垂青,那就是成群结队在湖上盘旋飞行的那些啾啾鸣叫的红嘴鸥。有时渔民们刚捕捉到一些奇特又活泼的淡水鱼,它们就飞过来争抢了,而且并不惧怕人。可能它们早就和当地的居民打过了交道,早就成为了昆明的一部分了吧,所以相处起来,那么融洽、和谐。

无疑,滇池是美丽的,富饶的,亲切的。千百年来,它置身在静谧的状态中,华丽却不狂放,高傲但不张扬。它亘古地静静流淌着自己的脉络,避开了尘世的喧嚣和俗气,周而复始,从不间歇。大概正因为如此,它才少了那许多商业旅游的氛围,淳朴得像年幼的孩子一样,真实得让人感动。猛然间,你可能想不出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将它完整地概括下来,淳朴,洁净,坦城,粗犷,雄浑,厚重,好像都不是,又或者兼而有之吧。总之,滇池给人的印象是它始终都忠实地秉承了红土高原的一切风格和特点,又将这样的风格尽情地展现在广袤的宇宙之间。

借用“博大”这个词形容它,似乎还算贴切。

当20多个少数民族所带来的20多种文化和习俗在它肌肤上冲突和交流的时候,当穷兵黩武和休养生息交替着演绎纷繁的历史的时候,滇池渐渐地看淡了世俗的纷扰和浮华,把所有的这些都融入了自己博大的胸怀中,又历尽了多年的洗涤和过滤,才让西南高原上的众生在它的耳濡目染下如此和睦且如此淳朴,如此神秘又如此快乐;才让自己继续恬淡地流淌着人间的真情;才让孙髯翁被滇池海纳百川般的胸襟所陶醉和征服,在大观楼豪情挥笔,成就了抒发激情的那幅“古今第一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滇池是沉默的,是躲开人世间的繁华,静静地泊在高原上的。可这其中,却还有一位鲜活的人物伴随着它——郑和。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无须赘述,只要你了解了滇池这样深邃而又深刻的湖水,你就能推断出它所养育的那些时代的弄潮儿会在历史的画卷上多么鲜艳和鲜活。郑和的壮举也是滇池开放的写照,当初大明王朝的壮丽船帆正从这里高高张起!

每一位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刻下种种不同的感受,但一定有一种同感,那就是,当你站在静谧的夜空下静谧的滇池边,你也会因它的博大而静谧得出奇。那一刻,任天地肆意地虚无,你在虚无里,在苍茫间,在淡泊中,不自觉地,就成了滇池的一部分。

洱海

那个月夜,

我曾经迷失于闪亮的湖边,

迷失于不敢想象的梦幻仙境,

和梦幻心情。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在巍巍的苍山脚下,有一片湖水。这里波光可鉴,无论阴雨绵绵的日子还是风和日丽的时候,湖水总那么清澈剔透,洗尽一切尘埃,兀自地洁净,再洁净。最惬意的时候,是听着那个古老的传说,依着湖水,端详天上的月牙儿,和水中的月影私语。

据说,数万年前,天宫中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极其向往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下凡来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位渔民结成夫妻。公主为了帮助村里的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随手一抛,将自己心爱的宝镜沉入湖底。这样,鱼群就被镜子照得一清二楚,渔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打到更多的鱼。从那以后,宝镜就在湖底变成了金色的月亮,放着耀眼的光芒,为世世代代的捕鱼人照明方向,于是那个镜子成了闪耀大理的四大奇景之一“洱海月”。

自古以来,月亮被不可计数的诗人、词人写成千古流传的美景,月亮本身的美不言而喻。可是洱海的月亮,却是别有风味的。明代诗人冯时可在《滇西记略》中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月明之夜,乘一叶扁舟,邀上红颜知己,划至湖中央,放开双桨,任小舟飘飘摇摇,随湖水微微摆动。一切的爱慕之情,所有的海誓山盟,都会在这样明亮的夜色中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天空中有黄金一般的月亮为这样的爱慕作证,湖面下有笑微微的月影倾听发自心灵的诉说,诗情画意的何止是景色?而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举家欣赏倒映在湖中的金色月亮,或小饮取乐,或歌唱言欢,或轻舞助兴,或描摹梦想,此时的天光、云彩、月影和湖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优雅的画卷,画满了闲情逸致。

即使不在月圆如轮之夜,天空中依然有月儿摇着金色的手臂,清辉灿灿,一尘不染,仿佛刚从洱海中沐浴而出。湖水中,依然有清澈的倒影遥相辉映。看着看着,水天相接,交融一起,竟分不清是天月坠落,还是湖月升空。一切都仿佛梦幻的样子,梦幻的颜色,梦幻的感觉。

洱海之美,还在于水。清晨,湖面上薄雾轻笼,烟波缭绕,迷迷茫茫的一片,朦胧成一种奇幻;若等到东方日出,烟雾渐渐隐去,洱海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露出秀美的面容;而后,朝阳升腾,湖面波光粼粼,或金黄,或银白,湖面上开始有渔舟扬帆,生机无限;夕阳时分,晚霞映照,归舟泊岸,渔歌唱晚,湖水又归于极度的平静;夜晚,微风拂水,涟漪荡出随意的波状,互相推挤着拥上岸边。

洱海的一天里充满了悠闲和洒脱,周而复始地流过一个又一个世纪。

每当风和日丽时,湖水就更如镜子一般了。举目远眺,湖边苍山的积雪倒映水中,湛蓝的天空、纯白的积雪、碧绿的湖水、苍翠的山体相映生辉,偶有若隐若现的银色海鸥掠过水面,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一幅水墨山水就不加雕琢地铺展在眼前,迷人到无以言表。这时泛舟洱海,就可以领略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深幽意境了。

在洱海,或湖边,或湖上,它那镜子般的湖面总会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仿佛一切的混浊和污垢都可以在接近洱海的一刻遁于无形,化为乌有。洱海,这颗“高原明珠”总是给人纯净之感。这纯净,足以让人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当带着满身的欢喜来到洱海之上,自身的欢喜变成双倍的欢喜;当带着一脸忧郁来到洱海之上,这伤人的忧郁就会被它的纯净所吸收。

洱海月,洱海水,不知让多少旅人迷失其中。那一刻,与其说心是纯净的,不如说心是空白的。一切景物好似皆在梦幻中,那山,那水,那平静如水的心情。

碧塔海

英雄和仙女从这里路过,

洒下一袭朦胧的烟雾,

后来,

这里就到处充满了童话。

相传天女梳妆时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镜子碰落了,落在了群山之间,镜子也就被群山撞碎了。那些破碎的镜片,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块镶有绿宝石的最美的镜片。另一个更加广泛的传说是——碧塔海就是《格萨尔王传》中所提及的“毒湖”,湖中那个梦幻般的小岛就是岭地英雄格萨尔王镇压魔鬼的地方。

从那以后,碧塔海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也成了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圣水”。它所以神圣,不仅因为它曾经散发着仙女的胭脂香味、镇压过无恶不作的魔鬼,也缘于这里神奇宏伟的山水风光自然地显现了藏传佛教中的“吉祥八宝”和众生颂扬佛经的景象。藏传佛教的“吉祥八宝”按宝瓶状构成了吉祥八瑞图,分别为宝瓶、妙莲、法轮、金鱼、吉祥结、宝伞、胜利幢和右旋白螺,而这些,在碧塔海的身上至今仿佛都能辨认得出。

有篇文章曾经这样描述碧塔海:“它柔中带刚,是以雪山让人见之油然生崇拜之情的。因为它挺拔,又带着几分冷峻,是那种超然又高高在上的感觉,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好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情人。”

这就是碧塔海给人的最直观而又最深刻的感觉。因其生在高原,流在高原,让人带着仰望的心情逐步地接近,好像朝圣一般地向上攀登,就为了一个刻在脑海中的信念,再多的努力和苦难在见到它之前都是微不足道和可以忽略不计的。可是,当欣喜若狂地见到它之后,却又不得不望而生畏地站在离它很远的地方。因为害怕这是一个不确定的真实,害怕这么让人心醉的美丽瞬间消失,害怕自己不能够走进它的美丽,不能够把它的美丽带走一丝一毫而徒生遗憾甚至悔恨。有些茫然,有些失落,有些欣喜之外的淡淡的哀伤。

碧塔海最被人所深知,且最负盛名的是“杜鹃醉鱼”。在碧塔海的四周,长满了高大的杉树和鲜艳的杜鹃。春夏之际,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妩媚动人如一个艳丽的花环镶嵌四周。当杜鹃花从枝头吹落,姿态曼妙成花雨坠落湖中,片片花瓣就像片片小船,在湖面上荡漾出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引得无数小鱼竞相浮出水面唼喋。因为这种高山杜鹃含有微毒,食后虽不致有生命危险,却足以令那些小鱼昏昏醉倒,仿佛是沉醉在花香中一样。它们或翻着白肚皮漂浮在水面,或摇摇晃晃争着脱逃,样子十分乖巧。深山里的老熊却一直匍匐岸边,等待着月幕降临,笨拙地走到湖水之中,伸出双掌憨态可掬地抄取小鱼。杜鹃的摇曳,小鱼的酣睡,老熊的鞠躬,月影,连着粼光闪闪的碧塔海,构成最美丽的童话。

因为碧塔海的纯净,在高原上几乎没有给任何污染以可乘之机,所以鱼类资源保存得十分完整。风格和神态各异的鱼儿一起生活,一起游戏,堪称一个精彩的水里世界。其中有一种被生物学家命名的“碧塔重唇鱼”,据说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留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了。

碧塔海因为原生态的物种美得独具一格,不加雕琢的草地和不加粉饰的高山,拥抱着古朴而热情的碧塔海。在它们博大的胸怀中,碧塔海从远古中流淌出无尽的梦幻,杜鹃在梦一般的翠绿中绽放,生灵在梦一般的碧绿里漫步,人们在梦一般的童话里生活!

泸沽湖

是古朴的人,

还是柔美的水?成就了别人的,前世今生的梦。

最开始听说“女儿国”的字眼,是缘于《西游记》。那里的城墙、宫殿、群臣、子民、乃至河水都极富女性的阴柔之美,升腾着女性神秘的气息,甚至连剧中那段《女儿美》都唱得如此柔美,如此妩媚:“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西游记》里的女儿国似乎不是泸沽湖边上的一个国度,因为这里千百年来依旧保持着古朴的民风,原始得像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女儿国里的河水和泸沽湖想必也没有什么联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让人深深感恩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都替人到山上放牧。一天,他梦见一条身形巨大的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啊,你太辛苦和可怜了!从今以后,你再也不必带午饭上山了,饿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你一定会吃得很饱的。”这个孩子醒来后,依循着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梦境中的那条大鱼。他试着割下一块鱼肉,果然是香喷喷的。第二天,他发现前一天割过肉的地方又长满了,无穷无尽。没过多久,这件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听说了。他为了要把大鱼占为己有,就找来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狠狠地拴住鱼身,让9匹马9头牛一齐使劲向洞外拉。当大鱼被拉出洞口,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就淹没了整个村庄。那时,村里有一位摩梭女人正在喂猪,她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快乐地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情急之下,顺手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因为无法脱险而葬身水底。两个得救的孩子坐在槽里顺水漂流,后来,他们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母亲,就用整段的木头做成了“猪槽船”,泸沽湖因此被称为“母亲湖”。

在母亲湖的北岸,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也因形似昂首卧倒的狮子而被称为“狮子山”,就是孤儿放牧的那座山,当地的摩梭人将她视为自己的保护女神的化身。泸沽湖一带的青山碧水,绿草红花,都因为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被赋予了女性的色彩和光辉,泸沽湖因此成为纯粹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最能散发女性气息的当属泸沽湖水了。整个湖面的自然造型十分优美,像一个古朴而又宁静的睡美人,静静地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当中;而周围的山峦,也都轻扭腰肢,各尽妖娆。清晨薄薄的雾气是它蝉翼般的面纱,飘浮着朴素的香玉之气;白天阳光照耀下那些洁净的湛蓝是它迷人的穿着,庄重而不轻佻;深夜里的微波跳动是它的窃窃私语,充满了关爱和体贴。

当置身其中,看水天一色的婀娜,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荡在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就更使泸沽湖增添了几分古朴,几分宁静,几分柔美。如前人诗中云:“泸沽秋水阔,隐隐浸芙蓉。并峙波问鼎,连排海上峰。倒涵天一碧,横锁树千重。应识仙源近,乘槎访赤松。”

泸沽湖不仅以它的自然之美使人流连忘返,而且以其独特的风俗民情引人入胜。在这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之间,生活着世界上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泸沽湖畔也是人类母系氏族在地球上的最后遗迹,所以,几乎在泸沽湖的每个山湾村寨,都可以看见那些穿着秀丽,各具风韵,像泸沽湖一样清秀貌美的摩梭姑娘。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被称为“湖上三绝”。这已经成了泸沽湖新时期的完美写照了。

泸沽湖所养育的摩梭女儿,每一个都那么美丽、勤劳、善良,而且情真意切。她们在属于自己的花房里编织着花季少女的梦想,渴望着属于自己的至真至诚的爱情。摩梭人中至今仍保留着“阿夏走婚”传统。“阿夏”意为“亲密的伴侣”,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居母家,因感情的进化,男子夜晚到女子的“华楼”留宿。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男阿夏便匆匆离去。因为男子暮来晨往,只在女方家过夜,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阿夏走婚”以情为主,结合自由,离散随意。在摩梭人的生活里,并没有什么古圣先贤流传下来限制爱情的条条框框,所以摩梭女儿没有孤寂和失落的烦恼与忧伤。她们似乎为了爱情而生,为了追求美满的爱情而来到泸沽湖边,不断地寻觅,大胆地表白,把自己的幸福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些在其他地方能够对爱情产生莫名的影响和诱惑的财富和权力,并不能让摩梭女儿对纯洁的爱情动摇;她们依然自始至终地按照自己质朴的性格,为爱情画下一个深刻而又纯正的注释。“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在泸沽湖边听到这样的歌,还真有些以为身在《西游记》里的女儿国。

泸沽湖因摩梭女儿的爱情而美丽,女儿国因泸沽湖的美丽而神秘。在蓝天白云下,它们是水乳交融的一体。泸沽湖的蓝,摩梭人的美,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梦幻般的感觉。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泸沽湖是很多人前世今生的梦。

抚仙湖

这里也有海市蜃楼,如果看见了,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这一次是真的。

这是一片广阔而又清澈的湖面,在它四周,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平地拔起,状如玉笋,直插云天;有的横卧湖边,形似懒汉,酣然入梦;有的如玉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湖面上总是烟波浩瀚,晴空万里时水平如镜,妩媚温柔,如少女般惹人怜爱;清风乍起时白浪微现,手舞足蹈,如孩童般欢呼雀跃;雨中雾里,湖面朦胧得如蒙上迷人的面纱,这就是抚仙湖,和名字一样充满仙气的人间仙境。

实际上,抚仙湖的确与一个迷人的神话故事相关。相传天上的石、肖二仙到滇中巡查,只见一池碧波,银光闪闪,远山近水,洲岛错落,好一幅色彩怡人的山水画卷!石、肖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观看和赞叹,竟痴迷得忘了移步,也忘了归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仍痴痴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这迷离的景色之中。后来,两位神仙变成了湖边的两座石峰。在湖上驾舟遥望抚仙湖的东南方,那叠立着的两座形似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山就是石、肖二仙变成的,抚仙湖那仙境一般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抚仙湖的湖水是这样的清澈,同时却又是那样的深不见底,深得足以隐藏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深得只能存在于世人的想象之中。在以前,人们只是想象过是否湖底真有那许多如传说般神奇的花草虫鱼和行走如飞的“海马”,是否湖底也是能够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所在,却从来没有人尝试着潜入湖底进行勘探。但是就在几年前,当人们发现在其烟波浩淼的水面之下,还隐藏着云南少见的大规模古建筑遗迹时,当得知湖底那厚厚的淤泥和青苔竟覆盖着一块块规整的巨石时,一段颇为神秘的历史就从尘封的岁月中苏醒过来。

据记载,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率领大军直扑滇地,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庄准备班师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国的后路。庄索性就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王滇”。汉武帝时期,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被中原文明融合。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古滇国消失在何方?抚仙湖又是不是要解开这个秘密?但是湖水从来不轻易透露天机,只有在微风之下荡漾起粼粼的水波,留给人们的只能是怀疑和揣测。可是看看那些完整的古建筑在湖底静静地躺了几千年,竟会依然个性鲜明,甚至完好无损,就不得不在承认古滇国的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由衷感叹是抚仙湖的神奇让历史得以延续。

抚仙湖的水面还是那样的美丽,但是历史又如同一层烟雾,在不自觉之间笼罩上来。于是这一切更加亦真亦幻,正如它在亦真亦幻中存在的几个千年。

同类推荐
  • 叫我如何不宰你

    叫我如何不宰你

    导游行业中到底有多少“猫腻”?游客消费中有多少是被“宰”的?本书作者接到了很多死亡威胁的恐怖电话,甚至被迫离开了自己喜爱的旅游行业。旅游业难道是黑社会吗?本书为你揭开一切谜团!低价团、零团费,是馅饼还是诱饵?收入少、待遇低,宰客成为导游的不二选择。旅游途中都存在哪些悬机?旅游者怎样做到理性消费?《面对面》王志专访深圳导游邬敬民,大胆披露:“叫我如何不宰你!”
  • 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世界极致之美100地

    本书由专业资深的书业策划团队策划,有来自世界顶级影像机构的美妙图片,有怡情悦性的高品质图文编创。即便没有出发的机票,心,却早已在路上。世界,并不仅仅是你所看到的冰山一角;生命,就是你经历的所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书由专业资深的书业策划团队策划,有来自世界顶级影像机构的美妙图片,有怡情悦性的高品质图文编创。"
  •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这本书是阮义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一代摄影大家的情怀。
  •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平遥古城特色、文化、传说等,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 地图学

    地图学

    本书系统、完整和全面地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和地图学的基本特性及定义、基本内容、分类、功能、学科体系,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和公式,地图投影基本理论,常见的几种投影理论与应用,地图语言、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地图成图的方法,地形图应用等。作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组成部分,本书强调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内容具有可读性、客观性和便于自学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视觉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热门推荐
  • 我与猫少年

    我与猫少年

    与猫少年旳同居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 无心之墙

    无心之墙

    林姗姗暗恋周永强十年付出了时间与金钱,世人皆知。陈昊暗恋林姗姗不知多少年,付出了不知道有多少,关键是不止别人不知道连林姗姗也不知道。一场追逐三角恋,该如何结局。
  • 圣龙传奇

    圣龙传奇

    世界末日之时:有太阳跨海而来,世界水深火热;有月亮从夜穹坠落,红尘荒芜悲凉;有巨兽背负高塔从四面八方,沿着崎岖蜿蜒的道路缓缓前行;有神灵从异世降临,有男子擎剑赴战!黑与白之间,人与神之间,纷争迭起,那堪称不可磨灭的仇恨也在死亡与死亡之间消磨殆尽。而这错综复杂的情感、跌宕起伏的经历以及时间久长之后的明智都从一位受诅咒的传承者身上开始。故事拉开序幕,但是结局还未可知.......
  • 逆佛

    逆佛

    这是一节佛骨穿越的故事!这是一名由狼养大的孩子成长的故事!这是一段等待了千万年的爱情!杨云峰,一个由野狼养大的孩子,无意中踏上了修真之路,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里,却又如何成长起来?拥有水与火双属性,身世之后又是怎么一个大秘密?金鹏化身,佛骨舍利,却又如何让他登上仙道巅峰?曲折的背后,却又是怎么一曲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请看雲海的《逆佛》。(《逆佛》是修真小说,不是写佛的哦!!!)
  • 修神论

    修神论

    故事围绕陈恭从接受阴厨传承开始。机缘偶合下进入了神秘的修真界,从此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爬着。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虽然历经生死磨难,却也发现了自己的道,从此开始凌驾于巅峰!
  • 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宝藏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天道之敌

    天道之敌

    妄图以一敌天,却被击伤,无奈重生,这一世势要将天击败!
  • 江湖很忙

    江湖很忙

    一个对生活了无生趣的青年,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在一场意外当中,体验了一回时光倒流的经历,让他重新反思生活,思考未来......
  • 水浒英豪

    水浒英豪

    简介宋江求招安,好汉下梁山,河东擒田虎,淮南捉王庆,江南拿方腊,四寇至此完。鸟尽藏良弓,兔死走狗烹,千年有数朝,历代都如此。酒赐一壶,好汉命尽归,群臣齐贺表,君臣唱太平。谁知才数年,狼兵下东京,金人少读书,权谋都无用。供神二十年,用时不得见,求和献女儿,汴梁尽抽空。金兵方退去,满城尽悲声,老汉唤女声,丈夫呼其妻,小儿哭其母,声声人断肠。君臣都不见,继续唱太平。金人还复来,打破汴梁城,君臣落手中。金枝玉叶掉凡尘,凌辱齐来摧人哀。昏君奸臣终得报,百姓无辜遭其罪。天道王法不得显,百姓忍了上千年,一朝戳破神州乱,百生泣血竖儒奔。后世来人号李远,奋然投身欲托天,儒家忠义尽脱去,纵横世间刀枪剑。
  • 和你共度的一切

    和你共度的一切

    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女生,迫于高考政策,必须要回到南方上高中高考,由南北方差异等等引起的一系列故事。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又有周围众人的不理解,还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各方面的困难接踵而至,她沦陷了,拼命想逃脱现实世界。直到高二的时候遇上年轻的善解人意的男老师,她才慢慢开始改变,并将情感寄托在了他身上。最终她战胜了自己,也离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