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36600000009

第9章 封片简戳

在邮政宣传戳繁荣的背后

时下,邮政宣传戳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与前些年邮政宣传戳寥若晨星的情形相比,这些年邮政宣传戳的启用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特别是当国内发生什么大事的时候(比如世界杯出线、申奥成功、抗击非典、“神舟”上天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邮政宣传戳立即“冒”了出来,铺天盖地。这两年,邮政宣传戳的形象更是大有改观,连体的、临时的、异形的邮政宣传戳纷纷出笼,数不胜数。

邮政宣传戳的繁荣是好事。邮政宣传戳不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载了我国的邮政史、集邮史,对促进集邮活动的开展,丰富集邮者的收藏,扩大宣传戳启用地的社会影响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其中具有销票功能的邮政宣传戳还是集邮者编组邮集的好素材。但邮政宣传戳的繁荣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在其繁荣的背后,有一个问题需要给以特别关注:许多邮政宣传戳打着“邮政”的旗号,但实际上有的并不姓“邮”。邮政宣传戳的繁荣是继首日封热、原地封热、极限片热、风景日戳热之后形成的又一个新热点。起初,邮政宣传戳的刻制是邮政局的内部行为,但近来在一些地方刻制邮政宣传戳成了集邮者的个人行为了。针对集邮者的这种“热情”,有的邮局似乎是默许的,但也有的邮局是根本就不知情的。在这种背景下炮制出来的所谓邮政宣传戳,无疑是一种欺骗集邮者的“伪戳”。因此,有的邮局从保护自己和集邮者利益的目的出发,在有关媒体上刊登“安民告示”,称“此戳与己无关”。

邮政宣传戳的启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儿戏不得。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制订出相应的法规,依“法”刻戳。集邮者只能起到一个参谋的作用,假如“越俎代庖”,那就不应该了。

(《中国集邮报》2005年4月5日第5版)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

走上“马踏飞燕”加印片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于1996年北京东方广场施工现场,距今2.4万-2.5万年,是目前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为了妥善保护这一遗址,展示北京先民们的生活情景及首都灿烂历史文化,由李嘉诚先生等投资兴建了“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北京邮政部门日前推出“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马踏飞燕”加印片入场券两枚。加印片背面图案为“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内景和表现先民狩猎场面的宣传画(图129)。

(《中国集邮报》2005年4月26日第5版)

《玉兰柱石图》极限片

集邮者毕晓光发表在本版的《可制〈玉兰柱石图〉极限片的贺年(有奖)明信片》的文章影响还真大,据说很多集邮者在看了文章之后就开始翻箱倒柜寻找印有《玉兰柱石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准备在5月18日《绘画作品》邮票发行之日“大干一场”。邮票发行当天,京城无数集邮者拿着印有《玉兰柱石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争先恐后地来到邮票原地所属邮局――北京地安门邮局,制作极限片。

《玉兰柱石图》虽是传世佳作,但可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却比较鲜见。在2002年11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贺年(有奖)明信片中,其中一枚片图即为《明?玉兰倚石图》(此处“倚”应为“柱”)。现场制作极限片的集邮者杨建武高兴地说,没有想到国家邮政局提前“公布”了邮票图稿,成为制作《玉兰柱石图》极限片的最佳载体。集邮者连玉田说,用贺年(有奖)明信片制作极限片虽然以前也有过,但当时用来制作极限片的集邮者还比较少,没有像此次这样形成规模。也有的集邮者说,幸亏没有像往年那样在贺年(有奖)明信片兑奖之后就随手丢弃了,否则就没有今天的收获了。

《玉兰柱石图》是纵302毫米,横274毫米的设色绢本册页,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制作《玉兰柱石图》极限片理应首选“故宫”邮戳。北京故宫博物院设有邮电所,“故宫”邮戳放置其中。集邮者要加盖“故宫”邮戳,必须要购买60元的故宫门票后,方能在故宫邮电所加盖“故宫”邮戳。真是无巧不成书,由于近期故宫邮电所修缮,“故宫”邮戳临时放置在地安门邮局,这样,集邮者才有幸“免费”加盖上了“故宫”邮戳(图130)。

集邮者除了用“故宫”邮戳加盖之外,出于丰富极限片品种的考虑,一些集邮者还用北京市邮票公司的纪念戳来加盖。但现场集邮者在对比这两种邮戳制作的极限片之后说,北京市邮票公司纪念戳的图案是绘画工具,用此戳制作的极限片是绘画专题邮集的好素材;但从“极限片的和谐”角度看,还是用最佳销戳地点故宫邮电所的“故宫”邮戳制作的极限片更好。但让集邮者稍稍感到遗憾的是,贺年(有奖)明信片上的《玉兰柱石图》图案面积不到明信片面积的75%。但也的集邮者建议,如果将贺年(有奖)明信片的附券部分剪掉后,《玉兰柱石图》图案面积就基本达到明信片面积的75%了。

(《中国集邮报》2005年5月20日第5版)

一封一片总关情

在读者热切的目光中,《中国集邮报》迎来创刊1000期。自1992年7月1日《中国集邮报》创刊以来,《中国集邮报》编辑部在重要纪念日都设计印制了纪念封、片、纪念张、上网卡等,一枚枚封片,记录了《中国集邮报》创刊1000期以来走过的脚步,也浸满编辑部全体同仁对读者的浓浓深情。

1992年7月1日《中国集邮报》创刊日,中国集邮总公司祝贺发行了一枚编号为“PFN?49”的纪念封(图131),纪念封图案为盛开的两朵牡丹花和起舞的三只蝴蝶,设计者为刘敦和张实勇(即张石奇);同日,《中国集邮报》编辑部也设计了一枚编号为“ZJB?1”的纪念封(图132),纪念封和纪念戳的设计者为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刘硕仁;在《中国集邮报》创刊一周年之际,《中国集邮报》编辑部设计了第2枚纪念封(图133),系列编号“ZJB?2”,纪念封设计者为我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卢天骄;《中国集邮报》百期纪念明信片(图134)诞生于1994年5月25日,明信片上有全国集邮联会长刘平源的题词“中国集邮报百期纪念”和时任《中国集邮报》社社长王明方的题词“集邮者的益友”,明信片上的“百期纪念”印章,由刘硕仁篆刻;在《中国集邮报》发行百期当天,邮票设计家万维生还设计了一枚画面为两人争读《中国集邮报》的纪念张(图135);1995年,邮票设计家王虎鸣为《中国集邮报》设计了一套两枚企业金卡――“思想者”(图136)和“清明上河图”纪念张(图137);1998年,《中国集邮报》推出一枚宣传明信片(图138、王宏伟摄影),上面的宣传语是“从这里认识集邮,从集邮了解世界”;2002年7月1日,《中国集邮报》创刊10周年,为此特别印制了一套“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和一枚公函封(图139),并发行了一套两枚“上网卡”(图140);在《中国集邮报》创刊1000期之际,《中国集邮报》编辑部特推出一枚加字邮资明信片。

另外,自2003年以来,《中国集邮报》编辑部连续三年推出“马踏飞燕”邮资片版报纸,馈赠给《中国集邮报》“读者之家”会员。

(《中国集邮报》2005年7月15日第5版)

鲜见的国际商业回函信封

日前,笔者收集到一枚国际商业回函信封,规格为220×110毫米(图141)。从该封背面所印的文字获悉,此国际商业回信封为1997年4月印制,印数20万枚,由当时的邮电部邮政总局监制(图142)。

该封正面右上角印有“无需交付邮费(NOSTAMPREQUIRED)”字样,并在一个象征邮票的图形上划有一斜杠“/”;封正面左上角印有“航空(BYAIRMAIL)”字样,并有“许可证号码(IBRSNUMBER)”字样相邻;在封正面两条横杠中间印有“回函邮资已付(REPLYPAID)”和“中华人民共和国(P.R.OfCHINA)”字样;封正面中间还隐约有一架大型飞机图案。以上文字和图案均为蓝色印刷。

商业回函是为大宗商业用户利用邮政推销商品、收集客户信息而开办的一项邮政业务,国际商业回函信封即是商家为用户反馈信息,在国际邮件中附有供收件人回复(复函邮资由收件人总付)用的信封。但对于集邮者而言,国际商业回函信封是比较鲜见的,故很多集邮者尚不知这项邮政业务的详情,更对该封的印制背景知之甚少。

(《中国集邮报》2005年7月22日第5版)

老信封 新问题

2004年6月1日,GB/T1416-2003《信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而2005年5月31日,则是此标准的最后宽限期。大限之后,执行情况如何呢?

据我们观察,自6月1日之后,多数用邮者使用的是新标准信封中的DL(即老标准的5号封:220×110毫米)、B6(即老标准的3号封:176×125毫米)和ZL(商函类专用封,即老标准的6号封:230×120毫米)。但也有一些用邮者依然我行我素,照样使用已淘汰的老规格信封。按国家邮政局的通知规定,这类非标准信封在今年6月1日以后如再继续使用,是要给予退寄处理的。然而6月1日后,我们仍陆续收到了很多老规格的信封。

现行的《信封》国家标准减少了几种信封的规格,国内信封中删去了沿用多年且使用量非常大的1、2、4、号封。据称,这是为了提高信函处理速度和邮政工作效率,做好邮政服务。但我们以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应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方便,创造更加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太多的行政限制和干预将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的标准分类规定,新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其标准代号中的“T”字清楚地表明了此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此标准是由原来的通信行业标准升格为国家推荐标准)。而邮政部门目前的做法似乎是在强制实施GB/T1416-2003《信封》国家标准,且仅给了短短一年的过渡时间,势必会造成大量老规格信封的积压,因而出现仍用老信封的现象。

(《中国集邮报》2005年8月2日 与施□合作)

相关报道

也谈“老信封,新问题”

《中国集邮报》第58期《老信封新问题》一文指出:信封“新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而邮政部门目前的做法似乎是在强制实施”。对此,笔者表示质疑。

据笔者所知,GB/T1416-2003《信封》国家标准是按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该条法律明确了“推荐性标准”只要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话,该标准就应按“强制性标准”进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印制通信使用的信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当地邮电管理局监制”。1993年10月8日,邮电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信封生产监制管理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这一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信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而且国家三部、局又联合下发信封生产监制管理办法。

因此,《信封》这一“推荐性标准”就应按“强制性标准”来执行了。

(《中国集邮报》2005年8月12日第5版 李素白)

透视“马踏飞燕现象”

“马踏飞燕”加印片的载体是“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发行于2002年1月10日,因只有125×78毫米的规格而被集邮者冠以“小家碧玉”的爱称。邮政部门大力开拓新业务,于是“小家碧玉”担当此任,从此,以“马踏飞燕”为载体的加印片开始大量涌现。

“马踏飞燕”加印片不仅为各地邮政部门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渠道,也为集邮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收集品种,同时也为研究者、组集者开拓了一条新的探究之路和组集之路。近年来,在郭润康、马佑璋、葛建亚等集邮家的积极倡导下,“马踏飞燕”加印片收集者遍布全国。可以说,每一枚“马踏飞燕”加印片的推出,都会在“马片迷”中激起波澜,葛建亚称之为“马踏飞燕现象”。

透视“马踏飞燕现象”,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收集,二是研究,三是展示。

收集:变传统收集为专题收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收集渠道不畅,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它不像邮票那样有发行公告,所以很多“马片迷”们往往是靠碰运气来收集,大多是在发行首日之后才收集到的,在发行首日收集到的是寥寥无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是需要邮政部门从该项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在推出“马踏飞燕”加印片之前利用集邮专业媒体多多广而告之,以方便“马片迷”们的收集。二是希望“马片迷”们改变以往传统的收集方式,变“全面出击”为“重点突破”,确定一个或多个自己喜欢的专题,根据专题需要来收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的层出不穷和花样翻新使喜欢它的收集者“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丰富的片源满足了收集者的精神需求和收藏需求;而另一方面,一味求全也让收集者“心力交瘁”。因此,有选择地、按照专题收集,则不失为明智之举。

研究:诸多问题需要探讨

“马踏飞燕”加印片是继“企业金卡”、“牡丹”加印片之后又一个引起集邮者关注的新的集邮品种。作为新生事物,“马踏飞燕”加印片诸多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名称问题”就是首要问题。这些年,包括《中国集邮报》在内虽然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对“马踏飞燕”加印片的名称进行探讨,但至今还没有在我国集邮界中达成共识,即使在“马踏飞燕”加印片收集者中,对其名称的表述也是纷繁复杂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名称问题”如果得不到统一,对其今后发展是大大不利的。

除了“名称问题”之外,还“马踏飞燕”加印片的“印刷厂家”、“印刷暗记”、“哪一枚是首枚”、“异形有哪些”、“目前为止套数最多的是哪一套”及其“假片”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弄懂弄通。

展示:邮展上尚未出现邮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向我们走来不过三四年的光景,但在短短的时间里诞生了诸多精品,令众多收集者爱不释手。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级邮展上还没有出现一部以“马踏飞燕”加印片为素材编组的邮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作为邮政用品不仅可以在邮政用品类中展示,同样可以在传统类展示,更是现代邮展(明信片类、节俭类)邮集的好素材。受问世年代的限制,“马踏飞燕”加印片在邮展中展示的珍罕度不是很高,也正因为如此,给集邮者的收集和研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文物――“马踏飞燕”(图143),为中外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这件两千多年前制作的“铜奔马”至今还在奔跑着、嘶鸣着,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而自2002年纷纷涌现的以“马踏飞燕”普资片为载体的加印片,对我国广大集邮者来说,更是乐哉!幸哉!图144为《十面埋伏》“马踏飞燕”加印片。

相关链接

1.2002年1月10日发行的“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是国家邮政局第一次推出的小规格邮资明信片。

2.国家邮政局发行“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之初,由于集邮市场货源较少,集邮者不明其发行背景,因此该片被炒到很高的价位。

3.传言“马踏飞燕”普资片首次发行30万枚,发行之初存在着“该片不符合邮件自动分拣机自动分拣的要求,而被国家邮政局紧急收回”之说。

4.“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规格为125×78毫米,不符合万国邮联规定的明信片最小尺寸140×90毫米。因此,用该片制作的极限片也不得在国际集邮联举办的正式邮展上展出。

(《中国集邮报》2005年11月1日第5版)

同类推荐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像时光一样柔软

    像时光一样柔软

    该书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优秀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就像在他的家乡新化大山深处自然生长的植物,葱茏葳蕤,生机盎然,完全没有那种故作姿态的抒写,从题材到表达方式,都能恰到好处地结合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以一种赤子之心来歌吟故乡山水,感恩父老乡亲。
  • 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为新月派诗人的领军人物,写作上汲取拜伦、雪莱、济慈等浪漫派的意象及手法,词采工丽、想象瑰奇,是我国现代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和《云游》等集。本书所选各篇以蒋复璁、梁实秋主编的《徐志摩全集》(台湾版)为底本,原书得到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女士及生前好友的鼎力相助,文字资料由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独生子徐积锴先生向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中搜求,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甄家红楼(下)

    甄家红楼(下)

    本书揭开了《红楼梦》内幕,阐明了幕后的真人真事,记叙了“一叙一脂”、“白雪红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这一对痴情儿女的生平历史、离合悲欢、音容笑貌,以及他二人撰写和评注《红楼梦》的全过程,并作了论证等。
热门推荐
  • 王逸在明清

    王逸在明清

    本是军人的王逸因执行任务遇上狼群,与头狼拼斗时,掉下山涯,便穿到了明末,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朝代,焕发人生的光芒。
  • exo之娱乐卧底

    exo之娱乐卧底

    这是作者的一本脑洞大开的书(对于我来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平凡穿越路

    平凡穿越路

    睁开眼睛的一瞬间,头顶上的那些是什么东西?陈晨从床上坐起来,有点不太敢相信的看着周围“这是?穿越?”且看一个都市女人穿越后与心爱之人在重逢后相依相爱一步一步走到神界天尊的心路历程。非常感谢亲亲尉迟金姝封面,终于不用裸奔在点点了~
  • 终为伊人顾

    终为伊人顾

    本文讲述的是关于法学院学生的爱情故事。本剧没有脑残的女二号,没有狗血的坠胎梗,没有霸道的酷总裁,只有——一段如皎皎明月的简单爱情。呆萌女主为大一新生,心血来潮逃课睡觉,被天才少爷的果酱面包砸个正着,接着又被任课老师捉了个现行,然后……然后她的爱情来了——一边是成长的动力,一边是成长的土壤,哪一个才是陪她走到最后的人?经历了淡淡的暗恋忧伤、收获甜密的爱情惊喜,蓦然回首才发现,所以有的经历都是美好……
  • 大妖鹏

    大妖鹏

    流淌着鲲鹏真血,身负着一世凶名。浴火重生,再世为人。吾非燕雀,亦非鸿鹄,志可吞天地,意可憾星河。翅展九天遮天蔽日,形遁入海万丈凶涛。扶摇直上九万里,踏碎虚空动乾坤。天地神魔妖兽,唯我鲲鹏独尊。ps:感谢朋友语不休制作的惊艳封面,很有爱!
  • 神鼎天尊

    神鼎天尊

    玄气门唯一继承人携带着藏经阁穿越到天鼎大陆,开启一段逆天强者崛起之路。你拥有天阶武道功法?老子拥有一整座武学宝库!九阳神功,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北冥神功……你能炼制天阶丹药?老子能炼制神阶丹药!黑玉断续膏,胞胎易筋丸,三尸脑神丸,续命八丸……我就是牛逼,看谁敢瞧不起我?
  • 战歌颂

    战歌颂

    玩家“噬血刹神”,会长“终审判官”,副会“北丐紫枫”共同加入了公会――“战歌”。一曲悲壮的战歌,一支悲壮的队伍,在暗黑战神里!顽强生存,豪门,众神,血神,一个个欺压着他们,而他们却从不退缩!被虐过,被骗过,被杀过,可他们没有在敌人面前屈服!
  • 魔法异界游

    魔法异界游

    宋彦明翻墙掉落到魔法异界勇闯魔法异界结交异世强者在乱世中壮大自己的势力……还没想好呢,想好了再改简介
  • 跻云楼

    跻云楼

    叙述寒士柳毅建功立业成仙的故。本书据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改写,但完全丧失原作精神。小说虽说不乏明清艳情小说的流俗之笔,但其反映出了人情世态中艰辛劳碌求功名取禄利的另一面,较之其他,思想性有其可取之处。
  • 皇上只欢不爱

    皇上只欢不爱

    她拔剑自刎,再睁开眼睛,却是满目桃花,在浴桶里被人破了清白之身,再醒来时对上的却是一个阴鸷残暴的王爷,他夜夜索欢、百般折磨,然后丢给她一碗落子汤,逼她跪在自己脚下……梨花树下的男子,让她变了心,病弱却尊贵的男人一遍遍的啃噬着她的身体,她不过是为了救活当年那个纯情的王爷,可却失了心,变了性……当那个王爷鄙夷的叫她贱人,当阴鸷男子卑微的跪在她脚下求她为他生孩子,当金发男子为她染满鲜血,当面具男子取下面具露出绝美的容颜,当一切已成往事,是什么,还没有变!抑或是什么正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