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1900000018

第18章 龙翔九天:飞向太空的中国人(5)

刘伯明兄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1983年,刘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读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感到力不从心。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刘伯明决定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父亲咬牙花100多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白山”自行车,供他往返上学。

学校离家近10千米,全是坑洼土路,好天气时走路都吃力,遇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冬天路面又会结冰,非常滑。高中3年,刘伯明每天三四点钟起床,走时天不亮,回家天又黑了,两头不见太阳。三年下来刘伯明骑车走的路程足有2万5千里,堪比红军长征。但是无论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虽然每天骑车往返20千米很辛苦,但是刘伯明高中3年从未生过病,连感冒都没有过。高中3年也锻炼了刘伯明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为他日后成为航天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严格的身体素质标准使很多报名者在第一关就遭淘汰。而刘伯明轻松地就过关了。

曾被教官“免提”

1985年,在通过苛刻的招飞体检之后,刘伯明又毫无悬念地通过了文化课考试,进入长春飞行学院。

从长春飞行学院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再到锦州飞行大队,刘伯明一直表现出色。1991年,他开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1998年,他和翟志刚等一起被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

入选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才知道原来当航天员并非那么容易。对他来说,最艰难的就是第一年的基础理论培训了。

在当飞行员时,刘伯明已经习惯了每天摆弄操纵杆,驾着战机在天空中信马由缰地飞行。如今,他却不得不捡起已经放下10来年的课本,重新走入课堂,像小学生那样埋头苦读。

那时候,晚上能在12点之前睡觉的时候很少,10多门基础课程,每一门都是一道沟一道坎。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还有许多关于飞船系统的数据要背。数据很多,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摸索窍门,每个人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招”。尤其是刘伯明,每个数据经他一琢磨,就好记不易忘了。因此大家都佩服地称他为“小诸葛”。

而刘伯明确实也无愧于“小诸葛”的雅号,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了刘伯明10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

独特的恋爱历程

由于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刘伯明的恋爱故事远非现代爱情故事那么浪漫精彩,不过却不失独特。

刘伯明的妻子张瑶的母亲是刘伯明上中学时的校长,读高二时,校长曾给他所在的班级上过语文课。当时,刘伯明的聪明好学就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

刘伯明考上飞行学院后,学校为他专门举办了欢送会。然而欢送会开始时,却不见主角刘伯明。原来接他的吉普车坏在了半路上。就在大家焦急等待时,刘伯明满头大汗地跑来了。他拿出一支钢笔毕恭毕敬地递给自己的班主任,动情地说:“老师,从乡里赶到县里,路上耽误了,没来得及买别的礼物。这支钢笔送给您,谢谢您的培育之恩!”刘伯明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让校长记住了这个憨厚朴实的男孩子。

刘伯明与妻子张瑶到部队后,刘伯明一直和校长保持联系。一次,校长问他是否有对象,想找个什么样的。他告诉校长,他想找一个能独立理家的姑娘。不想,很快刘伯明原来的班主任就给他来信了,信上说,校长有一个闺女,很漂亮,在齐齐哈尔市工作……

刘伯明看到信后,心里有些忐忑,他认为自己长相一般,也没什么特长,不知人家姑娘会不会喜欢自己。

不料,校长的女儿张瑶听完母亲对刘伯明的介绍后,立刻对这个踏实厚道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于是,两个未曾谋面的年轻人就走上了独特的恋爱历程——通过鸿雁传书交流思想和情感。经过长达一年的书信往来,刘伯明和张瑶才有了难忘的第一次见面。这样的恋爱经历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无法想象,但刘伯明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和妻子从纸上谈情发展到步入婚姻殿堂。

在太空中玩汤勺

1998年1月,刘伯明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六”航天员飞行梯队。2008年5月,入选“神七”航天员飞行梯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升空,3个正选太空人已然确定了,分别是刘伯明与另外两名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和翟志刚、景海鹏经过10多年共同生活、学习、训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太空中,他们3人配合默契,互相协作,刘伯明和景海鹏还帮助翟志刚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漫步,创造了历史。

有趣的是,在航天员返回舱内做短暂休息时,童心颇重的刘伯明把一只汤勺飘在空中,并用手拨着汤勺旋转,同在舱内的翟志刚和景海鹏相视莞尔,北京飞控中心里目睹这一幕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也都忍俊不禁,纷纷鼓掌。刘伯明自己也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而当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时,刘伯明还向镜头展示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俯瞰家园,同一个地球村;横望日月,同一个太空城;三马飞天,齐祝愿;天地连线,一家人。”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成功返回地球。在“神舟七号”飞船顺利着陆后,刘伯明出舱发表讲话:“我们刚才进行了重力返回再适应,并进行了医监医保检测,身体状况都正常,相信中国航天员是最棒的,请祖国人民放心,感谢祖国人民。”

2008年11月7日上午10点,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刘伯明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的称号,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

景海鹏:航天梦想的实践者

“对失败的理解,可能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见地、见解,我感觉在航天队伍中没有失败者,永远没有失败者。不管谁上,他是一个执行者和实践者,所有人梦想的实践者。”

一张照片改变命运

景海鹏1966年9月,景海鹏出生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他在兄妹三人中排行老大。虽然从小就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但景海鹏身上却有着别的小伙伴所没有的不服输的劲头,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体育成绩也十分优异,尤其是篮球打得好。他打篮球时喜欢穿一件白背心,上面画着一只海鸥,所以大伙都喜欢叫他“海鸥5号”。

读高中时的一天,景海鹏代表他所在的安邑中学去运城中学打篮球比赛,在运城中学宣传栏里,他第一次看到了飞行员的照片。

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景海鹏的眼睛一直不愿从照片上挪开。回到家中,他兴奋地向父亲比划:飞行员的头盔是这样的,护镜是那样的。他告诉父亲:“我要当飞行员。”

1984年,空军某部在运城招考飞行员,景海鹏报了名。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他落选了。当时是因为学习时间太长,劳累过度,眼睛里有些血丝,所以体检没有通过。

这次落选对凡事追求卓越的景海鹏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他当时连门都不肯出,说“没脸见人”。然而更大的打击来了——父亲打算让他退学。后来村里的电工到景家串门,见状就劝景海鹏的父亲让儿子再读1年,并让景海鹏在父母面前表态。景海鹏说:“如果再考不上飞行员,我就不活了。”就这样,景海鹏转入解州中学补习。

转入解州中学之后,景海鹏学习更加用功。最早进教室的是他,最晚离开教室的还是他,两三个星期都不回家。另外,他特别注意锻炼身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功考上了河北保定航校。

空中的“神射手”

从学校到飞行部队,景海鹏一路拔尖,无论是什么考核,他都是名列前茅,不甘人后。在他的心目中,人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才能被他人认可。

1988年,景海鹏顺利从保定航校毕业。1991年6月份,他被分配到南空驻无锡机场某部,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凭借出色的表现,几年后他就被任命为领航主管。

景海鹏在担任飞行员期间也一样踏实认真,刻苦钻研飞行技术。他的教员也是他的上级许骥,对这个山西小伙子印象深刻:“海鹏比较好强,不服输。”

在景海鹏这批飞行员中,每个人素质都比较高,然而他却是最善于钻研的。每次教员带队飞行时,都要在着陆后讲一讲训练当中的问题。景海鹏对此特别重视,不光认真听,还会去翻很多资料,做些理论上的研究,再加以验证。

钻研的刻苦与飞行技术的提高是成正比的。有一年,团里在太湖上空进行空靶实弹射击训练,前面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靶子起飞后,后面两架飞机再跟着起飞,全程保持目视联系,一直跟着这架飞机,等到进入射击空域后,跟在后面的第一架飞机开始瞄准攻击;完成任务后,第二架飞机再开始攻击……这是全团第一次组织这样的高难课目训练,景海鹏驾驶飞机打空靶创出了上海空军的最好纪录——30发炮弹,命中了26发。上海空军的司令员也赶来了,说:“我看看小景是怎么打的?”当空靶展示在司令员面前时,他竖起了大拇指,“小景有的炮弹是从一个孔穿出来的。”

钢铁前锋

景海鹏驾机飞行是一名高手,打起篮球来也是一把好手。“景海鹏的球技很棒,在他们这批飞行员中,水平是数一数二的。”许骥说。

团里规定每天都有一个半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常规运动如篮球、长跑等,还有一些针对飞行员的特定项目如悬梯滚轮等,大家比较喜欢的是打篮球,每次都少不了景海鹏,他在篮球场上从来都是非常突出的一个。

其实,这和景海鹏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是分不开的。他还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整天和高年级的同学打球。因为个子不高,老师说他不能当主力。景海鹏不服输,找一切机会上场。上三年级后,个头高了些,体育老师就把学校里用旧的篮球给他玩,他就在院墙上画一个圈,模拟篮球架投篮。到了部队,他仍然勤加练习,打起篮球来当然是得心应手。直到现在,他仍然是航天员中的“钢铁前锋”。

同时,景海鹏在战友当中的号召力与组织能力也非常突出,在训练基地的时候他就是区队长(相当于班长),到了无锡机场后虽然没有设置这个职务,但大伙儿还是特别“认”他:由他招呼去打篮球,很快一帮人就能聚到一起;教员们要求飞行员自己去完成的一些科目,也都是先交给他,然后再分下去。

不辱使命

景海鹏在无锡机场服役到1996年的11月24日。之后,他参加了航天体检,1998年1月8日经过复选,他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在航天员训练期间,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是“精”,是“细”。和刘伯明搭档后,他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协作能力和队友之间的默契,这也为他们以后的合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005年6月,景海鹏入选“神六”航天员飞行乘组梯队。虽然最后没有飞往太空,但他并不遗憾。他说:“航天队伍没有失败者,永远没有失败者。不管谁上,他是一个执行者和实践者,所有人梦想的实践者。”

2008年9月25号,“神舟七号”发射升空,景海鹏与队友终于圆梦太空。

9月27日16时34分左右,出舱活动开始。所有的人都从电视直播中看到,翟志刚费了很大劲,终于打开了舱门出舱。就在此时,景海鹏突然发现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事后,经过查实,这只不过是一个传感器虚警。

景海鹏在返回舱内与飞控中心通话然而就是这次遭遇火警,让景海鹏和队友们经受了真正的考验。

身处返回舱内的景海鹏,当时心情非常复杂。“翟志刚正在出舱,在太空中非常安静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红色报警,就在我的正前方。很吓人。同时,还有语音提示‘轨道舱火灾’,不停重复。”他说,在地面模拟这种特别情况也训练过,但真实情况出现跟地面心里感觉完全不一样。

为尽快到舱内检查,航天员们临时变更了预先的顺序。刘伯明先将国旗递给翟志刚,趁翟展示国旗的工夫,他赶紧返回舱内检查火警。

找了一圈没找到,他就问景海鹏在第几个点,景海鹏告诉他在第二个点,没有。他又检查食品加热电路,确实没有。

景海鹏又以最快速度检查一遍,对照应急故障手册,看两舱非连通情况下一舱火灾的故障预案。出现火灾后他报告过三次,第一次是“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请地面检查确认”;第二次在屏幕上看着翟志刚出舱,国旗挥完了准备下一个动作的时候,报告“请再次检查”;第三次报告则是让人安心的“火灾信号消失”。

这时候,大家的心里才踏实了。

景海鹏正在出舱2008年9月28日傍晚,在亿万中华儿女的注目下,“神七”凯旋!景海鹏和另外两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圆满完成任务,乘坐“神七”顺利返回祖国大地。

2008年11月7日上午10点,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景海鹏“英雄航天员”称号,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

知识点轨道舱

轨道舱简单的来说就是宇宙飞船在运行轨道上的舱。轨道舱的主要任务是为航天员空间生活和工作提供一个暂时的空间,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

同类推荐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无穷的物质财富,使人类享有人无法企及的巨大能量。这些卓越的成果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更新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知,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的足迹在几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比如文字的发明创造,以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能不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中国微型汽车市场研究

    中国微型汽车市场研究

    本书从实证和计量角度对中国微型汽车市场进行的研究。鉴于在一本书中不可能对市场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研究,而只就某一个主题对微型汽车市场进行研究又显得单薄,因此作者选取了与微型汽车市场相关的几个主题进行研究,这些主题是:中国微型汽车所面临的行业环境、中国微型汽车的需求与预测、农村城镇化进程对微型汽车市场需求的影响、中国微型汽车消费者的特征和行为以及中国微型汽车市场的分销渠道策略。
  • 遥远的使命——空间探测器

    遥远的使命——空间探测器

    本书简要介绍了各国研制的空间探测器及其它们的使命。科学家怎样倾听行星的心跳声?为什么太空里闪耀大马哈鱼的迷幻色彩?为什么黑洞能吸收一切,包括光芒。如果想知道更多,请欣赏《遥远的使命——空间探测器》。
  • 图说导航的诞生与发展

    图说导航的诞生与发展

    《图说导航的诞生与发展》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导航技术大盘点;探寻古代欧洲导航技术;近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等。导航的发展史,不仅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代表了各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导航技术上的提高与航运事业的飞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总之,我们可以从古代到近代的导航技术上,了解到人类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认识导航技术。
热门推荐
  • 笑着离开惠普

    笑着离开惠普

    《笑着离开惠普》在一定意义上简直就像一本企业成长工具书,他的实用性与价值因为有作者的真情实感相伴随,而更显得可信而亲切。《经济观察报》报业公司总编辑何力认识高建华先生的时候,他刚刚离开中国惠普,那是他的第三次离开。所以当我看到高先生的《笑着离开惠普》时,我十分惊讶,他对惠普的热爱是自然而真切的。请注意,这本书是在他离开这家公司三年后写成的。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暖意。我第一次发现,在企业成长中,文化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 今朝风云

    今朝风云

    前世魔,今世仙。缘起缘灭,今生续前世的缘。伊人一笑,醉红颜。蝶念花开,倾天下。长生路,不归路。魔挡杀魔!仙挡弑仙!神挡灭神!風雲仰天长啸:“哈哈哈......如果连老天也要挡我,那我就葬了这天。”
  • 爱情的旅途

    爱情的旅途

    一个人的旅途中,她偶遇不惑之年、自称为“狼”的男人。
  • 雨打繁花伤

    雨打繁花伤

    她是卓府的掌上明珠,文采非凡,他是父母双亡的孤儿,怀才不遇,他们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远走他乡,她用计谋让他官场得意,他却用纳妾回报她的付出,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他早已忘却,你我今生,恩也断,意已绝,长月茫茫,各自白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再爱我一回

    重生之再爱我一回

    孙晓涵因病去世,重生为富家小姐林夕悦,孙晓涵有一个白领老公叫李潇玮,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活过来的林夕悦还是想和李潇玮再续前缘,然而,阻力接踵而来,父母的反对,身份的扑朔迷弥,几个以往和现在的追求者重出不迭的阻挠。还要处理对她有些暧昧情感的亲哥哥的感情。看林夕悦怎样与自己最爱冲破阻碍再续前缘。
  • 嘿唐墨曦

    嘿唐墨曦

    世界好小,兜兜转转就回到原点。林小止离开有唐墨曦的世界,找一个没有他的地方从新开始。可是谁知道呢,世界那么小,一个不小心就遇到了。
  • 遗爱三年,首席要收网

    遗爱三年,首席要收网

    为了一个目的,他强势闯入了她的人生,掌管她的一切。他给她一切能给的,却也让她体会到了无极的情殇。后来,她想跟情人私奔脱离他的掌控,却阴差阳错成了他的妻。所有人都认为他爱她入骨,只有她知道,他只是用她如具。遗爱三年,他来到她的身边,“跟我回去?”她冷漠疏离,“这次又想利用我完成什么?”“照亮我内心的幽暗,你是我唯一的阳光。”她心尖猛然一颤,随之嗤笑出声……
  •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总是模仿别人的人不会取得成功,哪怕他模仿的是一个成功者。成功是不能复制的,它本来是一种原创的力量,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创造。如果一个人总是偏离自我而试图成为别人,或者试图去表现其他人而不是自己,那么他模仿的程度越大,他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力量源自内心,做自己吧,倾听你心灵的声音。这本书荟萃了奥里森·马登成功学之大成,告诉人们成功的密码在自己手里。激发你的潜能,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 易染韶华

    易染韶华

    “相信我,一定救你。”"你们都给本王听好了,从今天起,满月,是本王的女人!“"没了她,我要这天下做什么。“……三世纠葛,她终于找回了自己,而他的身影,却于那漫天的细雨中渐渐淡去。易烊千玺,等着我,等着我将你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