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2200000040

第40章 警惕多言惹祸端

牙齿很坚硬,舌头很柔软,但是牙齿会较早脱落,舌头却永远和身体在一起。所以,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放软身段,以低姿态去面对,刚柔并用,就能迎难而上,越过阻碍。

傲骨是一种刚强不屈的性格,是一种深藏坚定的自信,是一种不屈居人下的气质,是一种从里而外的铮铮铁骨,是一种蕴含深厚的内涵,是一种绝不让步的原则。中国的传统比较推崇韬光养晦,就是要求不能有傲气,但却提倡要有傲骨。

所谓傲骨,就是应当有志气,有自信心,有顽强不屈的性格。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失败和挫折随时会降临,然后冷眼和讽刺随之而来。只有战胜这一切不利因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否则,没有傲骨,很可能在现实的磨砺中无法坚持自己的梦想,很容易被现实打磨得失去自己的棱角。

需要注意的是,有傲骨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处处显露,就很可能处处碰壁,并因太硬而更容易折断。其道理显而易见,牙齿很坚硬,舌头很柔软,但是牙齿会较早脱落,舌头却永远和身体在一起。所以,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放软身段,以低姿态去面对,刚柔并用,就能迎难而上,越过阻碍。

曾国藩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的训导,因此,曾国藩认为“倔强”二字不可少,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贯穿其中,否则会一事无成。他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法达到自强的目的。他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

1834年冬天,曾国藩中举不久,第一次离开湖南独自赴京,参加次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曾国藩的初次会试名落孙山。但是事有赶巧,这年恰逢皇太后的六十大寿,按惯例要增设恩科一次,所以年后还有一次机会。曾国藩征得祖父和父亲同意,便在京留住一年,等待参加恩科会试。于是,曾国藩谢绝一切交游,在会馆闭门读书。

但到了恩科,曾国藩又没有被录取。一身傲骨的他当然很失望,但想到自己必须考中进士才能实现宏图,就又收拾心情,为下次的考试做准备。于是,他放软身段,不断地向别人求教、学习,想尽办法提高自己。

1838年,曾国藩再次进京会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曾国藩考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虽然得以金榜题名,但按照惯例,名列第三甲的进士不能入翰林,心高气傲的曾国藩很不服气,于是他进一步放下身段,潜心学习。结果,复试、殿试、朝考,曾国藩的成绩都很优异,列一等第三名。试卷进呈道光御览之后,道光皇帝又特别将他提为一等第二名,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翰林院。

曾国藩的傲骨是其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的精神动力,正是因为有一身的傲骨,有远大的宏图志向,他才能一次次不放弃。但是,光不放弃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来提高自己。于是,曾国藩选择了放软身段向别人请教、学习。就像钢材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坚硬,还需要融化的钢水来铸就一样。强是由弱壮大起来的。

曾国藩对此的理解是:“《扬雄传》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如危行,伸也。言孙,即屈也。此诗畏高行之见伤,必言孙以自屈,龙蛇之道也。”

曾国藩一生以“挺”成就大事,他的“挺”就是最好的傲骨。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从顶着圣旨不出兵到“见死不救”,从地方到京城再到地方的沉浮……这一切都没有让他改变自己的志向,没有让他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更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他以一介书生之躯挺立在混沌时局的巨涛猛浪中,几近摇摇欲坠却仍然屹立不倒,并最终傲立潮头。没有如此的傲骨显然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是,曾国藩很讲求处世之道,他用刚柔并济的中庸之道在官场纵横几十年,一再升迁,虽然曾招致朝廷的猜忌和疑虑,乃至于除之而后快;也曾招致同僚的排挤和打压;曾招致下属的“逼宫”,逼其上位,但这些都被他巧妙地化解了。

我们常说“做人要做水一样的人”,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水很硬,它可以滴穿石头,但水也很柔软,你用什么形状的容器来盛它,它就呈现怎样的状态和形状;水很硬,它能渗透、浸润很多东西、很多地方,但水很也柔软,它遇到阻碍就会马上转向,从来不会去“硬”来。面对困难时,如果硬来不行,那就来软的,用一颗平常心待之,学会放软身段,不啻为极明智的处世之道。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因此,说话要分清场合、对象和时机,切不可因一吐为快而招致祸端。

说话是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正因为容易,很多人就会肆无忌惮、满嘴跑火车、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得罪了人还不自知。也正是因为很容易做到,所以才更需要谨慎。所谓“言多必失”,一些人总是动不动就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甚至批评指正。殊不知,说得越多,就越容易暴露问题,越容易有漏洞。更何况,没有人喜欢总有人在自己身边指手画脚。人有一口二手,这是否在启示我们要少说多做呢?

曾国藩将“多言”列为三戒之一。他说:“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一是傲慢,一是多言。”他总结历史的经验说:“我看历代的那些著名的大官,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而败家丧身的。”对做事一向低调的曾国藩来说,傲慢自然是不会有的,但是他曾吃过“多言”的苦头。

有好几次,他在席上取笑别人,反而遭到别人的讥讽,这使他很是尴尬。有一次上朝,他不经意地说了几句话,却顿时引起了同僚的猜忌。虽然他并非有意,但听者有心,搞得他很孤立,也很狼狈。遭遇过多次这样的情况后,他发誓要从“戒多言”开始,重塑个人形象。

曾国藩总结出了多言的害处:

1、多言生厌。话太多了容易让人讨厌。如果有事没事总在不停地说,好像自己什么都懂,别人都是傻瓜一样,别人就会把你当成傻瓜。

2、多言招祸。俗话说“祸从口出”,说得多了难免就有不该说的说了,不能说的说了,或者主观臆断,说出来的话就好像要挑拨离间一样。

3、多言致败。所谓“守口如瓶”,一个多言的人必然是缺乏警惕性、没有保密意识的人。正是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能说,全图一时口舌之快,从而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4、多言无益。话多了伤气,说话太多,对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颜氏家训》中说:“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对成大事之人来说,严谨是重要的要求。同治六年(1867)九月,曾国藩给淮军名将刘铭传的信中说:“古来人才,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疏”则多言,“密”则守口如瓶。如果多言,透露出去的信息就会很多,一旦被对手察觉,便很容易导致失败。所以,《曾子·修身》曰:“行欲先人,言欲后人。”

曾国藩不但自己不断加强“谨言”的修养,还告诫下属和子弟也要“少说多做”。弟弟曾国华为人刚烈,说话苛刻。曾国藩特地给他取字为温甫,让他说话温和些,少得罪人。

曾国华战死后,曾国荃成了曾国藩的左膀右臂。曾国荃不懂得官场规律,总是多嘴多舌,言出无状。曾国藩不断给他写信,甚至当面加以责备。咸丰十年(1860)九月,对待是否北上援解北京之围一事,曾国藩一直以“缓”字应付。而曾国荃不明就里,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曾国藩斥责他:“弟只管安庆战守事宜,外间之事,不可放言高论,毫无忌惮。”几次斥责教导后,曾国荃收敛了很多,曾国藩在给两个兄弟的信中说:“沅弟以我切责之缄,痛自引咎,惧蹈危机而思自进于谨言谨行之路,能如是,是弟终身载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

对家人是如此要求,对下属也不例外。他在给叶光岳的批牍中教导说:“第一说话要谨慎,不可随口编凑谎话。”吴汝纶是桐城派古文家,1866年入曾国藩门下,与黎庶昌、张裕钊、薛福成并称四大弟子。他刚入曾门,曾国藩就告诫他要谨言。吴汝纶在日记中写道:

“《三代世表序》中‘盖其慎也’,‘慎’为立言至要之义。余初见曾文正公,公告以立言宜慎,因自举其箴戒之询,有云:‘慎尔毁誉,神人共鉴。’《史记》全部皆以慎为主,班氏亦能守其遗法,后之史书所以为秽者,由其不能慎也。”

古人曰:“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意思是说,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因此,说话要分清场合、对象和时机,切不可因一吐为快而招致祸端。

隋朝有个大将帮助隋炀帝平定了北方,可以说是开国元勋,就因为他时常在皇上生气时进谏,有时候皇帝面子上很挂不住,但是他还是屡屡进谏,最后,皇帝终于在一次盛怒之下,将其赐死。临死的时候,他终于悔悟,把儿子叫过来,说:“把舌头伸出来!”然后他拿锥子刺儿子的舌头,刺得儿子满嘴是血。

父亲对儿子说:“我死后隋炀帝还会找人领兵打仗,平定南方,统一整个中国。他要找你,能不能去?能去,但记住,千万别向皇上提意见。把你的舌头扎出血是想告诉你:你的父亲是因舌而死的。”

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是指言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敏于行”则是指手脚勤快,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整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要谨慎地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把思想化为行动,切忌空想,说空话;或说了,想了,却又不去做。

事实胜于雄辩。再雄辩的语言也没有真正的行动来得更有说服力。一个人说得再多,也不如做更让人信服。话是让人听的,但是耳听为虚;事是让人做的,所谓“眼见为实”。所以,要想做出成就,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做个行动的巨人、语言的矮子。

同类推荐
  • 优秀女孩的青春讲义

    优秀女孩的青春讲义

    青春有太多太多的内容,不论它是甘甜还是酸涩。青春只有一次,不论它长还是短。幸福的人生,优秀的华彩,都将在青春里成就。在青春的岁月里追求梦想追求卓越的女孩子们,本书是你们绽放青春色彩的必读书!
  • 成大事必知的50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必知的50条金科玉律

    本书详细介绍了50种心理效应的巧妙运用,帮助读者提升个人魅力、调控自我,从而在职场、交际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鱼得水、畅快自如,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本书内容包括:确立正确的前进方向、你必须完成一些蜕变、掌握成功背后的秘密、永远做最好的自己等。
  • 情绪会伤人

    情绪会伤人

    美好的情绪会带给你好运,许多成功人士,个性上都不免有所缺憾,但他们却能扬名立身,因为他们能够正确调整心态,不让坏的情绪伤害自己。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如果你懂得“放下”,你的挫折沮丧会少些,如果你懂得“再放下”,你的世界会更广阔,你会去帮助更多的人。美好的情绪会带给你好运。许多成功人士,个性上都不免有所缺憾,但他们却能扬名立身。因为他们能够正确调整心态,不让坏的情绪随心所欲地伤害自己。你的情绪是否与我一样并不重要,你就是你,没有人能调节你的情绪,除非你先放弃了自己。
  • 激发自我

    激发自我

    此书是一本帮助造就优秀员工的绝佳工具收,它告诉我们如何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带带着满腔热情、勤奋地用大脑工作,如何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如何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机会去创造最大的成功。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是财神

    我的老婆是财神

    这是一部穷矮搓逆袭高富帅的奋斗史,也是一场普通男猎艳白富美的华丽战斗倒霉的周晓遇到落难的女财神之后,金钱入手,美女全收原来赚钱真的可以像吃饭一样容易,滚床单也能如睡觉一样频繁……
  • 三国之孙郎在此

    三国之孙郎在此

    东汉末年,世道萎靡,民不聊生。一位在现世中做生意失败的老板,因缘会际下转世成为孙策,两世为人。新孙策带你走进诸侯争霸的时代。在这里有家族,有士林,有奸伪,有侠客,有仙人,有武将,有刺客,有谋臣,有枭雄,有英雄,还有佛僧,可谓百花齐放,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东汉末年。
  • 医妃冲天:冥帝独宠废材妃

    医妃冲天:冥帝独宠废材妃

    国际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女特工,一朝穿越成人人可欺的废物大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还被未婚夫退婚!好不容易从废物一跃成为天才,却又被赐婚给残疾丑陋的二皇子。某女斜睨了身旁“残疾丑陋”的妖孽男人一眼,扶额轻叹:心好累,男人一把将某女扑倒:只是心累?那咱们还可再战三百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后一个位面之主

    最后一个位面之主

    当位面之族的内战结束之后经过现实、科幻、武侠、仙侠、动漫等等成千上万位面世界,数十万次无情战斗后的他,成了这个维度唯一仅存的位面之主。他灵魂就飘荡到了魔幻世界中,附身在了一个可怜人身上,他很低调,都是被人逼的...看他如何扮猪吃老虎的拿下位面控制权...看他如何结合魔法和仙术改造一批批手下...看他如何用科幻世界的技术基因合成仙兽...看他如何教人以仙侠仙术击败高高在上的神...PS:模仿欲强的读者慎入...因为你没猪脚那么能装B...
  • 缘来是你

    缘来是你

    她,以求学做逃避,奋斗在成为世界上第三类人——女博士的道路上,却意外和娱乐圈有了交集。缘分悄然而至,她能否放下心中纠结,勇敢向前走?他,是身家优越,沉稳帅气的电视台太子爷,却一度流浪国外。不曾想,回国后竟另有天地。从此,心不再寒冷,夜也温暖。当两人有了交集,到底谁是谁的缘?谁是谁的分?
  • 把你护在手心里

    把你护在手心里

    她是普通家庭的女孩,经过努力考上警校当上警察,却因为男朋友的关系使她家遭受变故。他们的相遇本来是个错误,但是此人却在她走投无路时给了她实质上的帮助,他也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由一名女警变成一名合格的女特种兵,当然过程之艰辛非轻易能体会。他本意是看中她的才华,培养她打入敌人内部,但当他真的培养成功时他却不舍的她铤而走险。
  • 鸢鸢项抱何时了

    鸢鸢项抱何时了

    重生归来的张汐鸢这辈子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战渣男,斗白莲。让自家老爹远离白莲花,自家老弟踹开绿茶婊,自己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男人过一辈子。可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叔叔’是个什么鬼?她上辈子到死都没这个人的出现!不过多个小叔叔就多个吧,为什么这位长辈总把自己往一些儿童不宜的地方带!那些地方是叔叔和侄女能一起去的吗????
  • 小捕头与大小姐

    小捕头与大小姐

    她是史上最衰的穿越女。人家穿越是呼风唤雨,走到哪吃香到哪,处处如众星捧月一般。而她呢?好不容易一次离家出走,却遭到了小偷抢劫,还碰上这个酷到不行不给她好脸色的小捕快!不过就是一个小捕快嘛,她大小姐死皮赖脸要跟着,谅他也不敢不答应!可是,她跟着他是想找个混江湖的好靠山来着,为什么却比以前更衰了呢?莫名其妙还被卷入什么江湖大阴谋!她是很有好奇心啦,只要不把她的小命给玩掉就好了,最好还能把这个小捕快拐回家当老公……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超魔传奇

    超魔传奇

    幽暗之子,如何历经磨难在群魔并起的魔域中杀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