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53600000012

第12章 怪是史书收不尽(5)

15、钗黛合一与钗黛对立

钗黛是《红楼梦》爱好者说不尽的话题,自俞平伯先生提出“钗黛合一”论,二美为一也就有了许多拥趸;但也有人认为钗黛是两个典型、性格是对立的,二美非一。这两种观点各有很多例证,争得不亦乐乎。其实,这个问题从人物现实心理与人物塑造理论两个层面可以这样看:人的现实心理其实是很丰富的,有很多共同的东西也有个人的特质,每个人的外在表现不一样,就表现为性格的不同。钗黛其实也有很多共通心理,毕竟都是阀阅世家出身的千金小姐、年龄也接近、生活环境也相同,但因为气质禀赋的不同,两人的性格表现不同,一个心高气傲尖酸嫉妒、一个大度雍容却也有点虚伪,究竟谁高谁下也只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以刘再复性格组合论的理论解释,就是钗黛身上有贵族小姐性格特征的不同组合,两人很多方面其实是同质的。如果从人的心海来说,人是有内宇宙与外宇宙的,人的内宇宙是人的灵魂与内在思维的合一,而外宇宙则是人与大千世界的融和。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宝钗是注重外宇宙的、也就是与外在世俗社会融合的比较好的一位,而黛玉则是与外在的世俗社会融合的不够好而内宇宙极其丰富的一位,并不是宝钗的内宇宙不丰富、实际上她也是冰肌玉雪的灵透人,之所以给人虚伪的感觉就是因为她的外宇宙太盛,过于圆滑了。宝玉实际上也是一个与世俗社会融合的不够好的贵族男子,他之所以爱黛玉不喜宝钗,是因为黛玉与他有同样的气质和外宇宙的麻烦,而宝钗的高妙是既灵透如此又与外宇宙融合得这么好,让宝玉不敢亲近,宝玉并非不爱宝姐姐,而是宝姐姐太高妙、无法接近而已。曹雪芹其实也是在写自己呢,所谓钗黛合一与钗黛对立实际上只是研究的视角不同,难说高下。

16、从佛塑看唐宋元明艺术风格

前几天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看了其中一个中国古代佛塑艺术展,颇有感慨。展览中的唐代佛塑丰腴肥美、阳光健硕、塑像脸面上宁静而甜美,而宋代佛塑则面带愁闷、多郁结面容,到了元明则多数愁苦有苦感了。这实际上是中国艺术风格变化的烙印。唐代,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时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全盛期,所谓大唐雄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将进酒,怀素的狂草都是初盛唐时期的代表意象,代表着初盛唐的开拓、挺进、雄浑、豪放的精神,遥想当年,唐代人一定是自信、进取、豪迈的,表现在佛塑上都是那样的丰腴肥美、宁静幸福。大唐衰落以后,经过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到了宋代,以文官治国,进取与开拓的精神已经大不如唐代,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对边境的不断骚扰,一直以布帛换取边界安宁,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宋代人一定是焦虑压抑的,表现在佛塑上则清瘦了许多,塑面也多愁闷郁结之容,难续唐风了。到了元明,经过蒙古族的入侵,元朝的汉族士人基本边缘化、沉抑下僚,与政权统治无干了,大多在勾栏瓦舍中与青楼女子、戏子厮混,成了底层人物,不要说雄风连宋代的勉力维持都没有了,元以后的士人多颓废、沉抑,玩点性色、搞点考据,有颓唐气,苦味连连,面带苦相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真是不假,当时的人们也许不觉得,但放到历史的长廊中,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的。我们正在书写我们的历史,只是这点被日常生活遮蔽了,一般人不觉得而已,我们的后人会怎么看我们呢,谁也不知道。只是,大家都不要刻意、自然而然进行着就是。

17、一个小银元

对于语言的形象性,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种句子写的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个例子,其实只是在我们写作小说、散文等文体时适用,如果写文书或文件也使用这种文体就不适合了,情况正与之相反。当然我们议论的是文学问题,与文书学无干,但即使在文学内部,这个议论还成不成立,也是值得商榷的。在没有音像的时代,文学的形象描写是可以起到引起人们的实感想象的一种最佳方式,所以,在十八十九世纪,文学的形象写作是考验一个作家功力的基本要素,小说写得好不好,形象描述很重要,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那些中外作品,很多繁复的形象描写甚至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有些作品我们今天是读不下去的,原因其实在于形象描写的过于繁琐,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影音时代,形象描写功能已经被图像、影音替代了,在微信能在几秒钟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的时代,一张图片的发送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正统的文学观念已经受到严重的冲击,作家的写作如果还恪守着传统观念,可能会越来越走入一种自我隔绝状态,现在的大部头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耐心读下去,十万字以内的小长篇其实才是当下长篇小说的恰当字数,所以言简意赅、意味深远才是当下作家应该追求的目标。笔者并不是主张作家不讲形象描写问题,而是说形象描写不可过于繁复,其实如鲁迅的白描式写作、或者如“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这样的写作才是微信时代的风格,所以,关于“一个小银元”如何落到地上,微信时代的想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代是不同的。

18、中国人越来越没有文化了吗?

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没文化,这绝非危言耸听,是触目惊心的事实:请看我们的网文,错别字连篇,莫名其妙的网络用语满天飞,有的错别字直错的人脸红,我们的书店越来越少、经营书店已经成了一种奢侈,静心读书的人没有,全国人民满脑子都是人民币,造成的结果是一切行为都是急功近利、短视实用,不重视读书和想象力培养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百年企业,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主导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连过去几十年创立的老牌子都已经倒闭,文物古迹遭毁灭性破环后又制造出一批又一批俗不可耐的假古董假文物,中华文化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各种假冒伪劣制品横行,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银子捞到手,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都被炒到天价,而真正的学术与创造无人问津,严肃艺术严肃文学濒临绝境。造成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包括整个民族的发展缺乏后劲,我们正在尝受急功近利不讲文化品位的恶果,我们的文化正变得越来越肤浅,把老祖宗的优秀传统都丢弃了,洋汀浜文化在各界流行,传统的文化品质已经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发展经济与赚钱固然重要,但静心读一读书、讲求一下生活的内在品质也很重要,留给我们诗书礼乐的古人其实在精神层面上也是优雅的,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只是我们这些后人不懂得尊重与珍惜,推土机一铲,一个千年文物就被毁了,为了赚钱,这些拥有权力的人造了多少孽呀。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在当代越来越民粹化、粗鄙化,社会生态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心中的和谐宁静没有了,多的都是焦虑与纷争,社会恶性案件频发,利益被放到一切问题的首位,而心灵的养护被忽视了,不要说古人的优雅、谦让没有了,不打架争利就已是万幸,国家应该给予老百姓的没有给予,教养问题没人再提,有的人为了几十块钱、或者因为普通的口角可以杀一个人,这些走向犯罪的老百姓活在怎样的一个内心地狱中啊,没有现世的修为,更难说走向灵魂的彼岸,不读书不修养身心的后果就是象兽物一样活象兽物一样死灭,如萧红所说的“蚁子一样地生,蚁子一样的死”,现代中国人的身心到了亟需修护的时候了,文化应该回来,人间的温情应该温暖每一个人的身心。这样,中华文明才会继续绵延不绝,也能够继续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

19、文学与寓言

寓言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一般是和儿童读物连在一起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等,都是妈妈读给孩子听的必备故事。寓言似乎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发达过,现今越来越成了边缘中的边缘,很少看到当代作品了。其实,人类文明初期所以流行寓言,和寓言的短小精悍,富于人生哲理有关,很短的篇幅,就喻示了深刻的道理,不光孩子老人青年都很喜欢。以后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寓言的变体,再长的小说、再长的诗歌,如果对人生没有寓示意义、没有对世界的哲理思考,是很难吸引读者的。寓言到了当下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主要原因,是文学的载体已越来越短信化、微信化,短小精悍越来越可能成为目标,很多流行段子,其实是寓言的新变体,有的从内容到形式都继承了寓言风格,有的是借用了寓言短小精悍的篇幅与形式,内容风格早已是最新流行的时髦形式,只是语言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久已被人遗忘而已,即使有形式的借用,大家也是不自觉的应用而已。所以,从文化根脉上说,我们古老的文化基因都是有价值的,不能随意毁坏流失的,抢救文化遗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现在很多地方戏曲消失的太可惜了,中国的官员、中国的普通民众还远未认识到这一点,对文化根脉的东西太缺乏重视之心了。因为我们文化的丰厚,所以大家就随意地挥霍、任意地随它流失,愿普通人的心里多一些对自己民族文化根脉的认识,让我们的文化基因顺畅地流传后人。

20、关于生活与艺术

生活与艺术是一个老话题,有的人说生活高于艺术,有的人说艺术高于生活,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争论还没有结论。其实看这个问题,应该跳出以生活为本的评价体系,因为比照于生活,承认有一个客观的现实生活存在,所以才有艺术高于生活还是生活高于艺术的争论,比照的方法是把艺术作品作为生活的摹写与生活比照而得出结论,艺术作品创作力表现力高一些是谓艺术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稍微差一些是谓生活高于艺术。当下的情况是,人类社会生活已经到了异常丰富的时代,现实社会中时时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用网络语言说就是“奇葩”事件频发,各种媒体正在把现实社会的各种事件曝光,很多事件都超出了作家艺术家的想象力,媒体的实时报道使得人们可以以显微镜式的观察方式去看别人的生活,而各种媒体红人的自曝家门,使得家丑外扬成了吸引眼球的最佳途径。网络已经使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显微镜式的曝光方式,已经使得再写实的小说都失去了吸引力,读者的减少使得小说创作越来越边缘化。面对如此窘境,很多文学界中人惊呼生活大于艺术、大于想象,过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说法是过时了。其实,文艺作品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人想象的并不一定是现实中会发生的,艺术家可以把幻象也写进作品,比如,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中对红萝卜的描写就不是现实中的红萝卜,说艺术作品高于生活也是有道理的。艺术作品并不等同于现实写真,想象不等于真实事件,所以,想象力就成了评价作品的重要尺码,艺术作品的高下其实在于想象力高下的分野,并非现实的写真。想象力当然也来自于人类对于所生活的世界的观察,但想象的世界毕竟有幻境,所以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其实只是对作品的评价语境问题,看到了这点,谁高谁低其实有点无谓,再往深里思考,就是一个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了。

21、内心的生趣

一个人可以不富裕、也可以地位不高或者没有太多的人脉与资源,但只要活着内心不可以没有生趣,否则只如行尸走肉、酒囊饭袋。内心的生趣是一片绿洲,里面芳草茵茵、杂花生树,装载着人生最美好的记忆、理想以及干劲及愿望,这是支撑我们人生阳光健朗面的所有内容,内心没有生趣,人生也就没有了向上攀升的内在动力,浑浑噩噩地打发光阴。内心的生趣是机趣、智趣和心劲,没有这些,人们的内心会是荒芜的废园,有机趣才有生活的乐趣,机趣也是人生命力之一种,缺了它,人生的滋味会少很多;智趣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活动,没有它,人生只如垃圾;而心劲更是人生向上的动力,没有心劲的人生是没有潜力也没有发展前途的。正是机趣、智趣、心劲让我们的人生妙趣横生、充满各种意想不到。内心的生趣在练达的人那里可以化成一种人生生存志态,代表着你做人的风格,比如,品一杯葡萄酒是一种风格,品一杯葡萄酒加慕斯是另一种风格,而将葡萄酒混合冰酒配成鸡尾酒便自成一派了,格调、情趣固然重要,但那一份将葡萄酒混成鸡尾酒的智力与勇气更是可嘉,喝惯了葡萄酒喝点鸡尾酒也不妨。这才是人生生趣所在,每人一种风格、不可千人一面,只做模仿秀,创造是最大的生趣,也是最高妙的人生体验。鼓励创造力的社会才有希望,才有前途,不仅机趣、智趣重要,形成创造的大智慧更重要。请鼓励爱护具有创造力的人。

同类推荐
  • 千古男女

    千古男女

    本书的书名是“千古男女”,但作者没有单列出一篇“男人篇”,而是将对男性的认识贯串到了全书之中,其中第一章就深刻的论述了男女之间复杂而密切的联系。第二至第四篇是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的介绍,也有对发生在自己身边故事的认识,某些部分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像“我家有个小弟弟”就是叙述了家中的宠物猫的故事,非常有趣。“女儿篇”中作者真实记载了自己的孩子成长故事以及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作者对孩子的深深母爱。“人生篇”中作者记叙了自己的一些创作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对女性内在修养问题的认识。
  • 我是猫

    我是猫

    主人公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作品通过主人公苦沙弥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气,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 美人渡君

    美人渡君

    灾难来临,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程兰偶得一枝玉兰才没有饿死他乡。若干年后,长成大美人的她,竟意外遇到了一个狂傲自大,似乎只用眼神就能吃人的他。他是东狱的圣主,说一不二;他是暴劣乖觉的王,无人不恐惧;他与蛇同在,与其习性相近,冷酷无情、自私、疑心极重,不轻信于任何人。这似宿命般的相遇究竟是冷酷与温柔交锋,还是冰与水的相融?一场精彩的旅程随之开始,各种惊惧莫名、匪夷所思之事一件接着一件,究竟是有人蓄谋策划,还是闯进了另一个神秘又诡异的世界?迷雾重重、危险丛生中,冷酷无情的东狱之主是否真能为她停下自取灭亡的脚步?
  • 巴黎圣母院: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青少版)

    巴黎圣母院: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第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长篇小说。
  • 剩男宝根闯北京

    剩男宝根闯北京

    乡村剩男宝根陷入婚恋绝境,突发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扛着行李闯北京。在北京他认识两个人,齐百荷和阿花。齐百荷是个独立上进的大龄白领剩女,姐弟恋失败,宝根的出现,促成了她与小男友秦帅的复合。阿花是宝根的初恋,离异后开餐馆营生。京城重逢,宝根和两位剩女演绎出特别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藏地密码8

    藏地密码8

    国外一些大探险家深信,喜马拉雅雪人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某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那里,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圣地香格里拉。喜马拉雅雪人能找到去香格里拉的路,捉住了雪人,说不定就能让雪人带路去香格里拉。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骑鲸者

    骑鲸者

    这绝不是一篇英雄的墓志铭,这只是一个海上旅行者一段人生经历的点滴记录。那些曾经的人与事,或激情、或琐碎都如同疾风拂过的海面,难以留下恒久的印记。如果你愿意,不妨泡一杯清茶,放松片刻的心情,悠然的读上一段,属于一个旅行者的航海日志……
  • 快穿之炮灰女配

    快穿之炮灰女配

    夏忧,天才少女,无意被系统选中,坦然接受,攻略男主男配,女主有心机,没关系,我比她更深,女主有光环,没关系。。。啊啊啊啊怎么办,没办法抱紧男主男配们的大腿喽
  • 烈焰焚身:偏执老公宠上瘾

    烈焰焚身:偏执老公宠上瘾

    "一场人为制造的车祸,她心有不甘怨气不化,引来神秘人馈赠礼物!从此,她每天总有那么两个小时,灵魂会附身到最恨之人的贴身物品之上。他是帝国最有权势的男人,也是她姐姐的未婚夫。为了能睡他报复姐姐,她使劲了浑身的招数……勾引他!有一天,她成了姐姐的胸罩,在她姐姐爬他床的时候……“呵呵,脱你妹,有经过我的允许吗?”她可以是他戴着的手表,可以是他手里握着的钢笔,可以是他洗澡时的花洒,可以是他卧房中的床,甚至于是他的衣服……要有多贴身就有多贴身,她以为她恨他,却不想有一天,她无法附身在他的贴身物品之上……没有了怨恨,我们之间还剩下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彼得

    黑彼得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黑彼得》《三个大学生》《铜山毛榉案》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个性鲜明,写作中把病理学、心理学等融人到侦探艺术中,形成了侦探小说独特的风格。
  • 只为寻找有璃的讯号

    只为寻找有璃的讯号

    他们明明是一对冤家,却因一场相亲,穿越到了古代!可是貌似古代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啊?他们的最终归宿会在哪里呢?
  • 豪门盛宠小甜妻

    豪门盛宠小甜妻

    三年前,他对她误会至深,她负气离开,他苦苦找寻。三年后,她骄傲归来,他强势豪娶,却夜夜笙歌,她备受冷落,苦苦等待......
  • 漳州府志选录

    漳州府志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透视仙医

    透视仙医

    天仙武神元神陨落,进入高中生赵灵云的肉身,从此气海觉醒。冥思,透视,修仙,练功,强者回归!救死扶伤已经变成了职业,新一代仙医驾临都市。什么?闭着眼睛做手术,这样也行?只有闭着眼睛,元神才会透视的更加深入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