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500000036

第36章 了悟玄机生活禅14

(四)禅修时如果心依然狭隘,不开展广阔的放松状态,就将游移于两种极端之间:一端是压力与担忧,另一端是禅修的对象物,紧迫感随之而来。以轻松、开放的心禅修时,很容易就能完全投入禅修的对象物,因为心只专注于一件事。但过于放松时,心又容易涣散。所以必须设法找到最有效的放松程度,以不松不紧的方式维持警觉。

六、真正的无形之敌——自我与五毒

心和天空很像:没有形式、没有实质,没有范围和大小,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心是无限的。但是,我们把无限缩减为有限,并因而局限在所谓的“我”的狭隘领域之中,以此虚幻的并不存在的自我来认定自己,并作为一切关系的中心及标准。一切肉体上及精神上的痛苦,都由此而生。由我执产生五种基本毒素:愚痴、贪执、嗔恶、嫉妒及傲慢。所有确定它的存在及对它有利的事物,都变成我们执着的对象,反之,一切威胁到它的完整性的事物都变成敌人,都成为嗔恶的来源。自我的显现本身,就已遮蔽了自心及一切现象的真正本质,它使我们无法分辨真相与幻相。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是愚痴的囚犯。自我也使我们对任何领域内,可能形成竞争的人,产生嫉妒。而且,自我希望比他人优越,这就是傲慢。

七、保持耐心、恒心及规律

禅定已存于心,它是一种潜在的状态,上师只能指出这种潜能,并提供我们将之由内开展出来的方法。一般初学者相当向往禅修,亦很有信心,并具有必要的理解力,却很难持续修习。他们对禅修之道往往缺乏绝对不可或缺的勤勉及恒心。修习禅定的初衷,往往混杂着期盼迅速获得非凡之内在觉受的强烈愿望。这种期盼很快就遭到挫折:既无诸多美妙的觉受,也无非凡的境界升起。当厌倦感影响到禅修时,与其因沮丧或兴趣索然而放弃,不如休息一下,让心放轻松,然后再继续禅修。

初学者应该限定自己较短的禅修,每座十或十五分钟就好。一座禅修纵使进行得很顺利,也应该停下来。时间足够,可以在休息之后做第二座。一连串短的禅修,比一次冗长的禅修要好。一座较长的禅修即使开头很好,初学者也很容易陷入困难或感到疲乏。

八、三种障碍

(一)贪恋世俗。觉知身体及外相一切都是无常的,快乐终将会转变为痛苦,同时一切现象都缺乏真实性而只是自心的投射造作,可克服禅修的第一种障碍——对这个世界的贪执。

(二)缺乏信心。藉由吸收资讯升起一种初步的信任,以及开展极为重要的实修来增强巩固信心可克服第二种障碍——对佛法及传法上师缺乏信心,不相信佛法是唯一能契入自心本性的方法。

(三)涣散。觉知念头的升起,既不追随,也不试图阻断,只是不理会它,不执着念头是真实的,念头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当我们不去理会或干涉念头的来与去时,我们的心并不会因念头的升起而有所衰损,也是不会因无念而有所提升。让心轻松地安住于当下,可克服第三种禅修的障碍——涣散。

九、止

平息沸腾的念头,然后自在地停留在平静状态中称为“止”。

(一)禅修的前行(“十二个要点”构成了理想的禅修背景)1、四种基本思维,又称为四正念转心或四共加行。无常 人身难得 业报因果 轮回是苦。专注地思考并彻底了解这四种重要概念,否则不可能达到甚深的禅定。

2、四不共加行。皈依及发菩提心(稳固对佛法的向往并增长信心)金刚萨埵清净业障法献曼达福德资粮积聚法累积智慧的上师相应法

3、四种因缘条件。起因:觉知轮回本质是苦,并渴望了悟心之究竟本质(大手印)及获得究竟之解脱。主因:跟随一位指引修持之道的上师(人身上师、法教上师、法相上师、法性上师)。正因:明确了解禅修的目的及方式,免除任何附会或造作的意念,让心不涣散、自然地安住在本然的状态中,不做任何增减,重新发现心原本的状态。

要因:铲除期望与忧虑。

(二)身的安置“七支坐”(正确的禅修姿势能保持能量通道的端正)双腿交盘结金刚跏趺坐:左足先放置在右腿上,右足再交叉放置在左腿上。无法采取这种坐姿时,菩萨坐姿也可以:左脚弯曲紧靠右蹊部,然后将右脚平放在左脚前方。

背挺直如箭。

双肩平展如秀鹰的双翼。

双手结禅定印:右掌安置在左掌上,两掌皆向上。

下巴内收,与喉部成一直角。

眼睛往下望,目光停留在离鼻尖四指的空中。

嘴唇及舌头自然放松。

无法维持这种坐姿,可遵循两个简单的重点:脊椎全然挺直,及双手结禅定印。

(三)如何处理念头(心的安置)1、初学者往往期待自己会有完全无念、绝对平静的心境,这是错误的想法。念头是否出现,它们在不在那儿并不重要。禅修的重点在于保持不涣散的警觉,我们只要保持觉知及专注就可以了。

2、必须避免让心因为“我正在禅修”之类的念头,而变得紧绷。

3、不畏惧念头,不评判也不执着于念头的好坏,应该以既不排斥也不接受的态度来看待念头。

4、当念头升起时就任它自然地过去,不追随过去或未来的念头,不期待它们消失,也不试图阻断它们。

5、如果没有念头升起,也不要因而感到自满。不执着于现在的任何念头或觉受,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担忧,即不附加任何的心识活动。

6、把心放置在选定的专注物上,保持在一种觉醒的状态,不涣散,但很自在,放松,开阔,清明。

(四)使心专注的辅助物1、专注于一个不清净的辅助物。(比如一把椅子)不是刻意细察、分析辅助物的特征,也不是把心投射到辅助物上,只是把心放在所看到的物体上,不涣散,不被念头牵引,也不紧绷。不应该强迫自己专注,应该要随顺升起的状况,轻松自在地继续安住。

也可将呼吸做为专注点,将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自然动作中,视心与呼吸为一体。以放松但专注的心自然地吸气与呼气。

2、专注于一个清净的辅助物

任何代表证悟者或悟境的象征或非象征性物体,如佛像。在初学阶段,观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甚至无法观想,是很正常的现象。经常重复练习,观想就会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稳定。

观想在前额高度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亮的白色明点。这个明点象征我们的心和上师的心无二无别,因此也是清净的对象物。

3、不使用辅助物。

最后可以不用辅助物来修“止”了。心是自在的、放松的,同时也是不涣散的。

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每天练习。如没有任何明显的偏爱,可以轮流使用每一种方法。

(五)击沈与亢奋(修持“止”有两种主要的障碍)有击沈的倾向,应该让心保持警觉一点,睁大眼睛,并想像自己正看着天空。“止”意涵着清明及深沉的自由感。尽管昏暗的心也没有念头意识而显得稳定,但却是一种晦暗不明的状态。无念与明性(心是清明的)兼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止”。若主要的问题在于亢奋或念头过多,则应该将心放松,阖闭双眼,并想像自己正看着地面。

觉知自己的禅修困难,并知道如何正确地加以对治,是非常重要的。轻松、自在及开放的感觉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禅修的根本要素。

十、观

了悟心的本性或本质的过程称为“观”。“观”导致直接的体认。由于比单纯的“止”更深入了知心性,“观”又称为“慧观”。

(一)身心的安置。先向上师祈请,以“七支坐”让身体安住之后,将心安置于“止”的状态,保持开放、轻松及自在。

(二)审察分析。1、审察念头起自何处、驻留于何处、消失至何处审察这个平静的心驻于何处,在内、在外或在内外之间?它来自何处?消失至何处?这种审察徒劳无功,却可以让我们经由亲身体验而发觉心无所住。

2、分析安住之心的本性

分析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尺寸?本质是什么?你会发现这种分析不太可能找到答案,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可被指认,它不独立存在。由于被视为真实,念头成为痛苦的原因。

也可以修止时的辅助物作为审察的对象。

(三)交替审察与安住。放弃审察,重新回到“止”,安住在无任何可指认之特质的觉知状态。然而,让心安住使我们感觉到“安住的心是存在的”,一种快乐、平静、存在、可体会的感觉。不加以审察时,感受到“安住的心存在。但是,刻意去审察它的特质,完全无法描述它是什么,因为无法找到任何可称之为“安住的心”的东西。但是,如果因而推断这个“安住的心”根本不存在,这又和让心安住时所产生的存在感相抵触。我们因此发觉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存在境界。“观”即是认知及直接体验到这种境界。

交替修持安住与审察,可以让我们获得这种认知。一旦达到某种程度的禅修经验之后,这两种境界就再也无法区分,也不必要再交替修持。达到定静与审察合一不二,是“观”的至高意义。可是,交替修持是第一个步骤。

(四)一些错误的观念。1、必须清楚了解,“观”并不限于分析,实际安住于分析结束时的觉受才是重点。修“观”时,只须观察到发现它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找不到的地步就可以,然后安住在什么都找不到的状态。

2、完全不执行任何分析和不停地分析一样,是错误的。我们接受“心并不是具体的东西”的信念,纯粹是因为上师这么告诉我们,我们内心深处很可能仍然藏有很深的怀疑。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真的,因为上师是这么说的,可是我们并不完全确定。如果藉由分析而亲自证实心无法被视为一自行存在的物体时,疑虑将会消散。透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证据,将铲除心具有真实存在性的信念。至于取得证据之后还继续进行分析就毫无意义了。

3、一般而言,修持“观”之前,必须先修“止”以减轻心识亢奋的现象。如果直接修“观”,念头可能会更多。这就是为何我们必须先建立“止”的良好基础。但是,当我们经历到极大的痛苦时,修“观”会有很大的帮助。

4、“观”既认知心的化现,也认知这些化现缺乏真实的存在性。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试图消除心的一切化现,或否定心的创造力,而是要看清显相缺乏独立存在的特性。了解这个显相不是真实的,就是了解空性。“观”知形相及缺乏真实性,是显相与空性融合的体认。

5、止观的教授是藉由言语的助力而传承的。先得到教导是必要的,但是知识性的了解并不够,唯有上师的加持,并经由实修开展内在的了解,才能真正发现并了解自心本性。同时,恒常不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十一、大手印

大手印是导向了悟究竟本性的禅修,也是最高层次的修行。“大手印”代表一切众生的究竟本性。我们无法以存在及不存在的观念来定义心。心的本性是无法以言语表达的,因为它是法身(又称为究竟身)。法身超乎一般的思维及言语表达范围,超越任何概念。

(一)大手印的来源。在噶举传承中,大手印法门毫无间断且完整无缺地传续:本初佛金刚总持——帝洛巴——那洛巴——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第一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杜松浅巴——历代噶玛巴传续至今

(二)大手印三要素。1、无执是大手印之足。离贪执之“足”得从了解一切现象的本质开始。2、虔敬是大手印之首。虔敬之“首”,其对象是一切传承上师,特别是我们的“根本上师”(直接为我们引见自心本性的上师)。3、禅修是大手印之身。心不涣散、不排斥也不接受事物地安住于当下之“躯”。

(三)大手印五要。1、皈依及发菩提心。皈依是让自己安受诸佛、佛法(佛陀的法教)及僧宝(将已内化之法教传授给众生者)的保护。这是佛教修持道的基础。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

2、观想自身是本尊身

如果有个人的本尊,就观想自己与之无二无别。否则,就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

3、向上师祈请

观想外相是阿弥陀佛的根本上师,热切地向他祈请赐予加持,观想外相为阿弥陀佛的根本上师,化为光由顶门融入自身(仍然是本尊身)。于是,上师的身、语、意和我们的身、语、意合而为一。

4、禅修

祈请后,让心安住在与上师融合为一的状态中。可能会有无法言喻的觉知心性的经验,它超越语言及概念。如果我们的觉受是可表达的,这表示我们尚未达到目标。但觉受并不代表心,不能做为修持的指标。

完整的法道通常涵盖四个层面:见,正确的知见或知识性了解;修,恒常不懈的禅修;行,如理如法的行为;果,修持的最终成果——证悟成佛。

5、功德回向

将功德,即因禅修而产生的一切正面潜能用来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广大的愿心,可使我们在此生中达到为度众生而成正觉的目的。我们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迅速得到正觉。

同类推荐
  • 记录成长轨迹

    记录成长轨迹

    本书从若干个小故事,告知读者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去发掘其中的奥妙。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Ⅱ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Ⅱ

    揭示被99%的人忽略的心理细节,告诉你不为人知的心理另一面,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魅力永驻,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最大赢家。每读一次,都能重获一次“心”生洞悉世情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懂得借力使力,见招拆招,赢得人气,改变人心。
  • 职场“司马他”生存新法则

    职场“司马他”生存新法则

    本书从方方面面讲述了职场的智慧,这些职场中的点点滴滴,也许不被人们所注意,但是它却关系着你在职场中的地位。正是这点滴的积累,成就了许多的成功人士。平凡的一举一动决定你的成败。谨记这些法则,在职场中它们可助你一臂之力。
  • 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人生犹如战场,要想在人生这个战场中获得胜利,就要做人多一个“心眼”,做事时学会使用“手腕”,“心眼”和“手腕”是做人的智慧,做事的策略,只要掌握了做人的“心眼”、做事的“手腕”,你就能够轻松做人,成功做事。这是一本鼓舞人心、激励志向、充满智慧的经典励志书,它充满哲理、寓意深刻、构思巧妙,深入浅出地教你如何成功。它引导着每个仍在探索成功之路的人,去实现成功的梦想。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受益匪浅,收获人生中的奇迹,获取走向成功的智慧谋略,快步踏上成功之路!
  • 感恩做人,敬业做事

    感恩做人,敬业做事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企业心本管理培训经典读本。最大的能力是敬业,最大的智慧是感恩。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两者都沉淀着员工优秀的职业素养。
热门推荐
  • 异世妖娆倾天下

    异世妖娆倾天下

    嗜血冷杀手一朝穿越,沦为武力废材。废材?呵,且看异世杀手如何翻云倒海,纵横世界,妖娆倾天下!
  • 半村野人闲谈

    半村野人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心霖雨

    云心霖雨

    风霜雪雨的散文,凄美浪漫的诗词歌赋。与爱有关的文字,与心有关的情话。---霖江南
  • 续传灯录目录

    续传灯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图文科普-元素的故事

    图文科普-元素的故事

    本书从元素起源的故事、非金属元素的故事、金属元素的故事、惰性气体的故事、不可见光的故事这五个方面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元素。
  • 萌妃来袭:极品王爷请让道

    萌妃来袭:极品王爷请让道

    一朝穿越,穿就穿了,醒来竟成了人人唾弃的丑女,无才无德还善妒?靠!说老娘丑?你是没见过本姑娘的倾国容貌;说老娘善妒?本姑娘是不屑渣男渣女。“爱妃,本王听说你把本王后院的侍妾都遣散了?”“不散了,怎能表现王爷对奴家的一片深情呢。再说了,红颜祸水,王爷日夜疲惫,耽误了朝政那就不好了。”某王邪魅一笑,“本王日夜疲惫,王妃再清楚不过了?”继而反扑过来,“先暖床吧,爱妃。”
  • 灵媒鬼娶:冥夫缠上身

    灵媒鬼娶:冥夫缠上身

    我,楚笑笑,一名大二女学生,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却在一天晚上意外坐上黑车被卖进深山给一个傻子当媳妇。叔可忍婶不可忍,趁着月黑风高偷偷溜走,却不想逃进大山深处招惹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半人半鬼,半是冷漠半是多情,我以为逃离他就可以了,谁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老屋里的女尸,罐子里的人头,还有被称为死神的小女孩,每一个都足以吓破我的胆……而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可到了最后,他陷入死局,我为他赴死,却换来他拼死也要剪断赤绳。最后的我只身一人回到老屋,揭开了那层面纱,我发现了一个天大的阴谋,而这一切居然都是因为…
  • 程家有喜

    程家有喜

    程家立对谁都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然而春喜却觉得他其实是冷漠。顾春喜对什么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然而家立却觉得她其实是害怕受伤。这样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两个人硬是被家长撮合到一起。青梅竹马的爱情比常人少了份惊喜却多了份温情。因为他(她)懂你。
  • 网游之绝代妖姬

    网游之绝代妖姬

    感谢天没有人能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所以每一次每一次我都要紧紧拥抱你把它当作是我们最后的相聚最后的告别
  • 银色神圣

    银色神圣

    (EXO之魔族血之恋小番外~血之恋结局为BE,这本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结局保证HE,女主被夜星黎给予初拥转化血族后沉睡四百年苏醒。血族夜袭狼族,导致狼族伤亡惨重,仅剩三位狼族皇室。当血族狼族混血出现,会掀起怎样的风波?神族与冥族的混血将何去何从?魔尊血狱的回归,昭示着什么,谁也不知道。一场隐藏在暗夜的盛宴就此展开。(这本书可能会做一个大的整改,会一步一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