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24400000061

第61章 把握语言禁忌,轻松玩转饭局(3)

看破是一种眼力,点破是一种心力。偶尔点破,能示震慑,无论是饭桌对局还是人际交往,人人都在暗自较量心机,都在心里暗自谋算自己的利益。你要看穿别人的心机、意图和心思,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能透视对方的内心,只不过是使你得到一种有利的武器罢了,但不是获胜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如何使用这把利器胜敌于无形。如果胡言乱语,到处宣扬,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所以,饭桌上要给别人留足面子,不要轻易点破别人的敏感地带。所谓小糊涂是大智慧。

禁忌五:急于展开饭局话题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像你要追一个女孩,要先认识,再追求,交往一段时间后才能提出结婚的请求,如果你一上来就求婚则很可能被人认为心怀不轨而拒绝。同样,在千变万化的饭局中,如果想一口吃个胖子,就很有可能被“噎死”。聪明的设局者早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由话题带动交往也就成了饭局中的潜规则。

饭局话题第一步,寒暄。

客人刚到饭店,聪明的设局者总是会热情相迎,安排包间内的工作人员将宾客的大衣和皮包等物挂放整齐,设局者一面邀请客人入座,一面告诉服务员准备茶水和毛巾给客人,客人则是忙着整理自己的衣着、形象按设局者的安排自然反应。而这时主客之间的话无非是一些“哎哟,王总,您到了啊”“今天外面很冷吧”“路上堵车么”,客人的回答也很简单“嗯”“挺冷的”“不堵”“有点堵啊”,这就是双方心照不宣的第一轮过招。如果这时设局者劈头就说“哎呀,怎么拖了这么久还不签合同啊,还吃什么饭”,可真是很不识趣的举动。还没有开始吃饭就火药味十足,很可能激起对方的反感,最终玉石俱焚。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一步很重要,千万不要贸然跃进。

饭局话题第二步,引人入局。

主与宾边等上菜边闲谈,饭局进入正式的开场白。然而这还仅仅是开场白阶段,作为被动的一方,宾客在这个阶段通常是静观其变,等着设局者出招,而设局者也要谨慎,不能操之过急。此时谈话的主题仍然不能过于正式和深奥,毕竟菜还没上,不能让人有压力,要以轻松为主,通常这个阶段的话题是“一直以来感谢您的帮助,今天终于有幸能与您共同进餐”,“听说王总您是个美食专家呀,今天一定要品品这家饭店的厨艺”,在简单的客套之后,设局者还可以做这样的引导“这家的菜系是正宗的粤菜呢,听说厨师是老板特意从广东挖到北方来的,我们今天一定得鉴定一下他的手艺”,这样大家就桌聊菜,谈一些和吃有关的话题,互动来了,状态也就来了。

饭局话题第三步,饭中交流。

虽然已经是正式开始吃饭了,想要成大器,设局者还是要沉住气,毕竟这是在饭桌上,不同于办公室,不用正式得一板一眼的。请人吃饭,就是得让人吃得自在,吃得轻松。这个阶段,设局者可以以席中表现得比较健谈的人为突破口,进而带动整个桌上客人的友好交流。讨论一些大家都能涉及或了解的话题,比如,桌上的菜做得怎么样,最近一次的足球比赛怎么样,最近又上映了什么大片了。谁都得食人间烟火,总有话题符合大家的兴趣,聊些和局中人利益相关不大的话题,大家继续心照不宣地等着最后的战役。

饭局话题第四步,点题收网。

眼看酒足饭饱,设局者不能再扭捏,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可以直接就事论事,该谈生意谈生意,该谈请求谈请求。如果你觉得火候已够,就可以直接敞开天窗说亮话“王总,您看这个单子咱们已经拖了这么久了,现在我们财务也在催我,您看如果您没有意见的话,咱们就把合同签了吧,款也在最近打过来吧”。如果客户还是犹豫不决,则可以蜻蜓点水似的暗示对方,“王总,过几天我再专门带合同去拜访您,到时咱们再好好谈谈”,如果你还想在事成之后再一次答谢以期长久合作,可以说“王总,事成之后我再请您去吃海鲜”。而被宴请者也会表明他的态度。至此,一场饭局就告一段落了。

中国人在几千年以前就明白一个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诗人屈原用他的毕生追求告诉人们:凡事都要循序渐进。当然饭局也不能例外。

饭局是一个“人吃人”的场子,同时也是一个“能交人”、“能帮人”的交际场所,想在中国式的饭局中收获友谊或者获得利益,就要遵守中国式饭局谈话的潜规则:含蓄渐近、步步为营,当话题与情感的基础都建立扎实之后,再开始谈最主要的事,就很容易谈得美事归。

禁忌六:肆无忌惮嘴挂口头禅

口头禅是一种相似的言语模式,听来平淡、枯燥。有人甚至把口头禅比做“语言的肿瘤”。商务应酬中,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太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口头禅。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口头禅过多,而引起客户的反感,甚至吓跑客户。

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很多的意思,而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你真是太伟大了!”“这文章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

最妙的是有人喜欢用“那个”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你听他说的是些什么意思吧:“今天太那个了!”“他这个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点事未免有点那个。”这一类的口头禅,大概是由于偷懒,不肯动脑筋找一个恰当的词所致。多记一些词语,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想法。

人们在商务应酬的时候应尽量使用专业性的商务用语,讲话要干净、利落、文雅,这不仅是交际的需要,也是培养个人良好谈话修养的要求。如果你的语言中加入过多的口头禅,就好像被玻璃蒙上一层灰一样,大大减少了语言原有的光彩。

一般情况下,别人能够通过你的口头语言(尤其是口头禅)来快速地了解你,因为口头禅带有很深的性格烙印,是最容易了解对手的一种渠道。下面分析一些常见的口头禅:

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他们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想法。

经常使用“其实”的人,表现欲较为强烈,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和倔犟,并且多少有点自负。

经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夸张。这类人独立意识不强,没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使用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

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并且底气十足、理直气壮的人,自信心很强,富于独特的个性。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啊……”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小心。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好先生”,他们绝对不会到处惹是生非。

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

经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常常自以为是。

经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软弱无能、总想求助于别人,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经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大多缺乏自信,害怕自己所说的话无人相信。遗憾的是,他们这样再三强调,反而让人起疑。

经常使用“你应该……”“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固执、骄横,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经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使用“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的人,大多思想单纯,喜欢意气用事,情绪不是十分稳定,让人琢磨不透。

经常使用“绝对”这个词语的人,做事十分草率,容易主观臆断,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太有自知之明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只能自己是主角。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他人的谈话内容,更不要指望他能成为一个热心的听众。

口头禅使用频率极高的人,大多办事不干练,意志不够坚定。如果你在商务应酬时屡屡使用口头禅,那你已经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你们的合作也很难成功。

同类推荐
  • 做事做到位

    做事做到位

    越来越多的员工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却不顾结果。他们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有些人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塞责这些统统都是做事不到位的具体表现。做事做到位是每一位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事做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本书从老板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人们做事不到位的事实,以及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智慧汇聚,《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改变孩子前途的首选读本。《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为了便于广大家长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品质,使孩子成为未来的口才方面高手,顺利成长、成才,作者参考了大量家教资料,吸收精华而编写。
  •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视为柏拉图之后世界古代史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
  • 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对于青少年而言,文理分科,大学专业填报,毕业选择工作,青少年往往不知所措,作家余闲面对这个迫切的时代命题,磨剑六年,再推力作,对青少年人生规划给出了与时俱进、更加清晰的指导,本书的主人公杨略意外遭遇车祸,人生随之陷入迷茫:是优游卒岁,得过且过,还是重整志向,重新出发?爱子心切的杨父用了十堂课告诉他:人生意义在于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人生目标。通过了解自我的优势、兴趣、价值观和个性,了解社会的需求,知己知彼,合理规划人生,加以坚韧的意志、和谐的心态,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杨略和身边的朋友收益匪浅。通过测试与实践,他们逐渐确定了人生目标,为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做好了充分准备。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热门推荐
  • 沉默

    沉默

    《沉默》是20世纪美国音乐代表人物约翰·凯奇的代表作,本书是《沉默》问世五十周年纪念版的中译本,也是《沉默》的首个中译本。凯奇在本书中以相应于他的音乐创作的独特方式,展现了他对实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思考,以及结合了禅宗与周易等东方思想的音乐哲学。在《关于无的演讲》《关于有的演讲》和《一个演讲者的45分钟》等著名篇章中,凯奇通过奇特的版面设计,力图在文字、阅读与现场表演之间形成呼应与张力,体现他在与声音相关的一切中寻求音乐的感悟力,以及总是在实验的创造性方式。《沉默》在美国乃至西方的影响涉及多个领域,时间也证明了本书持久的思想魅力和生命力。
  • 羽若依觞

    羽若依觞

    府宅密斗,是谁欠了谁的情缘,相恋、相知、相守后又是被谁残忍地拆散?青梅竹马的恋情却又因为什么而曲折离奇。宫闱间的明争暗斗,是霸气回归还是独坐冷宫?看皇帝的痴心虐恋,看软弱千金的蜕变之后会不会因此而移情别恋?
  • 青眼大隋

    青眼大隋

    半瓶矿泉水在古代能搞出什么名堂?老天是在玩我?还是另有深意?爱好历史的快递员蓝子青带着半瓶矿泉水(你没看错)意外穿越来到隋朝,成为驾部侍郎的少爷。杨坚受禅,创建大隋,帝国初建,百废待兴,这给了蓝子青最好的舞台。且看蓝子青如何玩转大隋,看大隋如何随之驿动!※※※隋朝,是被历史忽视的泱泱大朝;杨坚,是被后世低估的千古一帝!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书上的蛛丝马迹,东鳞西爪,鲜有人关注,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实则暗潮汹涌、盘根错节,那恢宏时光之下的尘封真相,一经掀开,足以震撼古今!
  • 云归不知

    云归不知

    当他从黑暗中醒来,全世界便都聆听到他的意志。他醒来时只是一普通的少年,而他的意志又是如此渺小。何以反抗这世界对他的否认,终有一日能微笑间将万千江山绘于衣上,纳于心中?
  • 非请勿入

    非请勿入

    路子宜的世界本来很简单,除了有时候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会有些烦恼外,她的日子过得风平浪静,得过且过。二十五岁生日那天,路子宜突然兴起叛逆了一回。一夜激情遇上了衣袖轻轻的楚云,然后她的世界开始有了颠覆,她开始看到: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蛋。每个人都有过往,都有秘密。
  • 公子要小心:吃货小姐萌萌哒

    公子要小心:吃货小姐萌萌哒

    呆萌小特工悠悠魂穿,且看如何将穹顶玩弄于鼓掌之间。咦?这位公子,本小姐跟你不熟吧。你上来就鄙视我是什么意思?这位公子:有吗?我只是觉得你皮肤不白头发不黑眼大无神长得难看并且不小心把这些缺点说出来了而已,并没有鄙视你的意思,嗯。呆萌小特工:我不信我不信,你分明就是不喜欢我。这位公子:不信?那就试试呗!呆萌小特工:试什么?这位公子:试试我喜不喜欢你。当吃货遇上大饿狼,到底是谁赢了呢?
  • 超级兑换器

    超级兑换器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意外的得到了超能系统,从此征战黑道,御美天下,龙游四海,万物臣服
  • 苍茫时刻

    苍茫时刻

    他是商界奇才,年纪轻轻就创建并发展成资产数十亿的大型集团;他是黑帮大佬,作风狠辣,拥有强大势力,占有赌博业半壁江山。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却相处多年,情深意重。只是,风雨忽至,疑云阵阵,矛盾重重。谁可信?谁可疑?谁能笑到最后?苍茫时刻,谁能把握?谁主沉浮?
  • 七侠五义之与子同袍

    七侠五义之与子同袍

    宋仁宗年间,宫中走失太子,开封府包拯派四品带刀护卫展昭赴边关进行暗访。展昭途遇神秘女子岳清珑,并遭遇陷空岛锦毛鼠白玉堂的挑战。几经波折,展白决定联手查案,不料又遇诡异江湖人士,二人联手救出了一名被俘黑衣女子。几名江湖儿女相伴共赴平凉城……
  • 十号酒馆·判官

    十号酒馆·判官

    拥有审判世人的能力,却只能行走于悬崖之上,每次迈步,都是生死抉择!丁通只是一个混迹在都市之中的小混混,作为十号酒馆的常客,他最近比较烦:接连不断的奢华赌局,令他为筹码窒息的同时,也感觉到深深的不安。随着筹码的增加,他仿佛陷入了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圈套之中。透过蛛丝马迹,丁通发现圈套和一个名为“奇武会”的神秘地下组织有关。他们主动找到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原来,奇武会这个由功夫与财富造就的神秘地下组织,以惩罚连环杀人案的真凶为己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经常有错杀的情况发生。为降低这一错杀率,他们急需名为“判官”的角色来甄别判断谁才是丧尽天良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