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6400000035

第35章 苏曼殊年谱 (2)

六月,曼殊迁往小石川区久坚町《天义报》社,与刘师培、何震夫妇同住。先后发表其绘画《女娲像》、《孤山图》、《邓太妙自治州秋思图》、《江干萧寺图》、《清秋弦月图》等幅于《天义报》附刊。

此时,女弟子何震辑《曼殊画谱》,河合氏为其题序,章太炎为其题跋,原拟与《梵文典》同时付印,未果。

曼殊在《天义报》还先后发表所撰《海哥美尔氏名画赞》、《秋瑾遗诗序》、《画谱自序》、《露伊斯美索尔遗像赞》等文。

九月,归国,至上海,与陈去病同寓于爱而近路之“国学保存会”藏书楼。以童年时摄影赠陈去病,陈为题七绝一首:“正朔南天奉盛明,孤忠唯有郑延平。百年更见田中妪,一样宁馨裹锦绷。”

十二月十日(阴历十一月初六),复东渡,访旧友张文渭于东京神田区之某下宿屋中。

是年出版《文学因缘》,由东渡博文馆印刷,齐民社发行。

一九〇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二十五岁

二月,寓横滨神田区猿乐町清寿馆;因患肝跳症,旋入横滨医院静养。为高天梅绘就《万梅图》。寄赠相片与柳亚子。

三月,欲进真宗大学修习梵文,未果。每日读拜伦诗以消遣。

五月,因章太炎、刘师培交恶,刘师培夫妇迁怒于曼殊,曼殊移居另一友人处。撰《岭海幽光录》于《民报》第二十号。

祖母林氏病卒于沥溪乡。

六月,译成《娑罗海滨遁迹记》,发表于七八月《民报》第二十二、二十三号。

九月,回国,上海,寓虹口西华德路田中旅舘。中旬至杭州,寓西湖雷峰塔下白云庵。旋寓韬光庵,夜深闻鹃声,作《听鹃图》并诗一首寄刘三。诗云:“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近日诗肠饶几许,何妨伴我听啼鹃。”月底,返上海。

十月七日(阴历九月十三日),应杨仁山居士之约,至南京,任教于杨仁山为培养僧侣、研习佛学而开办的“垣精舍”,主讲梵文。主讲佛经者为杨仁山,主讲汉文者为李晓暾。“垣精舍”向镇江、扬州诸大刹招收僧侣,教以梵文,学习二、三年后,再派往日本、印度留学,进一步研习梵章。曼殊对杨仁山是举至为钦佩,认为:“今日谨保我佛余光,如崦嵫落日者,惟仁老一人而已。”(戊申九月十七日《与刘三书》)印度法护等者达摩波罗致杨仁山书二通,受托翻译为华文。

其间,白零大学教授法兰居士来访,谈翻译之事,并嘱购《法苑珠林》,以版久蠧蚀,无以应求。(见曼殊《拜伦诗选自序》。但文末误记为“光绪三十二年”,此时尚未开办“垣精舍”。)

十一月,往返于上海南京之间。适刘师培夫妇返国至上海,仍与交往。

十二月十日(阴历十一月十七日),病卧于“垣精舍”,杨仁山居士为说秦淮马湘兰证果事。

一九〇九年(宣统元年,己酉) 二十六岁

元月二日(阴历戊申年十二月十一日),东渡日本,至东京,与张卓身、沈兼士、罗黑芷同寓小石川,颜所居之门曰“智度寺”,以译拜伦诗为乐事。

四月,绘《文姬图》,托章太炎转寄刘三。

五月,任日本梵学会译师。患脑病,仍每日午前赴梵学会为印度婆罗门僧传译二时半。与印度梵文师弥君交游,原有共同翻译印度诗圣迦梨达奢之长篇叙事诗《云使》之拟,因脑病搁置。

译拜伦诗脱稿,并得陈独秀校正。

六月,侍义母河合仙居逗子海滨。

九月,回国,抵上海,晤蔡哲夫,识英领事佛莱蔗。佛莱蔗为曼殊题画册。旋赴杭州西湖视刘三,再寓白云庵。适刘师培变节,革命党人有疑曼殊囿于感情而合污者,投函警告。曼殊立即离杭州赴沪,以示清白。刘三作诗慰之:“干卿缘底事,翻笑黠成痴。”

十月,刊行《拜伦诗选》。用英文撰写《潮音自序》弁于《拜伦诗选》之端。

十一月,再度南游,至星嘉坡,遇庄湘博士及其女雪鸿,获赠西诗数册。(见曼殊庚戊五月《与高天梅书》)嗣赴爪哇,应班中华会馆之聘,任英文教师,授男女学生数十人。

一九一〇年(宣统二年,庚戌) 二十七岁

继续留任班中华会馆教师。原拟去印度,却因“咯血之疾复发,羁旅六月,已费去七百余金,故未能赴印。”(庚戊五月《与高天梅、柳亚子书》)

六月,旧病新瘥,收到《南社初集》,日夕诵读,如与诸故人相对,甚感快慰。(庚戊五月《与高天梅书》)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辛亥) 二十八岁

夏季,一度离班回国,经广州,去上海,小住十日。据《天荒杂志记曼殊上人》所记:“辛亥夏,从南溟万里航海,访蔡寒琼于广州,须长大盈尺,寒琼竟莫能识。及聆其声,始识之。信宿忽又北去,浃洵在沪渎,以与马小进摄影邮寄,又一翩翩少年也。”

八月,重渡爪哇,仍主讲英文于班中华会馆。曼殊于是年七月十八日《答玛德利庄湘处士书》中说及:“破夏至爪哇,昔法显亦经此,即《佛国记》所云‘耶婆堤’。”译《燕子笺》为英文;译毕,庄湘博士为之题辞。

十月十日(阴历八月十九日),革命党人于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曼殊于病中闻讯,极为兴奋,认为此乃“振大汉之天声”,遂准备归国。

十一月间,为筹措归国旅费,决心典当燕尾乌衣,卖掉书籍。这时用英文翻译的《潮音》已出版,由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印行。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壬子) 二十九岁

二月,回国。至香港,与从兄苏维翰会晤,从兄赠银五百元,并共同摄影为纪念而别。

三月,至上海,应《太平洋报》聘请,任该报主笔。

在《太平洋报》上,曼殊先后发表所作杂文有《南洋话》、《冯春航谈》、《华洋义赈会观》,所作小说有《断鸿零雁记》(后因该报停办,稿未刊完)。

其间,绘《荒城饮马图》一幅,托穆弟带给香港萧公,请代焚于赵声墓前。因曼殊过去与赵声同寓南京时,曾许赵声作此画,未竟;此次曼殊归国,闻赵声因黄花岗之役失败,已忧愤呕血而死,为践前诺,并悼亡友,故有《荒城饮马图》之作。但他在《答萧公书》中表示:“此画而后,不忍下笔矣。”

四月十四日,东渡日本,省视义母。

五月二十七日,返回上海。

读林纾翻译的《茶花女轶事》,认为“支离割裂,舛谬綦夥”,拟重译;但因故未能译成。

从兄苏维春自青岛来访晤,相与盘桓数日。六月中旬,偕马小进访刘三、陆灵素夫妇于华泾,为绘《黄叶楼图》一幅。

六月十九日,再次江渡日本省义母。

十月三十日,起航返国,至上海。

十二月十三日,至安庆,任教于安徽高等学校,与郑桐荪、沈燕谋、张溥泉等同事。原拟去香港、星嘉坡等地漫游,后因故未能成行。

岁暮,作客于吴江盛泽郑荪家。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癸丑) 三十岁

元月,至上海,与沈燕谋、朱贡山同住南京路第一行台旅馆,嬉游度岁。

二月,偕张悼身、李一民游杭州,寓西湖图书馆。旋返上海。

三月至五月,来往于安庆上海间。据曼殊癸丑四月十四日《与郑桐荪书》云:“居沪半月,已费去数百金。”

六月十六日(阴历五月初二日),至盛泽。

七月七日(阴历五月二十二日),至苏州,寓乌鹊桥滚绣坊郑宅(郑桐荪之兄郑咏春家),与郑桐荪、沈燕谋同编《汉英辞典》、《英汉辞典》。 秋冬间,在上海,仍住第一行台。闲时常至北里,开筵召花,肆为嬉游,然并未一破禅定。 发表所作《燕子龛随笔》于上海出版的《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共六十三则。

撰文《燕影剧谈》,发表于《生活日报》。

十二月,患肠疾,遵医嘱赴日本养病。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甲寅) 三十一岁

元、二月间,于日本西京琵琶湖游次,病复发;继至大久保,又患瘧疾,拟赴千叶就医。

三月,病稍愈,自横滨至羽田,至妙见岛,至千叶海边。曼殊自谓:“随缘消岁月,生计老袈裟。”(甲寅二月《与柳亚子书》)继至南京,专攻“三论宗”。住十日,又赴西京。

五月,发表小说《天涯红泪记》于东京出版的《国民杂志》第一年第一号;然刊登至第二章未完而止。同期《国民杂志》重新发表修订的《燕子龛随笔》。

七月七日,为章士钊所作《双秤记》作序。

八月,出版《汉英三昧集》,由日本三秀堂印刷,东壁发行 。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乙卯) 三十二岁

在日本,为冯自由所撰《三次革命军》题辞。

七月,发表小说《绛纱记》于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杂志》第一卷第七号。

八月,撰成小说《焚剑记》,发表于《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八号。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丙辰) 三十三岁

年初从日本回国。

袁世凯准备称帝,居正在山东成立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曼殊闻讯,春间前往青岛会晤居正,盘桓数日。偕周南陔游劳山。

从青岛返上海,住环龙路孙中山寓所。

十月,至西湖,住新新旅馆。往来于杭州上海间。

十一月、十二月间,发表小说《碎簪记》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三、四号。

十二月,撰小说《人鬼记》。据曼殊丙辰十一月在西湖《与刘半农书》云:“近日病少除,书《人鬼记》已得千余字。”但后来未见刊布,大约没有完成。

曼殊在西湖时,先住秋社,继住陶社,后住巢居阁。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丁巳) 三十四岁

二月,在西湖。

三月,返上海,遇邓家彦、邵元冲,撰《送邓邵二君序》赠之。

三月下旬(阴历闰二月),怀念义母,赴日本省视。居月余,肠胃病剧,复返上海。寓霞飞路宝康里,与柳亚子等往还;并识名伶杨月楼、小如意,相识过从,征逐歌舞。

夏初,撰成小说《非梦记》,应包天笑之约,刊布于包所编的《小说大观》(上海文明书局印要)第十二辑。此为曼殊最后的作品。

入秋,肠胃病剧,住霞飞路某医院。继而移住新民里十一号。

冬,病重,入海宁医院就医,日泻五六次,状甚危。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戊午) 三十五岁

周南陔往医院慰问二次,曼殊握其手含泪说:“身畔无时计,日夜昏昏,不知命尽何时?”周即解身上所佩表赠之。

二月,由海宁医院转至金神父路广慈医院医治。居正时亦养病于此,与曼殊隔壁。周南陔来视疾,故意对居正说,佛在云中宣言,曼殊当速愈,用以安慰。曼殊闻而大乐,于榻上顶礼佛天。

五月二日(阴历三月二十二日),曼殊弥留之际,其最后嘱咐,但言怀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至午后四时,溘然圆寂。问疾众友好,检视其遗箧,唯余脂盒香囊而已。

五月四日,移厝广肇山庄。

一九二四年六月安葬杭州西湖孤山。

同类推荐
  •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这是一套民国才女经典作品系列,本册选录了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部分代表性经典作品。
  •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古巴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古巴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的风光与民俗。
  • 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本书内容包括:“狮子国”的窥探;地理大发现;崎岖温润的地理环境;储量丰富的宝藏;历史回眸;美丽的传说;封建专政;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政体与外交;政体与政党等。
  • 绕着地球去旅行

    绕着地球去旅行

    本书为知名行者、地球公民徐铁人环球旅行记录。徐铁人,做过模特、三轮车夫、餐厅服务员、中学老师、导游,写过专栏,现为演员、资深驴友,及咖啡馆老板。
  •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我国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城市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和陆地在哪?这些问题都不能对答如流吗?读者朋友,该充电了,赶紧来补充一下不可不知的地理常识吧,这样不仅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更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快速预览地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热门推荐
  • 狂枭

    狂枭

    谁是主宰,谁为狂枭,谁能耸立黑榜之巅!狄成,东南亚死亡格斗赛区彗星崛起的不灭神话,撕裂天网枷锁,邀战天下,打拼一世荣耀。
  • 超能隐星:暗黑世界的光明之灯

    超能隐星:暗黑世界的光明之灯

    上古星球,死灵栖地,帝王统治。两族仇视,万年纷争。革局之人,天命降临。星球之巅,两族和好,天下太平。阴险之人,暗中出动……
  • 留璃天堂

    留璃天堂

    他们曾有过三年之约,他给了她一个三年的承诺,她给了他一颗最真的心。或许是人生劫数,她因为一场意外把他埋在了记忆深处,直到他七年后找到她,唤起她曾深爱过的记忆。
  • 灵星见闻录

    灵星见闻录

    探索飞船坠毁灵星,陆崖在数百年后苏醒,发现自己的身体将要朽坏,在这个新的世界,地球来客如何生存……在命运的推动下,一张巨大的网罩向陆崖,能否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这个星球上的神奇能量破网而出?
  • 万国之始

    万国之始

    平凡少年,踏足帝路,万国之始,乱世崛起。一末日平凡少年,在繁华闹市,面对世俗不公,人心算计,带着没有血缘的儿子,踏足异星。主角将从平凡开始,逐步渐进,终成枭雄之资,驻立于万国之林。长篇争霸小说,欢迎留言。新书改名《帝星万国》感谢支持,改频道阅读
  • 早安,沈少的小妻

    早安,沈少的小妻

    泼辣妞儿撞上了冰冷高贵,凉薄寡情不近女色,权倾天下国都太子爷——火花四溅!有没有?初恋与妹妹上演恩爱背叛的戏码父亲中风,她们夺了她家产,还枉想用一幅裸画让她身败名裂,哼,她可不是软柿子。妞儿找上了太子爷:“七爷,若能将那对贱人打入地狱。今夜,我把自己给你。”挑起她弧度纤巧的下巴,七爷邪恶一笑:“一*可不够,8888个俯卧撑,9999个仰卧起坐,外加一个小崽子,你可愿意?”
  • 花开不过百日

    花开不过百日

    我叫芍药。幻月国最伟大祭祀者优芷的女儿。可我讨厌那个叫优芷的女人。那天,依旧是个雪花肆虐的天气。苏祁殿下着一条银白色的裘衣,头发用一根通体碧绿的簪子束住头发,眉眼如星的看这我。顿时,没来由的脸红。低头诺诺说:“殿下很美。”他很是高兴,随口说:“今天沧月国公主来访我朝,父王意为我聘为正室。”“嗵——”我失手将手里泡好的茉莉花茶打翻。转身的时候,茉莉花茶蕴热了我的眼泪,只因那个唯一怜爱唤我芍药的男人要娶他人做新娘。
  • 大国海军

    大国海军

    《大国海军》回顾了美、俄、中、英、法、德、日、印等几个海军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往事,对世界海上力量的崛起过程、当前实力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叙述、科学的分析以及权威的预测。《大国海军》中通过气势宏大、震撼心灵的生动描写,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海战画卷:从16世纪到21世纪,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世界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谱就了一曲曲劈波斩浪的雄浑战歌。其悲怆与传奇,高昂与壮烈,惊心动魄与多姿多彩,令人感慨万分,掩卷难忘。
  • 她梦他城

    她梦他城

    山河破碎,唯有她的等待依旧;城池残破,他的守候不曾改变。
  • 重生修真小门派

    重生修真小门派

    在修真界过着小门小户的小日子,其实是一种幸福。但是,就像俗世不可能有桃花源一样,修真界也不可能没有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