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8200000012

第12章 时势造英雄——关键时先人一手就成功了(2)

大军来到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安营扎寨。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分头在军中串联和鼓动。不多一会儿,许多将领跑到驿门下叫喊:“皇帝年弱,不能亲自执政。我们出死力为国家破贼,哪个知道?不如先立都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这些话把其他将士的情绪也煽动起来,纷纷要求拥立赵匡胤当皇帝。

赵匡胤心里当然高兴,不过他不会立即接受“民意”,而是出来劝阻大家不要这样干。他这样谦虚,部下越发高呼:“都点检为天子!”赵匡胤感激大家对他的拥戴,一个个请入驿门内,设宴招待他们,并再次表示不能从命。他与大家喝了一会儿酒,然后佯装酒醉,让人扶着睡觉去了。

赵匡胤退出宴席后,他的弟弟赵光义还有赵普等,见火候已到,便紧急部署夺取后周帝位的方案。为了快速控制住京师,赵光义、赵普派军使郭延强连夜驰返京城,秘密串通赵匡胤的“义社兄弟”、宿卫皇宫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开后宫门放人。

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突然军中响起欢呼声,声震原野。接着,一部分将土握弓持剑,全副武装,纷纷汇集到赵匡胤门前,敲门的敲门,呼喊的呼喊。赵匡胤不由得有些紧张,赶忙披起衣裳走出卧室。将士们一见到赵匡胤,身子主动闪开,立在四周,高声说:“诸军无主,愿奉您为天子!”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位军校不容分说,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绣龙黄袍披到了他的身上。在场的将士不约而同一齐跪下,高呼:“万岁!”营寨军士顿时响应,声闻数里。黄袍哪里来?说明赵氏集团预谋已久。

赵匡胤明白,兵变的帷幕既然已经拉开,就不能老是躲在幕后。于是,他在众人的簇拥下,半推半就地骑上马,踏上回汴京的道路。一路上,众将士前呼后拥,以示忠诚。赵匡胤突然让马停住,对左右说:“你们贪求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你们的主子。”众将士知道这是赵匡胤要以“帝王之尊”发号施令了,便纷纷下马齐声高呼:“唯命是从!”

赵匡胤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将士,严肃地说:“少帝及太后,是我所臣奉过的;朝中大臣,都是我的同僚,你们不得惊犯宫室,凌辱朝贵。近世帝王起兵举事,都放纵军卒大掠京师,今不许你们劫掠都市和抢劫府库财物。听命者,有重赏,不听命者,立斩!”众将士又高呼:“唯命是从!”

这天中午,部队入城,秋毫无犯。宫门之内早已等候的石守信、王审琦,看见大军归来,连忙命令部属打开宫门,出迎兵变之师入宫。

文武百官正在早朝,突然听说赵匡胤要接替皇帝的位置,都惊讶不已,可是赵匡胤掌管着兵权,谁也奈何他不得。负责皇宫安全的将领想阻挡赵兵入宫,被闯进来的人一刀劈死。许多大臣胆战心惊,纷纷跪下来做迎接的样子。

赵匡胤哭了,他把激动的泪水变成同情的泪水,无奈的泪水,他说,周世宗待我恩重如山,我是被众将士逼迫才这样做的。大臣范质知道赵某在说假话,正要质问,赵匡胤的手下罗彦环恶狠狠地举着剑说:“大家共同推举都点检为皇帝,胆敢反对者,我的剑不饶人!”范质还是怕死,也只得老老实实高呼万岁。翰林学士陶谷是个投机者,他拿出早已拟好的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登基。就这样,赵匡胤顺利登上了皇位,改国号为宋。

2.一手笼络,一手弹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赵匡胤

一个军人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赵匡胤当然知道,除了自己的集团圈子内的人,其他人是不服气的,或者表面拥护内心反对。他必须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关系,把自己的支持率搞上去,否则在激烈的势力对抗中自己无法站稳脚跟。

赵匡胤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矛盾,认为暂时不能搞“一朝君子一朝臣”那一套,于是对郭威、柴荣的宗室,他极力予以优待,封后周末代小皇帝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并特别交代下属,要尽力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对郭威、柴荣的后代,封官的封官,加爵的加爵。对后周的文武百官,只要接受新政权,不反抗,不闹事,让他们官保原职,从而使后周旧臣僚们释除了“覆巢无完卵”的恐惧心理。

可是,赵匡胤这样做,有些拥立他当上老总的功臣却大为不快。对此,赵匡胤一面对他们封以高官,授以实权,一面严加防范,声称如果谁吵闹不休,就莫怪赵某不讲情面了!后周京城巡检官王彦升留任后,自以为追杀韩通,拥立有功,便目中无人起来。一天午夜,王彦升率兵卒巡检,途经宰相王溥门前,上前敲门,要宰相接风慰劳,企图乘机在他家捞一笔厚赏来。王溥惊醒后,见是王彦升,吩咐家人将烫好的酒递上,连敬了王彦升几杯后,就下逐客令,没有送金银财宝给王彦升。第二天,王溥上朝向赵匡胤告状,把昨夜的事原原本本地诉说了一遍。赵匡胤一听,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罢免王彦升的职务。由于赵匡胤秉公办事,不允许任何有权势者放纵自己,留用的旧臣觉得政治地位有保障,于是对新政权不再狐疑反感,开始努力工作,表现自己。

后周地方藩镇势力中,也有人不愿意接受赵匡胤的领导,他们趁赵匡胤政权立足未稳之机,发兵征讨。闹得最厉害的是昭义节度使李筠。李筠出生于太原,勇健有力,擅长骑射。他是个乱世活跃分子,今天追随这个,明天追随那个。后汉老总刘知远对他极为欣赏,将他升为博州刺史。郭威发动兵变,以周代汉时,李筠又来积极拥立郭威,俨然以开国功臣自居。

当柴荣继郭威当上后周皇帝后,李筠自恃占据的地理位置重要,没把老总当回事,暗中截留赋税,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柴荣考虑他是养父郭威的爱将,只好忍让。

赵匡胤废周立宋,当上老板,李筠很不服气,认为自己要是向赵某屈身听命,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他当着宋使的面表示不承认什么宋天子,而忠于周天子。他悬挂郭威的画像,哭着发誓要干掉赵匡胤。为此,他与北汉进行联系,希望得到对方支援,一起消灭赵匡胤。

赵匡胤先采取许以高官厚禄收买的方法笼络李筠,可对方毫不理睬。恰好这时图谋反宋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派亲信翟守珣北上,找李筠商谈共同向宋进军之策。翟守珣却倾向于赵宋新政权,他途经开封时,向赵匡胤告密。赵匡胤便叫翟守▲回扬州,劝说李重进“养威持重,未可轻发”,目的是延缓对方的军事行动速度,使宋军避免在平定李筠时,南北两面同时受敌。

赵匡胤深知如果不把李筠平定,那么很难叫后周地方势力对新政权屈服,于是决定亲率大军出战。赵匡胤以打快速战闻名,他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李筠摆平。李筠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以为支持他的人很多,他说:“我是周朝宿将,与世宗柴荣义同兄弟,京师禁军多是我的同僚或部下,必将倒戈来归。”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李筠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公开提出反宋。他发布宣战檄文,把赵匡胤臭骂了一顿。监军周光逊跑到北汉送礼活动,请求派遣援兵。李筠初战告捷,攻破了泽州(今山西晋城),杀死剌史张福。北汉王刘钧愉快地接受了李筠的请求,亲自率兵南下。在太平驿(今长治西北),刘李两人相遇。李筠见刘钧仪卫寡弱,没有帝王气象,有些瞧不起对方。刘钧与周世宗曾交过战,见李筠口口声声不忘周氏旧恩,心里也不痛快。这样,两个人就无法配合作战了。

赵匡胤出兵前,枢密使吴延诈对他说:“潞州岩险,贼若固守,未可以岁月破。然李筠素骄易,无谋,宜速引兵击之,彼必恃勇出斗,但离巢穴,即成擒矣。”赵匡胤接爱了他的建策,决定由石守信、高怀德为前军,西向洛阳,从孟津(今属河南)以北渡河,快速挺进,先扼三井关之险。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彰德军留后王全斌,由东路西向潞州进行策应,与石守信、高怀德形成夹击之势。

双方经过交战,宋军在赵匡胤指挥下,在长平(今山西晋城)打败李筠军。赵匡胤为防李筠败退至泽州(今山西晋城),率大军加速前进。太行路窄石多,影响行军速度,赵匡胤边走边将道路上的石头放在马背上搬运开。将士们见到这种情状,也积极仿效,很快拓窄路为大道。

赵匡胤与石守信、高怀德会师后,对李筠部形成了夹击之势。经激战,李筠在泽州南大败,所部3万余众被歼灭。同时,宋军又在激战中杀北汉援兵数千人,斩监军使卢赞,擒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李筠率一部突出重围,退至泽州;宋军乘胜追击,兵临泽州城下,组织敢死队登城。李筠投火自焚而死。攻直泽州后,赵匡胤又攻潞州。李筠的儿子李守节投降。至此,李筠的反抗势力终于弹压下去。

3.打击对手先弱后强

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

——赵匡胤

赵匡胤为了统一中国,动了不少脑筋。他最喜欢有人向他提建议,在他看来,正确的决策是集思广益的结果。他三天两头召集文武百官议政,让大家畅所欲言。下属们知道老总的性格,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提建议。但不是人云亦云,一团和气。当赵匡胤提出要攻打北汉时,有的人就站出来反对。他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攻北汉的想法开始动摇,可散会后他仍觉得事关重大,突然想起宋廷智囊人物赵普,便连夜起身叫醒担任开封尹的弟弟赵光义,冒着严寒,踏着积雪,去征求赵普的意见。

赵普没有参加军政会议,是因为他最近生病了,老总没通知他。他见老总亲自来请教,很感动,说:“太原抵挡着西北二边的边患,如果我们一举它拿下,那么边患就由我们来独挡了。何不暂时留着它,等削平了诸国之后,太原那弹丸之地,往什么地方逃?”赵匡胤哈哈大笑,忙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故意试试你怎么考虑的。”

这样,赵匡胤终于定下“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统一中国的战略方针。

赵匡胤在制定战略方针上胸怀全局,群策群力。在制定战法上,也能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手,采取不同战法以巧妙的战术战胜对方。为了使大军出征后,北方边境免受侵扰,他从禁军中选派了一批得力将领,率兵守卫北部边陲要点。宋北面的防守力量调整和加强后,赵匡胤便回过头积极寻找和设法创造向南发兵的突破口,发动消灭南方各割据势力的战役。

北宋南面有两个小国,一个叫武平,割据湖南;另一个叫南平,居江汉一隅。两国相邻,南北接壤,东连南唐,西至后蜀,南临南汉。

南平,在后梁时由高季兴所建,都府设在江陵(今属湖北),辖荆(今湖北江陵),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之地,国土面积小,实力非常弱,靠少量的商税与向别的国家称臣得到经济援助以生存。北宋建立时,南平王高保融不敢得罪赵匡胤,拿东西入贡,以求自保。高保融病死后由他的弟弟高保勖继位,赵匡胤封他为南平节度使。

武平,后周时,南唐灭楚,为楚将周行逢等人起兵击败南唐军后所建,辖14个州。周世宗柴荣曾封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赵匡胤上台后,加封周行逢为中书令。当赵匡胤正在寻找向南发兵的借口时,周行逢病死了,他11岁的儿子周保权继立。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刺史张文表骂道:“我和行逢一起,由微贱起家的,怎能北面向这小儿称臣呢?”正在这时,周保权遣兵到永州(今湖南零陵)换防,路过衡阳。张文表认为是送上门的一块肉,立即发兵吞并了这支队伍,并乘机发动兵变,攻占潭州(今湖南长沙市),矛头直逼武平首府郎州(今湖南常德)。武平统治集团一面派亲军指挥使杨师墦率兵进击张文表,平息叛乱,一面遣使向南平和北宋求援。赶巧南平王高保勖病死,他的侄子高继冲继立,内斗不休,哪有精力派兵救援武平。

《发启篇》中说:“天道没有祸殃,不可首先发动;人道没有灾难,不可首先谋取。必须看到天祸,又看到人灾,就可以谋取了。”图谋南下的赵匡胤,看到武平和南平不断发生内乱,认为消灭它们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赵匡胤为了更好地实行速战,他令酒坊副使卢怀忠去南方了解情况。卢怀忠回来说:“高继冲甲兵虽整,但不过3万人,今年庄稼虽然丰收了,可暴敛害苦了老百姓。他们那里南通长沙,东拒建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我观察地形,很容易攻打。”

赵匡胤点了点头,正在这时,有人跑来汇报,武平派来请援的使者,请求宋廷出兵救援。赵匡胤高兴得拍案而起,说:“乘南平、武平混乱之机,采取一箭双雕的方针,先以借道为名乘南平观望犹豫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兵临城下,兵不血刃地迫降高继冲,灭南平。这样武平失去了屏障,再以援救为名乘其战降不定,缺乏抗击准备,水陆并进,一举夺占武平都城郎州。”

宰相赵普听罢赵匡胤的决策,拂了拂胡须,兴奋地说:“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古已用之,今太祖借用,定会速胜!”

宋乾德元年 (公元963年)正月,赵匡胤一面答应出兵援助武平,一面遣使通报南平借道。与此同时,他还要求高继冲配合宋军,救援武平,派水军3000助攻潭州。正月初七,宋军开始行动,赵匡胤命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10万州兵,借道南平,向武平进军。

南平王朝中兵马副使李景威很聪明,他看出了赵匡胤玩的是“假途灭虢”之计,即借南平之道行灭武平之实。为防未测,李景威特向老总高继冲请命,要求率军3000在荆门(今湖北荆门)据险设伏,攻其不备。

二月初,宋军进屯襄州,都监李处耘派人告知南平,要其给宋军准备给养。这时,高继冲对宋军是否以借道为名吞并南平,疑信参半,不得不遣使以犒师为名,探听宋军的真实意图。高继冲的使者与宋军在荆门相遇,宋军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慕容延钊假意殷勤招待,缠住使者,暗中则派都监李处耘率轻骑数千,乘夜倍道向江陵疾进。

高继冲正静等使者回归,忽报宋军即至,无奈匆匆出城迎接。李处耘告诉高继冲,慕容延钊率大军随后赶到,同时率轻骑迅速入城,一举占领江陵城内要地。高继冲见大势已去,只好举城投降,向慕容延钊交纳牌印,献所辖3州17县领土。

宋军灭南平后,赵匡胤征调南军1万多人,两军合兵,直向武平急进。并遣使到武平劝降,武平王周保权在张崇富等人的支持下置之不理。于是,慕容延钊便决定分兵两路,水陆并进,武力强夺。武平军不支,张崇富率军向郎州溃逃,宋军长驱直入,一举攻占郎州,并在西山下擒杀了张崇富。平定武平,在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赵匡胤像是向长江以南插入了楔子一样,切断了后蜀和南唐两个大割据势力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击灭后蜀,南唐,南汉,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有胆有识,也有人情味

宰相须用读书人!

——赵匡胤

赵匡胤军人出身,黄袍加身,当上皇帝,有计谋也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

同类推荐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热门推荐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白鹿书院从2005年6月成立至今,四年来一直坚持每半个月邀请一位在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开坛至今。影响甚大。它也是陕西新世纪以来最早开办的向社会开放的论坛。
  • 仙缘:神的奴隶

    仙缘:神的奴隶

    独孤傲然,子都,玉笛,三个至交好友,最后因为神的玩弄,而拔刀相向,看他们三人如何逆天而行。
  • 回首茶几

    回首茶几

    本故事讲的是,由一张茶几而起,论述了当代爱情中,一些不确定因素。上一辈对封建迷信的崇拜,以及几次的机缘巧合,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临近中年的人,走向离婚之路。作者从多视角,多心理的姿态发展,让故事扑朔迷离。文中几次峰回路转,让读者以为最终结果有变。故事内容,请细细品味。
  • 乡村捕鬼日记

    乡村捕鬼日记

    年少的我,年少的的过去,乡村的夜是寂静的,当一辆摩托车顺着山坡盘旋而上,在灰暗的黑夜里,微弱的车灯一闪一闪混迹于天际。第二天,人们在窑洞里发现一具尸体...
  • 鹿晗:救赎

    鹿晗:救赎

    这个世界,是用谎言编织而成的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鞭子不停鞭打着你的内心你一味的想逃离黑暗中,一双手伸向了自己谁又会成为你的救赎?
  • 木棉花下的爱情

    木棉花下的爱情

    爱情?纠缠?恩怨情仇?相遇?到底是缘分?还是错缘?一场爱恋的结局,到底是悲伤痛苦?抑或是欢天喜地呢?
  • 反受为攻之时

    反受为攻之时

    你说过要一起到老你的声音我听不到你的美好我看不到你的爱情我等不到不见了,你给的承诺被风吹走了吧。为什么要先给我一份甜蜜的爱情然后留我一人撕心裂肺的痛。不想让你走啊,流瑾。---卿与我生生世世,可好?---瑾
  • 炎黄神尊

    炎黄神尊

    血月起,万族骨;凌天路,血漂橹;华夏魂,异界现;凌主归来,宏我华夏魂…………炎黄神尊官群:欢迎加入炎黄神尊官群,群号码:584409803
  • 魔亚神曲

    魔亚神曲

    人为什么而活?为欲望。所以每个人都为达到欲望竖立了目标。生活是目标,但生存才是现在的目标;成家是目标,但回家才是真正目标。称王不是目标,成神也不是目标,这只是手段,这只是为了实现目标需要的力量。我叫吴力,来自地球。我不打算统一大陆,也不希望成家成神,我只想回家。然而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在神、魔、人,精灵后裔,矮人后裔并存的情况下,神术、魔法、机械、枪支成为各自的重要武器。所以到处是潜在的战争,人的战争,人心的战争,欲望的战争。最后每每尘埃落定,却发现所有的所有,只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所以我很疑惑,神爱世人?是因为神对世人有无缘无故的爱,还是把人作为圈养的绵羊?
  • 做幸福的80后小孕妇

    做幸福的80后小孕妇

    本书是一本全方位的保健指导大全,针对怀孕十个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逐步引导年轻的80后准妈妈健康、时尚地度过孕期,并顺利诞下宝宝。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都详细讲述了胎儿和准妈妈当月的相关变化,重点提出了各个阶段最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对准妈妈的心理调节、身体护理和饮食营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指导。此外,还针对准父母们格外关心的胎教问题提供了合理有序的方法。本书时尚而实用,是80后准父母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