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9000000016

第16章 历史的关公(7)

决定是刘备做出的,刘备怎样安慰赵云都是无力的。而其他的人,参加革命迟职位反而比赵云高的,资历和贡献本来就比赵云差得很远的,该怎样安慰赵云呢?

能够做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还有谁呢?还能是谁呢?

——只有关羽,只能是关羽。

作为本集团事实上的二把手,作为资望和声威最高的军中元老,作为与刘备心心相印的深交知己,作为和赵云一起战斗多年的生死战友,只有关羽能做出默契配合,只有关羽说话才有影响和分量。关羽身负重任,不可能去成都与赵云促膝谈心,也不可能写个正式文件向成都报告。他也不能因为安慰赵云就说刘备处置不公,不能说赵云应该怎样而另外的谁(比如黄忠)不应该怎样。他只有以一种特殊的方法表示不同意见,而且只是要表示一下并非一定要改变既定事实。于是,在自己受封前将军的时候,面对成都的使者,关羽用自己非正常的方法说话了。他只能拿黄忠说话,拿这个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说话,拿这个原来职位很低被突击提拔的超龄干部说话,拿这个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背景资格又较差的人说话。

对不起了,老将军!

关羽发了一通政治脾气,完全是为了团体的最高利益。所以,听了使者费诗一番话后,关羽立即见好就收,立即改变了态度。他只是要通过使者让赵云知道一下,以抚平可以理解的心理波澜;让所有的同僚们知道一下,以体会和认同刘备和赵云的大局意识。至于留下一个“刚而自矜”的不良影响,关羽就难以自顾了。

赵云与关羽荆州一别已经五、六年,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里,再也没能够会面。在遥远的益州,赵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关羽的理解与安慰,感受到生死战友的温暖和情谊。

对赵云这样一个人,这就够了,这就足够了,官职算什么?

关羽,多亏你!也真难为你!

我们稍加体会,关羽的良苦用心,就是不难理解的。

可惜,历来史家论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的笔下,把关羽描述为一个骄傲自负的人。

他们都曲解了关羽。

廓清尘埃和迷雾,历史的真实就更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现在我们说,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受封官职不与黄忠为伍,是不是关羽的不可原谅的性格弱点?是不是破坏了内部的团结呢?

这是不难判断的,也是应该做出正确判断的。

5、痛失荆州,关羽不应负主要责任

关羽在蜀汉奋斗史上的最大缺憾,是丢掉了荆州。

我们知道,刘备集团自从有了诸葛亮,就有了自己政治军事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的根本战略方针,那就是“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夺取荆州、益州,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充实力量,做好战备;第二步,一旦有战略时机,就从益州和荆州两路进兵,以钳型攻势克复中原,复兴汉室。刘备亲自指挥的汉中战役胜利后,诸葛亮制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说基本实现而不是完全实现,原因是襄阳和樊城还在曹操手里,由大将曹仁把守着。刘备攻下汉中,随即派出军队进攻西城、上庸、房陵,打通了汉中至襄阳、樊城的水路通道。拿下襄阳、樊城这颗钉子,益州和荆州就连成一片,战略范围和回旋余地就大多了。而且本来襄、樊就是荆州本土,克复襄、樊,将来实现第二步战略,进攻曹操,“以向宛、洛”,战略位置就靠前多了。关羽指挥的北伐战争,目的是攻克襄、樊,是第一步战略的最后完成,也可以视为第二步战略的实施。

不幸的是,北伐失败了,关羽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丢失了荆州。

丢了荆州,刘备集团的地盘就缩小了一半,民力军力也缩小了一半。而且北伐曹操,实现策划已久的战略目标,就不能两路进军互相呼应了,战略布局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后来的事实是,由于关羽的牺牲和荆州的失去,以致刘备亲自统兵报仇,不幸又丧师骁亭,使国力受到极大损失,国家元气大伤。刘备自己又愧恨交加,忧虑成病,最后中道崩殂,逝世于白帝城,使扶汉事业失去了无可替代的领袖。再后来只剩下诸葛亮独撑危局,亲临前线,“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六出祁山,北伐无果,饮恨五丈原,黯然死去。“隆中战略”最后没有完成,一个举世闻名的战略蓝图最后没有变为现实。汉朝未能中兴,天下未能平定,不能不说失去荆州是一个重要原因。关羽是当事者,也不能不说他有着一定的责任。

隆中对策……是当时正确的政略战略最高指导原则。可惜的是,关羽刚愎自用,向孙权挑战,引起一连串无法控制的反应,对策中的计划,全盘破坏。

——中信出版社:《柏杨品三国》

关羽基本的错误是他破坏了诸葛亮十二年前的隆中对策,如果像隆中对策设计的,跟孙权保持和睦,汉中方面同时出军,局势当可改观。由于关羽一人的冲动,遂使全盘战略,成为虚话。

——同上

“大意失荆州”,几乎成为论者和民间的共同认定,成为关羽难以推卸的历史包袱。

现代人文大师柏杨,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但是,我们在发黄的史籍册页里仔细搜剔,我们对尘埃落定的历史情境仔细分辨,我们用唯物史观对当时的历史真实仔细评议,我们会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结论,一个更能为历史负责的结论。

——痛失荆州,并不是因为关羽的大意,关羽也没有大意。

——痛失荆州,主要原因不是关羽的失误,责任也不应让关羽承担。

荆州是在关羽的手里失去的,责任不应让关羽承担,那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呢?

失荆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吴背盟背后偷袭,也是由于北伐战役的战略失误。那么要回答这个历史责任的问题,就要从孙刘联盟的破裂说起,要从北伐战役的战略失误说起。

孙刘联盟的破裂,原因在于“借荆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刘表,争夺荆州。作为荆州的北方屏障,刘备的部队从新野收缩到樊城坚守,抵抗曹军。但是,在这关键时刻,荆州首领刘表病死,其部下的亲曹派将领驱逐了他的大儿子刘琦,拥戴他的小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又暗中策划怂恿刘琮投降曹操。曹操接受了刘琮投降,反曹派刘备就成为主要的敌人,成为曹操大军攻击的目标。刘备率军立即南撤,曹操亲自率领轻骑紧紧追赶。在湖北当阳,刘备部队被冲散,只好放弃原定占领江陵的计划,只带领几十骑人马狼狈向夏口逃窜,领导成员及家属也几乎死于乱军之中。幸亏关羽率万余水军及时接应,而不肯投降曹操的刘琦也率军万人,驻守夏口,成为刘备的容身之地和将来卷土重来的战略支撑。曹操在江陵休整两个月,治理刚刚到手的荆州地区,而后又举兵南进。他的进军意图,是明显的,也是公开的,声言要以八十万大军扫平江南。实际上曹操军队只有二十多万,但这二十多万孙权集团也是吃不消的。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州就已经属于曹操,已经成为曹操有效统治的势力范围。刘备本来就没有基业,他是依附荆州的,是刘表的部下,这时候更没有了自己的基地,也就没有什么害怕失去了。只有孙权,才是真正害怕曹操进犯的,害怕失去自己的已历三世的基业,失去江南的广大地盘。孙权没有把握抵抗曹操,部下官员们都建议举国投降。孙权不甘心,就想依靠刘备,或者说是联合刘备一起反击曹操。这时候他主动派遣主战派官员鲁肃来寻找刘备。

刘表死,肃进说曰:“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权即遣肃行。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看来,孙刘两家的联合,东吴方面是主动的,也是积极的。东吴集团中最具战略头脑和大局意识的将领是鲁肃,鲁肃最先提出联合刘备的建议,孙权给予首肯,是十分同意的。过去提起赤壁之战,好像是刘备沾了孙权的光,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在这场战争的性质上,孙权处于劣势。孙权划江而治,以求偏霸一方,从来没有声明过要匡扶汉室讨伐汉贼。曹兵南下,大兵压境,江南军民多有降意,而投降反而是归附朝廷,取消割据,投降的呼声根本压不下去,这还怎么抵抗曹操?刘备是汉室皇叔,高举着扶汉灭曹的旗帜,是曹操的死敌,是扶汉抗曹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身份和政治态度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已经是全国军民的共识,不论敌方我方,在朝在野,江南江北,大家都是认同的。联合了刘备,就是打起了扶汉抗曹的旗帜,就是扶汉抗曹的同盟力量,战争性质一下就由劣势转变为优势。江南军民同仇敌忾,才能凝聚人心努力抗战。孙刘联军集结的兵力,一共五万,其中东吴三万,刘备也有两万:关羽的一万,刘琦的一万,都由刘备指挥全力参战。周瑜的部队,主要是水军;刘备的部队,主要是陆军。水陆并进,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这是正史有明确记载的:

——曹操传中这样记载这场战争:“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曹操是“与备战”,作战对象就是刘备,连东吴都不提。

刘备传记载是:“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刘备)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东吴是和刘备并力作战。

诸葛亮传记为:“时孙权拥兵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是东吴派兵与刘备并力抗曹。

周瑜传也记作:“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是共同追击敌人,而且刘备仿佛还是主要位置。

(以上均见《三国志》)

都说是东吴军队与刘备并力,都没有说赤壁抗曹主要靠的是东吴。

即使就战争力量的主导方面而论,也不能说孙权是主,刘备为副。若真要分主次——

据关羽传记,是这样说: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据诸葛亮传记,也是这样说:

“权即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以上均见《三国志·蜀书》)

一个“佐”字,一个“助”字,明确了刘备为主,东吴为副,孙权辅佐,是帮助,是佐助刘备的。

就连《吴志》记载赤壁之战,干脆也说破曹兵的是刘备:

按《吴志》,刘备先破公(曹操)军,然后权(孙权)攻合肥,而此(武帝纪,即曹操传记)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二者不同,《吴志》为是。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评》

《吴志》是东吴人写的志书,它明明白白承认赤壁之战是刘备破曹兵。

平心而论,公正的说法应该是这样:

面对曹操这个共同的敌人,孙权和刘备两家联合作战,共同破敌。

合则互利,合作共赢,谈不上谁占谁的光。

问题出在胜利之后,在胜利果实的占有上。

赤壁之战前,荆州之主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州的广袤地区,即归属了曹操。不仅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曹操没有顾上追赶刘备,在江陵待了两个月,就是接收降地,安抚百姓,置官派将,实行了有效统治。黄忠传记就有记载:“黄忠字汉升……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黄忠原是刘表部下,与刘表侄儿一起守攸县,曹操接收荆州后,让他代理裨将军,继续留任。说明荆州的属地不是没有主,而是个势力极大的大地主,是属于曹操的了。当然,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并不投降,曹操势力也没有侵犯得了他。他是江夏太守,江夏郡这一片地盘还是他坚守着,而且成了为刘备提供战略回旋的立足之地。这是赤壁之战前的实际情况和战略态势,各自实际的有效统治范围界划也是明确的。

赤壁战争的决战那一天,建安十三年(20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夜间,火烧战船,曹军大败,曹操引军从华容道败走,刘备和周瑜率军尾随追击,我们已经知道刘备追赶在最前头,差一点就抓住了曹操。曹操一下就退败几百里,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周瑜的大军先据长江南岸,后渡江屯北岸,围攻江陵,决心夺取这一个战略要地。刘备当然不能与周瑜争夺江陵,他的部队这时候做什么呢?先是刘备、张飞帮助周瑜攻江陵,官员驻守江陵之北阻击曹军增援部队;后来战事胶着,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率大军去攻略长江之南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曹军守将全都开城投降:

先主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续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长沙、桂阳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拜封元勋,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续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以偏将军赵云领桂阳太守。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记载确凿,毋庸置疑。

江南四郡,是刘备自己从曹操手里夺取的,而且很快进行了有效统治。

周瑜遇到的对手曹仁太强硬了(后来关羽遇到的也是他),包围了近一年才攻下来。孙权选将派兵,驻守新夺得的领土:

周瑜攻曹仁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孙)权以(周)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寻阳令。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汉纪》五十八

这时候,刘备占领江南四郡已经一年时间了。

值得称赞的是,占领了江南四郡,刘备并没有去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四郡之地,也够个安乐窝了,赤壁之战前,孙权也不过占领江东六郡——而是统领重兵继续于东吴合作,防备曹操卷土重来。他屯兵在哪里呢?

会刘琦卒,(孙)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汉纪》五十八

理论上说,刘备屯兵的油口(公安)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是东吴的。

荆州地区,是当时最大的地区之一,户口一百多万,共辖七个郡,分别是:

南阳、南郡、江夏——在长江之北;

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在长江之南。

战斗结束,局势平静下来,各自的实际统治范围变成了这样:

南阳郡没有发生战斗,仍由曹操占领。

东吴夺取了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北部襄阳、樊城那一块地方和城池还在曹操手里。

值得一说的是东吴占领的南郡大部分地盘里,包括郡治江陵。这是荆州地区战略地位最重要的城市,也是钱粮和军械辎重库藏最多的城市。以后所谓借荆州,就是这个江陵。

刘备占领了江南四郡。

荆州七郡,曹操一个半,孙权一个半,刘备四个。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从浪迹上海滩的少年,到小工头、工人纠察队长,再到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他曾使国民党特务闻风丧胆,被称为中共“特工王”。他的叛变险些毁灭中共中央而改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一生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让人难识真面目。他走过的歪斜足迹直到今天才被厘清。他就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本书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顾顺章从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蜕变为中共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叛徒,最后又被国民党惨杀的一生。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妃,废柴小姐逆袭

    邪王宠妃,废柴小姐逆袭

    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在一次背叛下穿越在废柴身上,废柴?我让你看看什么叫天才!女主扮猪吃老虎,虐渣男,斗渣姐,人人敬畏,却遇上了腹黑的他!他是逆天王爷,颜值逆天,财富逆天,灵力逆天!却迷倒在她的裙下.....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品质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品质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 超绝二世祖

    超绝二世祖

    什么?你要和我比丹药?我家的丹药够我砸死你,你信吗?什么?你又要和我比势力?我家的势力是整个大陆最强的。什么?你要和我比长相?好吧!你赢了。
  • 火爆保镖

    火爆保镖

    高见感到有些惆怅,自个儿好歹7岁学武,8岁识字,9岁自学会上网看片的社会精英,放在古代那也是文武全才,可是万万没想到今儿个却要沦落到给人当保镖的地步!保镖?说白了就是高级点的佣人,主人饿了你要做饭,主人困了你要暖被窝,主人有危险了你要冲在最前面!也不知道保护的对象积了几世的福,能遇到自己这么一个超级暖男!
  • 万人迷老婆杠上工作狂

    万人迷老婆杠上工作狂

    她是聪明可爱的万人迷,他是不懂情趣的工作狂。她以为他需要一个听话,不惹麻烦的妻子,所以她放弃了自己,他以为婚姻让她变得失去自我,所以他选择逃开,可是,七年的时间换不来一声嘘寒问暖,换不来一个怜惜的眼神,好不容易她学会了顺其自然,渐渐放开,重新做回自己……
  •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结合了大量小店经营的实践,归纳总结出160个打造小店优良口碑的营销细节,并从普适理论到营销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内容涵盖经营、管理、营销、推广各个方面,案例横跨服装、餐饮、网络等各个行业,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 王爷独宠:废柴小姐逆袭

    王爷独宠:废柴小姐逆袭

    什么最流行,穿越是当今最流行的。杀手穿越成为废柴,怎么可能让自己软弱。修炼,遇见便宜师傅。见帅哥,撸芳心。斗小三,打怪兽。结婚前,宅斗,结婚后宫斗。结婚前,斗扒墙者,结婚后,斗小三。婚前婚后,神一样的对比,女主斗得九条命剩一条,只能深深的感慨道“老娘找个有权有势的帅哥,挨你们什么事啊。小妾老娘就是不让他纳,你们能拿老娘怎么样,不服的去找皇帝去理论。”天不怕,地不怕,誓要把天辰国的第一美男子轩王爷打造策划那个好男人。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过怪兽斗得过小三,这样的女主你值得拥有。
  •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作为一名弱国进贡的和亲之妃,她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她本以为,人心是能够感化的,他终会对她心存一丝怜惜。统一江山后的他,面对她的质问,却只冷冷说道:“赵舒窈,你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三尺白绫,就是她侍君的凄惨归宿……红颜尽,江山改,她图谋复国,华丽转身,铩羽归来,她对自己发誓:这一次,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纨绔医女

    纨绔医女

    她本是侯府明珠,高门嫡女,睁眼却要面对幼弟难产,母亲惨死,父亲抛弃的人生。继母狠毒夺命?忘了告诉你,姐出来带了九条命,咱们慢慢玩。庶姐顶替身份?不好意思,姐刚被封了个县主,啥身份都不稀罕。父亲拿婚事博弈?嗨不就是结个婚嘛,我……某人敛目拧眉,你怎样?除了我你还想嫁谁?
  • 当初我该放你走

    当初我该放你走

    这是梦瑶的第一次写,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文笔不好勿喷,不喜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