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7500000097

第97章 北方布局

浮山城中央最核心的两座用于行政和军事两套系统办公的大宅子已经被李承放弃使用了,转而是在原来城北门处重新规划了十亩地,修建了一座七层高的崭新大楼,围绕大楼四周的除了花坛凉亭以及硬化路面外,还有一道一丈多高的围墙,将大楼包围了起来。

联通这一片建筑的一条宽阔的硬化路面直通复兴路,从城北门进来后沿着复兴路往南走一里地就到了一个岔路口,往左拐就是通往办公大楼的马路,在这一条不长的路上,足足有三道哨卡,每到一处都会被拦下仔细检查,能从这条路走进去的都是一个人,所有的仆人马车统统在外面的大路上停留,不准入内。

这座新建的办公大楼被用作行政和军事系统办公之地,一楼到三楼是行政办公,五楼到七楼是军事办公,中间的四楼被单独开辟出来一个大型会议室以及接待室和一个休息室以及李承的一个单独办公室。当初李承提出新建办公地点的时候,有人提议在城北城南各建一座大楼,行政和军事分别在其中一地。但是这个建议被李承否决了。毕竟目前自己的势力范围还没有那么大,两地办公完全没有必要。等以后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更大了,在施行分离也不晚,现在行政军事两套班组都集中在一起也方便做事,不会浪费时间。

至于原先的千户所衙门以及千户张元山居住的两座大宅都被李承卖给了南方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随着浮山越来越繁华,来此定居的人口也即将达到六十万之巨,而流动人口更是数不清,每一天活跃在浮山城以及周边地区的人口都在几十万上下,如此多的人口也造成了商业的巨大空白,无数商人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游弋到这里,寻找着新的商机以及赚钱之道。

浮山的地价也随着这些商人的到来水涨船高,今天一个价,到明天有可能就涨了一成。这两座大宅虽说面积不大,其内在也没有江南水榭楼台那般豪华,但是却占据了城中心的位置,于是这价格自然也是高的离谱。

李承也没有直接报价,反倒是玩起了以前在青州府的那老一套,拍卖。由政府出面,派出名帖,放出消息,组织了一场拍卖会,给出的低价倒是便宜,原千户所衙门才仅一万两白银,而千户府邸更是便宜不少,六千两银子就卖。但是低价便宜并不代表最终成交价也便宜啊。

几十家商人互相争夺,最后被来自江南的陈家以及姜家夺得头筹,仅面积稍小些的千户府邸就拍出了五万两,而陈家拍得的千户府衙这座大宅花了足足八万两白银!

这个价格不用说在江南,就算是在贵胄云集商贾遍地的北京城和金陵城,都能买三座宅子了。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水分,比如陈姜两家为了讨好李承,拼了命的往高了叫价,而且,这浮山城中所产,除了物美价廉的精盐外,还有许多其他地方都见不到的物什。虽说买宅子花了不少钱,但如果经营得当,一个月的利润就能挣下这个价格的宅子两处有余。

现在的浮山已经不是以前那般处处缺人才的模样了,最早的一批经过蒙学以及大学堂培训的学生已经步入社会,被分配给各行各业中充当基层技术人员,等再过几年,这些人会凭借自己的本事被提拔到管理阶层,如此一批批的人才每年都会分配出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浮山这个庞大的基地会发生井喷式的发展。

而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施政、军事、工业、农业等方面,都是李承亲力亲为,自己一个人教授了无数学生,一些已经上岗任职的人也被李承重新发回学校回炉重造。虽说李承对有些方面也是不太精通,比如怎么施政,农业怎么发展,工业怎么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仅后世从网上、新闻中看到听到的那些知识就足够教这些人一辈子的了。剩下的就要靠他们自己去钻研,毕竟老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教师不会教你一辈子的。

而为了培养人才,李承也是颁布实施了数道命令,比如各工厂严禁雇佣十六岁以下无文凭的童工,浮山居民家中适龄孩童不分男女一律入学,如果发现不让孩子上学的情况,轻者罚款,重者逐出浮山城。随着这些严令的颁布,在浮山定居的百姓纷纷将自家的孩子送入学校学习,毕竟经过学习后进入工厂工作的人都是有机会更上一层楼,拿到更多的工钱。就算是普通的工人,有文凭的也比没有文凭的人工钱更多。

这些学生入学后就学习由李承编写的教材,从蒙学开始,一直上到中学才可以算是毕业才能够拿到由浮山行政监督委员会行政院下辖教育处颁发的毕业文凭。上学期间按照年级的不同,学习内容也不同,蒙学主要学习国学、算术、政治三大科,到了中学后,这三大科是基础,其余的还可以学习洋文、科学、农业、工业等几个科目。

而中学毕业后,按照李承的说法,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完毕,这些孩童也基本在十四岁到十六岁左右,这时可以选择直接由学校分配进入各个工作岗位工作,也可以到大学堂继续学习深造。而大学堂虽然要学习三年时间,但是学校也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五两银子的学费,期间还管吃管住,大学堂毕业后的学生才可以进入行政机关工作,否则除非是那种有特殊能力的人才可以破格录用。

在大学堂中,将各个科目分成了不同的大的类别,分别有国学、数学、政治、科学、洋文、农业、工业、商业等,其各个类别下又细分了许多具体的科目,就拿政治来说,其下又有很多的科目,比如政体研究、施政方针研究、政治走向研究等等一些细分科目。

虽说李承基本照搬了后世的学校模式,而且施行的也是他曾经恨得心疼的应试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无疑是短时间内培育大量人才的最快方法。

现在浮山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李承的想象,他就像是一个领路人,将这匹宝马指引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后,就撒开蹄子一路狂奔绝尘而去。

崇祯三年十月的一天,李承坐在四楼面积不大的办公室中望着大落地玻璃窗户外面一片繁华的景象,似乎是回到了现代,自己曾经也是在自己的老板的办公室中,这么看着窗外的景象。

四楼虽说不是很高,但是却能够将大片的城市风景收入眼中。看着窗外熙攘的人群,屋顶渺渺炊烟,看着这片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基业,李承心中一片感慨。

不知不觉间,来到这大明已经有三年了,这三年来自己可真是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的。而现在,大明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北方的鞑子以及蒙古人,也该纳入计划之中了。

等解决了北方鞑靼,解决了大明内部的顽疾,自己也就能放下心来,真真正正的享受一下大明生活了。

收回了思绪,李承又伏在桌案上,拿起自己造出来的铅笔,在一张写满了字,也画满了奇奇怪怪的图案的白纸上继续写着什么。

“入冬后就要开始往北方宁远一线布置重兵,而海上则从登州新建成的港口出兵,直击旅顺口,顺势沿金州卫一带北上,尚泽谦驻守的七堡则要加派兵力,凑成五万之数,挥兵西进,三路兵马以合围之势包围鞑子,把他们往北赶。”李承嘴里一边嘀咕着,一边在纸上写着,挥手间便将鞑子置于死地。

随后,他放下笔,双手托腮在心里想到:“至于蒙古部落则要麻烦许多,这些牧民居无定所,以草为生,要想征服他们必要先将他们的居所固定下来……这可是个麻烦事呀!没有几年时间不会见效,只能一步步的经营,唉!”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一会的功夫,已经到了中午饭点,就在李承感到肚子咕咕乱叫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

“笃笃笃”

“进!”李承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

只听门打开后,来人还没说话,一声孩子哭啼就传来了。李承抬头一看,是仲孙凝带着他们的儿子李皓明来了。

“哎呦,我的宝贝儿子!快让爸爸抱抱!”李承从桌子后面走过来,伸出双手就要从仲孙凝怀里接过儿子来。

“诶,你慢点,别摔了!”仲孙凝看他毛手毛脚的,赶紧提醒了一句生怕他把孩子摔着。

“嘿嘿,放心吧,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还说呢,你都两天没回去了,我放心不下,过来看看,顺便我包了饺子,给你送一些来吃。”

“还是媳妇好”李承摸了摸儿子李皓明的小脸蛋,笑着对他说道:“是不是呀!”

“咿呀……”李皓明扭动着小脸,不让李承摸,由于还小不会说话,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些什么,逗得李承哈哈直乐。

“好了好了,你别逗他了,赶紧来吃吧。”

“以后这些事你别亲自做了,我不是雇了一些老妈子了吗?再说家里还有好几个丫鬟在做活,反正我也发给她们工钱,你打发他们来不就行了吗?”李承吃着滚烫的饺子,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你这刚出了月子才几个月,而且这几天又冷了,没事别老是往外跑。”

“唉,我一个人在家也是闷得慌,好几天没出门了,今天寻思正好家里包了饺子,给你送一些来,我也好出来透透气。前些日子方筠和方蕊跟着李安的船队从松江回来,在家里住了些日子,有她们俩陪我说说话也不错,现在她们也走了,我自己又没事可做了。”

李承一听,就明白仲孙凝这是来送饺子顺便想让自己给她找个活做,不想在家呆着了。自从仲孙凝怀孕后李承就不让她再主持以前教育处的工作,直接待在家里待产了。现在儿子也生完了,自己又闷在家里无事可做,所以现在又想出去工作了。

“那等这几天我忙完了之后看看给你找个活做吧!”李承咽下嘴里的饺子,对着仲孙凝说道。

“嘻嘻……相公最好了!”仲孙凝一听,立刻满脸笑容,开心的说道。

“对了,方筠姐妹俩回来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啊?”李承突然想起这么一件事情来,扭过头问道仲孙凝。

“啊……这……她们不让我告诉你的……”

同类推荐
  • 我的恋人是西施

    我的恋人是西施

    一考古专业研究生,穿越到春秋越国,妹妹是西施,邻居是东施,一美一丑抢着要嫁给他。西施貌美,诸侯垂涎,他一怒之下,发挥考古专业的特长,搬出了历朝历代的发明创造,提前开启战国时代,收服美女,一统江山,成为了新一代始皇帝。当代名人全都聚集到他麾下,老子、孔子、鬼谷子、孙子、墨子、鲁班、扁鹊、欧冶子、干将、莫邪、南子、范蠡、文种……愁,能人太多,岗位不够……
  • 消逝古国全档案

    消逝古国全档案

    丝绸之路上的楼兰、祈连山游牧部族月氏、出产汗血宝马的大宛、称霸大漠南北的匈奴……让我们拭去典籍上厚厚的尘土,追寻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古国“大名”,还原出那一段段曾经璀璨却早已被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文明!
  •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长篇历史小说《中华演义》,记叙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间的风云历史;小说按时序将这期间发生的千余件史事﹑六千余名人物的历史故事确凿无误地进行记述,绝非杜撰臆造。这众多的史实中,有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有太平天国﹑捻军及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成败,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护国”“护法”运动的求索与实践,有“国﹑共”两党的诞生和先后两次合作﹑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血泪史实;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旭日喷薄于东方……因为,这些既可独立成章的史实﹑却是互为因果;所以,本书采用了小说的笔调﹑以时间为主轴进行记叙,一气呵成﹑有机融合,避免枯燥乏味。
  • 烽火大周

    烽火大周

    武周落幕,李唐再起风云,武家子孙武曌麟被李帝陷害拔剑自刎,重回到三岁那年。上一世,你害我武家满门被斩,这一世,我要你李家永远得不到这江山!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惊世蜕变

    惊世蜕变

    一本传奇的小人物蜕变历史,一部值得人们深思的现实翻版,有跌宕起伏的悬疑,有令人惊心的阴谋!
  • 锦绣嫡女腹黑帝

    锦绣嫡女腹黑帝

    她被丈夫陷害,被指失节,亡命天涯,一双儿女也死于非命。他却为她舍去江山,陪她一起万箭穿心。她带着爱与恨重生,发誓讨回前世的债。继母悍妒,生母惨死在其手里,那就弄一群庶母让她吃尽飞醋,再将她抛尸灭族。继妹跋扈阴毒,竟敢横刀夺爱,那就把刀再横回来,让她自食恶果。与他重遇就针锋相对,却因为前世的亏欠屡屡手下留情。以为这一世睚眦必报的她再入不了他的眼,却不料仍然令他情根深种。好吧,有仇的报仇,有情的还情,千般妙计,偷天换日,帝京城风云再起。当前世的历史重演,乾坤妙手,又导演出一场怎样的精彩大戏?
  • 上海风云录

    上海风云录

    上海,自古便是风云变幻地故事衍生之地。且看天会如何搅起风云,陆豪如何平定上海。忆往昔,叱咤风云甚威风!看今朝,残垣遗恨英雄泪。无数豪杰,无数英雄,掩埋在十里洋场地土地之下,且看我带你走进刀光剑影地大上海,聆听那爱恨情仇地风云事!本书免费完结,无稿费收入保障,因此更新较缓,每周两更,时间不定。
  • TFboys之魔法之巅

    TFboys之魔法之巅

    当六大国度,遇见是什么样呢?他们因联姻而,相爱相杀,他们真的会在一起么?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超神逆天系统

    超神逆天系统

    一个来自现代的人穿越到了古代,带着无敌的系统装逼,杀怪升级,杀人升级,无人能挡!
  • 黑子的篮球之错爱

    黑子的篮球之错爱

    她或许是个苦命的。但她丝毫没有这么觉得。纵使她喜欢的人不喜欢她又怎么样?所有的问题都是能迎刃而解的吧?可是最难熬的事,莫过于被他注意到。“我不喜欢不听话的狗。”“那我养猫还不行吗?”“不需要。”“你给我好好听话就行了。”『可能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那我好好珍惜还不行么。』
  • 红尘若安生

    红尘若安生

    都说好梦似黄梁,纵然这一夜倾城的释放,会成为他年追忆的迷惘。谁又会后悔,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媚似海棠的韶光。----白落梅《夜半海棠》纷繁红尘,你欲护我一生周全,我愿许你一世安生;尽管日后都化作一江春水,就那样一去不回头,可带不走的,是那一段你我相遇相知相守最美的光阴。
  • 深的爱旧了时光

    深的爱旧了时光

    十年前,他弃她而去,十年后,他再度归来,她却已成了他人的。她误会他,只因当年的离开而不能释怀。她爱他,却也是一生的劫难,即使他被亲人抛弃,也抵不上他带给的痛。当她以为就此独自过一生的时候,一个男人对她说:“有我在.。“他一次次解救危难之中的她,也给了她无尽的宠爱。原来,他默默守护了她十年,他对她的爱再深,却也只是一场契约。他说,你是我的命,不为救赎只为你能幸福。她说,我的幸福,是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亦顾安生

    亦顾安生

    谁轻启了薄唇,凉薄了谁的岁月。谁和煦如春风,温暖了谁的韶华。何晓说,安生是加了糖的温水,多一分太甜,少一分太淡。不会热的过分,不会凉的刺骨。直到意识到时,已经跳不出来了。所以,这就是温水煮青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