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38900000034

第34章 功成名就

刘邦领导汉军最终打败了项羽,在当时的军阀中熬成了一人独大,各路诸侯纷纷自愿归属到他的旗下。即使过去和刘邦有些小过节的,尽管心里很不情愿,这会也不得不违心归顺,不然刘邦大军一指,顷刻化为乌有。搞政治的人都知道“光棍不吃眼前亏”,只要脑子里没有进水,谁犯如拿鸡蛋往石头碰。

雍齿这时候也来投靠刘邦。他知道自己数次背叛汉军,直接去找刘邦,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便托卢绾替他讲情。卢绾是刘邦幼年的朋友,和刘邦的友谊,连萧何、张良、樊哙都不在其上。雍齿托这人算托对了。

卢绾向刘邦说:“雍齿来投靠你了,看在老乡的份上,希望你能给他碗吃。”

“什么?这个****起来的,几次背叛我,恨不能见了他食肉寝皮,还有脸来投靠我,看我不把他一刀宰了。”刘邦一听雍齿来找他,马上想起往事,恨恨地说。

“唉呀,老兄,不必那么小心眼。他之所以这时还敢来投靠你,一是觉得我们毕竟是幼年的朋友,怎么都能原谅他的过失。二是觉得你这人一向大度,他诚心来向你谢罪,你不会跟他一般见识。人都有个向上巴结之心,他要是那时候能知道你能混得这么阔,你叫他背叛你他也不会。都是老亲舍邻的,你就给他一条出路吧。”卢绾说。

“你这熊货倒是会做好人。此人反复无常,我不想见他,你给他安排一个地方吧。”刘邦说。

“现在虽然大局已定,但各地还有不少秦军和项羽的死党,正可利用他在几处军队里都混过的优势,叫他带兵去肃清敌人的残余势力,就委他做个扫顽裨将吧。”卢绾说。

“也好,叫他将功补过,如能有所斩获,也就不追究他了,兴许给他个饭碗子,不然以后有他好日子过的。”刘邦说。

“是,老兄,我一定把这些话给他传达到。”卢绾答应说。

刘邦这时确实需要雍齿这样的人去给他清剿各地的残余势力,卢绾的建议正好碰到了点子上,所以也就准了。

这雍齿几年前从丰邑逃跑后,先投奔了秦将李由,李由被项羽、刘邦联合打败后,他跟彭越干了一段时间,后又投靠了项羽。他之所以一直与刘邦为敌,主要是和刘邦一块长大,他对在刘邦手下干不服气。无奈他运气不好,到头来还是不得不仰刘邦的鼻息。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回家当农民算了,但他又没那志气,所以就又厚着脸皮找刘邦来了。这是天下做官人的通病吧。卢绾推荐他做扫顽将军,也算是用其所长,他在这个岗位还真做出了成绩,后来刘邦捏着鼻子给他封了个侯。

不唯雍齿如此,那些现在来投刘邦的诸侯、将军有不少都是曾经先前反对过刘邦的。此一时彼一时,只要你们不给我捣蛋,我就先接纳起来你们再说。刘邦这样想,就敞开门和过去的宿敌握手言欢了。政治就是这样,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妥协,这一点刘邦可算是大师。你看他怎么办的吧,不仅笑脸相迎,而且还不记前嫌,对一些以前为王的还叫你当王去,最多给你换换地方;对一些带兵打仗的将领,该封侯的封侯,该裂土的裂土,凡是功劳卓著的,都给以一定的食邑。真叫大家皆大欢喜。

刘邦这样做的结果马上得到了回报。新任的韩王姬信、长沙王吴芮、番君梅鋗、赵王张敖等迅速联合萧何、周勃、曹参、陈平等一帮有功之臣,一齐奏本,恳请刘邦即皇帝位。这是刘邦梦寐以求的事,但他看到向他劝进的都是几个小国之王,还有就是身边的几个人,觉得这事还不能唐突,还要摸摸那些有实力的将领的意见。于是故意说:“我听说做皇帝的人必须是有德有才的人,否则即使做了皇帝也守不住。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我只是给大家出出主意,并没有多少实际功劳,大家推举我当皇帝,我不敢就这个位子。”

群臣一听,以为刘邦太谦虚了,唯恐他真的不任。长沙王吴芮代表大家说:“大王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起家,自斩蛇起义始,带领义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灭秦国,败项羽,一扫寰宇,这是多大的功劳啊。要不是你来挑头,把大家组织起来,我们这些诸侯、将军还不是一盘散沙,不仅不能铲除秦项暴逆,说不定至今还在互相残杀呢。现在我们这些跟你干的人,你都给了封地,赐予爵位,您自己却不愿意即皇帝位,这怎么能说得过去?您要不登这个大位,我们死也不同意。”

刘邦说:“诸位贤兄,何必这样,不是我谦虚,我实觉得我之德才不称此位,那样会让天下老百姓不服。”

韩王姬信说:“您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这点谁与能比?我们这些人都是跟您走过来的,您要不称这个皇帝位,如今天下的英雄中还有谁会称这个位呢?我敢说没有!你任汉王,做关中王,百姓莫不欢呼拥护,其他地方的人民闻大王贤德,都日夜盼望你来做皇帝,怎么会不服呢。相反,您要不做这个皇帝,天下百姓才会大失所望。”

刘邦假装生气地说:“不要再说了,你们谁愿意做谁来做吧,反正我不做。”说着起身离开,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欢而散。

晚上萧何来到刘邦府上,一番寒暄后问刘邦:“群臣提议让你即皇帝位,你干么不同意啊?”

刘邦说:“秦皇独尊,天下共愤,项羽称霸,诸侯多弃,现乾坤初定,我何急欲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萧何说:“秦项称尊,不为世容,皆因其树敌过多。沛公以平民起义,铲除暴逆,为民除害,百姓皆拥戴之。现劲敌已除,诸侯望风而归,君即大位,正其时也,何顾虑之多也?”

刘邦说:“你是一个明白人,我在你跟前没有必要假撇清。你看现在劝我上进的都是一些小国之王和你们这些整日在我身边的人,那些领兵在外的将领什么态度呢?我不知道。那些大国诸侯呢,他们服不服呢,我也不知道。没有这些人的拥戴,我贸然登上帝位,心里能踏实吗?”

萧何一听笑了,说:“原来大王担心这些,这个不难,异日我让长沙王他们搞一个劝进表,送达各地,凡同意者,辄让他们在上面签字表态,岂不有了。那些在外领兵的将领,都是沛公一手提携起来的,还有谁不会同意呢?纵是那些封地稍大的诸侯王,即非君之同姓,见如今天下一统,怎敢有异志哉。”

“恐怕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此事还宜缓图。”刘邦说。

“要不然就派使者把各路诸侯和在外的将领都请到跟前,共谋建国大事,那时让大家现场拥立您即皇帝位,会稳妥些。”萧何进一步建议说。

刘邦一听这个办法好,当即说:“这样也行。”实际上他何不想早日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是对天下诸侯到底是否真心都拥戴他坐这个位子,心里有些拿不准。他想一弄就弄牢它,别弄得没干上三天就叫人赶下台,成为历史的笑柄。另一方面,他防范别人惯了,总担心别人在他背后砸黑砖。这是他多少年能够化险为夷的法宝,任何时候也不能丢。还有,他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姿态,因为开始领导别人起义时打出的旗号,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不能到了最后,突然变成为自己打天下了。尽管大家都明白,他还是要扭捏一下,虽然表面上像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但实质上可以堵堵一些蠢猪的嘴。搞政治的人,就要会演戏。刘邦在这方面就是出色的演员。

萧何很快往各地派出了使者,各路诸侯接到邀请后陆续来到刘邦的行营所在地氾水。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来了,刘邦最想要来的三个人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都借故没来。

韩信接到邀请函后,本来就要动身,在和谋士商量带些什么东西作为晋见之礼时,蒯彻说:“历来王者,在夺取江山之初,都要大杀功臣,因为这个时候,那些功臣都还握有重兵,为王者唯恐他们倒戈一击,所以往往在臣下最不经意的时候,采取一些狠招,将有功之臣一网打尽。这个时候,沛公让你们前去共谋建国之事,看似情理之中,但也深藏玄机,万一他效仿古人的做法,你们这些功臣,死无葬身之地也。因此,我劝楚王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不仅这次不要去,以后凡是这样叫你们前去赴会的场合都不要去,太危险了。”

历史上这样的情况韩信也知道不少,听蒯彻如此一说,他也感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从刘邦突然把他从齐地赶到楚地,他脑子中多少有了点这种防范意识。他点点头,对蒯彻之论不置可否地说:“平定天下之后,汉王初次召集诸侯共议国事,不去岂不要让汉王有看法,况且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蒯彻说:“他有看法也不能去冒这个险。您可以派出专使前往氾水,让使者代表您说话,全权拥护建国的一切事宜,并进表完全拥护汉王称帝,沛公看到这一点想也不会太责怪您了。理由就说是,您新到楚地,项羽残余势力发起叛乱,您正在组织剿灭。沛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项羽的部下起来造反,您这样一说,保不准他会相信。”

韩信说:“这个主意拿得好,就这样办。”这一次没有危险,韩信这样办了,惹得刘邦不快。可惜以后真有危险了,他却拗不过面子的驱使,大着胆子单刀赴会,终于为刘邦所算。这是后话。

彭越因为生病,不能赴邀,但也有劝进表呈送汉王。

派去淮南的使者一直没有回来,英布那里既没来人,也没有劝进表送来。萧何又遣快使再往,得知江南发了大水,使者不能过江,英布不是没有得到信息,或者是得到信息,因为大江阻隔,不能如期而至。

其他王侯、将领也有因故没有到来的。这些人不来,刘邦倒不在乎,料他们成不了多大气候,只是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不来,虽有正当理由,还是让他心里很不爽,觉得没有这三人的捧场,他的皇帝坐得有些不安似的,当时心里萌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各地一连两个多月没有战事,刘邦君臣都有一种天下太平的轻松,感到举行建国大典和登基大典是时候了。天天围在刘邦跟前的一些人,少不了歌功颂德,拍马逢迎,把个刘邦吹嘘得浑身不知哪儿痒痒哪儿疼,好不受用。这让他想到,不管怎么说,天下是我率领诸侯打下来的,也不管你服不服,也不管你来不来,这皇帝我该坐的还得坐。人都有这种坏毛病,都讨厌拍马溜须,但一旦别人拍的是自己,尽管知道那人说的都是假话,还是觉得很陶醉,姑且受之吧,认为总比别人骂自己两句好。所以司马迁先生言“美言可以市”。刘邦不是神,他怎么就不能被忽悠呢。

萧何抓紧预备登基大典的事。又是群臣怎么劝进,百姓怎么跪求,谁来宣布刘邦即皇帝位,刘邦怎么出场等等,萧何都给设计好了。他把这些随时向刘邦汇报,刘邦深感他的才干,不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眼看登基的好日子就要临近,这时刘邦一出去,就发现街头巷尾,有不少人三五成群地在议论,起初他还以为这些人是聚在一起称赞他的仁德武功呢,次数多了,他觉得不对头,发现那些人看他的眼光都有些异样,甚至连个招呼都不想给他打。恰好这时张良来给他请假要休息几天,刘邦就问:“子房,这些人在议论什么呢?”

“他们在议论造反呢。”张良说。

“你说什么,好好的他们怎么要造反?”刘邦吃惊地问。

张良说:“你把那些有大功的人,经常在你身边转悠的人,过去在秦国有些地位来投靠你的人,甚至还有和萧何走得比较近的人,都大加封赏,封王的封王,赐爵的赐爵,待遇十分优厚,而对那些功劳稍微小一点,不是您亲近的人,却丝毫没有顾及,这些人怎么能没有怨气呢。所以他们难免不有反心,即使暂时不反,将来也会反。”

刘邦听此有些着急,说:“怎会这样,我何尝没想到封赏他们,但这些人这么多,我一时何能弄清他们的功劳大小,怕赏不准引起他们的不满。想等大典之后,让人把他们的功劳登记核实清楚,再量功封赐。似此如何是好?”

“看来不能等了,迟了这些人恐怕要在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生事。”张良说。

“这怎么能来得及呢?”刘邦说。

“那就择其要者封之。”张良建议。

“此话怎讲,子房明说。”刘邦问。

张良问:“这些功劳稍次的人中,你最恨的人是谁?”

“雍齿。”刘邦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就大封雍齿。其他人看到连你最烦的人都得到了优厚的封赏,必不怀疑你对他们也会给以重赏,再叫人乘机做些工作,安顿一下,则此危机可以化解也。”张良说。

“那就这样办吧,只是对封这雍齿我实在是心有不甘,没想因此事让这贱人讨了个便宜。”刘邦说。

平息了中层干部造反的事,刘邦想这下该办自己的事了吧。没承想又出了叉子,从大北方传来消息,燕王臧荼造反。这臧荼原是项羽分封的十八王之一,是和汉王并肩的人物。在楚汉相争最激烈的时候,因为不听项羽的调遣,受到项羽的打压,他因此投靠到刘邦这一边。刘邦平定天下后,为了稳定北方,让他和匈奴作战,作为保护中原的屏障,加之他是在自己危难之时支持自己的,也算是患难之交了,就没有动他。没想这人却不甘寄人篱下,眼看刘邦就要称帝了,他居然举兵造反,这让刘邦始料不及。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马上要亲自率兵攻打燕国。萧何、陈平等忙出来阻拦,说:“现在天下基本平定,一个燕王造反,何劳您亲自征伐,派朝中任何一个大将,去荡平反贼就得了。再者,建国登基的事就在眼前,有好多事还要你来拍板,你一离开,这么重要的事岂不要搁置下来?”

“我待此贼不薄,他居然怀有二心,此贼不除,我实难平静下来。”刘邦说。

“国家大了,每天什么事都会发生,怎么能事事都要君王亲自出面解决呢。您即将就皇帝位,有些事情该交给臣下来办的就交给臣下办,该超脱一些的就要超脱一些,不然什么人累不垮。”萧何劝说。

“你们说得对,我应该超脱一些,小小燕国,何在话下,项羽那么强大,都被汉军打败了,还怕这一两个小国之王造反。你们看派谁去征讨燕国合适呢?”刘邦说。

“朝中大将无数,任凭你派谁去都行。”萧何、陈平说。现在正是关键时候,派谁去谁可能都不愿意去,都等着在朝庭有一个好的职务安排。另外,打了几年的仗,刚消停下来喘口气,这时谁脑子里有病想出去冒险。那臧荼也是骁勇之将,不是好对付的,现在正是需要好消息的时候,派谁去征伐他,胜了怪好,败了呢?岂不要担责任。想到这点,两个精明之人,谁也没提出具体的人选建议,还是让刘邦自己拿主意吧。

刘邦固然知道他们不说的原因,关键时候他是很能觉察出人际关系的微妙的,就说:“那就叫几个大将都过来吧,看他们谁愿意代我出征。”

周勃、曹参、樊哙、灌婴、王陵、卢绾等听到召唤很快来到刘邦宫中。刘邦说起平燕之事,大家都表示义愤,但就是没有人主动请缨出征讨逆。刘邦权衡了一下,果断地做出决定说:“臧荼以勇猛著称,与其交手,还要我们的猛将出征,为此,特封樊哙为平叛大将军,请你即日点兵赶往燕地平定叛乱。同时,削去臧荼燕王封号,封卢绾为燕王,请卢绾随樊哙一同出征,平定燕地后,你就在那里驻守吧。”

樊哙看了一下刘邦,想说什么没说出来,心想这个时候刘邦也只有派他出差了,勇猛固是一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他是刘邦的连襟,这时候不派自己人去派谁去,因此爽快地答应:“是,请汉王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卢绾没想到能封他为王,这是一件好事,也马上答应道:“多谢汉王恩顾,我一定不负重托,尽心尽力治理好燕地。”

刘邦说:“准备一下,这两天就出发吧,我在家等候你们的好消息。请萧何为他们备足粮草,保证后勤供应。”

萧何答应:“好的。”

臧荼仗着北人勇猛,人马在几个诸候中稍多一些,自立为皇帝,侵扰附近诸侯。但他的兵力毕竟不如汉军强大,加之这些年来,汉军一直在打仗,作战经验很丰富,所以樊哙大军一到,没经几场战役,就把燕军打垮了,臧荼逃往匈奴避难。

刘邦的登基大典如期进行。他过去不大重视儒生,接受萧何的建议,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要靠文人来治国,他们选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儒来主持大典,这真的让天下百姓耳目一新,特别是那些好挑刺的儒生,这下都服了,乖乖地效忠于盛朝,时不时地为刘邦歌功颂德。见此,刘邦好不开心。

举行大典的当晚,刘邦大宴群臣。尽管那时物质还不太丰富,但还是满满地摆了几十桌,席上有猪牛羊鸡鸭鹅鱼鳖蟹等各色肉类鲜货,每桌备酒两坛,让满朝的王侯将相尽情吃喝。酒酣耳热之际,刘邦大笑着说:“今天我们君臣隆重集会,真人生之快事也。借此机会,我给大家出一道题,考考大家,看谁答得最好。”

“陛下要考大家,好啊,您出吧。”群臣欢呼而应说。

“秦朝灭亡之后,天下之争实质上变成楚汉相争。项羽拥兵百万,而汉军仅有十万之众,却用短短几年的时间,把他们彻底打垮了,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谁能说出来?”刘邦说。

高起、王陵两人说:“皇上心胸宽广,为人大方,大家跟您打天下,您舍得把夺取的城池土地封赏给有功之人,因此大家都很卖力。项羽虽然表面上也很仁慈大度,其实内心很狭窄,有功者不能及时赏,有能者不能尽其用,所以他虽然人多势众,但发挥不了作用,只能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群臣听二位这样说,觉得很有道理,就没有人再说话。但看皇上时,却见他一个劲地摇头,莫非还有别的原因?大家此时最想听听皇上的意见。

刘邦看大家都看着他,发自内心地说:“你们说得有些道理,但还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馈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但我能让他们为我所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我能夺取天下最根本的原因。项羽手下有一个范增也很厉害,但他却不能放心地使用,所以失败了。”

同类推荐
  • 绝代匪王

    绝代匪王

    一代豪门少爷因奸人所害,沦落到隐姓埋名的地步,受尽迫害之后终遇贵人。巧合之下,竟是成为了一伙劫富济贫的土匪中的一份子,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匪王,执掌乾坤,统领乱世。
  • 三国之仙道

    三国之仙道

    穿越到三国时期,凌霄发现自己随身携带了《三国群英传Ⅶ》的系统.无论是所谓的点化,还是真仙观的召开,他只是做了一个推动,他只是让这个三国更精彩罢了。不一样的黄巾起义,不一样的董卓,不一样的三国。兵锋直指洛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波才,吸引朝廷兵力的卜己,出师不利遇关张的程远志!这是个将星荟萃的时代,没有人应该被埋没。没有人天生就是配角。
  •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乱世是属于武夫的舞台.强烈推荐以下巨作:窃明残唐再起大汉帝国风云录在黑暗的河流上宦海沉浮髯
  • 劫明

    劫明

    猛醒不觉来时路,归去方知血染刀。陈平意外回到明朝末年。其时,天灾频仍、兵连祸结……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而曾经辉煌的文明行将在天翻地覆的浩劫中,遭到毁灭性的蹂躏和摧残。一个穿越者,该如何面对?是登高一呼、聚众而起,挽狂澜于既倒;还是混迹十丈红尘,携佳人于江南的断鸿声里、落日楼头,倚栏目睹这历史上最后一个汉王朝惨烈地谢幕?且看被诬陷为“素怀操莽之志”的主角,如何在绮靡悲怆的晚明,一步步叱咤风云、逆天改命……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男儿本应重危行,铁甲在身、锐器在手,劫财、劫色、劫天下!停更通告:由于发现文存在问题,需要仔细排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停止更新。谢谢各位曾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指点。有负各位的抬爱,深感抱歉。祝各位生活一切顺利。
  • 穿越之逐鹿三国

    穿越之逐鹿三国

    话说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桓灵无道,天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且看他,如何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成就自己的一番功业!刘备?不够看!曹操?手下败将!孙权?碧眼小儿,何以言勇?蔡琰、貂蝉、甄宓、大小乔?
热门推荐
  • 龙归傲天

    龙归傲天

    一次任务,失去了最爱的人和最亲的兄弟……本以为已失去所有,却发现……自己又踏入了一个更大的阴谋,选择了另一条路,我的世界已经改变,因为……我命由我不由天!
  • 唐少的隐婚娇妻

    唐少的隐婚娇妻

    一日,韩娅收拾房间,居然翻出一本结婚证,正咬牙切齿,想要看看是哪个狐狸精勾引了自己的男人,当看到上面的名字,韩娅傻眼了。正窃喜着,却看到上面的领证日期,竟然是4年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本以为单身美少女一枚,没想到,早就是已婚少妇。蹦跶了那么久,原来一直被这个腹黑,可恶的男人给算计着。“唐天南…”一声河东狮吼,震耳欲聋。“老婆,老婆,发生什么事情了?”唐少以为发生了恐怖袭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了进去。却被韩娅一个过肩摔,俊美的脸,一下变成了猪头脸。
  •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神后裔之上古世纪

    风神后裔之上古世纪

    风神的后裔兽灵一族在经过了血与泪的教训之后,他们需要一位由风神所引领的战士再一次带领兽灵一族走向辉煌,重现昨日的“神之鞭!”维克多在举行的成人礼中,意外的得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幼年雪狮。这是维克多命中注定了他将重现兽灵一族昨日的辉煌,风神塔阳引领的一位优秀的战士。他将分散在各个大陆上兽灵战士完全的征服了,组建了一只连破坏神都为之颤抖的军队“神之鞭!”“神之鞭!”将征服整个大陆,这里属于兽灵一族的天下。
  • 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修真之乱世江湖

    修真之乱世江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恩仇,有恩仇的地方就有江湖,仙也是人,神也是人,有仙神的地方当然也有江湖。苏一然偶然间撞入时空乱流,穿越到了以强者为尊的天成大陆。不曾想却是一个废灵根的废物,得仙兽糊涂小猪的帮助,废物一步步的变成天才。天让我成为废物,那么,我就逆天!从此在这个异世界混的风生水起,美女为他求死不活,赌石坊见到他双手奉上灵石,请他高抬贵手,不出世的老怪争相要收他为徒……但却又被全天下误解、追杀……
  • 狩鬼录之死人活事

    狩鬼录之死人活事

    文革十年,茅山一派被扫个清光,我爷爷作为茅山派正道传人,为了掩人耳目,改名换姓,成为了一名游走各地的阴阳师。三代后,我家落地生户,开了家专做阴阳两界生意的小铺子,但我从小对什么鬼怪阴阳就没有半点兴趣,直到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我的一生由此改变……
  • 痞气道士

    痞气道士

    一个18岁的少年因为一些破事变成了降妖除魔的小道士,他性格古怪贪玩,但遇到危险也能处惊不变。本以为可以潇潇洒洒的泡泡妞赚赚钱,奈何娱乐圈里的一个当红女星爱上了他,从此开始了一段既搞笑又惊险的故事。“你说你是哪个集团的儿子?哦!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别惹我!要不然我放只小鬼晚上陪你玩玩?”“尹浩!二婶好像被脏东西缠上了!快点来啊!”“啊!?我马上来!”“尹浩!你别想跑出我的手掌心!你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哼!”..........
  • 赠你一根青春

    赠你一根青春

    炮桐牵引着我心脏的大小。她露出微笑的时候,我的心胸宽阔,波澜不惊,有如沧海。她不理睬我的时候,我胸闷气短,喜怒无常,破罐破摔。这样的女人,你能用好与不好形容么?女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男人的开关。她可以开关我的睾丸和阴茎,还可以开关我的心室和心房。我根本没有评价她的权利。她一个不开心,可以把我所有生理功能关闭,让我变成一个永世阳痿的植物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藏在心里糖果的秘蜜

    藏在心里糖果的秘蜜

    一个如栀子花纯真淡雅的女孩,清雅的栀子花气质,迷人的芳香。一个如糖果一样蜜的女孩,甜甜的笑容打动人心。栀子女孩,她的笑令他陶醉;她的迷糊令他爱怜。这一段后,一个是王子,一个是骑士。一个是永恒,一个是守护。但都为了共同的一个目的,守护栀子花的微笑,永远绽放……你的笑,开出初夏最美的花朵。这是属于一个栀子花公主与王子和骑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