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静灵道长停了上午的功课,烛烟乐得清闲,干脆呆在家里天天练剑。
毕竟习武比写字有趣多了,杨道婆又没打算女儿练多厉害,对烛烟的要求就低了很多,况且跟着自家娘亲习武,不必小心翼翼的揣摩别人的心思,连心情都能放松不少。
烛烟的身体不好,杨道婆便让她先多锻炼打底子,还给她做了一柄小小的木剑,这几日烛烟便在家里扎马步跑圈练剑,虽然真功夫没学多少,那剑招倒是能摆得有模有样了。
烛烟心里想着,她这架势做个一般神婆估计也够格了,当然想有娘亲的真功夫,还得下一番苦功。
转眼间中秋节就过完了,因着这是个团圆的节日,烛烟并没有在紫竹观看到传说中的庙会灯会什么的,只是跟着杨道婆在山下买了些月饼,给静灵道长送了不少,这个节就算过了,倒让烛烟很有些失望。
静德道长出门访友还未回来,杨道婆跟她一向交好,出去打探了几次,心中就有些不安,天天念叨着此事,倒让烛烟也跟着担心起来。
还好中秋过后,终于有一件事让她兴奋了一番。
林府打发人送了帖子来,说是林夫人感念杨道婆母女救了林小姐的性命,林小姐也常常将此事挂在嘴边,因想着两人在本地也没什么亲戚朋友,特地请她们去林府做客,也好让林小姐亲自向烛烟道谢。
这也许是她们今年最后一次下山了,天冷了少有香客过来,一般入冬后紫竹观便不在接待普通信众,对外称是封观潜心向道,众位道姑也省得日日打扫敬香,倒也能好好休息一番。
可惜烛烟她们住的小院也在封观范围之内,紫竹观封后山路入口都有专人守着,只能等到明年春天她们才能再次下山了。
这几天杨道婆一直在采购过冬所需,甚至为女儿添置了几件好看的新衣,可惜烛烟也只能穿给自己看看而已——她们这次拜访林家还是要穿道袍的。
虽然天气渐冷,林府的景致却不曾有丝毫零落之态,花园中已经栽种了耐寒的植物,暖棚中花团锦簇,林小姐很热情的给她介绍着花的品种,直让一路参观的烛烟咂舌不已。
这林府果然是大富之家啊,这般奢华,便是连曾经出过宰相的王府也比不上的。
“烛儿,上次便是你救了我么?你可真厉害,我们家的王大夫是告老还乡的太医呢,据说当时也对我的病束手无策了。”
林宛云叽叽喳喳的很是热情,杨道婆陪着林夫人说话去了,烛烟便跟着林小姐参观着林府的景致,两个人年岁相当,林小姐也是纯善的人,烛烟很是喜欢。
“多亏我娘亲日日诚心修道,得三清祖师的保佑,小姐您吉人自有天相,才能化险为夷的。”
怎么救人的事儿烛烟也说不清,只得又推到了三清祖师身上,反正这个说法最安全,一般人也不会怀疑。
“哎,就知道你又要说什么三清祖师了,那祖师我可不认识,我只知道救了我的人是你!”
林宛云嘟着嘴,很是不满的样子,烛烟无奈,只得笑着转移话题:“林小姐我也一直很好奇呢,你们当初好好的游湖,怎么就掉到水中去了呢?”
她问完心中还有些忐忑,看林府现在一片和谐的样子,这事情应该不算个禁忌吧?
“还叫什么林小姐啊,你救过我的命,不如我们姐妹相称吧,我大你三岁,就喊你烛儿妹妹了!”
林宛云快人快语,直接就妹妹妹妹的叫上了,烛烟很喜欢她的性格,也高高兴兴的叫了声宛云姐姐,惹得林宛云抱着她狠亲了一口——她有两个姐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还没有妹妹呢。
“唉,这事儿说起来还跟我那大姐有些关系,我想来想去也想不通,她好端端的怎么跟那秦小姐扯上了。”她眉头一皱,忽然想起了什么,赶忙问道:
“对了,你们没去秦家吧?我娘说那秦家不好相处呢,很多道长师太因为拿了银子没办成事儿被秦夫人给忌恨了,听说下场极惨,你们可别跟她家扯上关系!”
林宛云并没有回避落水的事儿,不过显然也不愿多提,话题一转到了秦家头上,倒让烛烟知道了个惊人的消息。
“那秦夫人到底想怎样呢,怎么那么多师太道长都办不成她的事儿?我瞧着我们观的静明道长跟她挺好的啊!”
烛烟假装不经意的问了一句,她也对秦夫人的事儿好奇的很,又听说静明跟秦夫人关系好,自然更加关注了。
“我也不清楚,我娘说都是儿子惹的货,没有儿子真是百般艰难,好好的人也变坏了。”
说到这里,林宛云的情绪有些低落——林大人也没有儿子。
见林小姐脸色不好,烛烟笑着打算岔开话题,就听林宛云自己又说道:
“算了不说这些烦心事儿了,咱们去我爹的屋子去,他这次回来带了好大一堆宝贝呢,你肯定喜欢!”
这林小姐,可真是个妙人儿,烛烟看着林宛云忽然变得晶亮的眼睛,也跟着兴奋起来,这个世界的宝贝除了补品之类的,其他她还没怎么见过呢,也不知道林小姐要给她看的是些什么东西。
不过当看到林宛云当宝似的捧出来的东西时,她还是凌乱了。
这。。。这不就是前世她小时候常玩的发条青蛙么?
也不知道这里的工匠是怎么做出来的,木质的青蛙,涂着斑斓的色彩,活灵活现的样子很是可爱,发条是拿黄铜打造,材质都是极好,那青蛙一蹦一跳的往前爬着,逗得林宛云咯咯直笑,转头看见烛烟满脸愕然的样子,就忍不住问道:
“怎么,烛儿觉得不好玩儿么?”
烛烟勉强挤出个笑容来:“真好玩儿,我还没见过会自己跑的木头青蛙,这画得可真好看,竟然还会自己爬呢,也不知道工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