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800000090

第90章 救九江曾国荃出身 战三河李续宾殒命 (1)

第四十九回 救九江曾国荃出身 战三河李续宾殒命 (1)

话说胡林翼,以数路之众合攻武昌南门,乘晏仲武退去守兵时光,即扑进去,忽然城垣陷了百余丈,清兵多被死伤。原来晏仲武知不能守,在城垣下埋伏药线,当清兵攻城时,药线发炸,瓦石飞腾,清兵被炸尸首不完,血肉横飞,真是一场惨祸。李孟群督兵先进,亦受重伤,左臂被及,面上被药气熏灼,宛如黑面瘟神,登时跌落马下。胡林翼立令军士将李孟群救起,先今回营养病。眼见兵士死去二千余人,林翼不觉大怒,即率兵齐进。清兵更乘机纵火,烧得漫天通红,大兵在城内的,互相冲突。冯文炳受重伤而死;晏仲武走至北门时,正遇洪春魁,先问谭绍洸何在?晏仲武道:“吾已请他先逃矣!今清兵已纷拥入城,速逃可也。”乃以洪春魁在前,晏仲武在后,向北门杀出。忽然舒保一军大至,已攻破西门,欲捉洪春魁,乃随后追来。

时太平人马军心大乱,唯各自逃窜。晏仲武不敢恋战,只催令先出北门,忽被舒保所部冲做两段。那是洪春魁已出北门去了。却因谭绍洸一军在外,尚余清提督江忠议相持,故洪春魁得乘间而出。那晏仲武被舒保所截,不能出矣,乃策马转奔东门。是时城内四面皆是清兵,所有太平人马,除已先逃出者外,或死或伤,幸平日多与居民相得,故有改装匿在民居者。时胡林翼亦已进城。一面分兵救火,一面分军搜捕太平败兵,余俱陆续进城,故清兵更众。晏仲武正在奔至东门,又遇罗信南一军。时晏仲武只存亲兵数十人,正无路可脱,舒保又蹑追至,晏仲武奋力杀退罗信南,看看已近东门,那易良虎一军又至。晏仲武仰天叹道:“吾不能生矣。死不足惜,如国家未定何?”言已拔剑自刎而死。自是武昌城内已无太平将官,胡林翼乃下令止杀,并救灭余火。一面报知官文,已克武昌,并会同奏捷,不在话下。

且说谭绍洸自逃出武昌,即与秦日纲、洪春魁同奔安庆,途中正遇韦志俊回来,乃相约共奔安庆。洪春魁道:“若全走安庆,恐湖北全境皆失矣。不如就近择地自守,然后报知忠王,再作区处。”潭绍洸以为然,乃令秦日纲暂住金湖;而与洪春魁共奔兴国州,就近与义勇队联合。乃使韦志俊往潜山,以武昌失守情况,报知李秀成。

时李秀成接得武昌急报,正自烦恼,忽见韦志俊奔到。李秀成急问武昌近状?韦志俊乃将武昌如何失守,晏仲武、冯文炳如何阵死,及自己如何往抚义勇队,救之不及,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李秀成听了,乃谓陈玉成道:“吾知九江被陷之后,武昌必难久守,但不料其亡之速耳。失一武昌,无关大局。然使清兵得一根据,以临安庆,则后患正长也。”言罢不胜太息。又道:“晏仲武以义勇出身,来助我国,可谓鞠躬尽瘁。其人得人心,娴军略,以之助守武昌,已用违其长。唯慕王必倚之为助,故屈置之,实可惜也。”乃表告金陵,厚恤晏仲武,以为各义队劝。又以冯文炳为冯云山之子,足智多谋,父子同死国难,即以南王之爵追赏之。又请开韦志俊之罪,以韦昌辉自杀东王,于其子何罪,宜即开复,以鼓励勋臣子孙;且韦昌辉虽有罪,但前功不可没,宜候韦志俊立功后,令其承袭北王之爵。

洪秀全皆从之。唯洪仁达于开复韦志俊一事,颇多谤语。秀成乃不敢令韦志俊入天京面君,先留在营中效力;即一面与陈玉成商议出兵。陈玉成道:“吾等奔走驰驱,皆在东南半壁,此最失算也。弟欲引大军北向,而由君主持东南各事,君意若何?”李秀成道:“此策极佳。但行情叠次挫败而后,实非其时也。足下虽威震远近,然若欲北伐,非以全力不能,凤翔前车,可为殷鉴。今求一大捷,稳住人心,以壮天王之胆,然后以大军北行。料敌人在东北之兵力,亦将以半还北路,而东南敌势亦轻,是江、皖之间,亦可以无大敌。所忧者,安、福二王,淫威用事,天王又不能制之。设吾等远行,或将出大事耳。”说罢不觉流涕。韦志俊扬臂道:“国家内政、军令,寄于英、忠二王,何不回朝,先清君侧?否则养痈为患,非国家之福也。”李秀成道:“自东、北两王交哄,国势衰微至今,固不宜妄举。

且安、福二王,非他人,乃天王之兄也。天王笃于兄弟之情,安容吾等此举乎!”陈玉成道:“此事不必再提,且商议目前之事,不知忠王欲先求一大捷,当注意何处?”李秀成道:“湖北清兵,其势方锐,急未可图;目下唯有先固安庆根本,则当与曾国藩一战耳。今皖、鄂二省,留兄坐镇;吾即举行南下,扬言欲争九江,以求战于曾国藩。若得一胜,则李世贤、黄文金两军皆复元气,吾即回军,以清皖省敌军,然后北上,君以为何如?”陈玉成鼓掌称善。李秀成乃部署人马:以赖文鸿为先锋,古隆贤、陈坤书为副将,带同部将部永宽、陈赞明、黄子隆、蔡元龙、汪安均、汪大成等,及补王莫仕葵,首王范汝曾,共大军六万余人,由潜山而下。先传令安庆守将陈得才、张朝爵,准备舟揖渡河;又飞令堵王黄文金,由江西接应,以防半渡被击。一路旌旗蔽野,枪械如林,浩浩荡荡,声言欲夺九江,望南而下。

早有消息报人曾国藩军中。国藩即与诸将计议道:“吾正欲进规安庆,今李秀成以大兵先争九江,是先发制人之计耳。吾料李秀成未能一刻忘九江也!将以何策御之?”彭玉麟道:“九江城未复,恐难固守;不如候其半渡之时,于半江击之,则江西无事矣。”杨载福道:“敌人渡江,必分军而渡;吾将于何处御之,尚在难定。今秀成此来,志在必胜。且军势浩大,若与交兵,胜负难决。不如飞文湖北,请官、胡二人调鲍超一军,径入秀成之后,若幸而得胜,即不渡江,而秀成已退矣。”曾国藩道:“二公之言,亦有见地,但所筹只在未战之前。

设李秀成竟能渡江与我决战,又将奈何?”部将周凤山道:“兵来将当,水来土掩,九江虽无险阻,未尝不可一战。秀成远来疲惫,亦易与耳!今当分为十数路,使之接应不暇。而以大军为后断,若得数十路中胜负俱半,即以大军乘之,亦将全胜矣。”曾国藩乃从其计。一面飞文湖北,请胡林翼调鲍超,以要断秀成之后;却令彭玉麟尽统水师,以阻秀成渡江;再令部将杨载福转统陆军,并部将周凤山、周天培、张运兰、吴坤修、江忠泗,各统兵三千人,分屯九江以备交战;自己却与刘崇佑、刘连捷、萧启江、普承尧等,尽统大军,由湖口相机而进;又令甫康知府沈藻桢,分兵出瑞昌界,为九江后援。

分拨已定,李秀成知曾国藩重防九江,大喜道:“吾今番必得成功矣!”乃急令陈玉成,故作南下之势,以防鲍超东来,且兼顾安庆。时太平大将雷焕、张祖元,方由南昌驻军饶州,秀成即派飞马传报黄文金,檄令雷焕、张祖元之众,沿南康失握九江下游。部将汪安均道:“忠王非趋九江,而必令雷焕、张祖元,独赴九江何也!”秀成道:“正以此坚曾国藩之心,以为吾必赴九江耳。”说罢又令苏招生、陆顺德以水师压湖口,以阻彭玉麟。遂领大军,风驰电卷而下,沿望江夏,直渡彭泽。所有船只,都是陈得才、张朝爵准备在先,故安然而渡。彭玉麟的上游水师,皆为苏招生、陆顺德所压。?时曾国藩听得彭泽告警,乃惊道:“李秀成扬言欲攻九江,今非攻九江也!吾中计矣。”便欲移兵而东。忽报黄文金引兵来攻湖口,同时九江各地又报雷焕、张祖元,引兵大至。

曾国藩情知中计,但此时已不能移兵。乃督令诸将,奋力战退黄文金;同时九江诸将,亦将太平将雷焕、张祖元两路人马杀退。不料两地交战间,李秀成大队已渡过彭泽。曾国藩此时不敢东进,亦不能退,乃将九江人马留周大培守九江,余外尽移至湖口,以图应敌,一面令彭玉麟引水师泊于江岸,以防太平水军。而号令各路陆军,与秀成交战。以杨载福为前部,而以张运兰、吴坤修、江忠泗、周凤山分为四路,自与诸将为中军。部将刘宗佑道:“敌人虽重屯兵于彭泽,然安知不再调人马,另取九江。设九江有警,周天培一人,必守九江不住也。”曾国藩道:“吾本欲鲍超一军,急袭秀成后路,今秀成已经渡江,吾料鲍超亦趋九江矣。”正说间,探马飞报太平将英王陈玉成,现会合稔党苗沛霖,又得大兵数万,已离潜山,直下宿松,要与鲍超决战。今鲍超现驻宿松一带,若一经离开,恐陈玉成将复进湖北,故鲍超不能来矣。

曾国藩听得觉少了鲍超一军,九江更危,乃问部将谁肯助守九江?赵景贤道:“某昔蒙李秀成不杀,得纵回本国,仍得效力于麾下;某曾说过,此后不复与秀成交锋以报之。今大敌当前,愿诸公立功沙场,某愿以本部前往助九江,望大帅原谅。”曾国藩听罢许之。原来赵景贤自得李秀成省释之后,以不复与李秀成交锋一语,颇为当道不喜。特以其有用,故仍留之,因此迭著战功,仍屈为道员。至是乃派守九江一地。

是时李秀成已知曾国藩,檄调九江各路前来助战,即令黄文金兼统雷焕、张祖元之众,往蹑九江,乘间回截湖口;一面进兵与曾国藩交战。仍令赖文鸿为先锋,独挡杨载福;却令古隆贤、陈坤书、莫仕葵、范汝曾分当各路清兵,自与诸将与攻曾国藩。并下令道:“若前军足敌曾国藩各路,吾自破曾国藩必矣。”复令部将部永宽、陈赞明为各路援应。分拨以定,以明日五鼓造饭,平明进兵。

同类推荐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灵武都督府揭秘

    灵武都督府揭秘

    《灵武都督府揭密》是很优秀的一部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刘振海先生对个性的追求和张扬,对艺术激情的把握和尊重,对审美的精神追求和指认,也展现出他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向度。书中具体讲述了:红颜失色、廷议兵制、回纥求亲、永王争位等故事。
  • 传世藏书——唐宋传奇

    传世藏书——唐宋传奇

    《唐宋传奇》主要是盛行于唐宋两代的小说,这些小说作品以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称。唐宋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 红晕

    红晕

    某一个十分遥远的夏天的早晨,京城的一位姓高的商人抹掉了眼角上睡觉的眼眵,预感到皇帝快要死了。这个预感来得十分奇怪,像夏天的早晨一睁眼看见如血的太阳一样,朦胧却不模糊,指向清清楚楚的,像一把橡皮小锤嘣地敲了一下心尖,浑身都跟着悸动了一下,却一点儿也不疼。
  • 新惊魂六计:深夜剧院

    新惊魂六计:深夜剧院

    汇集当前剧院里最扑朔迷离、最精彩好看的志怪故事。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藏匿在我们身边,藏匿在高校的阴暗角落、医学院的停尸房、看似干干净净的白领办公大楼,还有深夜的剧院、荒野、公寓。
热门推荐
  • 怪物法师

    怪物法师

    从小影出生那天起,创世神他老人家就给小影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作为大陆仅有的五位法神之一的卡奥的唯一的孙子竟然是魔法白痴!不能学魔法!按我爷爷当时的话来说是:“创世神!您老人家搞错了吧!这不是我要的孙子呀!”当然,创世神可不管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孙子,要也好,不要也罢,反正就他了!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出自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之手,精选的四十八阕代表宋代词作顶级水准。白衣卿相独步天涯,衣袖生风;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泪下潇湘;悲凉将军纵马疆场,壮志未酬;忧伤词客醉饮清凉,花前月下。而随园散人更是以他那淡如水墨画卷的笔触,将那些本来就鲜活无比的词作描摹得更加灵动,将那个本来就风月无边的朝代,更细微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召唤师酒馆

    召唤师酒馆

    一觉睡醒,时间线和唐易开了个玩笑。同样的地球却因外星人入侵,多了武功、魔法、异能。继承了一间破破烂烂的小酒馆和一本《英雄召唤大全》,没多少收入却要养活一帮子闲汉、懒妞。“东家,和你商量个事呗,李青他又看不见,房间里要窗户干嘛,要不您帮我和他换个屋子啊?”-------------------------------------------------------------随着越来越多的”英雄“入住小酒馆,华夏洲江南府开始流传起一个都市传说……有一家破酒馆,店主从来都是冷着脸做买卖,但偏偏生意极好。店里的常客们尽是超凡强者,争先恐后排队喝酒只为了能和老板的众多马仔过上几招。
  • 斩仙屠魔

    斩仙屠魔

    一个疯癫的男子说他身怀异宝、旷古绝伦。一个破落的宗门分舵天水崖有个不飞升,便独上黄泉的臭规矩,规矩着一群女人。宗门的老祖宗有言:得一潭者可得佳人。于是有个大叔三闯黑水寒潭,无功而返。有一条蛇它想成龙,它有红眼病,有一个小灵鼠它是个贼。我们故事里有一个哑巴少年,长得很俊俏,他有个姐姐,他想娶他姐姐.....他的姐姐去了天水崖......他的师父对一条蛇说:你是蛇,他是龙!......第一次写小说,自我感觉弱弱的,不过还是会写下去,那怕没人看......
  • 流年

    流年

    短篇小说集《流年》包括:杨婶、一个时代的背景、储小宝的婚姻、走在阴道上的青年、性的童年、叔叔和他的女人们等几部短篇。
  • 弑天剑魔

    弑天剑魔

    有一种寂寞,无法描述,源于灵魂。有一种孤独,无人体会,无心无情。有一种剑法,超然物外,无人得见终其一生。长胜八百战,天下第一人。青云卓不凡,剑道永不休。群(弑天剑魔——255968498)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 血途争锋

    血途争锋

    千年之前,一代血帝陨落;千年之后,一个家族败亡。当至强者回归这个不属于他的时代,就已经注定又踏上了争霸的血途。有热血,有激情,前路漫漫,任我行。
  • 何生何弃

    何生何弃

    叶樽跪在地上抱着苏雪桦的尸体双眼通红。“苏雪桦!我答应过你陪你吃尽天下美食,你怎么敢死!我们是搭档,你说过…搭档就要同生共死,不藏独食,你现在算什么?”苏雪桦已经不可能回答叶樽的任何问题了。“你回答我…你回答我…你这个恶毒的女人…”叶樽紧紧的抱着苏雪桦泣不成声。叶樽不愧是杀手界的王者,并没有伤心太久,叶樽将苏雪桦抱起来,低下头轻轻的吻了一下苏雪桦的红唇“雪花,我叶樽定会让他们生不如死。”雪花是苏雪桦的小名。叶樽就这样抱着苏雪桦离开了……仅仅留下了一摊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