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2500000001

第1章 序

乐黛云

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比较文学学者曾合力主编了一本《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花城出版社出版)。为了祝贺这一创举,法国比较文学大师艾田蒲教授曾亲自为这部丛书写了一篇序。"序"中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说,有一次,他在巴黎大学讲授法国19世纪文学运动,课后向学生说明他所参考与引证的文章都借之于中国文学。艾田蒲教授描述说:"这番话令四座皆惊。我觉得以这样的方式,无可辫驳地指明了那些带着高傲口吻谈论"黄种人"的人是多么愚蠢而卑鄙!"他充分肯定了研究中国文学与文化对外国文学与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极有价值,极富潜力的课题,他希望有更多中国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惜当《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聚集一批著名专业学者,正在对这一课题进行全面开掘,深入钻研,即将收成之时,艾田蒲教授却于2002年1月7日与世长辞,未能亲眼看到他所阐明的真理和他所开碎的这一领域是如何日益深入人心,开花结果!

从《中国文学在国外》到《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对中外文学关系双向阐释的研究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飞跃,这是和数年来比较文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与比较文学视野的扩大分不开的。回首20世纪100年来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大约有以下几种类型:外国某作家在中国;中国某作家在外国;外国某种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和流播;以某种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为比照,重新诠释中国文学理论和作品;探讨中外文学对于某一共同问题的不同读解;作为中外文学关系桥梁的翻译研究等等。但是,总的说来,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对外国文学影响的论著,与研究外国文化和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论著相比,为数确实不多。开风气之先的恐怕就算1926年载于《学衡》杂志的《孔子老子学说对于德国青年的影响》和1927年载于《小说月报》的《歌德与中国文化》了。这两篇文章都由外国人所写,但却激发了中国人的兴趣。紧接着,1929年至1931年《岭南学报》发表了陈受颐先生的《18世纪欧洲文学里的赵氏孤儿》、《鲁滨孙的中国文化观》和《18世纪欧洲之中国园林》等三篇文章;后来又有范存忠的《约翰·高尔斯密与中国文化》(1931),方重的《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1931)和朱谦之的《宋儒理学对于欧洲文化史的影响》(1937)等。然而,在中国比较文学大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却明显地相对薄弱。我想这原因大概是由于进行这类研究,需要很高的外语水平,80年代外语能力能达到像陈受颐、范存忠等前辈学者水平的比较文学学者恐怕还不多,同时,比较文学研究本身也还有一个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过程。

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由于全球化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保护文化生态,促进文化多元化的迫切性日益突出,人们不但考虑要坚守并由显自己的文化特色,而且希望在与别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中,使自己的文化得到发扬和更新,不同文化之间也需要有更多理解和宽容的空间,以达到文化多元共存,消弹文化冲突的目的。于是,以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为己任的比较文学就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加以世界进入后殖民时代,许多曾视前殖民地文化为野蛮落后的"前宗主国"也都觉悟到,要求得世界安宁,促进自身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就必须更多地了解他种文化,加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学习。于是西方有些国家也出现了不少研究中国对西方文化影响的新作。

在这种形势下,《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这套大型丛书应运而生,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贯通古今,沿着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系统总结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外国文学的影响;第二,汇通文史哲与文学,以外国文学发展为经,中国文史哲与文学的影响为纬,编织了新的文学关系史;第三,对材料有了更广阔的开掘,对个案有了更深入的分析;第四,采取了广泛联系的发展观点。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评价往往有其自身的历史社会原因,有正、有反,有低潮、有高潮,丛书对此作出了相当深刻的分析。可以预期《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必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总之,《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是一部创新之作。它承前启后,具有无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特别是在今天,向西部进军正在全国掀起高潮,本书由少数民族聚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说明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人民迈向国际文化舞台的信心和决心,也说明了广大学术工作者对开发西部地区的热望和支持。

2002年5月16日于

北京大学朗润园

同类推荐
  •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很多人喜欢杜诗,杜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本书将为你讲述吴小如对于杜诗的理解。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却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 宋词之美

    宋词之美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并附有诗人小传。
热门推荐
  • 三朝帝妃

    三朝帝妃

    他是翻云覆雨、阴鸷隐忍的北汉王爷她是青楼出身、才绝后宫的蜀主宠妃一朝亡国,俘虏北上夺位之争,步步惊心看他们如何掀起诡谲风云描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ps:女主原型为后蜀孟昶之妃花蕊夫人男主原型为宋太宗赵光义
  • 气焰传说

    气焰传说

    创世者制造出气焰大陆,觉得无聊双手一挥。人就出现在大陆之上。但是这样的人太过单纯没有善恶之分,创世者又制造出恶与善。创世者离开后善念与恶念囤积,渐渐产生了意识。它们觉得人没有必要存在于这个大陆之上。开始猎杀人族。。。。
  • 成功的护身符

    成功的护身符

    你也许平凡,但只要用心,幸运之神就会眷顾于你。我们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路走绝了。实际上,路的旁边也是路。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视野太狭窄了。
  • 千金重生之自带空间

    千金重生之自带空间

    遇渣男渣女,被害重生虐人渣,带着空间发家致富,在和男主秀恩爱!
  • 幸福蛋糕店

    幸福蛋糕店

    爱好旅游,立志要做替身演员的马琪朵在长辈们的淫威下要传承外婆的做蛋糕技术,继承外婆的“幸福蛋糕店”。不情不愿留下来的她时时刻刻想着脱身的办法,但无意之中看见张思琪那千年难得一见的融雪暖心笑容后,她改变主意了,决定要留下来把美男追到手。在追美男的过程中与欢乐社区的邻居们之间发生了一些既搞笑又感人的故事。
  • 冷妻难逃:邪尊追妻忙

    冷妻难逃:邪尊追妻忙

    她,祭潋幽和伙伴们莫名穿越来到异世,走散的日子里遇见一只妖孽在后紧追不舍。她问“我有什么资本能让堂堂邪尊追着我不放”他回答“你当然有了,我不是你的资本么?”她一如既往的冷漠回道:“滚”说完扭头就要走,某只妖孽见此连忙抓住她的手“想知人意自相寻,只愿深得你心,白首不相离。”……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樱梦沁时之时空之旅

    樱梦沁时之时空之旅

    时空灾难即将降临宇宙,地球陷入危机……我,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女孩,却在一次误打误撞之中,与我的同学——樱晴、梦晨、时柳,登上了一座工程逆天的宇宙飞船……拯救地球命运的齿轮居然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 我们曾在梦里遇见

    我们曾在梦里遇见

    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可我们最终却不能在一起。
  • 灵武圣天

    灵武圣天

    血雨腥风因我起,情义恩仇永存心。琴棋书画自应有,浪迹天涯化乾坤。为尊严而战,为父母而战,为爱人而战,战战战。高考少年偶得无字卷轴,穿越异世再现旷世功法,看少年林天,如何书写自己的传奇经历新人新书,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