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8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的标志是:一、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二、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五、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六、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应该说,这十条健康标准里,是包含有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内的。这里对于心理健康的要求并不神秘,也不难达到,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人人都可以"达标"。因为,所谓健康,并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比如说,心理疾病的患者,病好了叫做恢复健康,而没有心理疾病的人,若是努力锻炼,就可以更加健康。因此,所谓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不生病,更不是一点病也没有,而有病的人,也决非不可复原。

这样,就可以把心理健康的出发点规定为,看一个人是否属于"不健康的失常"。所谓心理健康的人,只不过是他表现为不是病态的、不是失常的,而是和常态的人一样具有正常的心态;而所谓心理不健康的人,就是相对地表现为病态的、失常的,和常态的人心理不一样的人。于有些表现为"超常"的人,例如,有很多学者、伟人等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百折不挠的巨大毅力等等心理品质,的确和一般常人、普通人不同。但是,却不能把他们归类到"不健康的失常"行列中,因为他们属于"健康的失常"。

国外有些心理健康专家,根据他们多年的临床观察经验,把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粗略地划分为三个等级。一、一般常态心理者。他们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比较强,能够善于和别人相处,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同龄人们发展水平所应做的活动,或者说,他们能够做到圆满的适应。比如,这类人虽然也会因为困难而产生忧愁和苦闷;在特定的场合下,也会过度兴奋,或者表现为神经质的倾向等等,但这些表现很快便会消失。二、一般病态心理者。表现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和他人相处略感困难,在生活自理上有些吃力。例如,他们当中有的人,由于过度的自卑感,会形成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不过,依靠他们个人的努力,能够正当处理,恢复常态,不至于酿成长期性的心理病症。三、较重病态心理者。严重的适应失调,无力维持正常生活;从现在的表现,可以推断出他们迟早要在适应性上发生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向恶化方面发展,成为精神全面崩溃的精神病。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1951年出版了一本合著的《变态心理学》。在此书中,列举了十条正常人的健康心理标准。这十条心理健康标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引用,被公认为是"标准"的"标准"。一、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估价;三、生活理想切合实际;四、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国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还有很多,不过,和上面讲的大同小异。有的青年朋友也许会提问;咱们能不能确定几条比较具体明确,而又易于理解,适宜于当代青年的心理健康标准呢?我觉得可以大体上归纳为以下这样五项条件:

(一)、能保持开朗的心境。心理健康的青年,能排除心理障碍,甩掉精神包袱,持续、稳定地保持愉快、满意和自信的心境。他热爱生活,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感觉;对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有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并在靠勤奋和智慧取得成就时,获得喜悦,他能从工作、生活中寻求乐趣,不见异思迁,对调换工作、选择对象等,持慎重态度;他能连续性地完成建设性的工作,乐观进取,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一级的目标攀登,他能不断地学习,增长智慧,培养情趣;善于休息,从闲暇的时间里,享受陶冶情操的快乐。

(二)、能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心理健康的青年,具有自我反省的自制力,他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他不妄自尊大,自视甚高,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甘愿放弃一切可以进取的机遇;他能准确地认识事物,对事物不过分地乐观或悲观,因而他不会陷于适应困难的窘境;他永远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愉快。

(三)、能保持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青年,能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信仰支配下,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他有长远打算,不会为了眼前迷人的利益,而放弃远大目标;他能使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相一致,不会因为私欲而背弃信仰;他能使自己的一切需要、愿望、理想、目标,都受完整的人格所制约。

(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青年,乐于和别人交往,能用尊敬、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等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分享、给予和接受爱与友谊;他归属于一定的集体中,有志同道合的友伴,能和集体与他人休戚相关、安危与共、同心协力地合作共事;他乐于牺牲个人的欲念,去为集体和他人谋求幸福。

(五)、能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青年,对周围社会能密切接触、正确认识、良好适应;他勇于探索,头脑灵活,思想行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为社会接纳;他凭理智办事,能适当听从一切合理建议;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推卸责任,不诿过于人。

二、三种衡量心理的"常态标准"

如果你问一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专家,怎样区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还是失常的?我想他也许会沉吟良久,一时回答不出来。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

主要是因为正常与失常、常态与病态(以至"变态")是很难绝对地划分清楚的。你要想确定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属于失常状态,就得首先要确定一个"常态标准"。可是迄今还没有这样一个公认为最标准的衡量"标准"。

目前,确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属于常态,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推断方法。这是一种根据自己主观上的认识、经验,确定与判断常态或病态的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很不可靠。

比如,一般人认为,青年人每天睡眠应该不少于八小时。可是有些青年人,长期来养成睡眠七小时的习惯,对他的身心健康并无不良的影响。你能说每天睡七个小时的人是反常吗?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位男青年对他的妻子说:"我看咱们班上的同学(他俩上大学时是同班一同学),除了你我,其他人脾气都有些古怪,有时候,我发现你也有些古怪。"其实,说这句话的这位男青年,倒是恐怕多少有些"古怪"了,怪就怪在他以自己的脾气、性格等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过去同班同学的心理品质。他把凡是和他的心理特性不同的人,都看成是"古怪"或"病态"。

在科学发展史上,欧洲很多科学家和思想家的理论和学说,被当时的统治者和社会上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遭到压制取缔,有的人甚至被处极刑。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思想家乔尔丹诺.鲁诺,反对中世纪的宗教封建统治,反对经院哲学,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坚持战斗的唯物主义哲学。由于他始终不肯放弃为之奋斗的科学真理,被意大利的"宗教裁判所"(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又称"异端裁判所")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你能说,布鲁诺的心理是失常、变态吗?又如,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西班牙学者和医生塞尔维特,在研究血液循环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却被对新兴的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抱敌对态度的著名宗教改革活动家加尔文烧死,并且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你能说塞尔维特的心理是变态、失常吗?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过去曾经被世俗眼光看作心理"不正常"的塞尔维特和布鲁诺,现在不仅被认为是心理正常的人,而且还是闪耀着天才思想火花的伟人。

由此可见,仅仅凭信一个人、一个团体,以至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观推断,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失常是不可靠的,不足为据的。

(二)常态分配方法。很多所谓的"心理失常",在失去常态的人当中,固然显示得特别强烈,但是,在常态人当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考试成绩不理想,人人都会感到沮丧、难过,而心理失常的人的悲伤、痛苦则过分强烈,甚至往往没完没了,以至引起心理疾病。

常态分配曲线图是两头小、中间大。在这张曲线图里,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型"的,他们的常态特性和常态趋向,从理论上讲不多不少、不大不小,居适宜的中位,但实际上则是偏多一些、偏大一些。而处在常态分配曲线两端的人,则比较少。他们或者是不健康的心理失常,或者是健康的心理失常,也就是说,他们的常态特性或趋向,不是特别多就是特别少。但是,属于两端的所谓的失常、病态,也只是相对而言,在程度上可以分为轻微失常的、较重失常的和严重失常的等等。因为在中间和两端之间,又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级差。

(三)病因检验方法。这种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是着眼于心理失常的原因。心理失常的原因,通常认为有两种:生理上的原因和心理上的原因。

生理上的原因查找起来,相对地比较容易。例如,由于脑震荡等外伤,而造成记忆力丧失或减退,等等。但是,由心理上的原因所形成的心理失常,查找起来却比较困难,甚至往往查不出病因。由于心因性的心理失常,比较难于判断、确定,所以医治起来比较困难、棘手。

心因性病因的检验方法,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可以预期,随着现代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有新的突破,给由心理上的原因造成心理失常的人带来福音。

同类推荐
  • 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说起心理学,它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初民便对梦境和死后生活有所猜测。他们以为,有一种像空气一样的灵气通过呼吸出入人体。做梦就是这种灵气出壳外游,死亡时它不再返回人体。进入文明社会后,欧洲的古代人把这种灵气称之为灵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哲学家把心理看作是灵魂的功能。近代欧洲的哲学家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把灵魂称为心灵,并和知识的起源问题一起讨论。到了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心灵或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思想。
  • 咸口味心理学

    咸口味心理学

    《咸口味心理学》可以说是为读者奉献的一种心理自助疗愈福音,本书的宗旨是帮助读者摆脱不良心境障碍,解决心理困扰,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以及解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怪癖行为和心理现象。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动有趣,同时提供了针对不良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之道,期望能给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面对绝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病”问题,只要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它、了解它,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出现异常的时候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本书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需求为突破口,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构建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并且对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
  •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心理健康二年级(下)

    心理健康二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村委会的道士

    村委会的道士

    一般套路:你从山中来,装X打脸开后宫;本书套路:我到山里去,种田修道静读书。李丰尧得了奇遇,没有在都市纵横,反而去了秦岭山中,在一个小道观当了观主,还成了山民们敬仰的辟尘道长。
  • 寻缘三生石之倾城皇后

    寻缘三生石之倾城皇后

    纳尼?!好玩不玩玩穿越?虽然在现代没什么值得眷恋的,但是这不符合逻辑啊,拜托拜托,我只是在做梦,老天啊,你别耍我了,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回现代的方法啊。冷酷王子?这是校园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吧,不对,貌似这个冷酷男好像不是天生就是冷酷的,既然一时半会回不去,就现在这里研究一下这个冷酷男吧。什么,居然有个神秘的老奶奶告诉我这里是我的家乡?怎么回事?难道我本来就是一个古代人?这么说,回不去了,好吧,顺其自然吧。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该死的冷酷男干什么啊!居然把我召入宫女扮男装当乐师?告诉我,到底还会发生多少荒唐至极的事情?
  • 原来是勋鹿

    原来是勋鹿

    你只需要在冗长的时光里面记得,我爱你这件毋庸置疑的事,无关岁月凋零。
  • 呆萌甜心:竹马大人的宠溺

    呆萌甜心:竹马大人的宠溺

    在傻白甜夏若曦3岁的时候,6岁的皇泽熙出现了,一向高冷的他,居然对小若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可把若曦看呆,从此便和皇泽熙开启了一段爆笑之旅……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腹黑的某男看着傻傻的白甜,勾出了一抹坏坏的笑容,心想:什么时候能吃掉她这个傻白甜呢?(1v1,男女主绝对身心干净,宠文,宠上天!)
  • 苍天化阴阳

    苍天化阴阳

    苍天茫茫,天地开裂,天分阴阳,化天地于掌中,斩乾坤之无穷,力挽狂澜于大世.看少年崛起,笑看红尘.与天争,与地斗.踏出自己的道与法.
  • 死亡圣法神

    死亡圣法神

    我本花心,却痴情于她,我心本善,却被污屠戮苍生,既是如此,为何不堕入魔道,杀出一片天。——《尤格拉西尔史记》
  • 激活

    激活

    管理是一门艺术,而激励是这门艺术中的艺术。管理者的重要天职就是焕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及挖掘他们的潜能。实践证明,善于激励的管理者通常容易获得成功。要知道,企业的员工不是简单集合在一起就能发挥作用,因为十个零加在一起其结果还是零。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启动员工动力的激励艺术,才能获得成功。本书包括:激励原则篇、愿景共鸣篇、基本保障篇、绩效考核编、物质奖励篇、精神鼓舞篇、人文情感篇等。
  • 萌宝偶遇三殿下

    萌宝偶遇三殿下

    《萌宝偶遇三殿下》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千金,因为一指婚约而离家出走。他是学院冷酷霸道的会长,从来没有笑过的他真的不会笑了吗?他是温柔和蔼的王子殿下,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却无人知道温柔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悲痛的故事。他是换女友如衣服的少爷,是许多女生臣服的对象,花心的背后是否有真心呢?她与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她的未婚夫又会是谁呢?她最后是乖乖的回去履行婚约还是继续坚持找寻心中的那个他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一定很好奇吧!那就随我一起到文中探索吧!
  • 阴阳诡绣

    阴阳诡绣

    有些禁忌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随意打破的,爷爷临死前交代我不能用他交给我的手艺挣钱,但是那一夜,同乡的姐姐倒在了我的门前,求我帮她保住肚子里的孩子,我动了恻隐之心,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 名门盛宠:再见唐先生

    名门盛宠:再见唐先生

    白宛言16岁那年,相依为命的姐姐突然失踪,素未相识的唐子烨在她绝望的时候伸出了手,说:“跟我走。”已经自暴自弃的她握住了那只手,从此成了唐家的一个大麻烦,却也是唐子烨的心尖宠,他将她冲到无法无天,让她更加肆无忌惮的到处闯祸。无论她做了什么,唐子烨到最后依旧会拥她入怀,说:“乖,别闹。”可六年后,当她收敛了叛逆的张狂,打算温柔的去爱他时,那个女人突然出现,他怀中再也没有她的位置……而那句温柔宠溺的“别闹”竟变成了冷冰冰的三个字:“你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