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9100000061

第61章 鉴才智慧——观人识百相(12)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张伯行考中进士,经康熙帝面试后,授予内阁中书职务,不久又调中书科任中书。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任命为山东济宁道行政长官,张伯行上任时,正值当年闹饥荒,百姓穷困潦倒,无法生计。张伯行立即把自己家里的钱粮运到灾区,并赶制许多棉衣,救济灾民。康熙帝下了分道救灾的命令,张伯行分管汶上(今属山东)、阳谷(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两县。他给灾民发放了22600多石救济粮。为此,布政使责备张伯行擅自作主,并提出罢免张伯行职务的弹劾奏章。张伯行对布政使的错误行径进行了严厉驳斥,使弹劾风波得以平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南下巡视,赐给张伯行“布泽安流”的金榜,不久,提升张伯行为按察使。

次年,康熙帝再次南下到苏州巡视,他对随从大臣们说:“朕听说张伯行为官十分清正廉洁,这样的人才十分难得啊!”当时就命令苏州所在地的督抚举荐贤能的官员,但是这位督抚却没有推荐张伯行。康熙帝于是召张伯行说:“我早就了解你,他们不举荐,我自己来举荐。以后,你居官而善,天下的人就会明白朕是知人善任的。”于是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给他“廉惠宣猷”的金榜。

张伯行德才兼备,为官清正廉明。他在救灾中,能够为灾民着想,独自作主发放了大量救济粮,这本是件大好事,却遭到布政使的弹劾。他刚正不阿,毫不畏惧,可谓有胆有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之才,却得不到他的上司苏州督抚的举荐。如果不是康熙帝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慧眼,那么,张伯行这个人才也就只好被埋没了。

康熙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明君。他深知人才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因此。他非常善于从考察中发现人才,并能大胆起用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为加强、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善于“相面”的曾国藩

曾国藩看人,不重履历,看重这个人的潜力和前途。他亲自为李鸿章挑选了部下,这些人不但为李鸿章打开了局面,还保全了曾国藩的后路。

世人传言曾国藩善相人,预卜终身,虽不无过誉之嫌,但也并非毫无根据。有一次,李鸿章的淮军收罗了不少猛将,想让曾国藩给他们“相相面”,看看他们的潜力。

这些将领来到安庆集中后,第二天曾国藩就亲自接见,以表示重视。当时大概共有十余名将领,其中张树声个子最高领头,刘铭传身材短小殿后,鱼贯而入进了曾国藩的议事厅,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曾国藩在屏风后面来回踱步,就是不出来。结果张树声最有耐心,而刘铭传则暴跳如雷,口中骂声不绝。曾国藩在幕后观察的结果,对这两个人尤为满意,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还有一种说法,一天傍晚,曾国藩在李鸿章的陪同下,悄悄来到淮军的营地,看到淮军的将弁们,有的赌酒猜拳,有的倚案看书,有的放声高歌,有的默坐无言。其中“南窗一人,裸腹踞坐,左手持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长啸绕座,还读我书,大有旁若无人之概。视其书,司马迁《史记》也。”曾国藩在回来的路上对李鸿章说:众位将领都可以立大功、任大事,将来成就最大者,就是那个裸腹读书人。此人即是后来成为淮军名将的刘铭传。

曾国藩去世后,刘铭传又多次担任要职,他是中国近代提议兴修铁路的第一个政府高级官员,说明他是有远见的。而他在中法战争和保卫台湾中所做的贡献,也的确证明了曾国藩对他的鉴别和期待。

曾国藩看人,不重履历,看重这个人的潜力和前途。他亲自为李鸿章挑选了部下,这些人不但为李鸿章打开了局面,还保全了曾国藩的后路。

曾国藩言谈识陈兰彬、刘锡鸿

曾国藩以言谈识人,居然说中十之八九。陈兰彬、刘锡鸿的未来果然被他说中。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时候,有人将陈兰彬与刘锡鸿推荐给他,认为他们颇善文藻,能下笔千言,而且对天下大事都颇有见解。曾氏随即接见了这两个人,相谈已毕,曾氏对推荐他们的人说:刘锡鸿这个人看起来一脸抑郁不平之气,将来很可能不得善终。陈兰彬这个人看起来气息沉着一些,将来可能做到三四品的官阶,不过也不会有大作为。

后来,刘锡鸿一次随郭嵩焘出使西洋,担任副使之职,但是二人的意见却常常不合,互相攻讦。刘锡鸿私下写信回来,奏郭带妾出国,并且与外国人来往密切,实在有损我们国家的形象。郭信也汇报说刘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者李鸿章偏袒同门的郭嵩焘,将刘撤回,并且以后再不设立“副使”之职。刘受到这样的处罚感到十分窝火,竞向朝廷上疏说李鸿章当杀,其罪名有十多条之多。当时李鸿章权倾一时,大清国所有外交事务多要倚重李公,怎会理会刘的“一派胡言”?于是,刘的上疏就落了留中不发的命运。这样一来,刘更加气愤难平,口无遮拦,逢人便讲李鸿章的坏话,弄得所有故交旧友也不敢再和他来往。每次设宴请客,往往无人登门,不久即抑郁而死。

陈兰彬的经历也正在曾氏预卜的不差分毫。陈后来虽经许伟推荐来到曾氏幕下,但因为过于正直不肯随俗,且为人处事勇气不足而终无大的建树。

曾国藩识鲍超之勇

鲍超为湘军猛将,曾国藩格外倚重。曾国藩曾对慈禧太后极言鲍超之勇。国有缓急,随时可以征调。果然,到了光绪六年,中俄伊犁之争再起,俄军多次起衅,鲍超被任命为湖南提督,在湘招兵一万,赶赴天津,护卫京师,国中上下莫不称颂。

鲍超,字春霆,四川奉节人,流落湖南时以善游水,投入湘军水师,充当哨长,后以作战勇猛,为胡林翼赏识,调入陆军,升为营官。鲍超遂又以行军迅速,神出鬼没,连建奇功。曾国藩遂乃命之统率3000人,专为游击之用,军中俱以虎将称之。

鲍超聪明多思,他自创多套操法、战法,甚为曾氏看重。曾氏赞曰:“湘军平时多不操枪矛,鲍军则多大操队伍。扎营打仗,须学鲍军规矩。”还说过:“鲍军临阵,队伍整齐,逢山过山,逢水凫水,实为群贼所惮,有非楚勇淮军所能及者。故欲存此一家法门。”又训淮军云:“如鲍之两层大,一字阵,打进步连环,皆宜深思而善学之。”

鲍超的军旗中间为一“鲍”字,四周涂墨,成一墨旗,众人皆识。传说,太平军中的陈玉成虽然双眼近视,却也识得此旗,一见此旗,便自遁逃。甚至曾国藩也对手下军兵说:在适当的时候,不妨可以大呼“鲍军来了”,可以起到吓退敌人的作用。以左宗棠那样的英明神勇,有时因为兵力不足,也会扯起鲍军的墨旗子,吓退敌人。可见鲍超的悍勇神威、急中生智、世人皆惧,其名闻于天下。百年之下,犹可想见。

有一次,鲍超被敌军重重围困,情势危急。如果让文书准备加急信件,外出求救,则已经来不及了,于是鲍超急中生智,‘取一小纸片,上面写上“鲍”字,围绕着画三圈,命一勇士冲营而出,送去大营。湘军大营的诸人拿到这张纸片,但见一“鲍”字,外围三圈,并不会意,此时曾氏赶到,一见纸片,遂大呼:鲍超危矣,速发兵救之,鲍超之围始解。帅将之默契尽现其间。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丰城之捷,曾国藩奏云:“记名提督鲍超,盛暑鏖兵,所向克捷,积劳最久,立功最大。”同年,铅山之捷,曾国藩奏云:“鲍超骁勇罕匹,转战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所向克捷。是年正月,破黄文金大股于洋塘;四月,破刘琳大股于安庆,厥功甚伟。此次克复铅山县城,连解抚州广信两郡重围,当此口粮久缺之候,行烈日骤雨之中,竭力奔驰,不得少休,未满两月,将江西腹地各城,一律扫除,全省肃清,实属劳苦功多,恳请补授提督实缺。”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破北京,咸丰皇帝出走热河,清廷无兵可调,由军机处诏谕曾国藩,指名要调鲍军入京,护收京师。这时曾国藩以江皖战事吃紧,鲍超万不可调,如果一定要调,乞将臣与胡林翼择一调之。曾国藩之重视鲍超,自此可见。可是鲍超认为曾国藩有意扼之,阻其前途,大为不满,几至决裂,胡林翼闻之,驰函婉劝,始勉强从之。

后来,太平天国被剿灭后,鲍超与刘铭传争执起来,后来竟聚讼于朝。当时已居高位的李鸿章因与刘铭传宿交之故,刻意袒护,鲍超则只能大叫其屈。这时也是曾氏出面,全力为鲍昭雪。鲍超又对曾氏感激不尽。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因事陛见慈禧太后,慈禧问及卧病的鲍超。曾国藩则极言鲍超之勇,国有缓急,随时可以征调。果然,到了光绪六年(1880年),中俄伊犁之争再起,俄军多次起衅,鲍超被任命为湖南提督,在湘招兵一万,赶赴天津,护卫京师,国中上下莫不称颂。

识人也需要气度

王珍抗命不从,性质已经是背叛,曾国藩却不是小肚鸡肠之辈,在关键时候仍然不忘时旱关照王珍,丝毫没有暗中排挤之举。后来江西林头山大战,王珍大破太平军二十万,为湘军大树声威,名扬天下。曾氏随即上奏褒其大功。

王珍,字璞山,湖南湘乡人,湘军猛将,与鲍超齐名。太平军称鲍超为“豹子”,称王珍为“斑虎”,斑虎一吼,是人都要为之三抖。

曾国藩最早编练的湘军,只有三营团勇,分由罗泽南、王珍、邹寿璋统管,罗统中营,王统左营,邹统右营,一营三百六十人,三营共一千零八十人。最早的时候,并无王珍的编制,但是王一来湘军即光芒大显。王珍著有《练勇刍言》一书,湘军后来的规矩制度,大都是延用王珍的话。

湘军军纪极严,而最严者,当首推王珍一军,欧阳昱所著见闻琐录,言王珍军纪,“士兵怀银十两者斩”,人多不解其故,实则王军中士兵饷银,皆由营部直接拨交其家,兵士身怀十两,不是抢劫,便是赌博,故杀之也。其他还有吃饭不给钱,买物不给钱,犯者必死。左宗棠最敬佩王珍,然亦谓其待部下过于严劾,即以此也。

曾国藩素来讨厌夸大之人,王珍一日谓曾国藩曰:“招兵三千,即可灭此(指太平军)大敌!”曾国藩闻之大骇,曾至函戒之曰:“仆素敬足下驭士有方,三次立功,近日忠勇奋发,尤见慷慨之风,心中爱重,恨不即游扬其善,宣暴于众,冀为国收澄清之用。见足下所行未善,不得不详明规劝,又察足下志气满溢,语言夸大,恐持之不固,发之不慎,将来或至偾事,天下反以激烈男子为戒,尤为不敢不忠告痛陈,伏冀足下细察详玩,以改适于慎重深稳之途,斯则爱足下者,祷祀求之者也。”

可是这样的信,对于王珍,并没有发生效力,曾国藩至骆秉章书:“璞山不谅我心,颇生猜嫌,侍所之札饬言撤勇者,概不回答,既无片牍,又无私书,曾未同涉风波之险,已有不受节制之意,同舟而赴敌国,肝胆而变楚越。”由这封信,可以看出曾王之间,业已闹翻。

但是尽管如此,曾氏仍然对王报以拳拳之心。王珍抗命不从,性质已经是背叛,曾氏却不是小肚鸡肠之辈,在关键时候仍然不忘时时关照王珍,丝毫没有暗中排挤之举。后来江西林头山大战,王珍大破太平军二十万,为湘军大树声威,名扬天下。曾氏随即上奏褒其大功。但是不久,王珍竟积劳成积,暴死军中,世人无不痛惜。

曾国藩收服陈国瑞

陈国瑞这样的人物虽然无多才干,偏有勇力,曾国藩能待之以诚苦用心思,收服此人,为己之用,实在是因为有惜才之心。

陈国瑞是湘军以蛮悍著称的“刺头”,平时即是除曾氏外无人能管的人物。他原为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手下大将,不仅从未读过书,不知礼仪道德,而且满口污言秽语。不过此人有一个好处,除了骁勇强蛮外,想做的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15岁投太平军,再降清军,几经辗转归入僧格林沁部下,传说骁勇异常,于炮弹如雨中端坐营外喝酒,炮弹击碎他手中酒杯,他则返向敌阵高呼:向我开炮!手下都十分敬畏他。

知道僧格林沁的人都知道他的粗蛮无礼,动辄殴击,无人可以在他手下而不畏之如虎,难以忍受。但是独独这个陈国瑞在僧手下时,不仅不怕僧格林沁,而且十分敬佩他,引为同道。

曾国藩接替僧格林沁剿捻,便接手了陈国瑞这个“刺头”。不久,陈国瑞与刘铭传各率属军发生械斗。曾氏深明此人,知道惟有设法使陈国瑞真正臣服于己,将来才可为己所用。曾国藩主意已定,先以凛然不可侵犯之阳刚正气震慑陈之嚣张,继而历数陈的劣迹暴行,使其明白自己的过错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陈始变作一副垂头丧气相,急欲偃旗息鼓。而曾氏话锋一转,始而表扬其勇敢无畏,不好色贪财,未来前途无量等等,不过,如果他只因为一时莽撞就毁了自己的前途,就太可惜了。这时,陈又振奋起来,移座到曾氏面前,静听教导。曾氏接下就与他订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梗令”之章约法,一时间陈国瑞心服口服,再不争辩。

但陈国瑞劣性难改,后来又拒受曾氏的命令,曾氏只好对之施硬,马上请来圣旨,撤去陈帮办军务之职,剥去黄马褂,责令带罪立功,以观后效。并言明,如果陈再不服命则立即撤职查办,发配边地。陈哪里能够忍受得了那种枯燥无味、无权又无酒的生活?遂即表示愿听将令,再不违抗。

陈国瑞这样的人物虽然无多才干,偏有勇力,曾国藩能待之以诚苦用心思,收服此人,为己之用,实在是因为有惜才之心。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作为女人,懂一点话语操纵术,不仅可以让自己在社交上左右逢源,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的担心、顾虑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懂得说话技巧的聪明女人能轻松驾驭生活,并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如果在交谈中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话题入手,常常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启对方的心扉。
  • 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本书涵盖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很多精彩纷呈而发人深省的故事,性格各异的历史人物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悲剧或者喜剧,你一定会有所思索,有所感慨!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境界、更好的角度立身处世,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 有一种卓越叫王道

    有一种卓越叫王道

    中华民族欲复兴,不可以不谈破界;中国企业欲振兴,不可以不谈破界;中华儿女欲强大,依然不可以不用破界。今天,在人类所有的战略中,破界应是世界的最强音!在人生的战略之中,破界应是生命之魂!大地冰封,唯破界可以解冰;人心冻结,唯破界可以互容;事业滞步,唯破界可以振兴。破界,是拯救一切的总法则,破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经。
  •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哈,富人都是这样想的

    本书是一部教你如何驾驭财富的经典。作者以劳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勤劳的美德和节俭的意义,教导人们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积累财富,为自己的人生做长远的打算。
  •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听心理学大师讲故事

    走进本书,您会邂逅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它们通俗易懂、韵味悠长,让您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心情得以舒缓,心灵得以洗礼。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
热门推荐
  • 霸少追妻:女人别放肆

    霸少追妻:女人别放肆

    一张白色的化验单让她直接坠入绝望之境。家庭所迫,沦为小偷。岂料因为一场意外被抓现行。生活拮据,为了生存下去,被继母所卖,送到了陌生男人的床上。为了给弟弟治病,无奈之下只好妥协。原本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交易。谁知道在她拿到钱想要抽身离开的时候,却陷入了一场无尽的深渊里。
  • 巨星重生

    巨星重生

    身死道消,原以为只不过是一场梦;谁知当梦真正来临的时候,才明白从前的恨并没有随着死亡而消逝。前世他能够凭借自己走上影帝的舞台,这一世自己便能够将他从影帝的位置上拉下来,从此两不相欠,随世风流。********(看到很多亲们误会本文是百合,特意出来说明一下,此文非百合哦~)
  • 流星雨四叶草

    流星雨四叶草

    她,是女娲后人,世间唯一的神,修炼了千年,他,是世界守护天使,与世共存。她追了他十多年,在他爱上她时,却因为仙界的分裂而得到一个特殊的使命,虽然是一起穿越转世,但在二十一世纪,他们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忘却了前世的一切,还能有缘在一起吗?她,冰雪绒,二十一世纪灵界二公主,万人追捧的高冷女神;他,易烊千玺,二十一世纪人界少主,获得千万少女芳心的全才男神。他们这一世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感情故事呢?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超仙魔文明

    超仙魔文明

    上古天庭和魔界崩毁,当今世界,仙魔两国并立。天庭仙国下辖五省,分别为昆仑省,蓬莱省,终南省,扶桑省,华胥省。“仙死了,魔灭了,可是他们留下的痕迹却烙印在世界各处,永不磨灭!”“而我,见证着上古,统御着现在,主导着未来!”
  • 武战无双

    武战无双

    苏城练习了家族中最难练习的功法,一切武道实力落到谷底,但天降神秘水滴和火焰,进入灵魂,凡是水系火系武学,学起来如有神助。水火阵图,焚天冰海。天地之间神火神水,都为我所用,炼丹炼器,尽皆如意,水界火界,为我所开,取其神力,颠倒乾坤。从一个卑微之子,一步步走向万界武道巅峰,武战无双。
  • 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奶爸

    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奶爸

    十年前,这里发生了大型人口失踪事件,整个D区街上了无人烟,但是过了一个多月后,失踪的人群陆陆续续都回到了家中,却什么都不记得,唯有苏宇的妈妈,去了在没有回来过。十年后,这里又发生了这件事,但是改变了苏宇的命运
  • 重生孪生门

    重生孪生门

    “郭瑾瑾?你以为你是郭晶晶啊,那我还是范冰冰呢...”命运坎坷的女孩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加以打击,回到家里还得遭受母亲的白眼和谩骂......突如而来的车祸,她竟然重生到一个富贵家庭,得到了弥足珍贵的亲情,另还收获了爱情,到底是命运的安排,或是前世今生的缘分?敬请期待!
  • 万古浊仙

    万古浊仙

    天资过人,却命运多桀。命犯灾星,却奇遇连连。一个天才坎坷的崛起过程.
  • 太古神道

    太古神道

    太古天帝“帝俊:复活于华夏现代社会,看一代纵横太古的帝王如何恢复太古之时的诸神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