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200000012

第12章 萨尔浒之战

在现今辽宁省抚顺市东大伙房水库附近,有一座形势险要的山,名叫萨尔浒山,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战争以明军惨败、后金(即后来的清王朝)军大胜而告终。从此以后,明朝在对后金的战争中,一直处于防御地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辽东守将李成梁贪污跋扈,国家的军费大部被他吞没,使辽东武备日益废弛。这时居住在今吉林东北部牡丹江、绥芬河地区的建州女真,一天天壮大。公元1563年,在其杰出领袖努尔哈赤(1559-1626)的领导下,基本上完成了女真族内部的统一,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附近)建立了大金汗国,史称后金。为了向内地掠夺口扩张势力,努尔哈赤将进攻矛头指向明中央政权。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努尔哈赤宣称与明廷有“七大恨”,以此为口实,告天誓师,对明朝发动进攻。

“七大恨”的第一条,是说明朝杀害了他的祖父和父亲。原来明神万历二年(1574),建州右卫首领王杲(ɡǎo。稿)带兵进攻辽东,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打败,王杲投奔海西女真(居住在今松花江流域)哈达部王台,王台把他缚送到李成梁那里,被李成梁磔死。1583年,王杲的儿子阿台为父报仇,占据古勒山寨(在今辽宁新宾附近),反对明朝。李成梁利用明朝扶植的苏克素浒河部的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引明军攻打阿台,阿台困于古勒寨内,被部下杀死。明军攻入寨内,对战败者全部屠杀,连前来劝说阿台降明的努尔哈赤的祖父叫场和父亲塔失(都是王杲的部将),也被杀死。因此,这就成为努尔哈赤进攻明朝的一个主要借口。

“七大恨”的第二、四、六、七条,是诉说明朝偏袒他的对手女真族的哈达、叶赫部(均为海西女真部落)。第三、五条,是说明朝窃踰疆场,肆其攘夺;拘捕后金使臣,挟杀金人;遣兵驱逐柴河、三岔、抚安三路耕民,不容刈获。

努尔哈赤在发布誓师词后,亲自率领大军二万人,分两路进攻抚顺。在进军前,他向全军申明军纪:“阵中所得之人,勿剥其衣,勿淫其妇,勿离其夫妻;拒敌者杀之,不拒敌者勿妄杀”①。同时颁布《兵法之书》,规定了用兵作战的原则:“用兵则以不劳己、不顿兵、智巧谋略为贵焉。若我众敌寡,我兵潜伏幽邃之地,毋令敌见,少遣兵诱之。诱之而来,是中吾计也,诱而不来,即详察其城堡远近。远则尽力追击,近则直薄其城,使壅集于门而掩击之。倘敌众我寡,勿遽近前,宜预退以待大军,俟大军既集,然后求敌所在,审机宜,决进退,此遇敌野战之法也。至于城郭,当视其地之可拔,则进攻之;否则勿攻。……盖制敌行师之道,自居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斯善之善者也。”②在夺取抚顺的战役中,努尔哈赤正是运用上述的用兵之道因而取胜的。

抚顺城濒临浑河,是建州女真同明朝互市的重要场所,努尔哈赤青年时,常来这里贸易,因此这里的山川地理形势,他了如指掌。当时明朝驻守这里的是游击李永芳,以前努尔哈赤也曾同他打过交道。努尔哈赤派出先遣部队假冒商人来抚顺扣市,将抚顺商人和军民诱出城外贸易。然后后金主力乘机突入城内,捉住守将李永芳,抚顺遂不战而下。同日,后金军左四旗兵又攻占东州(今沈阳东南)、马根单(在赫图阿拉西南)两座城池。当后金军撤走时,明广宁(今辽宁北镇)总兵张承胤领兵万余人仓促来追。努尔哈赤派军环攻,利用风沙大作的有利天时,全歼明军,俘战马九千匹,甲七千副,兵仗器械不可胜计。努尔哈赤在初战大胜后,又于同年七月,亲统八旗军,进鸦鹘(hú胡)关,围清河城(今辽宁本溪东北),明朝守将闭门固守,城上施放火器,八旗兵死伤千余人。努尔哈赤命军士头顶木板,从城下挖墙而入,城陷,守将及兵民万人皆战死。

抚顺败报传至京师,明廷举朝震惊。明神宗慌忙召集九卿科道会议,商讨“大举征剿”赫图阿拉的决策。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后金军转攻叶赫部,叶赫部向明告急。明神宗感到边事十分危急,立即从全国各地调集军丁十万人③齐集沈阳,派兵部尚书杨镐(hào号)为辽东经略,向后金发动总攻击。杨镐的作战方针是:以赫图阿拉为目标,分进合击,四路会攻,企图一举围歼后金军,其部署如下:

西路:即抚顺路,以山海关总兵官杜松为主将,率领三万人担任主攻,由沈阳出抚顺关,沿浑河右岸(北岸),入苏子河谷,从西面进攻赫图阿拉。

南路:即清河路,以辽东总兵官李如柏为主将,率军二万余人,从清河出鸦鹘关,从南面进攻赫图阿拉。

北路:即开原路,以原任总兵官马林为主将,率领所部及叶赫兵共二万余人,由靖安堡出,经开原、铁岭,入浑河上游地区,从北面进攻赫图阿拉。

东路:即宽甸路,以总兵官刘铤为主将,率官兵一万余人,会合朝鲜军队共约二万余人,经宽甸沿董家江(今吉林浑江)北上,由南面进攻赫图阿拉。

辽阳和广宁为明朝辽东根本重地,派总兵官秉忠率兵一部驻守辽阳,为机动部队;总兵官李光荣率军一部戍守广宁,保障后方交通。并以管屯都司王绍勋总管督运各路粮草。

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全局。此人既庸懦昏聩,又骄躁寡谋。原定二十一日出师,十六日天降大雪,跋涉不前,复改于二十五日进攻。杜松因大雪迷路,请缓师期。刘铤也以未谙地形,再请缓师。杨镐勃然大怒道:“国家养士,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有军法从事耳!”④杨镐只图侥幸取胜,置天时、地利、人心、敌情于不顾,限令明军四路兵马于三月初二会攻赫图阿拉。但是,四路明军出动之前,“师期已泄”⑤,作战企图已为后金细作侦知,因而努尔哈赤得以从容作出对策。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四路进击的军事部署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皆山险,且远敌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之兵”⑥,并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⑦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努尔哈赤率八旗精兵六万人,再加上其它兵力共约十万人,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迎击来势汹汹的明军。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刘铤军先头部队从宽甸北上,后又侦知杜松军出抚顺关东进。努尔哈赤判断:“明使我先见南路有兵者,诱我兵而南也;其由抚顺所西来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战。破此,则他路兵不足患矣。”⑧因此,只派五百人防守自宽甸来攻的刘綎先头部队,集中主力迎战杜松军。杜松是一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将官,他悬军深入,轻敌冒进。为了抢头功,他命令军卒不待舟筏,策马渡河,浑河流急,明军淹死的不计其数。三月初一,他驰至萨尔浒。其时,北路马林军始由开原出铁岭,叶赫军尚未行动,后金军砍树塞道阻滞,尚在途中;南路李如柏军,虽由清河堡出发,但行动迟缓,二月二十九日则刚出鸦鹘关;东路刘铤军虽于二月二十五日出宽甸,但因在凉马佃会朝鲜军,尚在马家口一带行进中。只有杜松所部“违期先时出一口”⑨,已进至萨尔浒。杜松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山下;自率万人进抵吉林崖(在萨尔浒东北),攻打界凡(在赫图阿拉西北铁背山上)城。

努尔哈赤命代善、皇太极率少数兵力援界凡,亲统八旗铁军冲向萨尔浒。明军用战车列阵,放火铳,发巨炮,炸弹爆发,血肉横飞。后金铁甲骑兵奋力冲击,在呐喊声中,狂扑明军萨尔浒大营。铁骑集中一点,攻陷方阵,突破战线,纵横驰突,一鼓作气,攻下了萨尔浒明军大营。紧接着,后金军又驰赴界凡。当时进攻界凡的杜松军,听到萨尔浒大营失陷的败报,军心已动摇,又遇到从吉林崖山下压过来的后金军,士气更加低落。杜松率官兵奋战数十余阵,企图占据山头,忽然大风扬尘,对面不见人,明军打起火把,从明击暗,铳炮打人丛林,对后金军杀伤甚微;后金军从暗击明,发无不中。后金军以数倍于杜松军的兵力四面围攻,杜松左右冲杀,矢尽力竭,落马而死,他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说:“明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等皆没于阵,横血流成渠,其旗帜、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流澌焉。”杜松贪功冒进,轻骑深入,不谙地形,舍长取短,终于遭致惨败,是必然的。

明军主力杜松部被歼灭后,努尔哈赤又乘胜挥戈北上,急攻驻守在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三十余里)的马林军。马林见杜松兵败,所部军哗,急忙转攻为守,形成“牛头阵”:马林亲自率军驻尚间崖,依山结成方阵,环营挖三层壕堑,壕外排列骑兵,骑兵外布枪炮、火器、壕内布列精兵。参将龚念遂在斡珲鄂漠结营。潘宗颜在飞芬山扎营,两营相距数里,成犄角形。马林自以为“牛头阵”既能互相救援,又能以战车和壕堑阻遏后金骑兵的突袭。但他消极防御,兵力分散,恰好给努尔哈赤提供可乘之机。三月初三,努尔哈赤集中兵力进攻龚念遂营。后金骑兵猛冲龚营一隅,突破缺口后,接着以步兵正面冲击,攻破明军车阵,龚念遂营破战死。

努尔哈赤在攻破龚念遂后,又率主力进攻尚间崖,马林率军迎战。两军短兵相接,骑兵横驰,正在酣战之际,主将马林怯战,策马先奔,副将麻岩战死,余众大溃,后金军夺占尚间崖。接着率兵击破潘宗颜部,潘宗颜营溃战死。叶赫军至开原中固城,闻马林兵败,大惊而遁。北路明军。除主将马林率数骑逃回开原外,全军皆没。

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南下,进攻宽甸路的刘铤军。刘铤治军向称严整,行则成阵,止则成营。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努尔哈赤为全歼刘铤军,乃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术,事先设伏于距赫图阿拉东南约五十里的阿布达里冈,以五百名精骑诈充明杜松军赚诱刘铤速进。阿布达里冈一带,重峦叠嶂,山路险隘,刘铤督令兵马单列行进。后金军弥山盈谷,伏兵四起,首尾齐击,四围厮杀。刘铤力战,中流矢而死。朝鲜援兵被迫投降。

杨镐在沈阳,听到明军三路败报,急令清河路李如柏回军。李如柏怯懦蠢弱,出师晚,行动缓,仅进至虎拦冈(在清河堡东),还没有同后金军交锋,即接到回师命令。后金哨探二十人在巡逻中,发现李如柏退兵,发出冲击信号,明军以为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后金军乘势斩杀四十人,获马五十,明军自相践踏,死伤千余人。

萨尔浒之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这次战斗前后不过五天,以明军溃败和后金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明军由于政治腐败,军事废弛、将帅不和、指挥失算而遭到惨败。后金汗努尔哈赤则正好利用明军上述弱点,再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指挥才干,终于取得辉煌战果。后金军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次惨败,完全陷入被动,辽东局势顿形危急。乾隆皇帝曾称颂这次战役说,清朝的“基业实肇乎此。”可见此役对后金的深远意义。

注释

①《满洲实录》卷四。

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

③明军数字,各书记载不一。《三朝辽事实录》作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人,《辽广实录》作九万人,《明史纪事本末补遗》作十万人,《光海君日记》作十四万人,《满文老档》和《清史稿》作二十万人,《清鉴辑览)作二十四万人。《清实录》作二十万人、号四十七万等。

④《明史纪事本末》卷四。

⑤《明神宗实录》卷五八○。

⑥《清鉴易知录》前编二,天命四年三月。

⑦夏允彝:《幸存录·东彝大略》,《明季稗史初编》卷一五。

⑧《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

⑨《明神宗实录》卷五八○。

同类推荐
  • 汉末二世祖

    汉末二世祖

    老天似乎开了一个玩笑,昔日杀手之王竟然穿越到了汉末最出名的二世祖身上!在这个金戈铁马,百舸争流的时代,豪杰沙场热血,名士谈笑风流,望族暗搅局势。文不成武不就的二世祖又要如何逆天改命,终止那茶几般的人生?~~~~~~~~~~~~~~~~~~~~~~~~~~~~~~~~~~~~~~~~~~~~~~~~~~~~~~~~感谢书友卖萌不可耻提供一个书友群,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群号262434536
  • 重生于康熙同年

    重生于康熙同年

    张磊穿越回到了清初,当他不由己身地来到了京城时,玄烨不久后当上了皇帝,他抓住机会,摆脱了悲惨的命运,一步步地走上了时代的最高峰。
  • 句曲君传

    句曲君传

    正史背后藏着的惊天权谋根据史实改写,人物、事件均真实发生过历史依据书目:《晋书》、《世说新语》、《晋阳秋》
  • 穿越制裁

    穿越制裁

    所谓穿越者的宿命,便是横行于历史,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或称王称霸福泽后世,最不济的,还能潇洒快意,带上三妻四妾,寻那世外桃源。然而王野的宿命,虽也是穿越,却不但无法改变历史,更要与穿越者们斗智斗勇,使历史恢复原貌。他戏称自己为救火队员,专门负责给穿越者擦屁股,可又被穿越者们惊恐地称之为——制裁者。在穿越与制裁之间,究竟谁更高一筹?快意地放纵与历史的真相,究竟孰轻孰重?我们活于世间所见的历史,究竟是其本来面貌,还是被肆意篡改而不为人所知?《穿越制裁》为你献上精彩又真实的历史原貌!
  • 知恨

    知恨

    人生几次大起大落使得自己逐渐的堕落,社会的现实、其实并不像电视剧那样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人生本是一本难念的经,其中个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慢慢的品尝才知道。但是有些人的确努力了,可是他们最后失败了,但是选择了自己的路但是对于这一生来说他们成功了
热门推荐
  • 校园纯爱系类

    校园纯爱系类

    今日的相遇只是为了那日许下的承诺,及时你已经有了暗恋的人,我就尽量的搞破坏就行了,一切只是为了告诉你,我爱你
  • 渺渺莲抄

    渺渺莲抄

    豹尾扫过,弹落阔叶罗芋上的水珠。蟒蛇悄然穿行其间。晴空幽深,梵河绕行佐达罗城。以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为起始,宛如母神摩奴.斯婆阎菩婆一般温柔地滋养了沿岸所有生灵。
  • 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

    没有一种情可以让人舍生忘死,没有一种恨可以让人刻骨铭心,没有一种恩可以让人没齿难忘.我曾穿过最深的黑暗,我曾越过最远的光年。我曾在黑暗的底层苦苦挣扎,我曾在光明的巅峰笑傲群英。命运要我注定争战,我就让天血染长虹。他是光明与黑暗,它是正义与邪恶。命若有时终须有命若无时莫强求这是他的人生代言
  • 一剑灭天

    一剑灭天

    “纵然天要阻隔,又能如何?我天奇必以手中之剑,败尽天下强者。让剑之足迹,踏遍诸天万界,以证无上剑道!”携带着无上剑技的剑修天奇,因一场惊天大战而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这不是终点,这是他将要征服诸天万界的新起点!
  • 虐情:恶魔总裁的囚宠

    虐情:恶魔总裁的囚宠

    她,唐小雪,清纯可人,却没想到竟遇到恶魔一般命中注定的他。他,龙煜辰,龙氏总裁,俊美邪魅,个性诡秘难测,从再见而不相识的那刻起,他便为她设下一个个陷阱,不折手段,只为把她囚禁。他,安以臣,风流尔雅,却有神秘莫测,一开始只把她当个玩具,却没想到有一天会失去自己的心……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在一定时间段内,发挥出工作的最大价值,需要我们要对工作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懂得工作方法的人,做起事情来,就会显得从容、稳重,把工作做得有质有量,深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赞誉;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整天忙忙碌碌,非但不能出成绩,反而把自己累得一塌糊涂。效率、质量、态度是对现代职场人的基本要求,本书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从而提升你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 一生三靠:断谋说

    一生三靠:断谋说

    本书讲述了“汉初,张良善谋,萧何善断,韩信善战。靠这三人,刘邦取得了天下。唐初,“房谋杜断”,杜如晦长于断,而房玄龄善于谋,李世民靠此二人取得贞观盛世。明孝宗时期有名的三内阁大臣李东阳、刘建、谢迁。当时世人评价李公有谋、刘公善断、谢公好口才。靠这三个人,大明朝取得了辉煌。类似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只要谋得周全,断得准确,说得动听,定能助人立足于世,创造赢局。
  • 恶魔黑少:恋上灵异女友

    恶魔黑少:恋上灵异女友

    摔倒山洞意外唤醒沉睡千年的精灵,得到像哆啦a梦穿梭异地的灵术。她有点脑抽加白痴地试了下刚会的‘本事’而已,竟瞬间已身在某市....那谁,大半夜的穿着白裙加披头散发在那蹲着干嘛呢,结果对方抬起头来...吓得早已不见踪影。看似柔弱胆小确实则惊人的他撞上哪里有她在哪里就有大麻烦的她是碰出火花还是爆发岩浆...异能在手,她乐得逍遥,装傻充愣的外表下藏着聪慧狡黠之心;悬疑,惊悚,看他们如何玩转小鬼.....
  • 一本书看懂中国史

    一本书看懂中国史

    本书讲述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代帝王故事,其内容都是基于历史典籍和著名的史书材料整理而成。为了让读者对中国历史了解的更为透彻和详尽,同时也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不影响事实的基础上,本书尽量保持了事件和故事的完整性,做到言语简短而详实,内容有趣而丰富。本书所采用的历史资料也都以客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评断,而不是仅从一家史书中摘录而成。所以,有些历史事件和帝王故事也许会颠覆你原本的认识,同时也让你从更多的角度去评判、审视,以更深的思想层次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 大妖出山

    大妖出山

    我若出山,定当祸乱天下,只因你的转身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