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200000020

第20章 崇祯治乱(1)

明末政治腐败,积弊难匡,权阉魏忠贤与客氏狼狈为奸,残害臣民,荼毒天下。熹宗至死不能察其奸情,终生为之蒙蔽。天启七年(1627)八月,熹宗病笃,召见阁、部、科、道官员于乾清官,宣谕魏忠贤、王体乾都是老实听命、对皇室忠贞不渝之人,可以与之共商大事。“内阁黄立极等对曰:‘皇帝任贤勿贰,诸臣不敢仰体!’上悦”①。熹宗又下一道遗诏说:“以皇五弟信王由检嗣皇帝位。”②时魏忠贤势力猖炽,中外危傈。熹宗召信王入宫,对群臣说:“吾弟当为尧舜之君。”③信王惶恐不敢当,只说:“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④信王出,熹宗死于乾清宫,年23岁。魏忠贤亲迎信王入大内,朱由检万分惶恐,在袖中自带食物入宫,不敢用御膳,深惧食中投毒。时大臣亦不得见信王。朱由检是夜燃烛独坐。久之,见一太监持剑过门,信王取剑观赏,留于几上,允以有赏。旋又有值更者击梆而过,信王出门慰劳,问左右欲给酒食,何出?侍者以宜问光禄寺。传旨取给之,欢声如雷。次日,即皇帝位于中极殿,受百官朝拜,不准庆贺,是为庄烈帝。

朱由检即位之初,颇思有所振作,素知魏忠贤专权误国,蓄意除之。先是,杨所修、杨雏垣弹劾崔呈秀,诚探朱由检是否能辨奸邪。崇祯帝览奏,令崔呈秀归里守制。接着,贾继春上疏弹劾崔呈秀,给事中许可征揭露崔呈秀子崔铎考试作弊,非法中举做官。经吏部核实后,罢崔呈秀官。又浙江巡抚潘汝祯为魏忠贤建祠作俑,被削籍。因崔呈秀案件事多涉魏忠贤,所以崇祯帝将魏忠贤调离大内,安置于凤阳。

先是,魏忠贤奸党颂其功德,请建生祠者络绎于道。此时杨邦宪上疏披露此事,朱由检刚刚继位,读此疏时,边读边笑。魏忠贤预感崇祯帝深恶此事,急忙辩解,硬说疏中颇有夸张不实之辞,朱由检权且作罢。后主事钱元憋又上疏揭露说:魏忠贤构党株连,阴养死士,陈兵自卫。员外史躬盛、主事陆澄源也都交章论其罪恶。嘉兴贡生钱嘉征,列魏忠贤十大罪状。其中,“掩边功:辽左用兵以来,堕名城、杀大将,而冒侯封伯。伤民财:郡县请祠遍天下,一祠所费不下五万金。敲骨剥髓,孰非国家之脂膏!亵名器:崔呈秀之子铎,目不识丁,贤书(因魏忠贤致书考官示意)遂登前列”⑤。读后令人发指。于是朱由检召见魏忠贤,使内侍宣读十大罪状疏,忠贤震恐丧魄,以重宝赂信王府太监徐应元求解难。徐应元曾是魏忠贤的赌友,朱由检得知此事,痛斥徐应元,立即下令收捕魏忠贤。诏谕说:“逆恶魏忠贤,擅窃国柄,诬陷忠良,罪当死,姑从轻发凤阳。乃不思自惩,素蓄亡命之徒,环拥随护,势若叛然,令锦衣卫逮治。”⑥魏忠贤接旨从凤阳上路后,走到阜城,忽闻皇帝下谕逮治,知无生路,即与死党李朝钦一起自缢身亡。崔呈秀在家,听说魏忠贤已死,于是排列姬妾,罗列珍宝,呼酒痛饮,一杯毕则碎一杯,饮后自缢而亡。熹宗乳母客氏亦被处死,其家属无少长皆被诛。人皆以为这是客氏一家过去荼毒天下臣民的报应。

初,魏忠贤用事,外廷文武大臣阿附魏忠贤者,有“五虎”、“五彪”之目。“五虎”是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仇文焕五人,他们主要是给魏忠贤出谋划策的。“五彪”是武官许显纯、田尔耕、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五人,他们主要是主管杀戮的。所以在诏书中特别标明这文武十人名姓。此外还有周应秋、曹钦程等号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不可胜数。总之,朱由检即位之日,也正是魏忠贤势力极为嚣张之时,然而崇祯帝能不动声色,惩办元凶,尽诛党羽,旁无一人相助,能做到“神明自运,宗社再安”⑦。史书谓“崇祯始政,天下翕然称之”⑧。在诛杀魏忠贤翦除阉党的同时,还罢苏、杭织造。并诏谕天下说;“封疆多事,征输重繁,朕甚悯焉。不忍以衣服组绣之工,重困一方民。其俟东西底定之日,方行开造,以称朕敬天恤民至意。”⑨

南京御史刘汉建议尊崇儒学,整顿吏治,慎加名号,重农节用。朱由检同意此议。下旨:吏部对现任官员严加清汰,正式编制之外的官员,要严加荐选,宁缺勿滥。文臣不是正卿,武臣不是勋爵,总兵不是实有战功之人,不得妄加保、傅之衔。朱由检在便殿批阅奏章,闻到一股香气,心意扰乱,他很怀疑,出外散步片刻才安定下来。他询问内官此为何香?内官回答说:这是内宫发春之香,两朝都照此点燃。崇祯帝怒斥内官,让他们立即毁掉,不准再燃。同时还长叹说:“皇考、皇兄皆为此误也。”⑩

崇祯元年(1628)正月,禁止宫中穿文绣华丽衣饰,妇女不准戴金冠等。这是听了御史梁天奇的谏议后,崇祯帝作出的决定。敕命司礼监典卖魏忠贤田宅。有人请求将魏忠贤宅院加赐功臣。崇祯帝说:“俟东西底定,留赐策以待功臣。”并榜示其宅第为“策勋府”。户部给事中黄承昊上疏说:太祖时,边饷银只有四十九万三千八十八两,神宗时就增到二百八十五万五千九百余两,熹宗时已达三百五十三万七千七百余两。其他京支杂项,万历年间岁收不过三十四万一千六百余两,而近年来竟增到六十八万二千五百余两。今户部开支共五百余万两,而岁入不过三百二十三万两,亏空近二百万两。这样边兵无法不荒疏,而农官也无法不愁怨。请求敕令各边都抚,清查历年增饷用度。至于京支杂项,也要切令各衙门自加严汰。还建议西北边塞,应督责当地官府开垦荒田,以定军饷。

户部给事中韩一良上言:以前皇上召大臣于平台,有“文臣不爱钱”之语,然而今天世上哪一个地方可以不用钱呢?又有哪一个官员不爱钱呢?韩一良认为,当时的官员,县官是行贿的首恶,各部给事是纳贿之魁。而当今说起蠹民之罪,没有一个不归罪于郡守县令的。然而守令的薪俸又多不到位,又怎能养廉呢?他说,自己上任不到两个月就辞退赂金500两。他说自己交友很少,还有贿赂者,其余官员贪赃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他建议严惩纳贿贪赃者,首恶重办,使所有官员视钱为污,惧钱如祸,这样文官不爱钱的风气才能树立。崇祯帝认为韩一良的建议很好,特将中外大臣召集于平台,让韩一良宣读他的建议,并予以褒奖,当即提升他做右佥都御史。

崇祯元年(1628)七月,宁远兵变。当时四川、湖广兵驻宁远的人,因为缺饷四个月,哗变。其于13营也都响应,变兵将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捆绑于谯楼上。兵备副使郭广刚刚到任,收集了两万金颁发给部众,士兵仍不满足,于是又向商民借了钱共足5万两。士兵怨恨稍平,释放所缚官员。毕自肃引罪自缢。崇祯帝遣袁崇焕前去调解。袁崇焕八月抵山海关,与郭广商议,先诱首恶张正朝、张思顺,让他们先抓15人斩于市。再斩中军谋士吴国琦,杖责参将彭簪古,贬黜都司左良玉等人。然后让张正朝、张思顺为前锋戴罪立功。张世荣、苏涵淳以贪虐而引发兵变,也予以贬斥。只有都司程大乐所辖一个营没有附和哗变,特予以褒奖。于是宁远兵变始靖。十月,锦州又发生兵变,袁崇焕请增军饷。崇祯帝召廷臣议,阁臣求允发增饷。崇祯责成户部尚书毕自严全权办理。礼部尚书周延儒说:“关门昔防敌,今且防兵。宁远哗饷之,锦州哗复饷之,各边且效尤。”帝曰:“‘卿谓何如?’延儒曰:‘事迫不得不发,但需求经久之策。’帝颔之,降旨责群臣。居数日,复召问,延儒曰:‘饷莫如粟,山海关粟不缺,缺银耳。何故哗,哗必有隐情。安知非骄弁捕煽,以胁崇焕邪?’帝方疑边将要挟,闻延儒言大悦,由此属意延儒”。崇祯此时暗问周延儒,并听信奸臣之言,对有功边臣,始生狐疑猜度之心,为后来冤杀袁崇焕种下夙因。

崇祯二年(1629)四月,山陕大饥,起义发生,朝臣捐俸助饷。崇祯帝认为诸臣捐俸助饷是兴利除弊,国家受益必多。顺天府尹刘宗周说:陛下励精图治,召廷臣于文华殿,亲理细务,朝令文考,急欲太平盛世速来。然而急功近利,就要见小利而慕近功。他说:朝廷汲汲所求者,边事也。然而“竭天下之力以养饥军,而军愈骄,聚天下之军以冀一战,而战无日,此计之左者矣”。边塞防守,情况复杂,应从长计议,不应急求数年之效,这样必会引发相反效果。他又举例说:“今日所规规于小利者,理财也。民力已竭,司农告匮,而一时所讲求者皆聚敛之术,水旱灾伤,一切不问。有司以掊克为循吏,而抚字之政绝;大吏以催科为殿最,而黜陟之法亡,赤子无宁岁矣。顷者严赃吏之诛,自执政以下坐重典者十余人,可谓得救时之权。然贪风不尽息者,由于道之未尽善,而功利之见不泯也。”崇祯帝不久又复故大学士张居正荫,赐故都督戚继光表忠祠堂。

八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史堇,阴谋兴大狱为魏忠贤及逆党报仇。就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定袁崇焕罪名。还牵连到过去首辅钱龙锡,认为杀毛文龙,是钱龙锡首倡。史擎说:“袁崇焕离京时,以重金数万贿赂钱龙锡,钱龙锡巧为营干,转祸于毛文龙,置国法于不顾。”崇祯览奏后大怒,敕命刑部官五日内查明此案,案情查明后上报。崇祯帝召诸臣于平台,认为袁崇焕谋叛,当处以极典。群臣认为,斩帅虽钱龙锡开端,但有“处置慎重”等语,本意不在专杀;至于议和之事,首倡于袁崇焕,钱龙锡并未批准。然而军国大计,两臣私下商议就去执行,不上疏请示,造成恶果,罪责难逃。“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刘宗周于十月“事稍定,乃上疏曰:‘己巳之变,误国者袁崇焕一人。小人竞修门户之怨。异己者,概坐以崇焕党,日造蜚语,次第去之。自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廷浸疏。文法日繁,欺罔日甚,朝廷日堕,边防日坏,今日之祸,实已巳以来酿成之也。”’可见崇祯自错杀袁崇焕后,对朝廷危害极大,奸臣竞进,朝政日暗,明王朝危亡之势已难挽回。

刑科给事中吴执御说:理财加派不得已而用之,这种事怎可逾年而不废止?他认为,捐募和搜刮,两者很难取法。崇祯帝则认为,加派是向富人加派,连累不了穷人,捐募是凭人们的正义感,至于搜刮固然会滋养奸邪,但如果得到循吏,依法行事,难道还会给百姓带来不利吗?这时崇祯帝已经露出刚愎自用,不纳嘉言的本性。是年(1631),浙江海盗扰害沿海,湖广民变后树帜与朝廷对抗。宣大兵饷需数十万,责成两广解纳,实际只纳银七千两远不及酬,崇祯帝责其玩忽职守。山、陕饥民起事,见官兵即散,官兵退则又聚。崇祯帝认为,“寇”也是朝廷子民,可抚就抚。广西靖江王府,因争继位内哄。四川乡绅褒挟御史事发生。云南、贵州亦生民变。朝廷面临多事之秋,吴执御上疏说:现在朝廷每年收入四百万两,今天又加到七百万两,但仍缺额一百六十万两,朝廷仍觉粮饷不裕。吴执御认为,加派则害民,不加派则害兵。过去宁远、锦州兵变,袁崇焕集数百万金消解,耗费浩大。他认为沿边各城邑,应令吏部选补贤能,用本地钱粮训练本地土著,这个办法一实行,粮饷可以不取偿于司农,兵不借助于戍卒,当属方便可行之策。崇祯帝认为,钱粮留截本地,国税将从何而出?不听。不久,吏科给事颜继祖又谏减催科事,严遭斥责。此后,吏部考选官员,先看税粮能否完足,不问如何抚民。朝廷选官又专于催科。这一切都导致了明朝法制的明显变化。

崇祯帝于多事之秋,惟思急功近利,不思纳谏革弊,摧旧立新。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上言曰:“养凤欲鸣,养鹰欲击。今鸣而箝其舌,击而绁其羽,朝廷之于言官,何异于此!使言官括囊无咎,而大臣终无一人议其后,大臣所甚利,忠臣所深忧,臣所为太息也!且皇上所乐听者谠言,而天下误以攻弹贵近为天子所厌闻,其势将披靡不止。”崇祯帝认为袁继咸是越职言事,痛加斥责。这时崇祯帝益加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再也不像初登极嘁那样谦恭谨慎了。

崇祯后期,边关战事日紧,山陕农民起义日炽,全国灾荒频仍。在危难之中,崇祯帝还要经常游猎,性格也变得喜怒无常,苛责直言忠鲠之士,亲信重用佞俸之臣。为应付后金进攻,加强蓟辽边防,加派辽饷;为镇压农民起义,加派剿饷;为操练士马,再加派练饷。三饷负担已超过农民—之半,再加上其它京用杂项催征,百姓苦不堪言。荒年饥岁则人相食。以致朝野臣民均斥崇祯帝为暴主昏君!终于在内外交困之下,陷大明王朝于覆亡之地。

崇祯十五年(1642)十一月,左都御史刘宗周上言六事:一、建道揆,他认为京城是首善之地,先臣冯从吾曾建“首善书院”,请求迅速恢复,以表明朝廷致治之本;二、贞法守,太祖读《老子》,深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之理,立即焚毁锦衣刑具,要求一切诉讼,听法司决断,不必下锦衣,今应恢复此事;三、崇国体,大臣三品以上获罪应该让九卿、科、道会审后,交付刑法部门,依法收系,不可滥系无辜。即使在刑戮之时,也不能忘记礼遇之意;四、清伏奸,凡是朝廷收到匿名文书,请求立即毁掉;五、惩官邪,京城士大夫与地方官员交际愈多,奸巧愈深,要求臣属听到消息后,就马上弹劾告发。再遇中外官勾结之事,皇上要严断;六、饬吏治,他认为当今吏治腐败,如催科火耗、词讼赎锾,已成定例。至于营升谢荐,贿赂之风就更加厉害。请求严惩贪赃枉法,以清吏治。不难看出,刘宗周所言六事,活生生勾勒出崇祯末年明朝官场腐败,弊端丛生、风教败坏的黑暗政治概貌。崇祯帝对这六条建议虽深感痛切,但已无力回天。

同类推荐
  • 家国日月

    家国日月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个最不像穿越者的穿越者。无勇、无谋、懒惰、胆子小,甚至连历史也不很清楚,更不知道现代化,这样的一个穿越者,却成为一代奇人。一个最像穿越者的穿越者。有勇、有谋、勤奋、有胆魄,熟知历史,一心想根据现代社会改变古代,这样的一个穿越者,遭遇却超乎想象。
  • 史记一读就懂

    史记一读就懂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本书节选了《史记》原著的部分内容,按原书的顺序编排,希望借此帮助读者管窥原著中的智慧。
  • 重生之我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 女真驸马

    女真驸马

    被雷劈后穿越到明朝时的东北,被女真部落酋长救回营地,结果被酋长摆了一道,稀里糊涂成为女真部落酋长的女婿,于是认命的欧阳军从小小的女真部落开始,参加朝鲜壬辰战争,统一辽东女真,吞并东瀛倭寇,窥视大明……
  • 兰亭之俯仰一世

    兰亭之俯仰一世

    日本侵华期间,一份古墓地图被发现,传闻墓中埋藏着一件绝世国宝。日本人想夺宝献给天皇,被几个侠士得知,舍身护宝,引出了一场围绕着墓中国宝的纷争。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里,生命异常脆弱,人性的善与恶显露无余。究竟是什么样的情能让人铭记一生?什么样的义能让人舍生相许?什么样的恩能让人结草衔环?什么样的仇能让人不共戴天?蒋介石、戴笠等国民党高层,卢永祥等北洋军阀,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上海滩大亨,板垣征四郎等日军头目,甚至还有温韬、李嗣源这些五代时期的政客,乃至于王羲之、谢安这些东晋风流名士,这些人之间有什么交集?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时光荏苒,人生如戏。不求名垂千古,但求俯仰一世,无愧于天地!
热门推荐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缘起海贼王

    缘起海贼王

    一个平凡普通的小人物,为了成为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努力的奋斗着。
  • 赛里奥斯传奇

    赛里奥斯传奇

    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咿呀学语的幼儿;从蹒跚学步的幼童到求知探索的儿童;从学习思考的少年到的怀疑叛逆的青年……从踏入校园的畏惧、好奇到走出大学的迷茫、自信……从无知、无畏、充满幻想和激情,到愤慨、迷茫、知道敬畏……毫无疑问,虽然我们总是不想承认,但是我们的的确确在一点点长大!既然成长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所谓的迷茫与逃避就显得毫无意义,我们唯有迎头而上!----------这是一个少年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不断成长的故事,这里有亲情、友情……嗯,或许还有爱情。
  • 化龙追仙传

    化龙追仙传

    化龙是受龙所托,追仙是为了寻找那个的神秘师傅。然而,修真界真的如她所言,是一个祥和美丽的世界吗?到底地球是被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被丢出修真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修真界将要彻底沦陷了吗?掌控者除了秦羽和鸿蒙真的就再没有第三人了吗?当化身鸿蒙的秦天再次和魔道掌控者战于三十三天之上时,诸天之上又将会多出一位凌驾于掌控者之上的存在吗?
  • 所罗门之荒岛奇遇记

    所罗门之荒岛奇遇记

    所罗门在荒岛醒来,失去了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在荒岛上会有些什么遭遇呢?现代版的鲁滨孙漂流记。
  • 星霜残月

    星霜残月

    一柄令天地变色的星霜剑,一把令日月无辉的残月刀,一名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这三者结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闲暇时,端一杯香茶,且听我细细道来。
  • 仙君他要我还债

    仙君他要我还债

    第一次见重宴时,酒幺还是一株月桂。他锱铢必较,对赠她的十年甘露谨记在怀。三百年后,蟾宫复见,夜色初上月华未露。他风姿卓绝,一派谦谦君子。她笑意盈盈:“祝殿下早生贵子。”“欲行此事,怎可以少了宫主。”
  • 魄纹界记

    魄纹界记

    异世之斩,魔陆重生,魄纹陡闪,契约心中,雄心未泯,霸世称雄。他曾颓废末志,也曾跌宕坎坷,在世间这人情世事,他身负重任。报仇称雄,他霸世威风。纵然爱恨情仇,他孑然一身,立下这雄心,重生之门,再度降临。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恶魔殿下的小小女仆

    恶魔殿下的小小女仆

    温小染人穷志不穷,以全省第一的成绩特免考进了……传言中的恶魔中学!一入学,就成了全校学生膜拜的大神,全校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以及,全校女生的公敌?!三年前,羁绊初定,却相互嫌弃;三年后,情根深种,依旧死缠烂打。“你欠我一个道歉。”“对不起。”“你欠我一个解释。”“我真不是故意的,那是意外。”“你欠我一千万。”“三年为期,打工还清。”“你还欠我一个人。”“啥……?”“欠债还钱,欠人,不如以身相许吧。”你以为这是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可爱公主被霸道王子宠上天?错,这只是一个斤斤计较小气吧啦的腹黑少爷与鬼马精灵坚强勇敢的乖巧女仆之间的斗智斗勇。
  • 每天学点美容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每天学点美容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肌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主要作用是隔离人体内部与外在环境,并阻止皮肤外部与内部的物质交换。它能调节体温,感知压力、温度、疼痛,同时也是防御外在威胁的盾牌。肌肤还像一面镜子,当我们疲倦、营养不良、有压力时,健康情况也会通过皮肤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