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5200000009

第9章 武则天长住东都洛阳之谜

洛阳是唐帝国的两都之一。武则天执政时期,洛阳取代长安的政治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都城。作为一位独特魅力的政治家,武则天这样做有她的道理吗?难道洛阳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发生了变化?我们且听历史学家的回答。

唐朝都城在长安,长安从唐高祖起一直是第一政治中心。此外,唐朝还有一个陪都,那就是东都洛阳。从唐高祖至高宗,主要政府机构和办公地点均在长安。武则天登上帝位之后,除了长安元年(701)十月到三年十月这段时间住在长安以外,其余时间一直住到洛阳去了。

两《唐书》记载,武则天于684年九月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并且“改东都为神都,宫名太初”。改东都为神都,看来是想抬高洛阳的地位;而“太初”则意味着一切从新开始。与此同时,武则天又在洛阳立武氏七庙。688年二月还在洛阳建立了明堂。七庙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明堂是帝王举行祭祀、朝会、庆祝各种大典的场所。武则天把七庙和明堂建在洛阳,无疑是想要以洛阳代替长安了。此外,691年七月,也就是武则天登上皇位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就把关内十万户居民迁到洛阳,至此,武则天要以洛阳为全国新的政治中心的用意已显露无遗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长住洛阳,并以洛阳代替长安呢?

来自于传统史书的记录一般来说是比较原始可信的,关于这件事却有着一种独特的说法。《资治通鉴》和两《唐书》等史书上都记载,武则天曾与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王、萧失势被囚,高宗恻然伤之,对二人表示即将重新处置。武则天知道后,令人杖二人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之中,还骂道:“令此二妪骨碎。”二人数日后死去。此后,武则天便经常在梦中见到她们“被发沥血如死时状”。为了摆脱噩梦的困扰,她先是移居蓬莱宫,但眼睛前面还是经常出现两人身影,不得已,就直接迁居到洛阳。这种说法自司马光开始已流传了很久,但是它看似顺理成章,却有许多漏洞,引起了不少怀疑。

首先,武则天常住洛阳并把洛阳作为政治中心,是高宗死后的事,距离王、萧二人之死有二十多年了,把二者联系起来成为因果关系,不免有些牵强。其次,就武则天一贯的行为和性格来看,她不像是那种惧怕厉鬼报复的人。移居洛阳之后,她也没有少杀人,有学者甚至认为她杀人杀得“手滑”。因此,史书的说法难以成立。

另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之所以长期住在洛阳,“无非为其曾在长安出家,避洛阳可以纵情荒淫享乐起见”。这种说法也有待商榷。因为武则天先后任皇后、皇太后和皇帝,她的一举一动均受人瞩目。她要享乐也好,要掩盖曾在长安出家为尼也好,简单地靠迁居洛阳的方式并不能掩盖过去。更何况徐敬业起兵时,骆宾王起草的檄文中就有“洎乎晚节,秽乱春宫”的词句,可见她的过去早已为天下人所共知,再怎么迁都也于事无补。至于她要享乐,就更不用避人耳目了。且不说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为其面首一事是否属实,光看武氏的作风,她在平定叛乱和治理朝政上,手段之强硬与任何一位男性帝王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如果她要贪图享乐,还会惧怕舆论的制约吗?

有人认为武则天长住洛阳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早在隋炀帝时,留在东都的时间比长安为多。入唐后,唐太宗曾三幸洛阳。其时关中屡遇天灾,农产品供应不足,所以帝王往往移居洛阳,等到关中农产丰收,然后再回到长安。唐高宗曾七次到洛阳去,也主要是这个原因。至武则天,干脆就长住洛阳了。长安的运输远不及洛阳来得方便,而洛阳地处南北运河的中点,交通漕运便利,因此洛阳得到武则天的看重固然不排除有政治及帝王私欲上的原因,但主要是因其经济地位决定的。

还有一种说法,较前面几种而言更为新颖,即认为武氏迁居洛阳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她的目的在于改朝换代,以周朝代唐朝。在封建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继承制度的局限下,一个女人要夺取王位,做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实属不易,而武则天先后作为皇后、皇太后、皇帝,这一路走来更是比别人多了几分尴尬。虽然她最后成为了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作为李氏之妇,其子为李氏之后,她和李氏之间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法改变“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传统思想和以男子为中心的帝位继承制度。她不能与李唐皇朝彻底决裂,不论是贬低或是抬高李氏王朝对她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她只能选择另起炉灶,建立新的政治中心,这样一来,既不会侵犯李氏在长安的原有地位,也显示了武氏在洛阳的另一番至高无上。无疑,这一举动对于协调李氏和武氏的矛盾也是有利的,显示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和智慧。

更有一种观点认为,武则天长居洛阳的原因是高宗时期开始的独特的军事和政治原因造成的。高武时期周边地区军事形势较初唐有很大变化,唐朝与东北方、西方、北方的战事不断。唐高宗为了便于指挥与高丽的战争,多次来到洛阳。与吐蕃发生战争后,唐朝面临着东西两条战线,高宗就在两京之间来回奔走。从当时实际来看,洛阳正好位于全国几何中心的战略位置,较之长安更加便于应付各方的种种战事。武则天上台后,在制度上标新立异,别立系统,政治原因遂成为与军事原因并行不悖的长驻洛阳的又一因素。她想抛弃长安,摆脱李唐王朝的大本营和政治、礼仪氛围。当高宗死后,她连高宗西葬都不愿回长安一趟。

那么,武则天要另外建立一个政治中心,她为什么不选别的地方,而是偏偏对洛阳“情有独钟”呢?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这是由洛阳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所决定的。

长安处于关中平原的中部,虽然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但是由于它屡屡为各朝代的都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多,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满足城内的粮食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在西汉年间,政府就大力发展漕运事业,然而由于路途的遥远,加上三门峡一段的黄河河道狭窄,多暗礁,所以漕运要付出很大代价,往往得不偿失,而位于三河交汇中心的洛阳却与长安截然不同,洛阳尉杨齐哲曾在给武则天的奏书中称洛阳“帑藏储粟,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行,地当六合之中,人悦四方之会”。可见,当时洛阳在经济发展上的条件的确优于长安。

自古至今,洛阳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具有经济和军事两大方面的优势,历代帝王都对它非常重视。汉高祖称道:“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隋炀帝也说洛阳是:“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这一切都说明洛阳在帝王心目中的地位,实际它具备了作为一个都城的条件。到了武则天,她特别青睐洛阳,把洛阳作为新的政治中心,应该说是不足为奇的。武则天之后的中宗、玄宗等,又将神都改成东都,重新回到了长安,洛阳的重要性之后渐渐失去,从这点上看,笔者的观点认为武则天长驻洛阳可能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人物的特殊举动,洛阳本身的地位没有变化,只不过因为武则天的原因才发生了变化。

同类推荐
  • 同名皇帝

    同名皇帝

    起点签约作品。相同的名字,不同的身份,一个是东晋的废帝,一个是现代的下岗大学生,老套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各族美女,猛将良臣,大汉民族在人命如同草芥的年代该何去何从,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五胡十六国是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架空的历史很少从这里开始,希望本书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 纵横大唐之雷霆霸主

    纵横大唐之雷霆霸主

    残唐。此时已不复往日之辉煌。男主角无意中结识了诺羌国的公主,于是开始了他的重铸大唐辉煌之路……
  • 理科生读宋史

    理科生读宋史

    本书对上启五代十国下至崖山海战对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史料为线索,对当时社会、政治、战争等全方位讲述。在很多人看来宋朝是历史上积贫积弱的朝代,但专家学者却认为宋朝是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盛世,通过宋朝以及宋朝周边势力辽、西夏、金、蒙古甚至高丽和越南的历史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为救美人独闯禁宫,搁置恩怨从军西征。揽文才,收猛将,逐鹿中原。平漠北,定波斯,扬帆海外。王牌特种兵刘子秋穿越隋末,逆袭乱世,开疆拓土,为您演绎一段不寻常的隋唐故事……
  • 烽火末唐行

    烽火末唐行

    拥佳丽,助反王,丹心长剑纵横烽火末唐!斗晋粱,却契丹,青灯短笔写就沧桑百战!行歌煮酒在此,候君闲话短长。
热门推荐
  • 别让我妈知道

    别让我妈知道

    关于初中生的那些温馨小事儿,那些属于年少的懵懂爱恋,关于他的一个回忆。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笑意常在

    笑意常在

    本书搜罗中外笑话,汇集成书,包括名人笑话、生活笑话等,让读者在欣赏笑话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 天使般的你

    天使般的你

    她,在大学时努力赚钱帮助男友完成明星梦(这个梗有点烂,不过剧情需要就不要介意啦),硬生生的把本该用来享受的大学生活变成了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打工兼职的忙碌生活,结果,他火了,她就被抛弃了,真是够讽刺的。他,一个拥有着半边天使半边魔鬼面容的男人,全国大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因为脸部的不完美,他受过各种讽刺嘲笑,即使后来事业蒸蒸日上,他也从来没有嫌弃自己脸上的那块儿狰狞的疤痕。第一次见面,他以为她是碰瓷的;第二次见面,他以为她又在坑别人……双重人格vs逗比女此文暖宠文,男女主角身心健康,高洁党可放心食用
  • 花之妖

    花之妖

    他是千年赤炼蛇妖修炼成人,却为了“她”,历经炼狱的痛苦,穿越时空以命换命;他是后宫佳丽三千的一国之君,却为了“她”,放弃如画江山,只为守住她冰冻了的躯体。他是受尽凌虐的绝色美男,遇到了“她”,变成独步武林,傲视群雄的武林盟主。他是沉诡暴戾,无情无欲的魔界首领,遇到了“她”,甘愿历经情劫,沉溺于曾不屑一顾的人类情感。她是传说中的圣女,有人信“得圣女者得天下”苦苦追逐,也有人信“圣女出,天下乱”想将其致死成名。女主坚强善良,遇强则强,冷静中有幽默,机敏中又带点小小的糊涂。
  • 重生之误入豪门

    重生之误入豪门

    温暖万万没有想象到在自己的新婚之夜,林浩却像是变了一个人对自己残忍至此!一夜情仇,一世陪伴!当她怀孕的同时,迎接她的却是一张离婚协议,上一世他爱她如命,这一世却恨她如殇。转眼间他继承家业,迎娶贵族千金,郎才女貌,三年之后,就在她快要走出阴霾的时候,一场悄无声息的阴谋又再开始浮现,上一世他的话,这一世他的话到底能够相信?在他的身世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那个人又是否真的是林浩……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讲述的是发生在1220-1234年的故事。它以札兰丁被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掳掠到蒙古,进而被编为探马赤军灭西夏、征大金,最后驻屯于中原的经历为经,以他和两个女性的情感纠葛为纬,给我们编织了这样一段画面:一个在中亚锡尔河草原长大的少年穆斯林几经辗转,最终成了中原地区的回回人。小说通过对这批来自中亚穆斯林的生存状况、思想文化的变迁,以及他们不幸遭遇的细致入微地描写,让我们理解了这个民族激情澎湃、坚忍不拔、不轻言放弃精神的真正源泉。
  • 东方神娃:龙凤呈祥

    东方神娃:龙凤呈祥

    黑暗再次来袭,女娲被捕,龙娃重创,凤娃失明……“时光的主人啊,我们在此向您虔诚地祈祷,愿您能开启时光的隧道,拯救我们慈爱的母亲,保佑我们天下人的好儿女……”龙凤村里香烟弥漫,村民们无一不是满面忧伤,忧心忡忡。像是回应他们的祈求,一道白光闪现,整个世界便静止了,却不见了那两抹一黄一粉的身影……“放心,我会带他们去看看光明而和平的未来,提高他们的神力,拯救世界……”(本小说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不放弃的自己

    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不放弃的自己

    谁都有不受命运待见的一段,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杜绝它讨厌你,而在于怎样活得让它喜欢你。命运对你残酷,你就要扛得住。微笑面对一切,对自己负责到底——这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也是我自己所期望能够达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