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5600000006

第6章 民间文学蕴含的性别文化内容研究(3)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在世界文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里,爱情故事极其丰富多彩!在民间文学中,“传说”和“故事”虽属于两种体裁,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明显的,民间传说里的母题也经常出现在民间故事里,反之亦然。它们共同负载着不同地域人类生活状况和性别关系的历史文化信息,并直接显示出性别文化模式及其心理特征的原型意义,为我们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中国和西方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西方的“灰姑娘”和中国的“七仙女”都是一直流传至今令人神往的美丽故事,也都同样被高科技时代的影视艺术移植,由于重现在银幕上而更广为人知,并引起现时代人们的钦慕和热爱。那么,这两个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故事及其演变的其他故事负载着怎样的文化信息呢?在男女爱情关系中体现了怎样的性别文化模式呢?在这里,我们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民间传说的“原型”(archetype)性质

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神话有联属关系,保存着神话的超凡力量和理想氛围。所不同的是,神话的主人公是神,如伏羲、女娲、盖亚、宙斯等。民间传说和故事的主人公则或是有神助的人,如灰姑娘、王子、叶限、牛郎等;或是与人有着亲属关系的神,如灰姑娘的生母、七仙女、织女、白娘子等。他们都不是产生在神话时期,也不是生活在神话世界,而是生活在人间。鲁迅认为传说是由神话演进而来的,演进的标志就在于“神格”的人化。“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由天相者……”这种神话因素在民间文学中比比皆是,其原因应该是神话在长期流传中逐渐渗透于民间文学之故。所以,中外的民间传说,或洋溢着激昂的英雄气概,或编织着美丽的爱情梦,沉浸在粉红色的理想氛围里。以超现实的形式反映着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观。

口头流传而丰富多样,一个故事有众多的版本,无论神话或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都是如此。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流传形式。口口相传的过程,其实就是集体创作的过程,也是集体传诵的过程。显然,在创作和流传的同时,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民族的文化心理特性既渗透其中,也外化为文学的意象。于是,这样的意象(人物和故事情节)就获得了民族整体的认同和共鸣,而得以被民族整体传诵下去。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许多似乎源于原始社会的集体经验,“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那些不用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就是存在于文学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意象的根据(无意识的结构)。荣格还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archetype),认为它们是“自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是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并被作为“种族的记忆”保留下来。荣格说,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原型情境发生,我们会感到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

这或许可以作为神话和传说被民族集体传诵的解释,但这毕竟仅仅是心理学的解释。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将其发展为文学原型批评理论,将原型移位成文学意象。提出神话“是一个整体的隐喻世界”(意象),传奇是神话向人的方向的置换变形,而仍具有原型模式。这样,弗莱不仅解释了神话和传奇(民间传说)的相同属性,而且明确了文学自神话到传奇,乃至以后的发展的内在线索,使得文学得以整体地被认识和诠释。这里,我们所要理解的是:这种集体意识的整体的记录和流传(民族文化心理,历史文化特征),其外化形式则是具体(个体)的文学意象。换句话说,在文学的具体(个体)意象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意识和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可以说,文学的意象负载着特定民族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正如弗莱形容的:“原型是一些联想群(associativeclusters),与符号(sign)不同,它们是复杂可变的。在既定的语境关系中,它们常有大量特殊的、已被人们知道的、可以交际的联想结构,因为处于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熟悉它们。”从我们都读过的《灰姑娘》和《七仙女》故事中,抑或可以此为向导,追溯某种文学意象的原型意义及其在发展中的演变。

欧洲灰姑娘类型故事中王子的原型意义

《灰姑娘》应该是流传在欧洲中世纪初期的民间故事。据英国人柯各斯(MarianRolfeCox)考证,这个故事在欧洲和近东共有345种大同小异的传说。可见其影响的深广,以至形成了一种模式——灰姑娘模式,即王子(富有而权威的男人)的爱情赐予灰姑娘(贫弱而善良美丽的女子)幸福。这种模式也出现在我国,成书于9世纪中期的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支诺皋》中有一篇《叶限》,就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杨宪益先生称其为“中国的扫灰狼”。故事的篇末说讲述者是邕州人,即今广西南宁。杨宪益先生认为《叶限》出现在邕州,应该是由南海传入我国的,根据是“叶限”一词正是盎格鲁撒克逊文、英文和梵文“灰”的译音。并认为既然《酉阳杂俎》记录了这个故事,那么,在时间上,至少是9世纪以前,抑或是8世纪传入我国的。

按照这个推论,灰姑娘的故事最早应出现在中世纪初期,与骑士传说出现的时间差不多。只可惜柯各斯的考证已经遗失,我们无法确证故事产生的时代和早期的面貌。在后来的搜集整理中,欧洲最流行的两种传说见于17世纪法国人佩罗(Perrault)的童话集和19世纪初年德国人格林兄弟(Grimm)的童话集里。其故事就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的样子。如果灰姑娘曾生活在中世纪,那么,故事的男主人公王子的追求就应该与骑士精神相通。中世纪骑士精神在忠君的基础上表现有两大特点,一是英勇坚忍,二是忠于爱情,很多时候这两者是结合起来的。在许多传奇故事中,骑士英勇作战、生死搏斗的目的是为了他的情人,他或忍受难堪的屈辱和巨大的伤痛,或历尽艰辛跋山涉水地找寻,最终的目的是找到和得到自己心爱的情人。例如《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中的骑士兰斯洛特,为了得到情人的谅解,不惜忍受坐囚车的屈辱和爬越剑桥的伤痛。这就体现了一种英雄的模式,即英雄是在流血、困苦、找寻中建立功业,并由此给予民族和爱人以幸福。

我们可以在古希腊神话中追溯到这种英雄模式的原型,如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历尽苦难而为民造福;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光明而忍受无尽的折磨;赫拉克勒斯的卓著功勋是在惊险搏斗和殚精竭虑中完成的;伊阿宋历尽险阻找寻幸福,却因背叛了爱人而招致血光之灾……鲜血与困苦磨砺出英雄本色,坚韧的追寻表现出英雄的精神,这应该说就是英雄的原型。古罗马时期的角斗士是英雄模式的一种继承,但是,它失去了追寻的精神,角斗士没有人生的目的,而以流血和牺牲强化了那种悠久的英雄气概。中世纪的骑士恢复了英雄英勇的本色和追寻的精神,而强化的是男女之爱,也就是说,于爱情中显示英雄本色。

《灰姑娘》中的王子没有流血的经历,但是他出场的主要情节是执著地找寻:举行舞会是为了找寻心中的理想情人,之后为了爱情找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让那只神奇的鞋试到全国每一个姑娘的脚上,终于以寻找到自己的意中人而圆满了幸福。所以,这个故事有的版本就叫《水晶鞋》。在欧洲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有无数追寻爱情的王子,有的类似灰姑娘的情节,有的比它更复杂曲折。这些故事的开头几乎都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王子……”不知其什么时代,从何而来。所以,这些王子可以被看成一个族群,他们的故事应该可以相互佐证。在《格林童话》里就有这样的例子:“青蛙王子”的磨难是王子被巫婆施以魔法变成青蛙,而以爱上并执意追逐一个天真的小公主而获救。《什么都不怕的王子》也是写类似的爱情,只是被魔法变丑的是公主。故事的高潮以众多魔鬼对王子的折磨渲染出浓重的英雄色彩,以至王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却不能发出一声呻吟,终于救出公主并获得了爱情和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故事还很多,“灰姑娘”的王子只是这些王子中的一个。这些王子的故事或保留着流血(受难)的母题,或保留了追寻的母题,或者两者都有。他们共同承载起留存于民间文学中的英雄的原型意义。

从英雄时代开始,欧洲就是强权的男性社会,英雄们主宰着现世的生活,而神管理着另一个世界——天上和冥间。所以古代的英雄无论多么强大却都敬神,其实质是寄托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寄托到了中世纪竟移位于爱情。中世纪的英雄(或王子)英勇地完成自己的爱情追求,并倾其所有给自己所爱的姑娘以幸福。这中间其实也就寄托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换句话说,中世纪的骑士是把心爱的姑娘作为精神和理想的寄托。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

    本书主要是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导师组带领研究生所进行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果。培养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全局意识,研究古代文学不能脱离时代的影响。从古代文学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士风与文学的关系,是本专业研究者必须做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一个时代文学为何高亢,为何低迷,透过历史我们能学到什么,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我们今天如何培养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大于诗的事物(读诗)

    大于诗的事物(读诗)

    《读诗》自创刊迄今,已经编到第四卷。《读诗:大于诗的事物》作为第四卷的特辑部分,经由潘洗尘、宋琳、莫非、树才等主编,辑录了包括郑玲在内的当代诗人的代表作。伟大的诗歌需要伟大的读者。“好诗”是作者写出来的,也是读者读出来的。诗歌和读者总是在相互寻找;与诗歌相遇的那一刻,读者的目光被汉语的闪电所照亮,体验到个体生命存在的神秘和意义。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断残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内容主要概况:南行杂记、街灯、感伤的行旅、在寒风里、马蜂的毒刺、纸币的跳跃以、纸币的跳跃、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志摩在回忆里、移家琐记。
热门推荐
  • 总裁的贴身极品管家

    总裁的贴身极品管家

    西方地下世界八皇之一的秦毅,却因为一个电话不得不回归家乡做一个小管家,总裁老婆,漂亮警花,萝莉少妇把把抓在手,且看他纵横都市,强势回归!血腥屠杀。
  • 爱上不该爱的人:落英

    爱上不该爱的人:落英

    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堂嫂邱文萱带着女儿前来投奔,叶吟风对美貌温柔的邱文萱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情难自禁的叶吟风与邱文萱走到了一起,不但气走了郭夏夏,也遭到了叶家父母的强烈反对,不得已之下,叶吟风和邱文萱分手,却在她即将离开自己时冲动地向她求婚。郭夏夏离开叶吟风后加入群新公司,并邂逅叶吟风的老对手田宁,田宁对她有成见,屡次刁难,两人在唇枪舌剑的工作过程中逐渐生出情愫。叶吟风和邱文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店堂,由于家内不和,两人过得并不幸福,而一通敲诈电话更是让叶吟风对邱文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他秘密雇人对邱文萱展开调查,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从叶吟风的阴霾里走出来的郭夏夏终于接受了田宁,自以为从此能过得轻松幸福,殊不知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 女孩子像花一样

    女孩子像花一样

    女孩子是鲜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盛开。有满天星,有牡丹花,有梅花,有栀子花······想来看看吗?
  • 星舞仙城

    星舞仙城

    如果情遭天谴,那柔情蜜意的红唇,你用什么去安慰她任性的天真?天穹上一行系首为奴的人,他们是去了哪里?滴血成灰,叩首为奴,一焚香众仙寂灭。再回首,去寻找那双穿透你生命的眸子,星舞仙城……
  • 鬼医宠妃

    鬼医宠妃

    穿越成太师府的扫把星,姐姐,妹妹齐上阵来欺负?婶婶要来抢夺自己的东西?叔叔要杀她?行,你们都来吧。对付小人,何须自己动手?日子过得挺安逸。可是……却要让她嫁给那个嗜杀成性,厌恶女人,见一个杀一个的冷王?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冷王你就接招吧!
  • 人神怒

    人神怒

    一名在执行任务的杀手,倒霉的被雷电击中,因此,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修真世界。他能以平庸的资质,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中崛起吗?他能在这个人吃人的修真界中活下来,站在世界巅峰,俯视众生吗……
  • 特工王妃vs神秘王爷

    特工王妃vs神秘王爷

    她,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特工,出手快,狠,他,明月国的神秘王爷,两个本不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却相遇了。这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天定的缘分,,,,,
  • 神喻王者

    神喻王者

    混沌天地,空间错乱,一个个来自无尽空间的傲之天骄,在这个不断杀戮的世界,走着自己的传奇之路,追逐那令人迷恋的神喻之路。混沌之路,错综复杂;乾坤之威,百战帝王。神之浩天劫,戮之无可敌;无极之境,亡灵神皇;浩之傲月,神喻王者,无吟之始,创世神力灭天地......看这神界少年如何带领他的女人们一步一步走向无上巅峰。“神要亡我,我就灭了这神,天要亡我,我便用这混沌之力重创天地!”吾为--混沌天王!!!
  • 智脑人生

    智脑人生

    没什么好说的,写好自己的
  • 初爱未远

    初爱未远

    他与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虽懵懂却真挚,爱虽简单却刻骨,他们以为今生会与彼此相守相依。可家庭的变故让他们为了相互成全,而放弃自己,无奈分开。从此离散于茫茫人海,多年后也许是上天眷顾,也许是情缘未了,他与她再次重逢,可两个人的身边已多了另外的他和她,是初心不改,还是情归他处,其实答案早已刻在彼此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