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6400000005

第5章 礼仪的时代性

一、礼仪与社会文明同步发展

礼仪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它有明显的时代性。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见《论语·八佾》)周代的杞国虽然是夏朝的后裔,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周代的宋国虽然是殷朝的后裔,但是时代也变了,不但文献不足,而且现行礼仪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法证明夏朝与殷朝的礼仪是什么样子了。

孔子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见《论语·八佾》)孔子关于“周监于二代”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体现了礼仪的继承性,“吾从周”的意见也是基本正确的,这体现了礼仪的时代性。孔子作为周代的人,赞成周代的礼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说“吾从夏”或者“吾从殷”,那就是逆潮流而动了。但是,西周已经不复存在,东周也是名存实亡,孔子“从周”的立场,就不可能对周代的礼仪进行改革,适应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需要。这是令人遗憾的。但是我们不能抹杀他研究、整理、宣传礼仪的伟大功绩。

这两条孔子语录证明了夏、殷、周三代各有各的礼仪,而且各有各的特色。他把礼仪看成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够了不起的了,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

鲁哀公曾经问过宰我(孔子的学生),作社主应该用什么木头,宰我回答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说是这样能使民众战战栗栗。可见,三代建社之礼是有区别的。

二、历代礼仪是互有增删损益的

汉代叔孙通为刘邦制定朝廷礼仪时说:“五帝异乐,三代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叔孙通的做法在当时可以说是正确的,借鉴古人为今人服务,原则是对的。因为他知道夏、殷、周三代礼仪之间,有所损益。“颇采”一些“古礼”是必然的,“秦朝”与“汉朝”紧相连接,所以,叔孙通制订汉朝新礼仪,“与秦仪杂就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班固在《汉书·礼乐志》中也说过:“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备。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班固的意见是正确的。他主张“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备。”我们构见中华礼仪,就应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有用”部分,吸收其他民族的“适用”部分,抛弃“过时无用”部分。

考察一下先秦历代的养老之礼,便知它们各具特色。《礼记·内则》云:“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其中,燕礼最轻,升堂行一献礼毕,脱履升堂,坐饮至醉。飨礼则体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依尊卑而为献,取数毕而已,食礼不饮酒,享大牢,以礼食之。

关于养老的处所,三代也不同。“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以上这些史料,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礼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古至今,历代礼仪,都是继往开来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礼仪,是有时代性的。

《荀子·礼论》云:“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任何时代的礼,都是以当代物质生产水平而定,物质文明决定着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也制约物质文明,“两者相持而长。”荀子这一光辉思想,对于我们研究礼仪的发展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荀子说:“凡礼,始乎棁(通脱,简略),成乎文(完善的仪式),终乎悦校(令人满意)。”他认为,任何时代的礼仪都有一个从简略到完备的过程。我们认为,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从完善,过时,再到废止的过程。有识之士应该因时世人情而改革,创造适应新时代的礼仪,复古是没有出路的。孔子一生为礼而奋斗,但也坚持‘吾从周’的立场,所以周游列国也没得到重用。正如子路所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三、怎样评价孔子的礼仪观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研究古代的礼仪是必要的,但是推行过时的礼仪是没有前途的。

孔子把原始公社时代的礼仪制度概括为“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孔子把夏禹、商汤、周文王时代的礼仪制度概括为“小康”: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困,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如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孔子虽然有志于此,但是却实现不了。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和变革的时代,不但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实现不了,到了陈国和蔡国更不行,到了卫国,卫灵公虽然供给他生活用度,但也无所作为。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回到鲁国。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典籍。孔子对周礼的研究是深入的。对于礼仪的宣传是广泛的,但最终并未创造出适应封建时代需要的新礼仪。这一点是孔夫子的遗憾。

在春秋战国的时代,各国“诸侯逾越法度,恶礼乐之害已,去其篇籍。”可见周礼已不适用于当时。“汉兴,拔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说而叹曰:‘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汉书·礼乐志》)可见叔孙通所定之礼适合刘邦的需要,初步适应了封建时代的要求。

后晋刘煦的《旧唐书·礼仪志》说:“虽仲尼自卫返鲁,而有定礼之言,盖举周公之旧章,无救鲁邦之乱政。仲尼之世,礼教已亡。遭秦燔炀,遗文殆尽。”这个评论非常精辟,令人敬佩。

所亡之礼教,是奴隶制的礼教。而新兴的封建社会,需要重建新礼仪,当然,重建是要批判继承的,而且要逐步完善。

四、小议古今礼仪的传承变化

《旧唐书·礼仪志》说:“汉兴,叔孙通草定,止习朝仪。至于郊天祀地之文,配祖禋宗之制,拊石鸣球之备物,介丘璧水之盛猷,语则有之,未遑措思。”肯定汉礼的草创之功,又指出不足之处,这样的评论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对于前人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礼仪既然是与时俱进的,它就必然不断地弃旧更新。比如古代丧礼实行土葬,今天殡葬改革推行火葬,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古代的婚礼讲究结婚要互换庚贴(生辰八字),今天结婚讲究领结婚证,古代讲究多子多孙好,今天讲究只生一个好。古代讲究重男轻女,今天讲究男女平等。这都是因为时代文明进步了,所以,礼仪也就更新了。

古代上学要先拜孔子画像,今天上学要先升国旗。民国年间的童子军带青白两色领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先队带红色领巾,这是明显的时代标志。

“文革”期间,男女老少只许穿中山装,不许穿“奇装异服”。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装是百花齐放,不但男人可以穿西服,打领带、戴礼帽;女人也可以穿高跟鞋,带项链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中华民族正在一步一步的构建着一套新时代的礼仪。

同类推荐
  •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主要内容:你是否整天都在奔波?你是否忙得连做计划的时间都没有?你是否深受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压力的困扰?实际上,所有问题都来自于经营时间的不当。统计表明,大部分人的一生当中,要在排队等待上花去5年,在开会上花去3年,在查找电话上花去2年!另外,平均每人每天会受到73次来自外界的干扰,而工作效率的下降导致他们不得不在回家后加班1小时,这又影响了其与家人交流的时间。为什么要坐以待毙,而不采取行动呢?《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向你提供了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每个方法都是在总结了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并且它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 别被自己干掉

    别被自己干掉

    身在职场,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犯下的错误杀死的。要成长,要成功,首先要战胜自己。本书罗列了职场人必须规避的九种禁忌,即九种“自杀式”,作者对每一种禁忌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自救法”,以帮助你规避职场禁忌,取得更好的发展。
  •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本书采用大量生动的故事来展现那些征服困难的英雄,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介绍了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帮助人们战胜苦难,应对逆境,走向成功。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 青春与梦想齐飞

    青春与梦想齐飞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棂禁

    棂禁

    道生万物,何为道?道为念,道为心,道为信仰!持大道之执念,悟明心灵之道,遵为信仰道为根!凝悟轮回,是为奥义,三千大道于己身!道不为法,法可生道,道为本!
  • 天上掉下个桃

    天上掉下个桃

    本书讲的是盘古仙力孕育的仙桃掉落人间,三界之大难遇对手,本是三界之强者。招人迫害仙力被废,穿越到异界。主角能否从异界返回人间拯救苍生?
  • 魔法之凌王天下

    魔法之凌王天下

    天赋市高材生凌小磊原本应该过着美好的的大学生活,但因为一次遭遇凌小磊意外结识了魔法高校的学生陵文杰,更从陵文杰的口中得知自己原来是魔法系全系的拥有者,恰恰因为这样,凌小磊宁愿放弃自由安逸的生活,毅然走上未知冒险的学习魔法之旅……在这《魔法高校》修炼的三年时间,凌小磊从一个垃圾菜鸟,成为为绝世高手,与魔法高校十大美女的邂逅,波霸冷漠的冰艳,温柔可爱美羽灵,超爱搞怪的宇晓灵,男子气概的林凝,还有还有……然而这也是他的使命!
  • 毒舌千金成长史

    毒舌千金成长史

    高冷毒舌大小姐南宫羽,踏入了正式的校园高中生活,得理不饶人的她,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然而,一向和她最亲密的男友慕云峰和闺蜜苏诺,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位霸道的少爷司徒翼,闯入了南宫羽的生活,当他们两个正处暧昧的时候,司徒翼的旧情人,赵紫嫣联合司徒翼的父母棒打鸳鸯,对于这些,南宫羽又会如何面对。
  • 史上第一宗

    史上第一宗

    穿越了,成为天水国落魄宗门元武宗大师兄,李凌感到鸭梨山大……好在还有超级掌教系统!只要完成系统主线任务,李凌就能直接成神!于是为了在这片武力至上、妖怪遍地、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强者世界继续逍遥生活下去,李凌广收门徒,——打造史上第一宗!
  • 无上神帝

    无上神帝

    万千大世界,强者如林。一代仙王牧云,重生到一个备受欺凌的私生子身上,誓要搅动风云,重回巅峰。苍茫天域,谁与争锋?诸天万界,我主沉浮!这一世,牧云注定要掌御万界,斗破苍穹!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一批优秀的摄影家,开始用镜头叙述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生百态,揭露最真实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作者阮义忠以亲切活泼的笔调及丰富的摄影作品,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 花开时节再见

    花开时节再见

    当受到好友和男友的背叛,该如何去解决?青梅竹马的相遇是为了什么?受到两个男孩的爱恋,又该如何去选择………我们的青春又该是怎么样的……
  • 萌宠老婆来报恩

    萌宠老婆来报恩

    “徒弟啊,你如今虽然成仙,但曾欠下一屁股感情债,不利于你今后修行,你赶快去还了吧。”“师傅,不知我欠的那人,是男是女啊?”“自然是男子,此人这一世名为洛风。”“这样啊,那就简单了,给男人报恩什么的,最简单了,师傅你等着,我去去就回。”***亲,你以为这就是神仙报恩的庸俗小说吗,NO!错了,大错特错!事实是,有一个富家女的生活寂寞空虚冷,so呢,她写了一本小说,然后……她悲催的穿越到了自己的小说中,成为了自己极度恶搞的女二号。那你?你以为她开了金手指,逆袭成女一?NO,又错!啥?你想知道她最后到底咋了?嗯……你猜,猜对了我就告诉你!o(╯□╰)o每日九点以后更新,敬请期待~
  •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