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6800000017

第17章

李远哲在读小学六年级时,有一次要代表学校参加桌球比赛。

比赛前一天,校长带领参赛的学生到附近的竹莲寺祈祷,希望明天获得冠军。

李远哲当时只有13岁,他认为这是无聊透顶、毫无意义的举动。

他对校长说:“不去!比赛能不能得冠军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打得好才会得冠军,去拜神是没有用的。”

校长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命令李远哲去竹莲寺祈祷。李远哲一到竹莲寺,拿起一根香就说:“希望明天打败!”没有料到,校长正站在他的身后,李远哲的头上重重地挨了一下。

他回头一望,看到了校长一脸的愠色。李远哲不再信口乱说了,但他的心里还是默念着那句话。

第二天,他们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李远哲马上跑过去对校长说:

“校长,你看,我昨天许愿说我们打败,结果我们还不是打赢了吗?说明神灵没有保佑我们,是我们的技术好!”

面对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学生,校长是又好气又好笑,对他无可奈何。

上中学时,李远哲担任了班里的班长,他特别热衷于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如球赛、文艺、话剧等。

大陆解放时,台湾当局为了防止学生闹学潮,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其中有一项规定是周六下午要上课。

李远哲对此深恶痛绝,因为这无疑占用了学生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他的叛逆的性格决定了他对这项规定的蔑视,他常常趁周六下午最后一堂美术课带领一班同学去爬山,一直到例行的降旗曲礼仪式结束也不归来。

结果,训导主任看不到整班的学生,弄不清是没有下课呢?还是另有原因。

期末操行评定时,训导主任要给他定个丙等,幸亏班导师彭商育先生对他颇为赏识,与训导主任据理力争,才给了他甲等。

1955年,李远哲因成绩优秀,被保送上台湾大学。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李远哲这么顽皮,怎么可能“成绩优秀”?

因为他的顽皮是一种反传统的思想的表现,换而言之,正是因为他的独特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使他有了类似“胡闹”的举动。在这种思想和方法下,他怎么会拒绝接受知识的营养呢?只不过他的方法更科学、更迅速罢了。

大学生活

台湾大学是台湾最有影响的高等学府,李远哲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没有听从父母的话学医,而是选择了化学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因为在他的心里,“科学救国”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在台湾大学,学生们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一流的学生在二号馆里跟三流教授做研究工作。

这句话是对台大的师资力量和设备的形象说明。

当时的台大,教师的人数和能力都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学生问倒老师是常有的事。

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更是匮乏。对于以做化学实验为主的化学系学生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打击。

不过,李远哲还是非常喜欢台大,因为在这里,学术空气比较自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些课程,作业也不多,学生之间可以充分地讨论功课,这还是很合李远哲口味的。

最初,李远哲有一个疑问:在学校里好好努力,掌握每一门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就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呢?

比他高两个年级的学生张昭鼎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成为优秀的物理化学家,一定要在热力学、量子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上打好基础;要成为实验科学家,也应该学好电子学。张昭鼎的看法对李远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答了他心中的疑问,他认识到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博采众家之长。

台大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许多学生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住宿条件也相当差:10个人合住一间房子,共用一张桌子,两人合睡一张床,要做作业时,就把桌上的东西放到床上,晚上睡觉时再把东西搬回桌子上。

一日三餐也很简单,早晨是一碗稀饭和一点儿花生米,中午和晚上是在铝盘里盛上饭,然后加一点菜站着吃完了事。

在这种环境下,李远哲既不逃避,也不抱怨,他尽自己的能力,积极地适应和改造它,体现了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

台大有一个最好的读书地方——图书馆,这里经常人满为患。

每逢星期天,李远哲就同大家一样,早早地在图书馆外等候,待8点钟门一开,便进去占位置,一直到晚上12点才离去。

在台大,李远哲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上,第一个暑假就没有回家,在学校里自学高深的热力学。

台大经常开办舞会,可李远哲从来也不参加,他不是不喜欢轻松愉快的舞会,但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把自己的感情牢牢地控制住,为理想而平心静气地去读书。

1959年6月,李远哲获得台湾大学理学士学位,接着又考入了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的设备比较先进,有原子反应堆和加速器等贵重的仪器。

李远哲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做了不少现代物理的实验,充实了在台大所学的有关知识。

早在台湾大学,李远哲就摸索出一套主动的自学学习方法,在清华大学,这种方法又帮了他的大忙。

有两件事,李远哲一直记忆犹新。

1960年,清华大学从日本聘了一位教授,名叫滨口博,他是李远哲硕士论文的指导教授。

在跟滨口博作硕士论文时,有一次李远哲发现滨口博对一个实验分析得不对,后来自己又严格地做了这个实验,纠正了错误的数据。

滨口博回日本后,李远哲把自己的数据写进了论文,寄给了教授,然而,滨口博还是给他改成了错误的数据。

两个人书信往来,争执了好久,最后还是用错误的数据发表了。

这件事,李远哲多年后还一直觉得很遗憾:为了维护老师的绝对权威,就将科学的正确性置于一边,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还有一件事,则是李远哲独立进行的第一个成功的实验。

李远哲在获得硕士学位后,跟王企祥教授做了一段结晶构造的研究。

有一次,王教授要他合成一种化合物晶体,这种晶体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一遇到空气就燃烧掉了,所以必须在真空里面合成。

王教授对李远哲和几位助手说:

“人家都做出来了,你们做不出来,就是笨蛋!”

李远哲是刚刚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所以缺乏经验,但他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在困难面前退缩,为了完成任务,他和助手们每天都是实验、研究,研究、实验、生活单调枯燥。

经历了多次失败,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终于合成了这种晶体。

李远哲后来才知道,他们在当时简劣的条件下能合成那种晶体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首次合成这种晶体的人在10年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学金。

这个成果证明,李远哲是一个聪明、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

美国深造

1962年,在一位教授的推荐下,李远哲考取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即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以其原子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而闻名于世,能进入这样一所名牌大学,李远哲激动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拼搏一番,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加州大学有两个著名的教授、马汉和赫希巴赫。李远哲选定马汉做他的指导教授。

在马汉这里,李远哲发现他很少指导学生,在指定一个研究课题之后,他就不闻不问了。

有一次,李远哲向他请教一个实验应该如何做,马汉教授的回答是:

“正是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做,才要你去研究的,你应该自己去研究,然后将方法告诉我。”

李远哲只好自力更生,独立工作,去思考实验的方法。

后来李远哲才感到马汉教授指导方法的优点,就像中国一句俗语说的那样:“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

这个优点在李远哲和一个博士生讨论问题时就更加明显了。这个博士生在赫希巴赫那里进行研究工作,李远哲惊讶地发现:这位博士生几乎不懂得如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好像只是充当了赫希巴赫的两只手而已。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蒋介石评传(下册)

    蒋介石评传(下册)

    《蒋介石评传》一书以史料为经,严谨的考证为纬,有别于坊间野史式的传记小说,而以求真之著史精神,重塑蒋氏一生功过及其历史定位。书中旁征博引,搜罗大量原始珍贵文献,揭露出蒋介石戕害民主的真面目。作者对蒋氏的增恨,立论是否客观,或启人疑窦,但序文中由衷地表白,虽然在情绪上对蒋氏深恶痛绝,但在行文上却有史家的严谨。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从达·芬奇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一名画家、科学家后的生活,以及他在艺术事业、科学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达-芬奇充满波折动荡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人令人惊异的博学多才,从他身上领略人间艺术中最接近上帝的灵感和智慧,体会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为人类艺术事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仙霞路途

    仙霞路途

    废物?他已经不是当初了。他受过的伤,受过的苦,受过的侮辱,他必将一字不差的返还回去!
  • 荷风送香气

    荷风送香气

    题记----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情愿不要遇到你!
  • 黑人狂魔日记

    黑人狂魔日记

    正魔大战之后,魔道被封印在另一个位面,正道高阶修真者亦纷纷陨落。只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遗迹和传承。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渐渐忘记了曾经的大战,终于在上个世纪的一次文化浩劫,这些记忆几乎是被执政官抹除的干干净净。故事由此开始。
  • 地下室

    地下室

    张楚,七零后主力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大红鹰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
  • 火星回忆录

    火星回忆录

    某个时间点,火星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变得适宜生命产生,发展。于是火星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有一种演进到直立行走的‘高级’阶段,并且发展了数千年的文明。那种生命,文明的形态和地球上的有几分神似...本小说就是记录火星人赫老大对过往历程,点滴的回忆...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理财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理财课

    理财应伴随人的一生。从财务的角度来规划人生,每个家庭都需要独立面对和处理居住、教育、医疗、养老和保险等问题,因此每一个人都需要承担起理财的责任,做到“我的钱财我做主”。许多人都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只要偶尔关注一下社会现象,就会发现各大媒体都开设了理财专栏,网络论坛上理财已经成为热门话题。银行开设了理财专柜,让VIP客户经理为富裕人群提供贵宾理财服务,证券公司有大户室,保险公司也设计了很多投资险种以迎合人们的理财需要。理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们所关注,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容易被人们所误解和滥用。
  • 甜妻好孕连连

    甜妻好孕连连

    (虐—宠—虐—宠)日更八千:父亲嗜酒如命,欠下100万元高利贷;哥哥失手杀人被判入狱,为了还赌债,救哥哥,她一介小女子无奈之中不得不选择和他在一起,谁知阴差阳错,步入豪门!片段一:她挺着个大肚子,艰难地行走,他看着竟然泛起一丝心疼,她不过是一个孕母,却在一次事故中,对着医生高声喊道,“保孩子!不要保大人!”他的眸子竟然有了一些湿润。片段二:她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却不愿离去,宁愿守在孩子身边由孕母变成保姆,看着她默默地承受各种委屈,他的心竟然再也不能平静……。为了孩子,她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屈辱,痛苦,忍耐,打压,斗争,豪门的戏码不断上演,也让钱多多和南宫绝越来越近,原本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硬是牵扯到了一起……。且看《甜妻好孕连连》火热连载中!本文慢热,希望喜欢的朋友慢慢看哦!
  • 飘零之札

    飘零之札

    世人遗忘的角落里,一座尘封的神殿矗立在这寂寥的荒原里。天上的星光暗淡无比,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巨大的废弃石料布满周围,枯黄的野草在缝隙中随风摇摆。这里似乎从未被踏足,也许神殿中歌颂的荣耀只为他一人书写。早已斑驳的墙壁,破损的祭坛,血泪的雕像。无声诉说怎样的一段逝去的记忆,失落的荣光以及飘零的叹息。
  • 落果

    落果

    林青是一个才女,她清高好强又固执己见,最终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
  • 千宇仙寻

    千宇仙寻

    仙道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十五岁的少年千宇疑惑地问道:“师傅,修仙的目的是什么?”少年的师傅想了想,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修仙是为了提升九州人民的全体素质,带动整个九州的经济发展,是为了九州全人类的福祉。”“…………”千宇翻了翻白眼,道:“师傅,说人话。”师傅再次想了想,一本正经地回答道:“修仙的目的……就是让你变得更猛,更硬,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