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7900000061

第61章 雅尔塔会议(1)

1945年初,三巨头举行会晤已刻不容缓。同纳粹德国的战争已经胜利在望。德军在西线发动的最后孤注一掷的攻势已在一个月前的突出地带战役中被击退。苏联红军已经占领波兰和东欧,并正在从东线向德国逼近。美国部队刚刚解放马尼拉,美国轰炸机正在从空中轰炸日本。但是,军事专业人员认为,如果盟军不攻占日本的本土岛屿——以及同时可能对其造成的一百多万人的伤亡,就不可能结束太平洋战争,因为按照绝密的曼哈顿计划研制的原子弹没有经过试验,能否成功还没有把握。解决德黑兰会议上没有解决的以下问题的时刻已经到了:战败的德国的前途,令人苦恼的波兰问题,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地位、联合国组织和远东问题。

雅尔塔位于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是沙皇所喜欢的一个避暑地。选择在这个地方开会还是因为斯大林再次不愿意离开苏联。

尽管罗斯福在乘坐“昆西号”巡洋舰前往马耳他的途中得到了休息机会,到马耳他后又换乘自己的“圣牛号”飞机前往克里米亚,但这次旅行对罗斯福来说仍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要再让我们犹豫不决了!”丘吉尔开玩笑说,“从马耳他到雅尔塔!不要让任何人变动了。”如果把所有可能举行高级国际会议的地点都编进一台计算机的程序里,然后指示计算机选择一个最糟糕的地点,它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雅尔塔。雅尔塔周围的地区曾在德军退却时遭受掠夺,它的美丽的自然风光掩盖了原始状况。丘吉尔带去了大量的威士忌酒来抵抗流行的斑疹伤寒、虱子和臭虫。美国海军的一个消毒小组不得不把罗斯福的住处消毒三次,然后才住进去。会场设在利瓦吉亚宫,那里有50个房间,但只有一个洗澡间。

这个会址是罗斯福与斯大林协商多次,双方都做了程度不同的妥协的结果。斯大林不愿远离自己的祖国,最大让步就只能是黑海海滨雅尔塔了。身体虚弱的罗斯福远涉重洋,在海上先做为期10天的4883英里的航行,再飞1375英里,然后才能到达满目疮痍的雅尔塔。

罗斯福一行于1945年1月23日起程,乘“昆西号”巡洋舰横渡大西洋。

躺在“昆西号”的船长室内,总统久久不能人睡。他心烦意乱,耳朵里灌满了船上各种声响——涡轮机平稳的嗡嗡声;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颠簸起伏时铆钉发出的尖厉呼啸声;船钟悦耳的丁当声;值勤换班时水手的吹哨声;穿着橡胶鞋在甲板上奔跑的脚步声;附近舱室内不均匀的鼾声;巡洋舰的船头破浪前进时发出的嘶嘶声和海水的溅泼声。

在过去,这些声音曾经使他心神陶醉——成为诱他人梦的催眠曲。但是现在它们却刺激着他那颤抖的神经,完全驱走了他的睡意。他竭力叫自己的脑子停止旋转,这在往常是办得到的。但现在它偏偏不肯歇下来,仍在不停地思索着他已经做的和必须做的各种事情——千头万绪的事情吵嚷着要他过问。赫尔病倒了,已在敦巴登橡树园会议结束后辞职,从此罗斯福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白天的情况似乎好一些。他可以坐在一门高射炮遮护板后的背风处,靠温暖的阳光和海上浓咸的空气恢复体力。

傍晚是最美好的时刻。他的朋友们聚在他的正方形大餐室内,共进鸡尾酒和晚餐。在场的有史蒂夫·厄尔利,他一如既往,讲起精彩故事来就是几十则;还有麦克,他只要不是为了他的病人而大惊小怪地忙得不可开交,就总是面带欢愉的笑容。此外还有沃森“老爹”、莱希、威尔逊·布朗、“昆西号”的船长森,以及富兰克林的老朋友吉米·贝尔纳斯和爱德·弗林。安娜也在这里。

安娜在身边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慰藉啊!自从约翰·伯蒂格参军以后,她就一直住在白宫。父亲几乎还没有发觉,她就开始帮他处理越来越多的家务了。她逐渐接替了可怜的利汉德小姐留下的职务。她为富兰克林跑腿,处理机要函电,接待来客,安排约会,平息他的顾问之间的激愤;埃莉诺外出期问,她还担当女主人的职责,并且在待人接物方面向他提出妥善、老练的建议。

在海上的那些夜晚,这一大群好朋友围着总统的餐桌纵情畅谈。富兰克林沉浸在温暖的友情之中,完全忘记了疲劳。他的脑海中闪耀着想入非非的念头,思想驰骋到那些深邃的领域,历史正在那里讲授一堂人类关系的哲学课;而他们这些人却在谋划怎样教训历史今后循规蹈矩一些。

晚饭后通常是看一场电影——《我们的心年轻而快乐》、《公主与海盗》、《龙种》、《陌生的来客》,总统再一次忘记了自己的疲劳。

这次远行,埃莉诺也想在战争结束前夕,航行万里,看看沿途景色,见见神秘的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听听巨头们的争论。总统不忍让夫人承受这万里行程的艰辛,还是决定由女儿来陪伴。1月30日是总统的63岁寿辰。尽管有潜艇的威胁,“昆西号”上还是洋溢着庆祝生日的欢乐气氛。全体船员向总统赠送了一个烟灰缸,这是用进军诺曼底期间打过的一个铜弹壳制成的。当天晚上,“昆西号”和它的护航舰队在灿烂星空下朝着直布罗陀海峡曲折前进,航速提高到每小时25海里。涡轮机的嗡嗡声拔高了一个音调;头顶上两架卡塔利娜俯临阴森莫测的海面来回梭巡。在船上为富兰克林举行了他有生以来最愉快的生日宴会。特别是因为有链扣俱乐部的两名成员史蒂夫和爱德在场,宴会开得更加圆满成功,史蒂夫还担任了司仪。由于船上每个伙食团都想得到为总统烘制生日蛋糕的荣誉,富兰克林为了不使他们扫兴,不得不吹熄五块蛋糕上的所有蜡烛,并在每块上都尝了一小片。

黎明时刻,“昆西号”安全通过了海峡,沿着非洲海岸航行。这里出现了地中海上最温和宜人的天气。当大火球似的红太阳坠入船后熠熠发光的海水中,富兰克林似乎听到它发出嗤啦啦的声音。

2月2日上午9时,“昆西号”安全驶近马耳他。总统自己把坐着的轮椅转到临时特制的升降机里,登上最上层主甲板。这是一个温暖晴朗的早晨。总统隔夜睡得很好,感到精神焕发。

上午9时35分,舰上全体船员列队站在栏杆前,“昆西号”通过了潜艇网构成的大门,缓缓驶入瓦莱塔的大港。在狭窄的航道两侧,马耳他人挤在峭壁上挥手欢呼。停泊在港口的军舰一齐鸣笛致敬,“昆西号”致了答礼。空中回荡着号角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

“昆西号”十分缓慢地紧贴着英国皇家军舰“天狼星号”旁边驶过,两艘军舰的钢制船舷几乎擦着了。温斯顿·丘吉尔独自站在舷梯上,使劲地挥舞他的游艇帽致意。接着他身后的军乐队奏起《星条旗》曲。富兰克林欢笑着致答礼。这和上次举行大西洋宪章会议的情景完全一样。但是他们是从多么遥远的地方赶来的啊!

森船长把“昆西号”利索地停靠在预定的码头旁。富兰克林移到高射炮旁他喜爱的那块阳光照射的地方,从那里仰望受过轰炸的瓦莱塔城歪歪斜斜的全貌。毁坏的房屋是用白色石灰石建造的,几个世纪以来受到阳光的照晒已经发黄了;两所教堂显得灰暗而凄凉。

富兰克林还没有坐定,哈里·霍普金斯就带着他儿子罗伯特·霍普金斯中士来到船上,同他一起来的还有艾夫里尔·哈里曼和新任国务卿爱德华·R·斯退丁纽斯。

“你在雅尔塔为我安排得怎么样?”总统问他的驻苏大使。

哈里曼看上去稍微有点窘迫。“你不要听丘吉尔的话,”他说,“我到过那里,我向你保证那地方不错——至少在‘卡托克廷号’的船员们清除了虱子以后,就不会有问题。”

“好,我相信你的话,”总统说,“我们就去雅尔塔。”

前来晋渴的官员川流不息,水手长们连连吹哨通报,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在来访者之中有马歇尔将军和金海军上将。他们是同莱希和总统密谈的。接着贝蒂·斯塔克笑容满面地和休伊特海军上将一起来到。最后温斯顿·丘吉尔带着女儿萨拉·奥利弗也来了,她穿着英国空军女子辅助部队的制服,显得很漂亮。儿分钟之后,风度优雅的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也到了,加入了总统周围的人群。丘吉尔父女和艾登留下来共进晚餐。饭后,总统和安娜在总督夫妇陪同下,驱车在马耳他兜了30英里。

他们于下午4时半返回,总统当即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会晤。下午6时,丘吉尔和英国的参谋长们也来了。他和总统出席了英美两国参谋长们的全体会议,把准备对苏联人讲的话再润色一番。下午8时,总统和他的女儿设宴招待首相父女,宴会到10时半才结束。11时总统下船前往卢卡机场。这一天的活动是安排得够满的。

这些天里,总统头脑里不时闪现出与斯大林在德黑兰的第一次会晤。

罗斯福以知己朋友聊天似的语气介绍开罗会议的情况,“我是在古老的金字塔下第一次会见古老中国的代表蒋介石先生,目前只能依靠同他合作以维持中国的战场”。

“满洲”、台湾、澎湖本属中国,在战争胜利后归还给中国,斯大林表示“没有意见”,丘吉尔不好公开反对,但对别人收回自己的领土是不会感兴趣的。他会联想到他的印度、缅甸、马来亚,他用手捂住了香港,强调那是有期限的租借。蒋介石非常关心废除英国在上海、广州等地的治外特权以及英舰开进中国港口问题,同时他希望苏联能够尊重“满洲”那边的国境。

斯大林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是要全世界尊重苏联的宗主权,另一方面,我们也绝对尊重其他一切大小国家的宗主权。”

“好,让我们两国支持蒋介石反对英国在华的一切特权,希望苏方保证尊重“满洲”国界并不干涉中国内境,蒋介石则答应在全国普选之前容纳中共参政,在战后,实行全国普选。”

斯大林已经心不在焉了,罗斯福开始呼唤他的热情:“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使用他们的不冻港大连。”

“同时你应该在西伯利亚建立可供美国1000架重型轰炸机使用的机场。”

斯大林警惕的目光扫尽了笑意,像在会议厅开会时的那种严肃神情出现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说道:“在苏联的领土上建立别国的军事基地,即使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我也无权答复。”

罗斯福侧着头,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转而谈论其他问题。

现在,到雅尔塔去,要继续上次的谈论精神,摆出双方的要求、愿望……

卢卡机场上布满了巨型运输机的黑影。1号飞机停在大门附近。这架新的C-54是由空军运输司令部为总统专门装制的,给它取了一个不恰当的名字叫“圣牛”。总统的汽车一直开到它宽阔的机翼下面,普雷蒂曼把他的轮椅推上从飞机大舱内巧妙地垂下来的升降机中。他的老朋友驾驶员亨利·迈耶斯和奥蒂斯·布赖恩站在舱面上迎候。罗斯福立刻就在他的新舱室里睡了下来——这比躺在几个座椅之间架起的褥垫上要舒服得多——很快就入睡了。他的专机预定凌晨2时30分起飞,现在正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整夜之间,每隔10分钟就有一架运输机起飞,把英美代表团的700名成员运往雅尔塔。

“圣牛号”和它的P-38护航机队从寒流滚滚的克里米亚高空降落到朔风凛冽、白雪皑皑的萨基机场。丘吉尔尚未到达,总统在机舱内等候了几分钟后,首相的专机和野马式护航机队终于降落,在跑道上滑行。丘吉尔穿着英国军官制服,快步向“圣牛号”走去。他嘴里冒着烟雾,乘着升降机登上飞机,接着他和总统一起下到冻冰的地面上。

莫洛托夫在那里迎接他们。他身穿镶着有阿斯特拉罕皮领的皮大衣,戴着阿斯特拉罕羊皮帽,浑身上下显得很整洁。总统乘坐一辆吉普车,检阅漂亮的苏联仪仗队。他们身穿深蓝色军服,脚登乌黑发亮的皮靴,步伐轻捷,带着白色手套的手以精确的节奏来回摆动,上着刺刀的来复枪以完全一致的角度向后倾斜。然后总统和安娜乘上一辆苏联汽车,前往90英里之外的雅尔塔。

从萨基到辛菲罗波尔一路上高低起伏的田野看上去很像下过一场暴风雪之后的美国中西部。接着汽车拐入罗曼诺夫大道,开始攀登山坡。公路穿过岩石的峡谷蜿蜒上升,旁边是悬崖峭壁。北风从冰封的平原呼啸而至,富兰克林把大衣紧紧裹在身上。在这90英里的路上,每隔300码就站着一名苏联哨兵。他们是苏联内地近卫军,和萨基机场上那些营养良好、穿着讲究的仪仗队大不相同。富兰克林通过玻璃窗注视车外,只见他们不是老头子就是十来岁的男孩或女孩。那些身穿劣质军服的苏联孩子们在寒风刺骨的山口立正致敬时直打哆嗦,未戴手套的手冻得青紫僵直,真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扳动他们老式步枪的扳机。

翻过大约一英里高的红岩峰巅之后,公路急转直下,伸向黑海。崇山像屏障一样挡住了北风,当总统一行顺坡而下到达雅尔塔时,春天向他们迎面扑来。这里阳光和煦,草色转青,山谷中盛开着番红花。俯瞰远处,掩映在海边苍翠松林中的白色宫殿和疗养院闪闪发光。

他们急速穿过遭到毁坏的雅尔塔市区,不久就抵达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利伐吉亚夏宫,在长形的帕拉地奥式建筑前面停了下来。白宫地图室的亨利·普特曼少校和艾伯特·科尼利厄斯已经在利伐吉亚设立了一个临时地图室,和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美国军舰“卡托克廷号”之间架设了有线电话线,再通过“卡托克廷号”和华盛顿建立无线电短波通讯联络。但是当晚总统没有去为工作劳神。他饭后就上了床,读着一本侦探小说就睡着了。

翌日是2月4日,星期天,天气晴朗。总统眺望窗外,看到了雪山连绵、大海耀日的动人景色。和风从窗外吹进来,软绵绵的,略带咸味。富兰克林十分快活,感到春意盎然,因此换了一身浅灰色新衣服,系了一条鲜艳的花领带。

那天上午他和所有的主要顾问碰了头。传报斯大林元帅已经从莫斯科乘专车来到他设在科列兹别墅的司令部。自从上次飞往德黑兰在高空伤了耳朵之后,他再也不愿乘飞机了。罗斯福在镶有护墙板的舒适的书屋里接待斯大林,两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斯大林情绪高昂,似乎为再次见到总统感到由衷的喜悦。

从5点钟开始,出席克里米亚会议第一次正式会议的人员陆续到达。丘吉尔从沃隆佐夫别墅来了,他身穿英国军服,头戴苏联人赠送的黑色熊皮大帽子。所有的英国人都在搔痒,心绪极为不佳。

“我早就告诉过你,这地方都是臭虫。”首相悄声对罗斯福说。

“我这里倒没有,”富兰克林轻松地说,“‘卡托克廷号’的小伙子们在这里喷过三次药了。”

同类推荐
  • 孟子评传

    孟子评传

    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担当着“第二小提琴手”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孟学内涵丰富而曲折,后人不仅对孟子生平事迹争论繁多,就是对孟子思想也多有歧解。面对孟学研究的这两大困难,《孟子评传(套装上下册)》一方面尽量汲取前人的成果,对孟子生平事迹中诸如师承、生卒、游历、著作等重要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尽可能澄清有关的争论等此外,《孟子评传(套装上下册)》将孟子思想列为王霸、经权、义利、舜跖、人性等五辨进行讨论,打破了一般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研究孟子的呆板模式,较好地把握了孟子思想的特色和原貌,体现了作者刻意求新、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读来有严谨有序、耳目一新之感。
  •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传奇军师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传奇军师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传奇军师》讲述了三次被仰慕千古的知遇传奇,半生被众口相传的悲壮历史,两篇辗转于无数仁人志士枕边的表文,一个象征着东方神秘智慧的荣耀姓氏。其内容包括成都,剪烛西窗、白帝,恨水东逝、泸水,攻心南向、祁山,挥羽北进等。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橙橙恋上

    橙橙恋上

    假如你做了一件很严重很严重的事情,严重到不可以挽回的地步。梵音让你回到过去你愿意吗?“我愿意”伊千橙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能让她回到过去。“那么,游戏开始”
  • 灵剑神王

    灵剑神王

    灵剑大陆强者为王,看废物林峰如何踏上绝世神王。
  • 我与纳兰有个约定

    我与纳兰有个约定

    辛可本是一枚整日混吃混喝的女白领,人生最大的梦想就素把天底下的帅哥通通带回家,……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众所周知,我们可耐的辛可已经默默啃了二十七年狗粮了……又是一年七夕到,一直默默为梦想努力的辛可再次被华丽丽的狗粮袭击,这一次真的挂惹……一“觉”醒来……!!!!!!!美男!!!!!!金子!!!!哇卡卡!!!“美男,做我媳妇跟我回家吧!!我会好好疼爱你的!”闻言某男一头黑线,倒地………………欲知后事如何,且去书中看看吧……
  • 蛊破苍穹

    蛊破苍穹

    这是一片以修炼蛊术为主的大陆——蛊灵大陆,这里没有花俏的魔法,也没有诡异的巫术,有的只是迈向颠峰的蛊灵。蛊术:在蛊灵大陆不是为了障眼,而是杀人。
  • 佛说莲华眼陀罗尼经

    佛说莲华眼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休夫狂妃:冷血王爷追妻忙

    休夫狂妃:冷血王爷追妻忙

    大道本是无情,道法万千,正因如此,才衍生三千世界。而在未被神界祝福的南土之陲,云天国赫赫有名的废材王妃,一朝吞食血珍珠自尽,醒来时脱胎换骨。。。
  • 苍生断

    苍生断

    苦难,从来都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当它降临,我们必须要淡然面对。战国中后期,已是乱世,原本百家争鸣的的文化盛景,变成了各自为政的派系对立,闻道派、天兵派、守儒派、御墨派、阴阳派、不邪派、炼血派、言商派、山毒派……都在为各自的目的厮杀着……凌竹村原是一个平静祥和的小村,但突如其来的异象---潜龙飞天揭开了战国江湖大战的序幕。许知吾、列云桐、连雪竹、杜歌阑等小孩在一场杀戮中得以幸存,而等待他们的……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邪恶以及从未知晓的上古大战……
  •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当山丘、圣骑、大法、血法集中到一个装逼青年身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懂的。
  • 灵异校园之血悚灵石

    灵异校园之血悚灵石

    许梓是一名职教学校高一新生,其父母曾是茅山道人,十八年前误收鬼魂,十八年后学校重建,导致学校不断遭遇怪事,而同学们将嫌疑认为略知一二法术许梓身上,而许梓为洗清罪名,和几名要好同学调查此事,发现这并不是单单一个报复事件,而发现这所学校十八年前不为人知道的故事~~~。本人QQ号:782087543新作品会公布在空间日志里。
  • TFboys之冷面公主

    TFboys之冷面公主

    她是琉家的大小姐,却因为娃娃亲必须嫁给TFboys队长王俊凯。她公然退婚,丝毫不顾他的脸面!“我的婚姻,理由让我来做主!”他发誓要报仇。终于,她爱上了他,而他却嘲弄的咧嘴,“琉嘉怡,我就是要把你捧到天堂,然后再狠狠的摔下来!”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相处的时候,他也爱上了她!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事情却远没有那么简单,秘密一个个浮出水面,真相究竟如何?欢迎加读者群~426239150。记得在申请的时候注明你是读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