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8100000023

第23章 血红色的冬季(3)

这天早上,隆美尔巡视了纽曼·西尔科的第十五装甲师,这支部队刚刚到达铁丝网地区,他命令纽曼·西尔科向北出击,“封锁住从西边扑向塞卢姆的英军,要尽量扬起灰尘。”他解释说,腊芬斯坦的第二十一装甲师一天前已经出发了。

但11月25目的战果并不辉煌。纽曼·西尔科仅仅打击了英军的一个坦克修理工厂。第二十一装甲师勇敢的第五装甲团指挥官斯太芬,在行进中因遭到英军的空袭而阵亡,迈尔德布拉斯少校接替了他的位置;在随后进攻西迪俄马的战斗中,这个团仅剩的20辆坦克打到黄昏时折损了一半,而仅存的10辆坦克中却只有3辆坦克的炮还能正常发射,但汽油和弹药都已经没有了。

此时的隆美尔已驱车去了哈勒法亚隘口,这里一直控制在德军那位不屈不挠的牧师巴赫少校手中,隆美尔命令他们挖壕固守。接下来,直到11月26日,精力充沛的隆美尔开始再一次以他特有的那种方式进行战地动员。他驱车走遍了一个又一个疲惫的部队,给他们下达新命令,鼓舞他们的士气。

停放在隆美尔家中客厅里的隆美尔遗体。在此期间,被隆美尔派往哈勒法亚的腊芬斯坦带着全部军队,于11月26日在未报告给隆美尔的前提下出乎意料地撤回了利比亚,彻底打乱了隆美尔的部署。

尽管后来隆美尔曾大发雷霆地要求对这件事进行彻底调查,但结果证明,这的确不是腊芬斯坦的责任。

隆美尔在11月24日孤注一掷的进攻确实引起了英军的极大恐惧和混乱。英国第8集团军指挥官坎宁汉将军面对德军如此诡异的反击,决定全线撤退。但前来督战的中东军总司令奥金莱克坚决要求继续对德军加紧进攻,并临时派出他的副参谋长里奇将军接替坎宁汉的指挥职务。

里奇将军一方面组织英军坚守边境上的阵地,另一方面命令第13军的前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经过两天的激战,这个军的第2新西兰师在第1陆军坦克旅的支援下再次攻下了德军坚守的西迪雷泽格。而这里离隆美尔的指挥部只有15公里。在此情况下,独守在非洲装甲兵团司令部的作战部长威斯特法尔发狂似的通过无线电台告诉隆美尔,一场真正的危机正在威胁着他们的托卜鲁克战区,他请求克鲁威尔和隆美尔派一个装甲师从后方进攻这个新西兰部队。

但威斯特法尔不断送来的情报未能引起隆美尔的注意。隆美尔只是执意坚持要首先消灭东部战线上的英军。在此背景下,威斯特法尔大胆地下达了命令,要求第二十一师迅速突围返回巴尔迪亚,以增援德军的托卜鲁克战线。随后不久,远在利埃边境的隆美尔先是劝告克鲁威尔要“扬起灰尘”欺骗英军,接着便和纽曼·西尔科的第十五装甲师向北开向海滨,于26日晚上10点钟到达巴尔迪亚。在那里,他碰到了刚刚到来的腊芬斯坦、隆美尔与克鲁威尔。

隆美尔必定知道,腊芬斯坦的过早返回,意味着他孤注一掷的突袭已经告终。当他最后返回威斯特法尔开来的指挥车上时,仍在大发雷霆。他紧闭着嘴大步地走进指挥车,凝视着作战地图。突然,隆美尔宣布说他累了,要躺一会。不久之后,当隆美尔再次从指挥车里露面时,没再提起这件事,大家也因此感到一阵轻松。

事实上,隆美尔正在默认自己的失败。他对英军兵力部署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他在向英军后方进攻的时候没有想到英军同时也向他的后方发起了进攻,最后导致他这次孤注一掷的进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破灭的梦

在1941年11月最后的那几天里,隆美尔的前景呈现出一片暗淡的景象。非洲军团仅剩下40辆良好的战斗坦克,在数量上与英军形成1:7之势。从巴尔迪亚向托卜鲁克推进的英军新西兰师仍拥有80辆坦克,英军的第7装甲师经过两天的休整后也投入了130辆坦克。在它们的支援下,拥有70辆坦克的托卜鲁克守军终于在11月26日突破了德军的包围,与新西兰部队建立了一条薄弱的通道。

11月27日,隆美尔继续向托卜鲁克方向推进。纽曼·西尔科的第十五装甲师在开出30多公里后,遭到英军第22装甲旅的45辆坦克的狙击;下午4点,英军第4装甲旅的77辆坦克也到达了纽曼·西尔科的翼侧,第十五装甲师真正是陷入了死亡之地。但到黄昏时,英军坦克由于有着夜间会合的传统习惯,它们自动放弃了这场战斗,返回了营地。第十五装甲师得以大难不死。

当天晚上,疲惫不堪的隆美尔带着满身灰尘命令克鲁威尔,准备从托卜鲁克东面发起一次大规模的猛攻,以迫使英军新西兰部队退入托卜鲁克城内。

11月28日一整天,隆美尔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勘察地形上,大约晚上9点钟,他又给克鲁威尔送去了一个新的计划。但克鲁威尔对隆美尔先后下达的两道命令全未理睬。他直接命令手下两个师的指挥官纽曼·西尔科和腊芬斯坦29日早上8点钟来见他,以确定他们自己的计划。

但腊芬斯坦将军第二天没有到达。在第二十一装甲师到非洲军团指挥所的途中,人们发现腊芬斯坦的奔驰小轿车空着,并留下了许多枪弹的痕迹。他被英国人抓走了。后来,腊芬斯坦辗转埃及被送往加拿大的俘虏营。

11月29日,非洲军团的两个装甲师按照克鲁威尔的命令向托卜鲁克展开了进攻,但直到黑夜降临时,他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11月30日,垂头丧气的克鲁威尔不得不重新遵从隆美尔的命令,对英军新西兰师实行包围计划。10点30分起,德军向西迪雷泽格的英军据点连续炮击了5个小时。下午2点40分,机场内英军的炮弹已经消耗殆尽,纽曼·西尔科乘机率领装甲师冲入阵地。这是一场残酷野蛮的厮杀,到夜间10点钟,西迪雷泽格再次回到了德军手中。

12月1日,隆美尔围歼新西兰师的最后行动开始了。经过穿插迂回,到上午8点30分,德军的包围圈终于形成。一场激战之后,新西兰师遭受重创,残余部队逃回了埃及边境地区,托卜鲁克再次成为一座孤城。

经过这几场战斗,德国在11月问遭到了惨重的伤亡,共阵亡473人,受伤1680人,失踪962人。同时,还损失了142辆坦克和大批其他装备。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给养已消耗殆尽,但却始终没有得到新的供应。与此同时,他们已摧毁了英军814辆坦克和装甲车,127架飞机;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并俘获了9000名俘虏。

隆美尔决定要利用这个有限的胜利鼓舞起德军官兵的士气,最后给英军以致命的打击。

12月2日,隆美尔命令非洲军团兵分两路,纽曼·西尔科率领两个装甲师的无坦克部队负责对前线的驻军加以补充,其余的兵力编队继续向南推进,力争消灭残存在大沙漠上的所有英军。克鲁威尔对隆美尔的这个命令表示愤然反对,他认为非洲军团首先和最迫切的任务是对付托卜鲁克东南的危急局势,那里的英军正在蠢蠢欲动,竭力想改变托卜鲁克的孤立局面。但隆美尔一意孤行,拒绝了克鲁威尔的建议。

在12月3日的行动中,由于装备不足和缺乏补给,隆美尔的几个计划一个也没有实现。事实证明,一直没有得到给养的德军此时已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了。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隆美尔翻然醒悟:德军不能再在这个大沙漠里打消耗战了,得不到后方补给,德军不可能战胜英军。

3日晚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隆美尔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托卜鲁克以东的全部阵地。他让非洲军团司令部率先撤离了甘布特。

12月4日,隆美尔又谎称有情报表明,一支强大的英军部队正在从南面逼近。随后,他把整个非洲军团派往了南面,同时悄悄地削减并撤除了托卜鲁克包围圈以东的装备。拖拉机拉着大炮向西进发,军需仓库和修理了一半的坦克全部炸毁。12月5日,隆美尔在向第九十轻装甲师下达防守托卜鲁克包围圈战线的命令后,接到了一条来自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指令,墨索里尼告诉隆美尔,由于英军对地中海的封锁,非洲军团至少在一个月内不可能得到新的补给和增援部队。这个消息进一步加强了隆美尔的后撤决心。当晚10点15分,他通知第九十轻装甲师撤出前线,全部西移。

隆美尔向上级报告说,他的非洲军团如今只剩下40辆坦克,贮存的弹药完全不够,人员损失已高达4000人,其中包括16名优秀的指挥官。他不仅要放弃托卜鲁克而且要放弃整个昔兰尼加半岛。

当巴斯蒂柯在12月6日拿到隆美尔的报告时惊得目瞪口呆,并把这些情况报告了他在罗马的上司卡瓦利诺将军。卡瓦利诺勉强同意放弃对托卜鲁克的包围,然而他指示,隆美尔不能毫无理智地撤出整个昔兰尼加,他至少要保证让班加西继续作为一个重要的补给港口。

12月7日,隆美尔已经把他的司令部撤到了托卜鲁克以西几公里外的一个深谷里,他刚刚得知纽曼·西尔科将军已被一颗燃烧弹烧成了重伤。这时,一名通信兵递来了巴斯蒂柯的邀请函,满腹悲愤的隆美尔对此给予了粗鲁的拒绝,他声称自己太忙,脱不了身。于是巴斯蒂柯只好驱车前来看望他。

这是一次充满暴风雨的会见。隆美尔故意让这位尊敬的意大利上司等了15分钟,然后把他喊进当时用来作为司令部的拖车里,接着就“用一种失去控制的鲁莽态度,非常激动地”把他的失败统统怪罪到意大利人身上。巴斯蒂柯愤怒地打断了隆美尔的话,于是隆美尔十分激动地,举止就像一个蛮横粗鲁的乡巴佬一样嚷嚷道,三个星期来他曾努力为赢得胜利而艰苦奋斗,此时他决定把自己的部队撤回的黎波里。几分钟后,他又厉声说道:“我们没有赢得这场战斗,所以,现在除了撤退之外,别无他法。”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8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难以企及的人物

    难以企及的人物

    本书由十七篇随笔和一则访谈组成,主要探讨了数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成长经历和成材环境,他们的贡献、思想、个性和生活...
  • 中华帝王第三卷

    中华帝王第三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5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
  • 传奇将军牛化东

    传奇将军牛化东

    本书记述了牛化东同志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了祖国繁荣富强长达70年的革命经历和光辉历程。
热门推荐
  • 冰心之恋

    冰心之恋

    在没有认识对方之前,江梦瑶认为没有男生会让她如此上心,原本只是想玩玩,可却慢慢沦陷了
  • 别用我的爱折磨我

    别用我的爱折磨我

    爱情就像一场角逐游戏,总是有人拼命在逃,有人拼命在追,追的越是惊心动魄,逃的越是胆战心惊。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归元丐皇

    归元丐皇

    这是一个浩瀚的世界,这是一个纷乱的世界,这是一个武者为尊的世界。姜源去参加心爱之人的一场电影首映,结果意外突然降临,为了救她,他牺牲了自己,但命运却意外的把他带到了这里。为了心目中的那个目标,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她一眼,姜源努力修炼,他闯龙潭,入虎穴,从一个小乞丐,横扫整个归元大陆,成就一代丐皇!
  • 魔法师的外甥(中英双语典藏版)(纳尼亚传奇系列)

    魔法师的外甥(中英双语典藏版)(纳尼亚传奇系列)

    纳尼亚传奇系列1:《魔法师的外甥》因为一次探险游戏,英国男孩迪戈里和邻家女孩波利,误入安德鲁舅舅的秘密阁楼,得知他居然是位心术不正的魔法师,并被其强迫戴上魔戒,来到神秘的“界中林”。“界中林”是通往所有世界的中继站,由不同水池连接不同世界。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来到一即将毁灭的世界——恰恩,意外唤醒了邪恶女巫杰迪斯,更糟的是,女巫随他们穿越界中林回到伦敦。女巫驱使安德鲁舅舅,准备征服世界,并在伦敦引起骚动。情急之下,迪戈里利用魔戒把波利、女巫、魔法师、马车夫法兰克及马儿草莓一并带到另个世界纳尼亚。随着雄狮阿斯兰的歌声,迪戈里一行人见证了纳尼亚王国奇妙的诞生。
  • 赏金猎人在都市

    赏金猎人在都市

    意外获得一支笔,没想到那支笔可以实现我的愿望!
  • 西游神话录

    西游神话录

    游历三界处,神武露锋芒。白马饰金羁,醉生梦死强。他潇洒倜傥,风度不凡。他一身正气,人如其名。出身平民之家,自小苦练剑术。以一柄长剑和一壶清酒行走于江湖之中。是一个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少年英雄!他英俊潇洒,率情任性,狂放不羁。一生淡泊名利,嗜武如痴,儿女情,英雄意,独闯江湖半生醉,举杯邀月最销魂。敢问此侠哪里人,大唐官府剑侠神!
  • 混沌蕴天决

    混沌蕴天决

    幕林旭日城的有名废材,不慎跌落山崖,移魂换位,被刘林替代,完成共同的不忿,不愤,成为强者的强烈愿望。参加完旭日城的年轻大比,为了找父寻母的真相,幕林深入雾岭山脉历练,途中结识东方夏烟,以及于铜,收一小弟,奥苏,后参加碧云宗三年一届的招收真力以上的力之境界的弟子预赛,被幕飞谗言破坏。辗转勾雨院,成为学院弟子。进入勾雨院参加大比揭穿应步列阴谋诡计,结成世仇,为了避仇幕林前往它方,进入远古墓地,被困其中一年有余。结识林枫世家之弟林涵,得知玉佩的真实主人,进入林枫世家,但因林枫世家古板长老的阻拦,未能达成所愿。
  • 都市守魂人

    都市守魂人

    在人类面前,我是他们眼中的异类,因为我的眼睛能看见鬼;在鬼和灵魂面前,我是他们的恐惧,因为我会将他们封印。我叫李小隆,是一名行走在都市的守魂人。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 光明角落与黑暗梦境

    光明角落与黑暗梦境

    两个不同的主人公,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现实,一个在现实之中,却完全虚构。青春的脚步,成长的烦恼,微风拂过,谁会去聆听。父母,老师,同学,还是朋友,谁会给一个想要的回答。谁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朋友,到底怎样才算长大,怎样的青春才算是无悔的。长大后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谁是对的。也许根本就没有对错,我们走怎样的路只能由自己来选择。可是当我们走过了,回过头来看走过的路时,却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有先知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