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8100000007

第7章 跟着希特勒走进战争(1)

希特勒的总理府就像一个魔术箱子,上校隆美尔只进去了一个小时,就变成一名将军走了出来。这位将军在波兰小出了一把风头之后,天真地以为战争就要结束了。随后他才意识到,一切都只是刚开始。他要求去指挥装甲师,总司令断然拒绝:一个对坦克一窍不通的陆军军官,如何指挥装甲师?

大战之前

1939年8月,欧洲出现了少有的酷暑天气,翻腾的热浪笼罩着柏林,萎靡不振的树叶懒洋洋地吊在枝头,空气中一丝微风也没有。

25日下午3点45分,隆美尔衣装整洁、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希特勒的总理府,他作为刚被希特勒任命的元首司令部指挥官正式前来报到。仅仅在40分钟之前,希特勒在他的外交部长格特鲁德·冯·里宾特洛甫的陪同下,已正式下达了命令:德国要在26日拂晓时分向波兰发起全面进攻。

对隆美尔来说,总理府成了一个魔术箱子,而戏法恰恰就发生在他身上。他穿着校官的制服走进总理府,不足一个小时,他已穿上了一身崭新的将军服装走了出来。隆美尔作为一名新晋的将军自豪地踱进了他的警卫营。这个警卫营里共有16名军官、93名军士和274名士兵。全营装备有4门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20门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以及其他武器。

下午4点45分,遵照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带领着他的警卫营向巴德波尔辛前进,那是位于波美拉尼亚的一个小火车站,德国军队大批地涌入那里,准备在第二天发起大规模入侵波兰的战争。

隆美尔走在警卫营的最前面,他为自己刚刚被提升为将军而感到飘飘然。他想,这将是德国又一场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战争,这不会是大战,持续的时间再长也会在两个星期内结束。英国和法国绝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波兰而和德国撕破脸,即使撕破脸也无所谓,德国不再是魏玛时代那个懦弱的国家了,现在的德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付像英国和法国这种二流角色的国家。只要有希特勒在,德国就不惧怕遇到任何障碍。

这个时候,隆美尔对希特勒已崇拜得五体投地,他被希特勒的纳粹哲学所折服。早在1937年和1938年,隆美尔曾两次出席纳粹向军队进行思想灌输的课程。1938年12月1日,听完希特勒在作战部大厅里所作的秘密演说后,他曾十分赞许地记下了两句令他十分感动的话:“今天的军人必须有政治远见,因为他必须随时准备为我们的新政治而战斗”;“德国军队是德国哲学生活所挥舞的利剑”。

自从担任元首大本营的警卫营指挥官以来,随着与希特勒直接接触的机会增多,隆美尔感到自己已深深地被希特勒的无穷魄力所吸引了。在他前往波兰的途中,隆美尔还曾得意洋洋地向别人夸耀说:“我经常和元首在一起,我们甚至进行十分亲密的讨论,更有意义的是,他对我特别信任,这远比提升为将军更为重要。”

8月25日晚上,隆美尔带领他的警卫营顺利抵达巴德波尔辛。但刚一到达他就接到通知:总理府在两个小时前已打来电话,进攻波兰的计划向后推迟。

隆美尔立刻陷入迷惑不解之中,他一面让自己的部队去帮当地的农民收割庄稼,一面和其他的将军们热烈地探讨和分析这次进攻命令突然停止的原因。但探讨和分析只能是捕风捉影,反而让他们更加焦躁不安起来。

8月27日,隆美尔终于按捺不住,凭着他与元首的亲密关系,他决定乘飞机去柏林探问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到了柏林之后,隆美尔除了获得与希特勒同桌进餐的特权外,没有得到任何新消息。

隆美尔悻悻地又回到了巴德波尔辛,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中。这一天,他在给露西写的信中描述自己的心情说:“我们军人需要的就是忍耐。意外的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得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清理。毫无疑问,无论元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恰当的。”但这种等待一直到了8月31日中午,还是没有新的消息,隆美尔自我安慰似的说:“等待令人心烦,但又不能不这样。元首知道怎样做对我们更有利。”

希特勒到底怎么了?已经决定的进攻为什么突然停止了?

实际上,早在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就已制定好了在8月26日拂晓4点30分向波兰发起进攻的计划。8月25日,德国外交部已通知驻在波兰、英国和法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叫他们要求德国公民选择最快的路线离境。在柏林,这是天气极其闷热的一天,所有的人都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个大城市里到处都支起了高射炮,轰炸机群不断地从人们的头顶上掠过,朝着波兰的方向飞去。隆美尔正是当天下午开往巴德波尔辛的。但在当天晚上6点钟发生的两件事却使希特勒大吃一惊,使他在他的部队按计划应当突破波兰国境之前不到24小时的时候从灾难的深渊边缘缩了回来。

这两件事一件发生在伦敦,一件发生在罗马。两件事相隔不足20分钟。从伦敦来的消息率先到达希特勒那里:英国和波兰签订了正式条约,两国如遇需要,将实行军事互助,以共同对付发起侵略行动的那个欧洲强国。这个消息明确地警告德国:如果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将站在波兰一侧,共同向德国宣战。希特勒对这个条约的真实性确信不疑,因为在此前半个小时,法国驻德大使已正式通知希特勒:一旦波兰遭到攻击,法国将全力支持波兰。

这个消息使得希特勒这个向来一意孤行的法西斯魔头犹豫起来了。俗语道:祸不单行。十几分钟后,一封墨索里尼从罗马送来的信,再次打击了希特勒的决心。

墨索里尼在信中首先表示了他对苏德条约的“完全同意”和“对波兰问题的谅解”,然后阐述了意大利对德国入侵波兰的态度: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只是引起了局部冲突,意大利愿意根据德国的要求提供一切的政治援助和经济援助。但如果这次进攻引起了波兰的盟国对德国展开反攻,意大利不会在军事方面采取行动,因为意大利在1942年之前无法在军事上准备就绪。除非德国能够立即向意大利提供军事物资和原料,以抵抗法国和英国针对意大利的进攻,如果确实德国能够做到,意大利可以立即参战。

墨索里尼的这封信如一颗炸弹在希特勒的脑袋里开了花,气得他破口大骂墨索里尼“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几分钟后,希特勒向前线下达命令:停止进攻,等待通知。

接下来的几天,希特勒与英国方面展开了无休止的会谈,以商定如何解决波兰问题,希特勒还不断地向英国和法国许诺,德国解决波兰问题后,不会对英国和法国采取军事行动。

随着会谈的进行,希特勒的一个预测越来越坚定,那就是:英法两国不会对德国入侵波兰采取军事行动。8月31日中午,希特勒冒着天大的危险,再次下达了进攻波兰的命令。

当时,隆美尔正在巴德波尔辛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忽然电话铃响起,来自柏林的命令:准备行动。稍晚一些时候,正式命令到达:9月1日凌晨4点45分,向波兰发起全线进攻。

入侵波兰

德国这次入侵波兰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为了让人民群众相信德国这次入侵是正义的,希特勒没有忘记在入侵之前先上演一出小短剧。

8月31日晚,希特勒派出一批德国党卫队队员,他们身穿波兰军服,装扮成波兰的军队,趾高气扬地“攻占”了紧靠波兰边境的德国小城格利维策,并炸毁了德国的一座桥梁。这些人在占领了格利维策的电台后,开始大肆地用波兰语辱骂德国,最后他们丢下几具事先准备好的、身着波兰军服的德国囚犯的尸体,然后就不知去向了。接着,德国所有的电台都“义愤填膺”地谴责了这起所谓的“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事件,为德国向波兰进攻找好了借口。

9月1日凌晨,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000架飞机,编为“南方”和“北方”两个集团军群,兵分三路,向波兰发起了闪电式进攻。波兰由于准备不足、力量薄弱,被迫节节败退。到9月7日,波兰政府和总参谋部纷纷后迁。德国取得了绝对的进攻优势。

9月1日上午10点多的时候,希特勒驱车走过冷清清的街道前往国会。这是一个灰暗的、有些闷热的上午,德国的百姓对这次战争没有给予太多的热情,他们远没有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走向战争时的那种狂热。希特勒在国会发表了一份蛮横无理的宣言,谴责了波兰的“无理”和德国出兵的“必要”,他的这场演说从头至尾都有一种奇怪的紧张感觉,他仿佛正站在被告的立场上为自己辩护。从演说开始时起,就连希特勒一手指派的、大部分属于党棍的傀儡议员们的反应也都不太热烈。

但隆美尔却依然处于对希特勒崇拜的高峰中,他对希特勒的这次演说感到极其兴奋,他对露西说:“你是怎么看待9月1日的事件和希特勒的演说呢?我们能有这样一位人物难道不令人感到欣慰吗?”此时的露西在隆美尔的影响下也早就成了希特勒的崇拜者,她每天晚上都在替希特勒祈祷,希望“全能的上帝”保佑他和隆美尔,她还转请隆美尔恳求希特勒不要使自己暴露在不必要的危险中,因为德意志“这个民族禁不起失去他这样一个伟大人物的打击,这种想法会使人不寒而栗”。当然,她对战争并不是那么狂热,她明确地对隆美尔表示,希望这次行动的最终结局是能够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是,既然希特勒已挑起了战争,那么历史前进的车轮就已远非是露西的那点无力的希望所能阻挡的了。9月3日,英、法等国正式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9月3日下午,希特勒发布了“第二号绝密作战指令”,规定德国军队把战争目标锁定在“迅速地、胜利地结束在波兰的战事”,至于西线,可以先让英国和法国挑起战衅,“对英国可以在海上展开攻击”。

事实上,英国和法国虽然对德宣战,但双方在陆地上却进入了静坐式的阵地战,英法军队爬入阵地之后,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根本不开一枪,仍然幻想德国在攻下波兰之后,可以将战争的枪口对准苏联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他们想错了,希特勒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很快就向苏联发出照会,邀请苏联分享在波兰的部分利益。

3日晚9点,希特勒趾高气扬地乘火车开往波兰前线。

4日凌晨1点56分,希特勒乘坐的专用列车“美洲号”开进波兰前线的一个小火车站。十五分钟后,希姆莱的指挥车“亨利克号”以及其他纳粹高级部长的车辆也相继抵达。隆美尔立刻指挥部下戴上“元首大本营”的臂章,在整个车站布置了安全警戒线,高射炮士兵也已各就各位。

隆美尔满怀崇敬地迎了上去,他希望希特勒对前线只是作一次正式的礼节性的访问,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位纳粹独裁者却在那里足足呆了三个多星期。希特勒几乎每天都要钻进一辆半履带式装甲车驶往前线,穿过仍旧有波兰狙击手出没的森林,沿着留有波兰人遗弃的军用物资的残骸前进,来到塞恩河岸观看他的闪电部队过河。隆美尔的视线同样接触到了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他观察、评价、吸收、学习在自己过去的战斗中所不知道的那些战争装备和技巧,例如快速运动的坦克群和突击部队的使用,以及对密集的后勤补给进行俯冲轰炸。

当时,隆美尔天真地认为,整个战争将会逐渐平息,一旦波兰完蛋,战争就不会再延续下去了。他相信在冬季来临之前自己就可以回家了,因为战争正在按照德国的计划进行着。

那些日子里,希特勒每天晚上都要召开一次冗长的军事会议,隆美尔被允许出席那些会议,所以他在那些会议上,经常发表意见。他因为能够亲眼目睹希特勒处理问题的“那种坚决和果断”而感到万分高兴。私下里,隆美尔还经常和希特勒聊天,他认为他们的谈话十分投机。

到9月17日,波兰大势已去,德军合围了波兰的首都华沙。这一天,苏联也以保护西乌克兰和西自俄罗斯为由,兵分六路开入波兰,占领了波兰的东部地区。后来到9月下旬的时候,苏联与德国进一步协商,双方确定了以那累夫河一维斯瓦河一桑河一线为界的占领范围,德国通过与苏联合作的方式首先稳住了东线。

9月19日,希特勒声势浩大地进入了但泽。这是隆美尔终身难忘的地方,是他和露西初遇的城市,他为德国重新将但泽收归己有而感到自豪。希特勒在但泽的阿杜京夫·格尔德霍尔港大楼发表了洋洋得意又不可一世的广播讲话。隆美尔为此激动不已,他为自己是一个德国人而骄傲。当晚,他趁着希特勒正处于狂喜之中的情绪和他就军事问题谈了两个小时。隆美尔觉得,在这次谈话中。希特勒待他极为友好,他甚至十分怀疑,战争结束后自己是否还会继续长期呆在军事学院。

正是这种得宠的感觉,使得隆美尔飘飘然地狂傲起来。当希特勒访问波兰的丁尼亚港时,希特勒的随从们决定把车子开到水边去。由于当地街道狭窄,坡度陡斜,隆美尔又一次扮演起交通指挥的角色来,他唐突地下达命令:“只有元首的车和另一辆警卫车可以开过去,其余的车辆都在原地等待。”他没有忘记在纽伦堡那次,正是由于他不畏权势的强硬指挥,得到希特勒第一次给予他的当面赞赏。他站在道路中央,确信每个人都会服从他的命令。

这时,紧跟在警卫车后的第三辆车已经启动,隆美尔跑过去,坚决地要求那辆车停下来。随后,他看到坐在车上的却是壮实的纳粹党魁马丁·鲍曼。鲍曼对隆美尔这个小官僚的做法十分不满,他一边大声嚷嚷一边做着手势,要求跟过去。可是隆美尔却一动也不动,“我是大本营的司令官,”他大声回应道,“这不是幼儿园出外游玩,你必须照我说的去做。”隆美尔的这种斥责,使鲍曼气得涨红了脸,他把这次屈辱足足牢记了五年。在1944年当隆美尔被卷入暗杀希特勒的密谋中后,鲍曼在促使希特勒做出让隆美尔自杀的决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本书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里、家族并非平静的学生时代,及留美归国文革时代古稀之年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历程。
  • 邵逸夫全传

    邵逸夫全传

    本书介绍的邵逸夫,从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此书以孟子的生平为经,着重写了影响孟子思想进程转变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寒面冷意

    寒面冷意

    【一个月更一次,慎入】(原名:无情女之妖孽王爷)【本文为双故事情节,不喜者慎人,强行入内会出现不良反应】南宫冰离,杀手界的传说,可是却因为误进时空之门,或者是不知道的羁绊,一个人有两重命格,一个与她面容相似的幻影出现,灵魂分离,在现代有一个南宫冰离,在异世大陆有一个南宫冰离,剧情扑朔迷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一个灵魂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命运以及不同的性格,为什么关系会这么复杂。这样子究竟是命运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中的。而南宫冰离走向变强道路上,也慢慢开始揭开扑朔迷离的剧情。【慎入!作者新手!】
  • 水晶糖之tfboys梦幻恋爱

    水晶糖之tfboys梦幻恋爱

    因为捡到了一条手链,进入了虚幻的时空。可是,爱情路是坎坷的,一场车祸使时空消失。一切恢复原样。过去的承诺,你们都还记得吗?现实中,是否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漫漫长路寻找着,水晶糖是会被甜化了,还是摔碎了?
  • 张艺兴之不悔梦归处

    张艺兴之不悔梦归处

    有的时候,在梦中,我常常想,想回到过去。这梦中人,是否也能听见,那久违的呼唤。其实,回头才发现,走过的路,那是青春。试图逆转,再次重温,回不来的情与恋。倘若世间并没有爱情,没有悲欢离合,是不是就不会有断肠之人,铭心之事。都说,忘记了。然而,青春过得太匆匆,还没来得及去感悟,一点点走过的,消散的,是每个人渴望的。一些事情没法儿圆,一些人死死扣住自己的心。青春这东西,最后是不是只能去笑,去哭了?后悔么?刻骨么?释然了么?不悔梦归处
  • 王俊凯滴婚后故事

    王俊凯滴婚后故事

    为了好写就选了单人的写,这次女主身份不一样!!!了!
  • 山西往事

    山西往事

    (本书纯属虚构)本书讲述八路军115师下687团团长王成虎率所部在山西和日伪军、土匪之间的展开斗争的故事。王成虎祖上是屠户,学过拳脚,念过几天私塾,但是王成虎觉得生逢乱世靠舞文弄墨救不了国家,便参加红军。王成虎行二,幼名二狗,生性乖张狡猾、重情重义、意志坚定,但是也不乏幽默风趣,37年,他已经是八路军115师687团团长,抗战全面爆发后,115师奉命从陕甘宁边区奔赴前线…
  • 一代雄主

    一代雄主

    江湖,江湖,一入江湖两世人,自此再无风平日。杨天斌白衣白马下扬州,一脚踏入了江湖。
  • 我成了鳌拜

    我成了鳌拜

    穿越的开始很俗套,中间很彪悍,结尾还不错。讲述一个男人一不小心穿越成为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然后发生一系列的爱恨情仇!本文可能有11生子类的,本作品为11文,雷者慎入!
  • 萌徒追妻:梦魇除妖师

    萌徒追妻:梦魇除妖师

    眼见一美男差点命丧车轮之下,她一好心将某男救下,却不小心开启了一场萌徒追师之路。只是这男徒弟平日里看起来一本正经,对她细心体贴、无微不至,可是为啥她悄悄进入他梦里的时候……看见的场景却有些不对劲?!并且这梦的女主角竟然是她,而男主角是他自己!“我们已经断绝师徒关系,你不用再回来了。”她被某徒弟逼得连连后退。(呆萌?腹黑?)徒弟笑道:“你不想继续师徒关系,那我们换一个关系好了?”
  • 血茶之什么系统

    血茶之什么系统

    猪脚是谁?没错猪脚就是那个被警花、御姐老师、邻家小萝莉......卧槽!居然还有圣女!你没看错,是圣女不是剩女!第一卷很乱(是铺垫),看不懂就从第二卷开始看吧!
  • 宫后谋

    宫后谋

    纵然没有傲人的地位,没有娇媚的容颜,她依旧可以问鼎皇后之位,她用自己的经历写就了一部传奇,向世人证明,纵使他人显赫他人倾城,我依旧能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计谋得万人朝拜,无论这过程有多艰难和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