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8200000014

第14章 在麦克阿瑟麾下(1)

艾森豪威尔在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的麦克阿瑟手下整整干了7年,军衔几乎原地踏步,仅从少校晋升为中校。艾森豪威尔从麦克阿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更多的是吸取教训。在这期间,艾森豪威尔参加的惟一军事行动就是“血洗老战士”。而在菲律宾,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争吵也越来越频繁、激烈。当艾森豪威尔终于争取到离开菲律宾的这一天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3个月了……

在陆军部的日子,艾森豪威尔接触到了对他今后影响最大的两个人——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要知道,在艾森豪威尔37年的军事生涯中,有11年是直接在这两个人手下工作的,其中在麦克阿瑟手下7年,在马歇尔手下4年。

从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身上学到的

能认识这两位杰出的将军,并在他们手底下工作,是艾森豪威尔的幸运。

尽管这两位将军都很欣赏艾森豪威尔的才华,并给他相当高的评价。但是,麦克阿瑟却是用而不重,到1940年艾森豪威尔50岁生日之际,仍然是名中校。相反,在马歇尔手下的那几年,却是艾森豪威尔飞黄腾达的几年。当然,一方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艾森豪威尔的晋升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与麦克阿瑟的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的性格有关。

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将门之家,他的父亲老麦克阿瑟在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曾担任入侵菲律宾的美军司令,母亲是一名巨贾之女,一副贵族派头。从小麦克阿瑟就在母亲的教育下树立了“命中注定”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伟人的坚定信念,有着很强的家庭观念和自尊心。麦克阿瑟13岁进入西得克萨斯军校,经过4年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两年之后,1899年6月又进入西点军校,1903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不久,被派往菲律宾,给当时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长官的父亲老麦克阿瑟当随从参谋。1921年,老麦克阿瑟去世后,他被调回华盛顿的陆军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很快便担任了第42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并于1918年2月,编入潘兴将军率领的美国远征军,开赴法国洛林南部参加世界大战。麦克阿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来的受勋最多的军官之一,共获得两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一枚服务优异勋章、七枚银星勋章、二枚紫心勋章以及数枚法国授予的勋章,是法国“尽人皆知的美国军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被委任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因其对西点军校做了一番彻底的整顿改革,使西点军校开始了现代化军事教育,而被誉为“西点军校之父”。1925年2月,他被提升为少将,是美国陆军中最年轻的将军。1928年夏天,麦克阿瑟出任美国驻菲律宾部队总司令。1930年11月21日,麦克阿瑟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

马歇尔1880年12月13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采矿公司的业主家庭。由于儿时品性顽劣和学习上不求上进,吃了不少父亲的柳条棍,并在17岁时被父亲强迫送进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大门。毕业后,利用父亲的关系,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成为美国驻菲律宾总督老麦克阿瑟手下的一名陆军军官。尽管他为能在著名的老麦克阿瑟手下服役感到自豪,但日后,也正是老麦克阿瑟的儿子麦克阿瑟在他的晋升过程中,处处作梗,使他几乎无法实现成为将军的梦想。事情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麦克阿瑟已经是第42师参谋长,军衔为正式上校和临时准将时,马歇尔只是潘兴将军的一名正式上尉和临时上校。由于马歇尔起草了一个作战命令,要美军各部队加速攻占色当,结果使麦克阿瑟的42师没有拿到攻占色当的头功,于是麦克阿瑟记上了马歇尔的仇,并再也没有忘记。1932年底,麦克阿瑟命令让担任南卡罗来纳州莫尔特里堡驻军司令的马歇尔去指挥伊利诺斯州的国民警卫师。因为国民警卫师不是正规部队,一个正规军官去那里服役,是不在晋升考虑之列的。后来,在潘兴将军的四处游说之下,麦克阿瑟参谋长卸任之后,马歇尔才开始时来运转。1936年8月24日,他终于戴上了渴望已久的准将军衔。1938年夏,马歇尔被提升为陆军副参谋长,一年后,担任陆军参谋长。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倒成了他手下的一名战区司令。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然,除了出身和经历的差异外,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在性格方面也是不一样的。麦克阿瑟夸夸其谈,服饰华丽,以自我为中心,有着强烈的党派观念,喜欢介入政治争论。马歇尔说话平稳,衣着保守,为人谦逊,不轻易表扬人,严格地超党派,不愿意介入政治纠纷。尽管两人都当过罗斯福的参谋长,但他们对军队首脑与总统的关系的看法,却大相径庭。麦克阿瑟认为军队首脑与总统之间是对抗关系,而马歇尔则认为军队首脑对总统应持完全支持的态度。此外,他们还在欧洲和亚洲对美国的重要性问题上意见不一。其结果之一便是使军队和参谋部分成麦克阿瑟派和马歇尔派。前者主张“亚洲第一”,后者则相反。

不过,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的私人交往要比与马歇尔的关系亲密得多。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经常互相打趣,但同马歇尔却很少这样做。马歇尔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对陆海军橄榄球比赛谁取得胜利并不十分关心,而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却因都毕业于西点军校,因此对西点橄榄球队的胜败异常关心,每年秋季他们都热烈讨论陆海空比赛的前景和结果。艾森豪威尔夫妇同马歇尔夫妇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往来,却经常和麦克阿瑟及其夫人琼一起参加舞会和宴会。

尽管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的意见经常不一致,并因此致使一些人猜想麦克阿瑟对艾森豪威尔很刻薄,但艾森豪威尔却对麦克阿瑟有着相当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在退休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艾森豪威尔说他一直“对于在麦克阿瑟手下工作所获得的行政经验非常感激”,甚至说,如果没有这种经验的话,他就不可能“去担负起战争时期的重大任务”。对于外界对两人关系不睦的猜测,他还指出“我们之间显而易见的对立情绪被夸大了,在密切地共事了7年之久的两个人之间,必然有着一条强有力的纽带”。

在回忆录中,艾森豪威尔把麦克阿瑟描绘成“果断、很有风度、知识极其渊博并有着非凡记忆力的人”,说马歇尔、麦克阿瑟和他三个人之间,只有麦克阿瑟能在演讲稿或报告读过一遍后,便能逐字逐句地背出来。当然,艾森豪威尔也承认麦克阿瑟是出名的自高自大,“决不能见到天上还有另外一个太阳”。

不管怎么样,艾森豪威尔还是从麦克阿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当麦克阿瑟在某个问题上采取了某种立场以后,他便固执地坚持这种立场。他掌握问题的全部细节,并采用合乎逻辑地摆出事实的方法来坚持自己的观点,因此谈起来就非常有权威。于是,自觉不自觉地,艾森豪威尔在战时和担任总统时,在辩论中总是效法麦克阿瑟。

另一方面,艾森豪威尔也从麦克阿瑟身上吸取了很多教训,这是艾森豪威尔从观察麦克阿瑟的行动中学来的。麦克阿瑟喜欢成为新闻人物,无论他走到哪里,记者们便追随到哪里。麦克阿瑟经常故意对当前最富有爆炸性的、激动人心的问题发表公开谈话,并常常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同时,麦克阿瑟毫不隐讳自己的政治野心,并公开表示愿意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然而,即使是支持他的右翼共和党人从罗斯福年代便开始为他的当选造势,但至多不过是热闹一阵而已。尽管艾森豪威尔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是他还是直觉地认为,麦克阿瑟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极端主义,另一方面是他不了解美国人民。因此,艾森豪威尔学会了回避极端,回避有争议的问题。注视着30年代麦克阿瑟的活动,艾森豪威尔更加坚定了超脱于政治之上的决心,这种态度对他将来无论是作为将军还是当选总统所取得的成功,都是具有关键作用的。

“血洗老战士”

1932发生的美国退伍军人退役金请愿事件,算得上是艾森豪威尔在陆军部期间所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事件,通过观察麦克阿瑟处理该事件的全过程,艾森豪威尔得到了卷入党派政治的危险的最生动的教训。

这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战士为要求改善物质条件状况举行了有名的游行进军。当时在华盛顿街头聚集了两万多人,他们都是失业的退伍军人,想提前领取答应在1945年才支付给他们的参战退役金。平均每份金额为1000元。1931年,国会不顾胡佛总统的否决,规定发放一半退役金,第二年,当国会考虑为发放另一半退役金订立法案时,退役金请愿者来到华盛顿,要求国会通过该立法。为此,请愿者住在宾夕法尼亚街上弃置不用的财政部楼房里和安纳科西亚沼泽地上“用捡来的材料、铅皮桶和旧木板搭成的可怜的小棚屋里”,希望法案通过后再回去。

在被包围的胡佛政府看来,这些退役金请愿者是“在国会所在地向政府发起进攻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威胁”。麦克阿瑟更是认定“这次运动的意义和危险性,实际上远远超过想从濒于枯竭的国库索取金钱的作为——红色组织者渗入了退伍军人组织,并立即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领导人手中,接过了指挥权”,“是共产党人煽动的革命行动”。然而,艾森豪威尔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事实上”,他写道,“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尽管可能受到一些煽动者的蛊惑,但都是安分守己的,他们进行游行,都是为生活所迫”。

然而,麦克阿瑟还是想方设法证明请愿者与共产党有联系。他要求全国各地的高级军官向他提供与退役金请愿者一起进军华盛顿的、已知的共产党人的名单,但答复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尽管缺乏证据,但是参谋长和胡佛政府还是从最坏的设想出发,仍决定用暴力把聚集在财政部楼房里的1100名左右的退伍军人赶走。

7月27日,政府对华盛顿警察局下达驱逐令,警察局在第二天早晨9点开始了驱逐行动。于是,退伍军人与警察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请愿者掷了砖头,警察开了枪,结果造成两名退伍军人死亡,三名警察受伤。

在这种情况下,胡佛政府召见了陆军部长赫尔利,要求军队支援。下午2点55分,赫尔利命令麦克阿瑟派遣军队“立即前往骚乱现场——包围骚乱地区,并毫不迟疑地平息骚乱”。

于是,早就对此跃跃欲试的麦克阿瑟立即整队出发,并要亲自随队前往。

艾森豪威尔却敏感地意识到,军队不应该参与这一行动,他提醒麦克阿瑟说:“将军,我个人认为您没有必要亲自前往。”

“嗯?”麦克阿瑟很不耐烦:“艾森豪威尔先生,你又有什么高见?”

“将军,这次行动不但对改善老兵的境遇没有多大帮助,而且可能会有损政府和军队的威望。如果将军您亲自出马的话,恐怕……”

艾森豪威尔的话没有说完就被麦克阿瑟打断了。“你懂什么,马上就要爆发革命了,共和国处于危急之中”,麦克阿瑟的语调中掩盖不住对他将又一次成为新闻人物的兴奋:“这些老兵中肯定有共产党,我必须亲自去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他还命令艾森豪威尔说:“艾森豪威尔,我命令你马上穿上制服,和我一起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当麦克阿瑟参谋长和艾森豪威尔少校等人出现在宾夕法尼亚街头时,形成了一幅引人注目的画面,几十个摄影记者都抓住了这个机会。艾森豪威尔和其他一些下级官,外套上都没有佩绶带和勋章;麦克阿瑟的胸前却挂满勋章,相比之下,显得特别神气。麦克阿瑟身穿礼服,腰系武装带,下穿马裤,足登锃亮的马靴。在所有拍摄的照片上,艾森豪威尔情绪沮丧,而麦克阿瑟则兴高采烈。

军队采取了连续行动,他们开赴首都的中央大街宾夕法尼亚街,阻挡示威游行的人们,并向那群饥饿的、衣衫褴褛的、手无寸铁的老战士开枪。

这是美军史上的奇耻大辱,但麦克阿瑟却对取得的成就洋洋自得。他不顾胡佛总统的命令,一直把请愿者赶过了安纳科西亚河,并穷追不舍。

镇压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再一次提醒麦克阿瑟“如果不是为了显示勇气,回避记者是上策。因为这次军队的行动不是军界的决定,而是政界的命令,我认为只应该由政治官员向报界发表谈话”。

麦克阿瑟却决不肯放弃这次出头露面的机会,他在晚上11点如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会上,麦克阿瑟又肆无忌惮,信口开河,说:“那班暴徒,看上去叫人讨厌,不安分的天性使军警激动起来。”

结果,美国军警对退伍军人的残酷镇压,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而麦克阿瑟的表现又使人们认为是他个人做出决定把退伍军人赶出宾夕法尼亚街的,一时间,麦克阿瑟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成为残暴的人。然而,麦克阿瑟把不利于他的宣传归绺于共产党人,拒绝承认他犯了错误。艾森豪威尔观察到麦克阿瑟有着这样一种顽固的想法:“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决不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次事件使艾森豪威尔更害怕极端主义,更本能地回避各种争论。

1944年底,英军士兵在荷兰作战。

血洗老战士是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参加的惟一的“军事”行动,他因此被授予一枚奖章。对于他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他的一位传记作者说:“那时艾森豪威尔少校已经显示出逐渐成熟的品质。他曾多次劝说麦克阿瑟不要指挥这次镇压行动。事后,他又巧妙地躲避了记者对他的采访。”

7个月之后,1933年2月,麦克阿瑟调任艾森豪威尔做他的私人助理。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起草演讲稿和信件,并帮助他准备参谋长的年度报告。对艾森豪威尔在这方面的表现,麦克阿瑟非常满意,他在一份报告的批语中对这位助理倍加赞扬道:“亲爱的艾森豪威尔,你完成的工作很出色,远比我本人写得精彩,深为感谢。”在艾森豪威尔的考绩报告中,麦克阿瑟写道:“在军队中,该军官的同辈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他……在精力、判断能力和接受任务等方面尤为突出。”

同类推荐
  •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红帮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宁波地区。随着服装改革的深入,近现代服装业的迅猛发展,这个群体迅速扩大,遂成中国从事近现代服装业人士的总称。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本书以晚清的风起云涌为大背景,讲述袁世凯通过不懈奋斗,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朝廷重臣乃至洪宪帝制的过程,全书截止于1915年袁世凯称帝,着重讲述二十余年间其出人头地的艰难与相关手腕,展现其在此期间所建立的功业。
热门推荐
  • 美女杀手重生之后

    美女杀手重生之后

    苏梦和苏宝竹,一样的年龄在不同城市的同一时间而死。苏宝竹死了,苏梦的灵魂却附在了苏宝竹的身上。“苏宝竹”重生了。上官明看着宝竹就像是看着自己的猎物,游戏开始。宝竹轻轻吻上昊天唇说道:“给我时间,好吗?”昊天:“好,我会等你,一直等。”游戏结束后上官明:“我想得很清楚,我现在爱的是你。”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大明星杜宇。杜宇:“我爱你,我可以为你放弃现在所有的一切,只为你。”当她决定嫁给杜宇时,一个自称是她妈妈的女人出现,告诉他们不能结婚。昊天:“宝竹,不管你选择的是谁,我只希望你可以得到幸福。”她只是一个冷血杀手,杀人无数,只懂杀人,不得什么叫友情,亲情,爱情,当她懂了以后,宝竹会得到幸福吗?
  • 口袋妖怪之神宠穿越

    口袋妖怪之神宠穿越

    怪力少女和穿越伊布,奇妙的缘分组合的排挡。伙伴们一个接着一个相遇,穿越的现象,连接着另一个阴谋。一步一步走近神奇宝贝大师的距离,成为逆天的传奇。
  • 武道灵珠

    武道灵珠

    九灵大陆,百族争霸,人族少年,以星为名,寻亲之路,声名鹊起,为梦而活,不求生,不寻死,但求问心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仙魔恋:逆天废柴二小姐

    仙魔恋:逆天废柴二小姐

    一千年前,她是仙界大名鼎鼎的大战神,被爱人,姐姐背叛,死不瞑目.一千年后,她是玄源国赫赫有名的废物二小姐.她重生于她,杀上仙界报仇!一千年前,他是魔界魔君,与她素不相识.一千年后,对她一见钟情...
  • 英雄联盟之我是冠军

    英雄联盟之我是冠军

    他,联盟战场上厮杀数年,他,被所有LOL玩家称为辅助之神,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在大型的赛场上得到过冠军,哪怕是一次。老天似乎一直在和他开玩笑,每次都与冠军失之交臂。直到,他回到了过去,2012年。且看他如何披荆斩棘,重回这舞台,高呼德玛西亚。世界你欠我一个冠军。
  • 魔界弗斯特

    魔界弗斯特

    不知什么原因被抛弃在破庙里的男婴,身上带着具有神之气息而且任何生命体都看不到的的长命锁。从他被人带回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要与普通人为伍,但在他六岁那年经历神圣之光的照耀后,就以为他铺好了不寻常道路……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乱世三世红颜

    乱世三世红颜

    她,21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学生,本在异世界生存已曲曲折折。但却一次次阴差阳错的一穿再穿,早就了她和他的三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