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8200000040

第40章 滩头僵局(2)

这种秘密武器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火箭。V-1火箭的弹体长7.76米,翼展4.9米,最大直径0.82米,弹头炸药的重量为850公斤至1000公斤,火箭的总重量达2300公斤,最大时速为240公里,飞行高度为2000米,最大射程为280公里。V-1火箭用汽油作推进剂,可以从地面的发射架上发射,也可以通过飞机运载来发射,后一种发射方式可以增大射程。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发出“嗡嗡嗡”的声音,火箭着地时,电触发引信点燃炸药后爆炸,因此,人们也把这种火箭称为“嗡嗡飞弹”。

德军空袭伦敦的V-1飞弹,是从远离诺曼底的法国北部的一些秘密基地发射的。第一批4枚飞弹在伦敦附近爆炸时,炸死4人,炸伤9人。当英国人还没有弄清这些秘密武器的来源时,飞弹又接连不断地越过英吉利海峡,向英国的城镇袭击。至6月16日,就有244枚飞弹落在伦敦。

用飞弹袭击对方,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飞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出现的最重要的新式武器之一,不久之后便发展为性能更为先进的现代导弹。V-1飞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科学家在佩内芒德秘密研制的,当这种火箭试验成功以后,希特勒就命令大批量生产,甚至强迫战俘来制造飞弹。1944年,希特勒在面临两线作战的困难处境时,便把德军夺取西线胜利的梦想寄托在这一秘密武器上,决定冒险使用V-1飞弹,袭击英国伦敦的居民区。希特勒曾吹嘘,要用5万枚飞弹把伦敦炸为废墟。

很明显,希特勒用飞弹袭击居民区的目的不外乎给英国公民造成恐慌,以此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缓和其在西线上的压力。果然,V-1飞弹的袭击,对英国民众产生了不小的精神震撼作用。6月中旬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伦敦不论白天黑夜,经常响起空袭警报的尖叫声。就连正在英国海港待命准备进入诺曼底战场的加拿大军队,也不得不一次接一次地因空袭警报而向防空洞奔跑。

为了弄清飞弹的真实面目,空军司令阿诺德亲自到爆炸现场察看。据他分析,如果法西斯德国建立了48个发射设施,每2分钟发射一枚飞弹,那么,伦敦每天就可能遭到4万枚飞弹的袭击。

一想到这种状况,阿诺德就感到头痛,他不安地说:“这将造成恐惧、忧虑,最后破坏整个英国的正常生活和秩序,并打乱我们的作战部署。没有人能预料飞弹将要打到哪里。你能听到飞弹呼啸着而来,却很难躲避它们。有一枚飞弹飞过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司令部时,当时我们正在那儿。”

艾森豪威尔的心情与阿诺德一样,在得知德军使用新式武器后,他首先想到了这种武器是否会迟缓盟军在诺曼底的进攻。伦敦第一次空袭警报拉响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显出一个将军特有的镇静,他经历的警报太多了。半夜里,艾森豪威尔正躺在床上看书,空袭警报再次响起来时,警卫人员要求他到掩蔽所躲一下。

艾森豪威尔说:“我宁愿呆在这儿。我不愿意整夜来回跑掩蔽所。”

正在说话问,耳边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面对飞弹的巨大威力,艾森豪威尔无奈,只好站起来,快步走进掩蔽所,在掩蔽所冰凉的地板上过了一夜。

第二早晨,艾森豪威尔实在难以忍受新粉刷的掩蔽所散发出的那股难闻的气味,当他走出掩蔽所时,嘴里低声咒骂希特勒,为什么研制出了这种该死的新式武器。

飞弹造成了许多人的恐惧心理,很多伦敦市民由于失眠而迷迷糊糊,听到关门的声音或者是摩托车和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就神经过敏。随着这种悲观情绪的漫延,甚至一些英国民众开始认为,战争可能要输了。

丘吉尔注意到,盟军在诺曼底站稳脚跟以后,英国人民眉开眼笑,似乎看到了大战胜利的曙光,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但是,自从德国发射飞弹以来,伦敦的空袭警报和爆炸声刺激了公民的神经,他们甚至对胜利失去了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不得不用很多精力来关注德国的秘密武器。6月19日,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足足会谈了90分钟。他向艾森豪威尔提出,盟军应该派遣更多的航空兵去轰炸德军那些秘密武器的发射点,在西线战场,除了运输最紧迫的军需物资以外,必须集中主要力量炸毁德军秘密武器的发射点,直到“在解除这一特殊威胁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

按照丘吉尔的建议,艾森豪威尔调集了大量轰炸机去轰炸V型导弹的发射场。然而,由于这些发射场相当隐蔽,盟军空军的轰炸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伦敦上空的警报声并没有因此而稀落起来。

7月初,对此异常恼火的丘吉尔向艾森豪威尔建议,盟军应该使用毒气袭击德军的秘密武器发射场。

艾森豪威尔对此立即表示了拒绝,他说:“看在上帝的分上,让我们提醒自己,我们要理智些。”

到8月初,德国又研制出了V-2飞弹,并立即用于实战。V-2飞弹的射程为350公里,时速达到5800公里,在战术技术性能上比V-1飞弹有了明显的改进。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中程导弹。

然而,尽管飞弹对英国军民、对诺曼底战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散了丘吉尔、艾森豪威尔等军政要人的注意力。然而,仅仅凭V型火箭是不可能挽救希特勒灭亡命运的。这一点,正如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所说的:“至于希特勒使用了飞弹,显然这个办法不论对诺曼底的作战行动,或对人所共知的英勇的伦敦市民,都不会有任何严重的影响。”

对德国飞弹发射场的破坏措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这时,丘吉尔意识到,光在英国国内行动是不够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诺曼底战役的进攻,尽快占领德军那些秘密武器的发射基地。于是,丘吉尔多次向艾森豪威尔提出,盟军必须加快在诺曼底的作战行动。

卡昂受阻

为了巩固登陆场,扩大战果,从6月13日开始,盟军兵分两路,向法国内地挺进。英军主要向卡昂进攻。美军主要向瑟堡进攻。这个时候,盟军突然发现,他们是在一个由灌木篱笆、河岸和坍陷的公路分隔开的许多小块田地的国家里作战,在这里,坦克部队不能展开,而步兵必须逐一地越过篱笆前进,进展十分缓慢,而且代价很大。12日之前,势如破竹的攻势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而天公似乎也不作美,英吉利海峡的飓风狂浪阻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海上交通,舰艇无法航行,大量的船舰被迫搁浅。同时,风暴也严重破坏了6月19日新建成的人工港,舰艇无法停靠,飞机无法起降,一切滩头上登陆活动被迫停止。尽管希特勒还没有从“肉馅行动”的欺骗中清醒过来,盟军没有在这个时候遭到德军致命的反击。但是,缓慢的挺进情况却使旗开得胜的欢腾逐渐冷却了下来。

按照原计划,盟军在登陆之后,要迅速占领卡昂、科蒙、圣洛以及来赛等地,以在西欧大陆建立起稳固的战线,确保盟军在诺曼底地区有效登陆,并为下一步收复西欧大陆创造条件。

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国第2集团军承担了进攻左翼卡昂的任务。在这里,他的对手是“阿拉曼”战役中的手下败将隆美尔。当蒙哥马利获悉“沙漠之狐”隆美尔将在战术上指挥防守部队时,就预言隆美尔将把从师一直到营、甚至到连的任何立即可用的部队投入连续的攻击。对于再次战胜隆美尔,蒙哥马利有充分的信心,他甚至表示,他能在第一天就攻占卡昂,但事实却是,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卡昂仍在德国人手里。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6月14日,当美军突破了德军在圣索沃方向的防线时,蒙哥马利提出,英军必须得到一定的弹药贮备后才能对卡昂发动进攻。

对于蒙哥马利再次推迟英军对卡昂的出击时间,艾森豪威尔非常气愤。但考虑到盟军在作战中的团结,艾森豪威尔没有大发雷霆。6月18日,他写信给蒙哥马利,没有谴责,更多的是鼓励。他说:“我完全理解,你需要贮备适当数量的炮兵弹药。但是,我非常希望,一旦攻击开始就有一股维持很久的势头。”

同时,艾森豪威尔还向蒙哥马利承诺:“我们将从各个仓库给你调拨弹药和军需物资。”

很快,蒙哥马利就送给艾森豪威尔一份措辞委婉的请求书。请求书中写道:“我们将在今后两周或更长时间内艰苦作战,我衷心地请求你帮助,别让访问者前来。我要牢牢地掌握战斗,因为这是这一时期极其重要的战斗,要使事态按我们希望的方式发展,不能混乱,不要让我们自己被任意摆布。我没有时间接待来访者。”他的意思很明显,是要艾森豪威尔不要干涉他的指挥。

蒙哥马利这样讲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伦敦上空的飞弹严重影响了英国士兵的情绪;另一方面,英国部队的士气在德军炮火下遭到重创。英军第49师的一个营受到德军迫击炮和榴弹炮“地毯式”的轰炸。两个星期后,该营只剩下12名军官,营长和班排长以上的军官在营指挥所里被炸死。

更为严重的是,该营3/4的人对炮火有歇斯底里反应,有些年轻士兵甚至在自己方面的大炮开火时也要发病。这样,部队的士气崩溃了,纪律也瓦解了,逃兵开始增多。一名中校营长向蒙哥马利报告说:“我有两次不得不站在一条道路的尽头,拔出我的左轮手枪对着往后败退的人……三天前一名逃跑的少校被打死了……因为我命令他帮我在迫击炮火密集时阻止士兵乱跑,而他自己却逃跑了。”

接着那名中校又说:“在这种情况下,我拒绝再去断送那些好端端的生命了。”他强调说,有两位同僚也同意他的意见。

对此,蒙哥马利不得不报告陆军部,说他已经解散该营,因为它不再适合战斗。他还写了一条附注:“我认为这个营长显示出失败主义者的心理状态,不是个‘合适的小伙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似乎不能说蒙哥马利推迟对卡昂的进攻是为了保存实力,因为他太需要一次伟大的胜利来恢复部队对他的信赖了。他也许正在等候进攻卡昂的最佳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蒙哥马利要求他的部队保持冷静。他对艾森豪威尔保证,只要能保证军队使用合适的装备,他们就会很好地作战,就不难击败德国人。6月24日蒙哥马利向参谋长报告说:“我注意到了那些报告,它们散布关于英国装备、坦克等等的性能与德国相比较的种种流言。在目前这种时候,我们不能允许有任何这一类的东西。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据点,我们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力量,明天我们要扑向敌人。任何损害自信心和士气的事都必须无情地予以粉碎。”

6月25日,英国第30军团终于在卡昂地区开始取得了有限的进展。但是,天气极端恶劣,出现暴雨,云层很低,蒙哥马利却在出击前等了很长时间。这使德军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喘息,并又向卡昂地区增派了两个装甲师。就这样,尽管蒙哥马利向艾森豪威尔报告说,“我准备在东翼向敌人摊牌,决一死战。”但是在德军经过激烈战斗后,英国第30军团的进攻在维莱博卡日到卡昂一线停顿了下来。

艾森豪威尔对此十分不满,他极力克制自己,没有大发雷霆。但蒙哥马利却为自己辩解说,他从来没有打算在直通巴黎的道路上的卡昂突破滩头,他的战略是固守他的左翼,而让布莱德雷在右翼突破。

对蒙哥马利持批评态度的人都指责他由于在卡昂失利而改变计划,蒙哥马利自己坚持认为,他一直计划把德国装甲部队牵制在卡昂前,而让布莱德雷迂回包抄他们。对此,军事专家们之间掀起一场激烈的争论。空军将领特德认为,蒙哥马利的说法是“弥天大谎,纯粹是胡说八道”。他敦促艾森豪威尔或者下令蒙哥马利向前推进,或者把他调走。

虽然艾森豪威尔不赞成蒙哥马利处理战斗的方法,但他并没有对蒙哥马利发布强制命令。在整个6月后半月和7月,艾森豪威尔虽然一直鼓励蒙哥马利进攻卡昂,但他并不坚持。而蒙哥马利也不断允诺“突击”德军,但他的豪言壮语并没有化为有力的行动。同时,蒙哥马利还把进展不力的责任归咎于布莱德雷,说美军应同时在北面进攻瑟堡和在南面进攻古当斯。蒙哥马利说:“布莱德雷不想冒这个危险。”蒙哥马利又以他那种典型的高傲的绅士口吻说:“我不得不沉住气带动美军,让他们有时问去做好准备。”

6月27日,布莱德雷指挥的美军进攻瑟堡的战斗取得重大进展,瑟堡的德国守军被迫投降。这是盟军的一大胜利,它使登陆部队的物资供应有了保障。这等于将了蒙哥马利一军,这样一来,盟军将领之间的相互斗争和背后攻击更为激烈。有人甚至议论说,蒙哥马利为了保存实力,使英军迟滞不前,让美军承受重大伤亡。艾森豪威尔没有轻信这些话,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耐心地鼓励蒙哥马利指挥英军向卡昂进攻。

但是,由于蒙哥马利的固执己见,夺取瑟堡以后,美军在遍布灌木篱的地形上作战,进展比预定计划迟缓。

诺曼底登陆开始出现胶着状态,陷入了僵局。

在白宫谈笑风生的政治巨头:(自左向右)杜勒斯、丘吉尔、艾森豪威尔、艾登。

同类推荐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酒店大王希尔顿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少年往事、早年经商、弃商从军、经营旅馆、艰难度过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旅店帝王。青少年通过阅读希尔顿一段段真实而又理智的故事,从他的坎坷履历中学习他乘风破浪的勇气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个规划,并为之而努力。
  • 比尔·盖茨对话录

    比尔·盖茨对话录

    关于比尔·盖茨要说的和已说的,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话题,世人对这么一个当今世界传奇式的人物,关于他的一切,都充满着兴趣。人们在仰慕他的成功,也在探寻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此时的比尔·盖茨就成了一个专门研究的课题。众多的经济学家以及成功爱好者,都在乐此不疲地探讨比尔·盖茨和比尔·盖茨所打造的商业帝国——微软公司。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热门推荐
  • 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初恋居然是网恋

    我的初恋居然是网恋

    命運的齒輪不停的轉動,我的心也在不停的跳動。咔嚓咔嚓我的齒輪壞了,心臟的跳動漸漸停滯了。我拿起工具修起了心臟,卻用感情去修復著齒輪。有人說我你這是為何啊?我說那是因為感情無用。
  •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男人成功前的50个输不起

    如果说20几岁的男人还对人生充满激情与幻想,并以此激励自己成长的话;那么30几岁的男人就应该成熟而理智,并能在现实的压力中去奋斗并成功。男人30而立,30几岁的男人不再是男孩,他开始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他身上寄托了妻子儿女的未来与梦想,使命感、责任感以及自己的理想,让他可以超越以往地去追求成功。
  • 诸天卡神

    诸天卡神

    新书诸天十脉已经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__^*)
  • 杀手神偷:绝色毒妃逆天下

    杀手神偷:绝色毒妃逆天下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只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从此。天真?是什么东西?单纯?呵,有用么?单纯单纯,如果不是这个单纯,她如何会失去双亲?如何会成为这个人人喊打的小偷?!一心求死的她,以为终于如愿以偿了,结果,老天和她开了个玩笑。穿越就算了,但是为什么要穿越变成一个丫鬟?!丫鬟就算了,为什么主子还那么懦弱无能?!擦!你懦弱无能被人欺,为毛还要拉她一起被打!好吧,既然重生变成他的丫鬟,就大发慈悲帮他吧!(爽文,虐渣不虐男、女主!放心跳坑,绝不弃文!)
  • 中华末法时代

    中华末法时代

    他们是中华大地上最后一批修真者,他们被历史铭记功绩,他们被历史遗忘传奇!这就是中华末法时代,留给后世无尽的叹息!谨以此书向经典致敬!谨以此书为经典填坑!
  • 农民工的王牌

    农民工的王牌

    世界上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让科学家也搞不清原因。宇宙中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生命,也众说纷纭。一片阴暗的天穹,让地球进入了一个充满危险的时代。枪炮跟原子弹失去了威力。而飞天入地,腾云驾雾的神仙,却再次光临。一个农民,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弄出了属于自己的护身武器......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天啸红尘之战王妃

    天啸红尘之战王妃

    一场宫宴,结了一生的缘,定了一世的情。她的情是他的劫,他的爱亦是她的劫。从来不知感情为何物的他们,却在彼此的身上找到真爱。九重宫阙,一场夺嫡之争,他,处庙堂之上,雄才大略,深谋远虑;他们约定了生生世世,黄泉碧落。且看他们如何开创凌天王朝,缔造太平盛世,演绎一段千古绝唱的帝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