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8200000043

第43章 全面突破(1)

“7·20”事件使优势的天平再次向盟军倾斜。大难不死对希特勒的打击不啻于另一场诺曼底登陆,在战役的关键时刻,希特勒却开始了报复行动……因天气原因而一次又一次被推迟的布莱德雷的“眼镜蛇”计划尽管冒险,并造成了美军自己的误伤,但这一大胆的出动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德军防线全线溃散,盟军全面突破。“眼镜蛇”行动成为诺曼底战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被作为“圣洛突破”的典范载入史册……这个时候,艾森豪威尔的“秘密武器”也要派上用场,这只攒足了力量的重拳,要向德军发动致命一击了。

按照“霸王”行动计划,诺曼底战役将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盟军要建立起稳定的滩头堡。之后,才能以此为基础向法国境内扩展。然而,布莱德雷攻占瑟堡后,蒙哥马利却没有取得夺取卡昂的胜利,两军在诺曼底形成了僵局。尽管局势对盟军有利,但艾森豪威尔还是迫切需要打破这一僵局。

“7·20”事件

7月20日,一则消息震惊了世界,使诺曼底登陆战役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当天下午6时38分,德意志广播电台中断了正常播放的节目,播报了一条有关希特勒遇刺的新闻。播音员没有详细地说明事件经过,只是简短地报道称,爆炸事件发生后,元首除了轻度烧伤和撞伤外,其他均“安然无恙”。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7月20日中午,东普鲁士腊斯登堡“狼穴”的地下防空洞里,希特勒手中摆弄着一个放大镜,正在听取陆军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豪辛格将军关于战场情况的汇报。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枚定时炸弹爆炸了。刹那间,防空洞里硝烟弥漫,鬼哭狼嚎。

硝烟散尽,在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有数名纳粹将领被当场炸死炸伤。但幸运的是,希特勒却没有被炸死,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这就是德国历史上震惊世界的“7·20”事件。

在诺曼底战役的关键时刻,希特勒遇刺事件令许多人难以相信。但更令人惊奇的是,事后调查表明,西线德军的几名主要将领竟然是谋杀希特勒事件的主谋。

确实,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德国越来越被动。许多军官已经意识到,德国在战争中失败已成定局。于是,一些不愿与希特勒同归于尽的军官们开始秘密谋划推翻希特勒。暗杀就是其中的主要手段。1943年,密谋集团的成员曾6次企图谋杀希特勒,但都没有成功。其中一次,希特勒要坐飞机巡视苏德战场的后方,密谋者把一枚定时炸弹放在希特勒的座机上,但这枚炸弹却没有爆炸。1944年1月,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斯陶芬伯格说服年轻的克莱斯特中尉,要求他充当暗杀希特勒的杀手。当时,德军即将改用新军服,有关部门要找几十名年轻军官和士兵试穿这批新军服,接受希特勒的检阅。斯陶芬伯格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暗杀希特勒,他要求克莱斯特中尉把炸弹捆在自己的腹部,当希特勒上前仔细看新军服时,把炸弹引爆,与希特勒同归于尽。谁知盟军空军的一次大轰炸,把这批新军服全部炸毁。密谋者决定改用其他方法谋杀希特勒。

7月20日,希特勒召集各兵种负责人举行战况通报会。斯陶芬伯格觉得机会来了,他决定利用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机会,把一个装有一枚重型炸弹的公文包带进希特勒的会议室,放在会议桌底下。在定时炸弹启爆前一刻钟,斯陶芬伯格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会议室。然而,一名参加会议的人感到桌子下的公文包碍手碍脚,便顺手提起这个公文包,把它放到另一个房间。就是因为这个无意中的挪动,使希特勒死里逃生。

当希特勒故作镇静地从地上站起来时,尽管他没有开口,但在场的人都意识到一场风暴要来了。这一打击对希特勒来说,不啻于又一场诺曼底登陆。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希特勒就歇斯底里地命令秘密警察大规模地清查与“7·20”事件有牵连的人,进行血腥的报复。

“7·20”事件中,当时共拘捕了7000名涉案男女,并处决了其中的5000人。斯陶芬伯格和克莱斯特的父亲都被枪决了。在暗杀希特勒的事件中,德军西线战场的主要指挥官都先后受到怀疑和牵连,其中隆美尔就是其中的一个。

希特勒对于隆美尔的不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尽管隆美尔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但隆美尔对于西线战场的悲观预测及对元首的顶撞彻底地激怒了希特勒。特别是隆美尔受伤之后,希特勒已经不再看好隆美尔,同时,“7·20”事件更使希特勒欲除隆美尔而后快。

受伤的“沙漠之狐”还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由政治危机引发的杀身之祸。尽管他要求调离西线战场,回德国养伤,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战局的关注。在治疗期间,隆美尔一边养伤,一边思考在诺曼底进行的战争。

隆美尔回忆起来,在盟军入侵以前,“B”集团军群曾多次向统帅部要求增援,特别是在诺曼底的威胁已经非常明显的5月底,但都被统帅部驳回了。如果当时党卫军第12装甲师能够调到李塞一考坦斯地区,那么无论盟军在科唐坦半岛的西岸还是东岸登陆,这个师都可以立即发动反攻。而在盟军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临时把党卫军第12装甲师从塞纳河以南调到前线,则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并且还可能受到巨大损失。

为了改变西线战场的被动局面,隆美尔多次提出请求,要求党卫军第12装甲师归他直接指挥。他认为,缺乏机动兵力,是西线德军处于被动的重要原因。

然而,“7·20事件”的阴影却一直罩在他头上,希特勒已经对他不再信任。8月中旬,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的克卢格将军吞下了氰化毒剂自杀;9月2日,“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被捕;9月3日,隆美尔被正式解除“B”集团军群指挥官的职务。

但更令隆美尔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却是厄运竟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了。

10月14日,希特勒派秘密警察到隆美尔家,以不伤害隆美尔的亲属、举行国葬、建立纪念碑、露茜可以领取陆军元帅的抚恤金等为许诺,逼隆美尔自杀。隆美尔在服毒自杀和面对人民法庭审判之间,选择了前者,在秘密警察的监视下服毒自杀。当天,发表了隆美尔因在战场上负伤而不幸死亡的一条讣告。这条讣告的最后特别附言,“谢绝吊唁”。

隆美尔是德国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他的死却使德军失去了隆美尔这个最有威胁的德军高级将领,并正面削弱了德军在西线战场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进程。

“眼镜蛇”出动

德军内部的严重分歧,特别是高级将领与德军统帅部之间在诸如兵力部署等重大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成为促使盟军发动进攻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在“7·20事件”发生前后,布莱德雷加快了“眼镜蛇”战役行动。

“眼镜蛇”行动是为了打开在诺曼底的僵局而设计的、以美军为主的一次进攻作战行动。继6月27日,布莱德雷攻下瑟堡以来,美军就一直在潮湿的乡间小树林里顽强战斗。但是,由于德军凭借有利地形和预先构筑的工事顽强抵抗,美军进展缓慢,伤亡惨重。美军第1集团军自踏上诺曼底以来,已经死伤62000人,其中死去的近10000人。露天墓地上,到处都是一排排尸体,有些已经腐烂发臭了,因为收尸队实在忙不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布莱德雷提出了用航空兵进行饱和轰炸开辟通路的新战法。布莱德雷告诉柯林斯将军,他将通过饱和轰炸来为柯林斯的第7军团通过敌人的防线开出一条血路。这一想法使他的参谋人员不以为然地挑起眉毛,因为英军最近已做过类似的尝试,结果发现他们轰炸的弹坑给坦克的前进带来了麻烦。最后,在布莱德雷的坚持和劝说之下,柯林斯同意冒险干一次。

就这样,一个“眼镜蛇”行动的计划产生了。

布莱德雷计划动用大量的美国空军,并投入4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进行地面攻击。具体地说,首先美国空军要投入2000架飞机携带炸弹,连续对圣洛一珀里尔公路以南那块长7000码、宽5000码的矩形地域进行密集的地毯式轰炸。之后,美军步兵师和装甲师要穿过这一地域对德军发动强攻。由于上述地区离美军的阵地只有2000码,在轰炸期间又有美军部队在附近开进,因此,空军的轰炸必须准确无误,不然,美军的炸弹就会落到自己部队的头上。

要实现上述计划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天气有利,二是行动保密,三是打击突然,四是精确命中目标。为了满足这些条件,“眼镜蛇”计划被一次又一次地推迟了时间。

同时,“眼镜蛇”计划需要得到英军的配合。当艾森豪威尔得知蒙哥马利已经阻止英军的装甲师继续推进时,又一次致信蒙哥马利,要求英军保持强劲的攻势。

在信中,艾森豪威尔耐心地劝说蒙哥马利,他写道:

时间紧迫,我们不仅要夺取布列塔尼半岛,而且必须迅速夺取之。因此我们必须动用一切力量来打击德军。布莱德雷指挥的作战地域,地形对美军不利,德军的阻击力量也很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勇敢进攻的重要。布莱德雷的进攻一开始,阁下率领的军队也应保持强大的攻势。我们两支军队必须并肩前进,荣辱与共。

7月20日,艾森豪威尔下达了“眼镜蛇”战斗命令。按照计划,美军第1集团军4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及数千架飞机开始启动并投入作战。布莱德雷对“眼镜蛇”行动相当自信,也感到很轻松,他对柯林斯说:“如果进攻顺利,我们到达阿弗朗什只要一星期时间就够了。”

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天,由于天降暴雨,“眼镜蛇”出击被迫推迟。

按原计划,艾森豪威尔要飞赴诺曼底观察战役开始时的情况。行动推迟之后,艾森豪威尔还是冒雨开飞机到达了诺曼底。当时,黑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只有艾森豪威尔乘坐的那架B-25飞机在飞行。

当艾森豪威尔走下飞机时,已经等候多时、被雨水浇透了的布莱德雷放心了,但他还是掩饰住高兴恶狠狠地说:“这样坏的天气还飞行?”

艾森豪威尔咧开了那张阔嘴,露出了惯有的那种微笑,说:“没有人能阻止我飞行。这是担任最高司令的乐趣。”

“你简直不要命了,”布莱德雷责备道。

艾森豪威尔开玩笑说:“没有关系,当我摔死的时候,你们就在雨天保存我的尸体,在暴风雨中把我埋葬了。”

布莱德雷接着汇报说:“由于天气原因,我已经下命令停止进攻。”

艾森豪威尔看了看布莱德雷,又看了看滂沱大雨,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鬼天气,真是要命。”

雨下了一整天,第二天也依然没有停止的意思,艾森豪威尔只好飞回伦敦。

7月24日上午,天气开始放晴。艾森豪威尔立即催促布莱德雷命令部队全力出击,他说:“我们在这个时候突破,总的损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美军的突破一旦成功,战果是无法估量的。”

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次的视讲话。

布莱德雷更是喜出望外,第1集团军整装待发。

然而,真是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中午时分,天气又突然变坏,一层厚厚的乌云压在目标上空。布莱德雷只好决定,战斗再次推迟24小时。

在布莱德雷发布推迟命令的时候,盟军有400架飞机已经飞临法国上空。空军司令利·马洛里见此情形,只好撤销轰炸的命令。但忙中出乱,空军一个大队的飞机没有收到返回的命令,飞到目标区以后,便把炸弹扔下去了。由于地面部队不知道飞机临空,未做准备,一些炸弹落在美军第30师的阵地内,炸死25人,炸伤131人。

7月25日,天气晴朗。

上午9时40分,美军第1集团军的部队开始发动进攻。与以往的战斗不同的是,布莱德雷没有组织炮兵火力打击,而是用空军的1500架重型轰炸机、380架轻型轰炸机、550架战斗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地毯式的猛烈轰炸,先后投下了4700吨炸弹和燃烧弹。那一刻,圣洛地区硝烟迷漫,变成一片火海,德军遭到重大杀伤,几乎无力还击。

但是,由于美军飞行员在空中判断目标时出现失误,美军的部队也再次蒙受误伤带来的损失,美军先后被自己的炸弹炸死111人,炸伤490人,美军在前线视察的麦克奈尔将军也被自己的飞机炸死了。

当空军的炸弹落在自己阵地上的报告雪片般地传到布莱德雷的指挥所时,布莱德雷神情紧张,并一度有意撤销“眼镜蛇”作战计划。但是,考虑到盟军24日出动的飞机已经引起了德军的警觉,美军如果再次推迟进攻,德军必将加强圣洛地域的防御,这将对盟军今后的作战行动造成困难。于是,布莱德雷决定继续干下去。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盟军空军的战果是辉煌的。航空兵投下的高爆炸弹、燃烧弹和杀伤弹的威力很大,至少炸死了德军1000名官兵,勒尔指挥的装甲师基本上被消灭,德军士气一落千丈。按照当时一名军官的形容,那时的战场简直是“月球上的景色”。

7月26日,美军两个装甲师开始投入战斗,第5军和第8军分别从左右两翼成梯队向前开进。柯林斯的第7军在关键的地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前进道路上有不少地雷和险境,但美军的装甲部队采用迂回战术,迅速获得突破,残余之敌也被步兵师肃清干净。

艾森豪威尔对计划的进展非常满意,他鼓励布莱德雷:“你们需要的物资已经堆积如山,我们必须使德军一刻也不能喘息,直到达到我们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本书抓拍了民国才女们在才华绽放瞬间的精彩,也记录了她们于乱世中起落漂浮的人生。全书内容包括:最恨海棠花无香——张爱玲、高标逸韵梅花魂——石评梅、出水娇莲巧扶风——林微因等。
  • 斯诺

    斯诺

    斯诺是20世纪世界杰出的阅读、作家和评论家。他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公正、客观、诚实而见著,其作品融新闻性、政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成为撼世的经典之作。他对中国的理解、认识使新、老“中国通”们相形见绌。他对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推断力、高度的分析力,其结论往往是独特的、正确的和预见性的。他还是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使者。他执着地追求正义、自由、平等,反对殖民主义强权统治,呼吁国际和平。他一生致力于增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促进美苏、美中关系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蒋筑英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蒋筑英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天子家奴

    天子家奴

    清朝太监虽没有东汉、唐代、明代太监那样专权跋扈,但也出了几个著名的太监,广为人知。主要介绍了四名清代太监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慈禧心腹、趾高气昂、被斩于山东的安德海;处世圆滑、背地人称“九千岁”的李莲英;性格忠直、为变法勇于献身的寇连材;靠唱戏改变命运、后成了宫中大总管的小德张。此外还专设一章,介绍清宫太监生活及官廷轶事;有些材料来自清官太监、宫女的晚年回忆,十分真实,历史感很强。相信通过《天子家奴》,读者朋友可以对清代宫廷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天尘迹

    天尘迹

    顺则尘,逆弑仙。一念踏天,一念化尘。万卷书阅尽,千朝纸下魂,辰芸苍茫缘渡己,众生平等方度人。
  • 易乱

    易乱

    古时天下三千州,三千大帝争锋……如今天下三千城,三千城主斗法……
  • 忧郁小帅哥

    忧郁小帅哥

    在高中初恋,高三前分手,此时的他幡然醒悟,一年时间,林阳会巅峰吗,江城和他结局呢。不疯魔不成活,那就巅峰,林阳是个怪人亦是奇才,暴躁是他,温润如玉是他,疯狂是他,他只记得,无论以后你做什么,哪怕你受死累死,就是不能犯罪。一年他能超神吗,你会找到答案。送给那些迷茫的追梦在路上的学子。
  • 遥想飞天——魏志锋诗选

    遥想飞天——魏志锋诗选

    当我们以某种方式感受诗歌的时候,我们情愿它居于山顶和废墟之上,兀立于雪崩之中,筑巢在风暴里,而不愿它向永恒的春天逃避”。在市声拍窗、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大潮中,有多少诗爱者在陷入困惑和迷茫的同时,开始比较官、财的命运是否比诗歌更有益惑力?作为纯美的诗歌艺术,当它的信仰者逐渐流失的时候,又有这样一些人,睁大他们智慧的双眼从纷繁琐碎的现实世界中发现真善美的身影,并将它们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呈现给世人一种清新的视野,一种真切的感悟。
  • 绝伦风情:小姐倾城虐风华

    绝伦风情:小姐倾城虐风华

    她是路人皆知的草包五小姐,胆小懦弱到了连妹妹欺负到头上都不敢吭声的。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没天赋没能力,也没有一张绝世的容貌。她是21世纪的绝世杀手,名威天下,任何人听了都要抖三抖。她冷漠无情,天赋极高,拥有超人的智商思维,又有着精致容貌。可谓是一个完美到极点的人。当完美之人遇到奇遇穿到草包小姐的身上,会激起怎样的风华。
  • 鬼影迷踪之学校惊魂

    鬼影迷踪之学校惊魂

    故事的起源来自于一个没有星空的夜晚,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与林佳馨三人的争执中,钟雅玲的肚子撞到了桌脚,鲜血从她身下开始蔓延,由于害怕,林家馨等三人跑出了教室·······
  • 魂斗诸天

    魂斗诸天

    魂,万物之根本,人有灵魂,妖兽有兽魂,生物有精魂在这里,没有魔法,没有仙术,只有魂修魂之极乃斗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鬼域中的乡村派出所

    鬼域中的乡村派出所

    随着科技及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发展,人民警察的队伍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的社会稳态一步步向和平美好的方向走去,故事以我受命来到乡村派出所担任民警为引,原本以为只是一份稳打稳的警务工作,不想却让自己深陷鬼域之中,来自千年古墓的超级女鬼、仅存的茅山术弟子、以及愣头愣脑的我,这一行人之间会发生什么呢?别急,让我一一为你讲述我的灵异警察生涯。还有……记住,夜晚的乡村派出所可不是为人服务的!
  • 穿越之妃你不嫁

    穿越之妃你不嫁

    一个秘密,导致一场腥风血雨,魂穿异世,却遭遇奇葩。一个人挺好,慕容晓晓暗暗想着,却无法甩掉一狐一呆瓜。两人一狐也还行,慕容晓晓刚刚接受现实,却突然消失那怎么也赶不走的一狐一呆瓜。茫茫人海的寻找,了无音讯。无意的相遇,两人却擦肩而过,是开始还是结束?幸福是否正在逝去?且拭目以待
  • 婴儿时代

    婴儿时代

    一个来自贫穷县城里的男孩,遇上了一个生自富贵家庭的省城公主,从入校的第一天起,男孩便对她一见钟情,女孩不知情。女孩冰冷的外表,恰巧只有这个男孩真正能接触她的内心,且和她成为了异性好友。他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也经常一起做作业。在以下的4年大学生活中,男孩竭尽所能的帮助女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困难,从背后默默帮助她学习上的任务,也偶尔的给予女孩小小的惊喜,女孩的闺蜜们早已察觉,只是女孩傻傻的蒙在鼓里。苦于自己身世的卑微,男孩一直没有表白,直到大学毕业,女孩上了北京深造,男孩选择北上跟随,追逐着梦,他们很少见面,却一直保持联系,男孩在工作之余也默默的在关注着女孩的生活,欲知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