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0100000019

第19章 真假明辨,虚实有论——考证历史事件的谜团背后真相(1)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密谈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俄关系一度紧张,开战不断。但是,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和沙皇亚利山大一世也曾友好会谈过,并最终导致两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但对于这次密谈,学术界却一直存在争论。

1805年12月2日,被誉为“三皇之战”(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最终以法国的胜利落下了帷幕,这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也充分体现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此次战役之后,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俄国军队退入波兰,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年轻气盛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再次受到沉重打击,选择了和拿破仑和谈。于是,1807年6月25日这一天,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的提尔西特(又译蒂尔西特,即今苏联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附近的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

有人猜测,在会谈中,拿破仑在亚历山大面前表现出了他极高的表演天分,对亚历山大表现出一种兄弟式情意的亲密感情,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并以他拉丁人奔放的想象力使亚历山大神魂颠倒,最终蛊惑住了这位年轻气盛、经验不足的沙皇。但到底拿破仑是如何说服亚历山大的,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答案。

在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这次秘密会谈之后不久,1807年7月7日,法俄双方就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宣告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

对于拿破仑与亚历山大的密谈,我国作家张慧剑在其民国时期的著作《辰子说林》一书中描述道:

“一八○七年,俄皇亚历山大在拿破仑军威之下,与拿氏成立一种不正常的友好关系,欧洲史上所谓‘的尔西特之会’是也。

拿氏彼时以惊人之坦率接待俄皇,一再表示对俄无领土野心,且愿予俄皇以对付芬兰、土耳其之充分自由,拿氏所要求于俄者,仅合作打倒英国之大陆势力而已,俄皇亦欣然以此诺之。

史谓俄皇当时情不自禁,竟向拿氏发问:‘欧洲究在何处?’

拿破仑答曰:‘你与我联合起来不就是欧洲吗?’(一译‘欧洲不就是在你我之间吗?’)

不幸此光辉灿烂、热烈缠绵之美梦,未及五年即瓦解冰消,紧接而有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征俄之举。亚历山大对拿氏此一军事冒险切齿痛恨,辄申申詈曰:‘拿破仑独夫,汝不讲信义,终必自食其果!’

客观之历史批评家曰:‘无论如何,亚历山大多少总是上了拿破仑的当!’”

为什么要说“亚历山大多少总是上了拿破仑的当”呢?这是因为尽管法俄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五年,但俄国却没有从中获得太多的利益,亚历山大很快就发现了:他在这个同盟中赢得的不是和平,而仅仅是时间。

和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并没有使俄国丧失什么土地,反而获得了普鲁士割让给它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方和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以及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法国还要求俄国与土耳其进行和平谈判,如果和谈未成,法国将帮助俄国进攻土耳其。此外,法国要求俄国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所谓大陆封锁),正是此举导致了欧洲大陆和平的崩溃。

其实,在签订完《提尔西特和约》之后不久,年轻的沙皇亚历山大就感觉自己上了拿破仑的“当”,尤其是到了1810年12月31日,沙皇也深深地感觉到,参加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俄国的贸易,于是选择对中立国的船只开放了俄国的港口。为此,拿破仑的附庸华沙大公国对俄国给予威胁。可此时的沙皇亚历山大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毅然决绝地无视法国的威胁,这直接促使法俄同盟的最终解体。拿破仑于1812年6月入侵俄国。

亚历山大在提尔西特时表现的软弱和后来对抗拿破仑的强硬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不禁猜想,在拿破仑和亚历山大那次涅曼河上木筏中的会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拿破仑到底是凭借什么说服亚历山大低头为从的呢?这仍旧是个谜。

是谁放火烧了莫斯科

当法俄之间的和平关系不再,拿破仑毅然选择了对他昔日的盟友开炮,并迅速攻占了沙俄首府莫斯科。然而,拿破仑刚开始享受在沙皇宫殿的生活,一场莫斯科全城的大火吓得他落荒而逃。到底是谁放的这场大火呢?

尽管1807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与沙皇亚利山大一世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宣告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但没过多久,年轻的亚利山大一世就发现他上了拿破仑的当,在这场法俄的同盟中他并未获得多大利益,他赢得的只是时间,而非和平。因此,他很快改变了对拿破仑的忍让策略,开始强硬起来,并与英国重新建立起联合抗法的同盟来。

对于沙俄的“背叛”,拿破仑十分愤怒,同时也为了真正实行他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拿破仑在对英国的战略进攻失败后,意识到只有打败俄国才能打败英国,因此他于1821年6月24日对俄国不宣而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军,俄国由于没有防备,非常被动,俄军很快溃败,国土大片丧失。1821年8月9日,在经过一场血战之后,法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两天之后,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天才统帅”米·伊·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带领俄军抵抗法国的入侵。8月26日,库图佐夫指挥20万大军,与法军在莫斯科西郊展开了著名的“博罗迪诺会战”,双方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库田佐夫为了保存实力进行反击,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城里的居民也随同军队一起撤离。

就这样法军攻占了莫斯科,拿破仑也住进了沙皇的皇宫之中。但是侵略者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太平日子。9月17日早晨,拿破仑从睡梦中惊醒,他透过克里姆林宫的窗户向外眺望,只见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一片火海。这位法国皇帝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连声叫道:“多么可怕的景象!”实际上,从法国军队侵入莫斯科的第一天——9月15日深夜起,莫斯科就已经起火。16日晚到17日,由于狂风大作,火势更加猛烈。克里姆林宫附近、莫斯科河南岸一带和索良卡等地,火逐风飞,烟焰满天。最后,连克里姆林宫的特洛伊茨塔也燃起了呼呼的火苗,拿破仑和他的随从人员只得狼狈逃出。这场来势凶猛的大火整整烧了一个多星期,当大火熄灭后,昔日风光绮丽的莫斯科变成了一片令人心悸的废墟。

由于莫斯科的被烧,法军无法从莫斯科取得补给,同时由于法军挺进太深,后方援助不能及时到达,法军的粮草供给非常紧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10月19日,拿破仑被迫从莫斯科撤军。

得知法军撤退的消息后,俄军在沿途不断予以狙击,迫使拿破仑不得不随时改变撤退路线。到12月,拿破仑才终于撤出了俄境,虽然逃离了俄国,但损失惨重,军力损失达47万余人。

对于拿破仑这次军事冒险的失败,人们不足为奇,可对于莫斯科当时那场罕见大火的起因,多少年来,却一直争论不休。

更多的人认为,当时的那场大火应该是莫斯科人自己放的。当年由于敌强我弱,库图佐夫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人民也决定随俄军一起撤退。为了不给入侵者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莫斯科居民忍痛放火烧了莫斯科城。拿破仑就一直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军政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谋划与部署的。因为当法军企图救火时发现,偌大的莫斯科城内居然没有一件消防水龙头和灭火工具,显然是事先有人把它们都运走了。另外,城里城外同时起火,显然也是有计划、有部署的预谋。而当时法军逮捕了一些纵火嫌疑人也交代是罗斯托普金指使他们这样干的。据说,罗斯托普金在后来也曾说过,是他命令放火烧城的。

从战略的角度看,放火烧城的决定虽然代价惨重,但却十分正确。这是一次十分勇敢的“焦土政策”,它表明了俄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抗击侵略者的决心。若真正追究放火的元凶,应该是法国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入侵,才迫使莫斯科人民不得不烧毁自己美丽的家园。

也有人认为,这场大火是莫斯科人和法国人共同所为,更为激进的说法则是法国人蓄意纵火。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就在他的论著中这样写道:“看到莫斯科大火的俄国人证明,拿破仑是事先有计划地来焚毁和破坏莫斯科的。”

然而,无论是谁放的火,都让莫斯科城遭到了一场空前浩劫,战争带给莫斯科人民深沉的伤痛。

沙俄贱卖阿拉斯加之谜

阿拉斯加这块不毛之地下面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铜、铂、银等地下宝藏,也是盛产鲑鱼和大比目鱼的世界著名渔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是一块宝地,然而,多年以前,沙俄政府却选择了将这块宝地拱手让给了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自1766年正式建国以后,就一直热衷于扩充自己的领土。1803年从法国购得西路易斯安那,1819年迫使西班牙让出佛罗里达,1845~1853年夺占墨西哥多块领土,1898年吞并夏威夷……在这些金钱加大棒的领土扩张战略中,1867年美国花720万美元从沙俄购买了占美国领土面积1/6的阿拉斯加一事却颇受争议。

19世纪,英美俄法各国都忙着扩张领土,为什么沙俄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殖民地——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呢?

之所以说是贱卖,因为阿拉斯加是有着丰富资源的一块宝地。尽管阿拉斯加1/3的面积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除南部沿岸外,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可这块“不毛之地”却拥有丰富的地下宝藏——石油、金、铜、铂、银等。特别是北极地区滨海凹陷地带为石炭纪以及三叠纪和白垩纪地层,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极大。此外,太平洋东北部暖流使阿拉斯加南部沿海峡湾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鲑鱼和大比目鱼。它的价值远远超出720万美元的价格。

同类推荐
  • 最聪明孩子的100个动脑故事

    最聪明孩子的100个动脑故事

    孩子们在故事的摇篮中长大,往往是一个故事使孩子们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故事就像一个最忠实的好朋友,它教给孩子们学会做人、处事,把勇敢与智慧传给他们,也把快乐、爱与美印入他们纯真的心灵!故事中往往饱含着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未来的人生;它能使孩子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使他们的人格越发健全。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鲍姆的代表作,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小女孩多萝茜被一阵旋风带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并与小伙伴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一起历险并实现愿望的故事。一路上,他们路过了温基国,陶瓷国,桂特林国,还有发着绿光的翡翠城。遇到了神奇的捉人树,凶猛的射头人,还有友好又顽皮的飞猴。童话的内容突出了善与恶的明显立场,两个恶女巫都被多萝茜杀死了,小女孩还解放了被她们奴役的善良百姓。而善良的多萝茜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完成了心愿,并快乐地生活。书中奇幻的场景,扣人心弦的情节,无穷无尽的想象力,都使得《绿野仙踪》成为当之无愧的童话经典。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自幼就怀有崇高的理想,她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唯一的愿望,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护理事业,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她在前线医院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仅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使伤病员的死亡率由原来的42010降至2.2%,她的功绩得到了大家认可。由于每个夜晚她都手执风灯巡视病房,因此被战地士兵称为“提灯女神”,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这就是南丁格尔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为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走进科学·恐龙公园

    走进科学·恐龙公园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老鼠遇到了劝架的猫

    老鼠遇到了劝架的猫

    《老鼠遇到劝架的猫》曾经有段时间,寓言差一点被划分出文学范畴。理由很简单,许多人认为,寓言是神的语言,一般人无法掌握、无法驾驭。欧洲中世纪的那些人不但在推论一个针尖上到底能够站立多少天使的同时,也在思索怎么给寓言定身份。最后就决定把寓言划分到哲学范畴,因为那些人认为,寓言是哲学的浓缩、智慧的体现。
热门推荐
  • 惜君颜泪

    惜君颜泪

    死后的重生,她变成了冷酷无情的一朝帝王。面对后宫三千,她只饮一瓢。前世今生,他从未离开过她,她说:“我愿拱手赠你江山,我只要你一人。”痴情的稚嫩少年,愿一生禁锢在深宫里;温润的书生公子,被她的柔情似水所打动;邪恶的冷酷神医,在复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既然你要逃,朕便让你永远失去自由!”一番痛苦挣扎后,谁与她执子之手?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不是冤家不成对

    不是冤家不成对

    事情大条啦,她是跑龙套的啦,她要找的人不是她呀!她就是衰嘛,剧组因为女主角耍大牌,不肯出演,才让她当临时替身。但这个巫婆一样的女人二话不说就把她掳走,这一走可不得了啦,她……她……她回到古代啦!救她的这个男人真是帅呆啦,看得她二眼不由发直,但人家说不做亏本生意,要她为奴为婢,她可不可以不要,戏里面出演的奴婢都没好下场的耶。
  • 生死同盟

    生死同盟

    小说以中国古代明朝中期为时代背景,寻仇为故事主线的东方玄幻武侠小说。其中人物个性鲜明、脉络清晰、兄弟情义与男女爱情夹杂其中,无厘头式搞笑对话亮点颇多。仅以此作献与我那遗失的友谊.
  • 祭天下

    祭天下

    十二年前,一代天骄带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悲烈去世,十二年后,他的儿子代天游渐渐成长,神秘的神赐予他无上的天赋,他带着希望征战一生,待到最后金戈铁马,剑指天下,封神为祭天,回首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阴谋.......还是?.......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微型小说·情感精华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微型小说·情感精华

    《微型小说·情感精华》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情感微型小说。正如狄更斯说:“感情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鬼袍

    鬼袍

    【免费新书,经典悬疑盗墓,挑战你的极限想象力。】鬼袍,只存在最阴邪之地的神秘之物。没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但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它。玛雅古迹,记忆之晶,万年之谜,始皇降临。这所有的阴谋,究竟是谁在背后操控一切。他追寻鬼袍,从黑暗中走出,也从黑暗中消逝......
  •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本书内容包括:“创业的秘密:让自己拥有老板的雄心和雇员的姿态”、“成功本质的秘密:要读懂成功的内涵”、“成就未来的秘密: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等10个部分。
  • 神终归来

    神终归来

    伴生大陆,三重天穹,青莲火绕,异世轮回,神归大陆,再筑巅峰。这是一个不定的世界,世事皆在一念之间。
  • 英伦帝国

    英伦帝国

    南大学霸陈昭重生为拥有英国都铎王室血统的王子亨利·达伦雷。原本相貌英俊却才能平庸的王子变得才华横溢、武功高强,而他还是年仅八岁的少年。他以加盟圣殿骑士团为代价换取雅克.德.莫莱以残魂之力将简?格雷救出伦敦塔。出狱后,他邂逅“狱友”伊丽莎白公主,开始了热恋。伊丽莎白登上了女王宝座,他成为股肱之臣。在苏格兰,他爱上了玛丽.斯图亚特。伊丽莎白心生嫉妒,她疯狂报复玛丽.斯图亚特,亨利·达伦雷与伊丽莎白分道扬镳,与玛丽.斯图亚特结婚,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伊丽莎白派人暗杀玛丽.斯图亚特,玛丽受伤,达伦雷率军攻入了苏格兰,伊丽莎白被俘。亨利·达伦雷统一英伦三岛和整个欧洲,罗马教皇为他加冕,成为“欧罗巴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