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0300000003

第3章 劝学(2)

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君子说:学习的程序,是从诵读《诗》《书》开始,到《礼》终结;做学问的意义,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结束。只有真心真意,日积月累地力行而持久,才能够入门而有所成就,学习要坚持到死才能够停止。所以,虽说学习的程序是有终点的,若是从学习的意义上说,就是一刻也不能停止地学习。这样做的就是堂堂正正的人。不这样做的就和禽兽一样。所以说《尚书》是记载古代政事,《诗经》是收集了符合乐章标准的诗歌编辑而成的,《礼记》是礼法的总纲,也是各种条例的纲要,所以学习一定要达到《礼》的要求才算到了终点。这就叫做具备了道德的最高境界。《礼》有敬重礼仪的的规则,《乐》使人能够中正和悦,《诗经》、《尚书》的内容广博,《春秋》包含微妙的道理,这些典籍把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包括殆尽了。

【原文】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①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②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③。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④。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⑤矣。

【注释】

①箸:通“着”,附着。②曷:何。③犊:小牛犊。④囋:啰嗦。⑤向:通“响”,回声。

【译文】

君子的学习,要把学到的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的学习,把学到的听在耳朵里,又从嘴巴里说出来。嘴巴和耳朵之间,只有四寸的距离,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起来呢?古时候的学者,他们学习是为了自己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向人炫耀。君子的学习,是用来美化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好别人。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他,这是急躁。别人问一却答二,就是啰嗦。急躁是不对的,啰嗦也不正确。君子问一答一,就像回声一样。

【原文】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①,《诗》《书》故②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③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④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⑤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⑥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注释】

①说:解说。②故:事,故事。③方:通“仿”,比拟,相比。④经:通“径”。⑤特:只是。⑥原:追究根源。

【译文】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更便捷的了。《礼》、《乐》记载了法度典章,但没有详尽地阐述其义理;《诗》、《书》记载了古代的掌故,但不切合现实,《春秋》简约晦涩,难以使人迅速理解。只有效仿良师益友并且学习君子的学说,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通达世事。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更好的了。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向良师益友请教更迅速的了,其次便是尊崇礼法。既不能请教良师益友,又不能尊崇礼法,只是支离破碎地读一些杂书,或者根据《诗》、《书》的训诂来解释《诗》、《书》,那么即使到了老年,也只不过是一个知识浅陋的读书人。如果从古代圣王那里追源溯流,寻找仁义的根本,那么,学习礼法就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就像提起衣服的领子,五指弯曲去拉它,被理顺的绒毛就不可胜数了。如果做事不遵守礼法,只空谈《诗》、《书》,就像是用手指去测量河水的深度,用戈矛去舂米,用锥子代替筷子吃饭一样,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尊崇礼法虽然不能明白事理。但仍然可以称作是遵循礼法的读书人;不尊崇礼法,即使能够明察善辨,也不过是一个散漫的不自检束的人。

【原文】

问栝①者,勿告也;告梏者,勿问也;说梏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②。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③交④匪舒,天子所予⑤。”此之谓也。

【注释】

①栝:恶劣,不正当。②瞽:眼睛瞎。③匪:同“非”,不。④交:通“绞”,急。⑤予:通“与”,赞许。

【译文】

别人问了不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告诉他;别人告诉了不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去追问;谈论不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去听;态度蛮横,不讲道理的人,不要和他争辩。所以,必须是按照礼仪之道前来请教的人,才接待;不按照礼仪之法前来请教的人,就避而不答。所以,来者恭敬有礼,然后可以同他谈论道义的方向;看他的言词比较恭顺的,才可以和他谈论道义的原理;见他乐意听从,才和他谈论道义的深义。所以对于那些不可以交谈的人,却偏要与之交谈,这叫做浮躁;对于那些可以与他交谈的人而又不与他谈论,这叫做隐瞒;不看对方的表情而与之谈论,这叫做瞎说。所以,君子不浮躁、不隐瞒、不瞎说,而是谨慎地对待前来请教的人。《诗经·小雅·采菽》上说:“不轻侮、不怠慢的人,是上天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无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射箭一百次其中有一次没有中的,就不能称为善于射箭;驾车行走千里,只要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做善于驾车;对于天下各种事物不能融会贯通,对于仁义不能完全彻底,就不能称作善于学习。所谓学习,就是应该一心一意地坚持到底。一会儿这样学,一会儿那样学,这只是街头巷尾的普通人;学习善的少,不善的多,就是桀纣盗跖一样的人;学习达到完全彻底,才算得上是好的学习的人。

君子懂得,做学问不完备、不纯正,是不能够被看作是完美的,所以,要不断地诵读诗书,用心思索来融会贯通,把良师益友作为自己的榜样,设身处地去做,除掉有害的东西,培养有益的学识。对于不是这样的事物,眼睛不去看,耳朵不去听,嘴里不去说,内心不去考虑。等到极其爱好学习时,就像眼睛爱看五色,耳朵喜欢听五声,嘴巴喜欢吃五味,心里追求占有天下那样。因此,这样的人,权力不会压制他,人多势众却不能改变他,天下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动摇他。活着是这样,死后也是这样,这就叫做有好的品德和操守了。具备了这样品德的人才能坚定不移;能够坚定不移,才能够应付自如。既能坚定不移,又能应付自如,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人了。天空显现它的光明,大地显露它的广阔,君子最要紧的是人格的完美与纯正。

【鉴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是君子修身养性的第一要事,所以孔子在《论语》的开章第一句就是要求自己的弟子好好学习。荀子自认为是继承孔子的学说,因此在第一篇中也谈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

《劝学》用蓼蓝提取靛青、水寒成冰、木材变车轮等一系列生活常识的例子,阐述了人为什么要学习。又从登山、临溪、驾车等浅近的道理中进一步地阐述人学习之后的好处,这就是“修身、养性、远离祸患”。还从自身的一些体会中揭示学习要集中精神、专心致志的道理。

综观全篇,荀子所讲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身达到“天见其明,地见其光”的君子的境界,而学习的内容更是一些封建理沦和礼仪,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可取之处不多。但是他所提出的对待学习的谨慎态度、认真求学的精神,以及孜孜以求的学习方法则是很有益处的。

【精典事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国时期的吕蒙当年追随孙权打仗的时候,还是一个只知道将兵夺旗的粗陋壮士。孙权劝他读书,他却推托说自己繁忙没有时间,孙权就拿自己做例子,给他上了意义深刻的一课。他从此开始发奋努力学习,直到鲁肃对他再三惊叹他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也非常文雅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来,人还是要多读书,才能知道什么是道义啊!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吕蒙推辞说军中事务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做博士吗?我只是要你去浏览书籍,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说事多,但谁会像我这样忙?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得到了很多好处。”于是吕蒙开始读书。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再不是当年吴郡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刮目相看,大哥为什么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呢!”鲁肃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以后才分手。

“言有召祸,行有招辱”,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语不当会招来祸患,行为有失就会招致侮辱,所以一个人的言行一定要非常谨慎。历史上有许多人就是由于自己的言行不够谨慎,招来了杀身之祸,晋孝武帝就是其中之一。

晋孝武帝非常喜欢喝酒,他经常在内殿里流连迷醉,头脑清醒的时间很少,宫外的人很难也很少能被允许进见。张贵人是后宫里最受宠幸的,后宫中人人都非常害怕她。

有一次,孝武帝和后宫的嫔妃们一起宴饮,美女和乐队也都在一旁侍候。这时张贵人年纪将近三十,孝武帝故意调笑她说:“你如果按照年龄来说,也应该废黜了,我的心意是更喜欢年轻的。”张贵人心中暗自气愤。

到了晚上,孝武帝大醉,在清暑殿就寝。张贵人则拿酒赏赐所有的宦官,打发他们走开,然后,让贴身的服侍婢女用被子蒙住孝武帝的脸,弑杀了孝武帝,又用重金贿赂左右的侍从,声称是“睡梦中惊悸窒息而猝逝”。当时的太子司马德宗愚昧懦弱,会稽王司马道子也昏庸荒淫,均未追究杏问。

同类推荐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霸业之基:管仲

    霸业之基:管仲

    管仲名夷吾,谥曰“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宰相),尊称“仲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作家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不像平民作家那么单一,也不似先锋派艺术家那么孤独、超然。他身上折射着太复杂的因素: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从五十年代的“右派”作家,到自我放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突起,到上任文化部长的要职;从自动退居到逍遥地以写作为生,四十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王蒙自传》记述了王蒙的传奇人生。本书为第三部,回忆了1989年至今王蒙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人选和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等争议性的事件。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热门推荐
  • 冒牌强者

    冒牌强者

    为救父亲,苏轩潜入修真门派,寻找珍稀药材。不料被门派长老发现,苏轩忽悠自己乃是当世强者,结果被逼着当了掌门……苏轩是欲哭无泪,因为这个门派里,其实一个打杂的都比自己厉害,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己乃是冒牌强者,那下场绝对很悲催,被吊起来弹蛋蛋都是很有可能滴……于是,苏轩无奈了,只能够继续硬起头皮,开始忽悠起了全天下……不过当冒牌强者,倒也有点好处,比如说--有大把大把性感漂亮身材好的妹子倒追着自己……
  • 重生之善良的妻子

    重生之善良的妻子

    她只想暗搓搓的玩个宅斗,以报杀身之仇。奈何前有腹黑表哥天天逼改嫁;后有呆萌小叔日日秀忠犬。这日子怎么过得如此艰难!
  • 不惭世上英

    不惭世上英

    中域之地,经楚国四王九侯之乱,拓跋魏国兴起建五都而统御天下。当时天下,道家为天下太平,儒门为传书育人,佛家为建天佛原乡,摩尼教为明王降世,世家为家族永传,在中域之地,一直进行着明争暗斗。一个寒门子弟,有幸得儒门复圣山庄亚圣亲传,开始踏入江湖,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
  • 生命准则

    生命准则

    人龙魔神,谁敢屹立于众生之巅。十方位面,何处又是生命的顶点。生命的尽头到底是深渊还是天堂?横扫万界神魔,铸就不朽之路,这个男人注定到达至强的尽头,把握生命的准则......
  • 绝世无双:邪王妖娆妃

    绝世无双:邪王妖娆妃

    现代神偷穿越异世大陆,成为被家族抛弃的家庭里,开始走上通往强者之路可谁能告诉她,那个冷酷邪魅,霸道腹黑,武道天武无人能及的殿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偏偏他誓死不放手,誓要宠她入骨,爱她如命。强者遇强者的碰撞,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上古神胎?远古神兽?她看了看自己的纯白毛绒爪子,欲哭无泪
  • 邪魅庄主的逆世魔妃

    邪魅庄主的逆世魔妃

    她是21世纪国际顶尖的金牌杀手,再睁眼成了琉璃国人人鄙夷的废材小姐。废材?......面对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且看她这个废柴如何打恶奴、斗庶妹、气姨娘,收尽天下财,拢尽天下人心
  • 愿君无情

    愿君无情

    那一年,自己十四岁,姐姐带着她,嫁给了这个太后唯一的侄子——东方无情。这是个折散姐姐和刘家哥的登徒子。然而,他的温柔,他的伤心触动了她。即使在姐姐病逝后,她也依然留在安乐府。因为姓东方的男人,需要她照顾。已经让她有放不开的牵挂。相识六年,而今他为她精心选夫,怀着谁也配不上她的心情……
  • 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道友,请留步!”几乎是李道一在异世开口的必言之语!“死道友不死贫道!”是李道一身处异界的处世保身观念之一!而“与贫道有缘!”几字更是成为了李道一在修道界中最为出名的一句口头禅!“贫道做人做事,不究其他,只是顺心意而已,何过之有?”“道友,可愿助贫道一臂之力?”是李道一求助之言。“道友,可需要贫道相助一臂之力吗?”这是李道一伸出援助之手时的话语。“道友,我们还不怎么熟悉吧!”是李道一推脱或拒绝之时的常用言辞。……
  • 所爱:因为是你所以爱

    所爱:因为是你所以爱

    我曾盲目爱过顾玧璟,哪怕到最后一秒他打碎我所有信念,也依旧为他找无数个理由…我曾恨过顾允璟。他与我结婚,对我的温柔深情全是假的,他不是真心娶我,他报复得淋漓尽致,只剩我魂飞魄散…可当这一切都成为曾经,你还是你一如既往的不爱我,而我却不是那个为爱奋不顾身的傻子我在两个男人中徘徊,不甘过,愤恨过,绝望过,欣喜过,深爱过,恐慌过…那夜的噩梦如同昨夜刚刚发生,我失去了对爱的信仰,对爱的执着,对爱的倾尽所有,因为怕受伤,所以不爱…顾南锡,那个清澈如美玉的男子,拉我走出阴霾,他的爱简简单单,细水长流…爱上一个人是何其简单,有时候不是你不爱,而是时机缘分未到,一旦出现,所以爱了…
  • 龙象神皇

    龙象神皇

    穿越者萧城,莫名成了死刑犯。更从一介废材,进化成了天地忌惮的莽荒无量战体,得龙象内丹,炼星炼器,从此,走向通天大路。一力降十会,亿兆龙象之力,逆天改命枭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