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0900000012

第12章 孙子谋略人生(11)

“稷儿……你死得好惨哪!”梁有稷母亲哭叫着。

“别叫唤了,快闭嘴!”梁邱据没好气地制止道,“稷儿是叫雷劈死的,不光彩,你还到处张扬什么?”

“稷儿呀……”梁有稷母亲未能止住啼哭。

孙府里,孙凭盘问孙武事情的经过,孙武没有说出实情。于是一家人又各自睡下了。

孙武心里有些内疚,觉得自己不该欺瞒父亲。但往深处想,又觉得这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倒不全是因为告诉父亲就意味着出卖了田盘,更重要的是,一旦让父亲知道了真相,就会使父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如果跟孙武一起保守着这个秘密,就等于掩盖着一桩罪行,这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他如果将这桩罪行揭露出来,就等于背叛了整个家族,这同样是孙武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父亲最好是不知道事情的底细。

“那么,我就是掩盖罪行唯的一帮凶了!”孙武对自己说,“把这件事永远地埋在心底吧!”

第二天傍晚,孙武带着水果去看望叔父田穰苴,田穰苴问起了梁有稷的事,孙武仍然没有说出真相。

“不管怎么说,毕竟同窗了一场,他走了,你们应当去送一程。”田穰苴说。

“谢谢叔父的提醒。”孙武流着泪说,他被叔父的善良和大度感动了。

梁邱据派人把山上被烧焦了的藤条和树枝都砍掉了,因为当地人相信,被雷击死的人必定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很不名誉。葬礼也尽量从简,梁邱据不想把动静闹得太大。

但送葬的时间孙武打听到了,他立刻就来找田盘。

“那件事你告诉别人了没有?”一见面,田盘就问。

“没有。”孙武答道。

田盘不放心:“我是说,你父亲,叔父田穰苴……”

“你放心,他们都问过我,但我对他们都没说。”

“真的?”

孙武没有回答,正眼看着田盘。

田盘有些不好意思,知道自己这一问是多余的,也显得很小器的,就说:“看来你比我更能成大事。”

“为什么?”

“我回去以后,不等父亲盘问,就什么都说了!”

孙武没说什么。

“你不想知道我父亲说了什么?”田盘问。

“他说什么?”孙武反问道。

“他说了两个字:报应!”田盘说,显得有些得意。

“他说的不光是这两个字。”孙武说。

“他还说什么来?”田盘问。

“他还夸你干得好,有出息。”

田盘眼睛瞪得老大,百般惊奇地看着孙武:“他确实这么说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出来的。”孙武说。

“料事如神,料事如神!”田盘竖起了大拇指。

“明天梁家为梁有稷送葬,咱们都去参加。”孙武说。

“什么什么?让我去给他送葬?”田盘嚷了起来,“你放的什么疯话!”

“不光是你。”孙武说,“同窗的学友都要去。”

“你们想在梁邱据面前买好,那是你们的事。”田盘仰着脖子说,“可是我不去!”

“我刚才说了,同窗的学友都要去。”孙武寸步不让。

“你是谁呀?敢对我下这样的命令?”田盘傲慢地看着孙武。

“不是命令,是请求,我请求你去!”

“抱歉,你现在已经是孙氏家族的人了,你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请我去!”

“看样子,你是不想吃软的了!”

“不想吃怎么着,你还敢来硬的?”

“你要是敢不去,我就把你的在林子里干的事抖搂出来!”孙武说完,转身就走。

田盘瞠目结舌,过了一会儿,喊道:“我去就是了!”

孙武站住了,回头说:“记住老子说过的话:‘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一然后转身走了。

田盘望着孙武的背影,似有所悟。

怀志远游

“叔父,身体好些了吗?”一进门,孙武就问。

田穰苴答道:“好多了。”

孙武看见案桌上摆满了简片,便问道:“叔父又在撰写兵法。”

“是的。”田穰苴说,“搜罗群言,成一家之说,传之后世,以遂平生之愿。”

“我帮叔父整理吧!”孙武说。

“不,我的兵法是对以往兵家理论和战争实例的总结。”田穰苴摇要头,“你如果有志于兵法的着述,应当建立一套新的学说。”

“新的学说?”孙武有些吃惊。

“对。因为诸侯之间的战争出现了缓慢却又微妙的变化。”田穰苴说,“这个变化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仁战、义战和礼战向力战、利战和诡战转化;二是车战向步战和骑战转化。这样,旧有的兵法就未必完全适用于新的战争。你将来的兵法着述,要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战争特点来写。”

孙武用询问的目光注视着田穰苴,没有应声。

“古代战争,讲究‘兴兵甲以伐不义’,有不人道的国君,周围的诸侯就会加以讨伐。因此,发动战争的一方,总用出师有名。”田穰苴侃侃而谈,“齐灵公十三年,楚国要出兵讨伐陈国,这时得到了陈成公死去的消息,楚国便放弃了征讨计划。为什么?因为趁人家有丧事的时候攻打人家是不仁义的。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也要讲究仁义。下面我来给你讲几个战例。齐孝公五年,宋楚的泓水之战很能说明一百多年前的作战程式。本来,这次战役对宋军很有利,宋襄公率领军队已经在泓水岸边布好了阵势,楚军来得晚,等他们有一半渡过河去的时候,宋国的大司马子鱼说:‘楚军力强,我军人少,应当趁他们未渡完河时发动攻击。’宋襄公说:‘对方渡河未毕,攻之不义。’楚军全部渡过河来,但还没摆好阵势,子鱼又催说:‘应当趁此机会攻击。’宋襄公说:‘不能进攻没有布好阵势的军队。’后来,楚军布好了阵势,一打,宋军大败,宋襄公受了箭伤,第二年就死去了。”

孙武早就知道这一战例的大略,现在听叔父说起它来,感触更深了,便说:“这个宋襄公太迂阔了!”

“你说得非常好。”田穰苴说,“我仅仅叙说了一下事情的梗概,你并没有对这次战役作详细的考察,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宋襄公的失误,这说明今天的人与百年前的人对战争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晋楚的邲之战也很有意思,楚军大获全胜,但他们居然教导晋军如何逃跑。’齐灵公七年晋楚在鄢陵打了一仗,这一次是晋国大胜,但晋国的大将郤至见到楚王逃走的时候,竟然脱下头盔向这位敌国的国君敬礼。”

“这仗打得很有意思。”孙武笑了。

“这些战例,现在看来确实有些可笑。”田穰苴说,“但如果你了解了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人们的观念,就不觉得奇怪了。那时的人们,只是把战争当作一种震慑手段,而不是杀人手段,其目的是迫使对方屈服。于是就有了许多温和的、仁慈的原则: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不能追逐逃跑的敌军,只要敌人屈服了就放过他,不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等等。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参加的战争有二十三次,但都是仁义之战,是‘正而不谲’,因此他在诸侯当中建立起崇高的威望。”

“在这种情况下,摆脱‘仁义’纠缠的一方往往可能取得胜利。”孙武说。

“正是这样。”田穰苴点了点头,“但是,抛开了‘仁义’的一方总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从而使自己走向孤立。但现在不同了,看样子,正义的舆论力量越来越微弱,而兵力的强弱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了。说得直白一点,战争中仁义的成分在逐渐降低,而诡诈的成分则在逐渐上升;温和的成分在逐渐降低,而残酷的成分则会逐渐增高。”

孙武显然被叔父精辟的论说折服了,他以前也感觉到战争的观念正在改变,但有哪些改变?说不清。向哪个方向改变,也不明了,因为眼前只是呈现出战争变化的一些模糊的痕迹。他朦胧地意识到,这些痕迹只有在今后的岁月中才能变成普遍的现象,要研究它,就只能等待。但叔父的话使他豁然开朗了。

“车战向步战和骑战转化只是一个预测。”田穰苴继续说道:“西周时候,兵车一乘,有甲士十人,三人在车上,七人在车下,另有步卒十五人,共二十五人,这是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为‘两’。后来,兵车一乘增加到三十人。现在呢,兵车一乘,三人在车上,七十二人在车下,共七十五人。步卒比例的增加,说明兵车作用正在减低,此其一。西周至今,大体上都是春秋两季在平原上作战,因此兵车能够起到较大的功效。但兵车在山林沼泽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二十年前,晋国与北狄作战,不得不捣毁战车,进行步战。去年,郑国平息叛乱时,用的全是步卒。估计今后有很多战争,要扩展到山峦沟壑水洼密林之地,兵车就可能成为累赘了,此其二。商周至今,大体上都是阵战,即双方摆好了阵势,然后击鼓开战,但今后的战争,有可能完全不讲阵势,或者说会出现千变万化的阵势,而兵车,调度不灵活,变化阵势比较缓慢,此其三。将来的战争,有可能更重视攻城战,兵车同样显得无能为力,此其四。从这四个方面看,若干年后,车战有可能被淘汰,代之而起的将是步战和骑战。步战容易指挥,但它的行动不够迅速;骑战能够迅雷不及掩耳,威力更大,但骑战需要大量马匹,而且由于行动太快,军需辎重就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我估计,未来的骑战只能是步战的补充,规模不会太大。”

“叔父,您说得真好,现在没有人会想得这样深远。”孙武激动地说,“这两个预测肯定会在今后的战争中得到证明的。”

“我也相信这一点。”田穰苴说,“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得到证明,因此我的兵法只能是传统的思路。”

说到这里,田穰苴闭上了眼睛,沉默了。

孙武心想:真可惜,现实并没有给叔父提供新型的战例,从而使他失去了撰写新式兵法的时机,这或许就叫生不逢时吧!

田穰苴忽然睁开眼,接着说:“我不让你参与我的整理,还因为这是一项烦琐而枯燥的事务,许多简片是散乱的,无法排列出顺序来,简片上也有许多字辨认不清,你加进来,只能浪费大量的宝贵精力。”

“如果我将来也撰写兵法,这类事也是要做的。”孙武说。

“那是将来,现在你不要做。”田穰苴摆了摆手说,“你现在要做的,是游历古战场,考察那里的气候地貌,从当地老人的口中听取对战争的遥远回忆。在游历的路途中,你也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直到现在,你始终是在简册里爬行的,不懂得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必须先走出去,闯荡四方。”

“叔父说的,正合侄儿的心意!”孙武恨不得立刻飞往远在天边的古战场。

“一年后,你云游回来,我就可以把整理、撰写完毕的兵法交给你了。”

“叔父的这一番苦心,侄儿真不知道如何报答。”孙武很感动。

田穰苴好像没听见孙武的话,只顾说下去:“但要想走出去,就先要具有自卫的本领,因此对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剑术。”

“学习剑术?”

“对!”田穰苴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你已经学了矛、戈、戟、斧、殳这些长兵器,它们是在车战中使用的。你要只身远游,就只能随身携带短兵器,那就是剑和匕首,主要是剑。”

“叔父想得真周到。”孙武惊喜地说。

“从明天起,我就教你练剑。”

“好!”孙武喜出望外。

田穰苴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然后坐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叔父!”孙武有些惶惑。

“你要撰写兵法,还缺少最重要的一门课。”田穰苴说,“那就是亲自带兵作战。”

“嗯。”孙武点点头。“但这一条路很渺茫。”田穰苴说。“为什么?”孙武有些心急。

田穰苴感慨地说道:“眼下,田氏家族的势力不断膨胀,引起了高、国、鲍三大家族的不安和嫉恨,三族联合之势已成,共同对付田氏,我的下野就是明显的信号。三族用重金收买梁邱据和裔款这两个国君的宠臣,以图把持朝政。现在国君的脾性越来越倾向于昏庸、奢侈、残暴和乖戾,连晏婴的话都听不进去了。想在这样的朝廷里有所作为,真是难上加难。退一步想,即使田氏把持了朝政,也不会给你施展作战才能的机会。你毕竟不是田常的嫡系后代,而且自从国君赐你爷爷姓孙之后,你跟田家虽然祖上有血缘关系,但现在已经分成两个家族了。你想想,倘若你伯父田常能够支配国君,那么执掌军权的只能是他的亲儿子田盘,而不可能是你。”

孙武的脸立即阴沉了下来,一股闷气塞满了胸腔。叔父的话是不容置疑的,没有谁能对齐国的朝廷作出如此深透的分解,想到自己的夙愿已经默默无声地被断送在襁褓中,他感到无限失望。

“你的机会不在齐国。”田穰苴又开口了,“而在别的国家。”

“别的国家?”

“是的。”田穰苴说,“你不要到称霸已久的大国去,比如秦国、晋国、楚国,那些国家不但人才济济,而且君与臣之间、臣与臣之间的关系犬牙交错,明争暗斗,你很难得到兵权,退一步说,即使你得到了兵权,由于这些国家本来就很强大,你打了胜仗也并不显得荣耀;你也不要到小国家去,它们终日战战兢兢,仰大国之鼻息,手头也没有多少军队让你指挥。你应当到刚刚走向旺盛的国家去,它们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处在求贤若渴的阶段,你就用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那就只能去吴国了。”孙武说。

“好样儿的,有眼力!”田穰苴惊喜地说。

“只是不知道吴国的国君是否贤明。”孙武有些疑虑。

“目光短浅是眼下各国君主的通病。”田穰苴说,“作为国君,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广罗人才,礼贤下士,就算是明智之举了。等他们成就霸业,性情就会为之一变,不是残忍暴戾,嗜杀成性,就是耽于酒色,醉生梦死,吴君当然不会是例外。你的机会是在吴国称霸之前,一旦在战场上建立了奇功而扬名天下,就尽快退出官场,隐姓埋名,着书立说,以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孙武心里一惊:怎么叔父跟田盘的话一模一样?

田穰苴叮嘱说:“你在一两年之内就可以撰写兵法,但你的兵法只能做自荐的凭据。如果你没有机会带兵打仗,那么你的兵法就不要公之于世,因为你写的东西不是抄袭前人就是漫无边际的空谈,世人就会指责你是欺世盗名之徒,你要切记!”

“侄儿记住了。”孙武点头说。

半年后,孙武果然仗剑远游了。

他是从西南的申门出城的,肩上只斜背着一个包袱,里面是一张斗篷和几件衣裳,在他随身穿着的夹衣里,藏着一串杂佩和二十几颗各种玉石,为了路途中不至于丢失或被偷盗,母亲把它们缝在夹衣的前襟和后背里面了;在行囊里,只放了八九颗玑玉、玖石和三十几块刀币。衣襟里的和行囊里的加在一起,就是他一年行程的全部川资。

在临淄城西南申池边的小山上,孙武回望着自己降生以后生活了十七年的齐国都城,鼻子忽然一阵发酸,眼睛随之湿润了。从城西北的那座红瓦屋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含泪的面容。是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一双红肿的眼睛正在向他这边了望着。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是一部全面介绍袁世凯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本书从客观事实入手,自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再现了袁世凯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小站练兵、庚子事变、宪政运动、丁未政潮、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交涉《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诸多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以充分揭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不做空泛的议论。本书着意刻画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使读者能够确切了解引发事件的原因,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袁世凯全传》还配以大量的图片,并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与事件相关的人和事,以增加趣味性和真实感。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斯巴达克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斯巴达克

    公元前78年11月10日的早晨罗马城的上空乌云密布从拉丁和杜斯古尔那边的山里吹来的寒冷晓风不断刺着人的脸庞。看样子今天又不会是个好天气了。
  • 民国文化隐者录

    民国文化隐者录

    本书选择了二十多个现代温州文化人,纳之于风云变幻、时代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来进行观察,通过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于小处见民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展现了一幅幅文化人生活的图景。
热门推荐
  • 求知文库-绿色的诱惑

    求知文库-绿色的诱惑

    高等植物被分为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植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过程,才形成了当今种类繁多、构造复杂的植物世界。
  • 银灯一曲太妖娆

    银灯一曲太妖娆

    她有两张脸,一张在白天扮演着理想中的自己,一张在黑夜里沾满血腥。他也有两张脸,一张在人前受人瞩目笑靥倾城,一张在面具后面做回自己。哪一个才是真实?黑夜里他和她的相遇是同命天涯,还是一个错误?
  • 魔武圣帝

    魔武圣帝

    老子要逆袭,谁敢阻挡我前行?人兽退避,仙神让路,这个世界属于我。《魔武圣帝》,让你从头爽到底。――――――――――――――元脉大陆幅员辽阔,光怪陆离神秘物种层出不穷,脉兽和人类都修炼脉冲以提高实力。陈怒身上拥有一个能强制吸收贮存脉冲的灵器吊坠,导致他修炼脉冲不能进步,从而被所有人耻笑。倒霉之后就是逆袭之路,灵器吊坠居然把所存脉冲连本带利还给了他。接下来的一生踩对手,戏美女,挑战强者,勇斗魔兽,征战四方。不管是脉修校院,蛮荒大陆,沙漠极地,冰川险地,汪洋海底,神秘空间,无不留下陈怒征服的足迹。从平凡到威震天下,故事中有兄弟真情,有男女暧昧,有热血拼搏,有斗智斗勇……有一切你想看的情节。―――――――――――――――功法四等:大洪经、大荒经、大宇经、大宙经。等级洪、荒、宇、宙。技能四等:武技、法技、仙技、神技。武技定国狩魔,法技初窥乾坤,仙技逍遥天下,神技开天劈地。
  • 在平行世界里与你相遇

    在平行世界里与你相遇

    一场花满楼的修行,一个店,一群人,满屋子的奇妙相遇,满天飞的故事,与你就这样相遇。
  • 狂暴进化系统

    狂暴进化系统

    拥有狂暴进化系统,再弱小的功法都能进化到最高阶,再脆弱的武器都能进化成无上的神兵!你说我的身体太脆弱?呵呵,老子的身体也能进化!……
  • 鱼跃龙门之小金龙鱼

    鱼跃龙门之小金龙鱼

    他,古潭里的一条小鲤鱼,为了朋友的一句话,开启了血淋淋的寻仙历程。无论寒冬酷暑,古潭上方总会有一条小鲤鱼拼命跃起在空中,又狠狠地被命运抛了下来,身下溅起的血花染红了潭边的崖石,一次又一次地晕到,一次又一次地奋起,冬去春来,只为着心中的那份痴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亲情、友情、爱情,是人间乃至三界共通的情感。情至深处,已是对望中地相守,默默间地契合,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是那个(她或他)。为(她或他)痴傻为(她或他)疯颠为(她或他)轮回为(她或他)守护,只要(她或他)当下幸福,分分秒秒!
  • 卢城之恋

    卢城之恋

    小说讲述一千二百年前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主人公“贞孝公主”原型,来源于1980年吉林省和龙县龙水乡龙海村西龙头山发现的贞孝公主的墓葬中的壁画和四百多字对墓主人描述的墓碑。描绘了她由于战乱流落民间,绝世之美貌因嫉妒而引来杀身之祸,以至于遁入空门;也是因为美貌使佛门香火旺盛;两国联姻使她孤岛漂流;黑心的拜金者使公主变成动物----“美人鱼”,经历生离死别及坎坷人生。最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却一生的国恨家仇,得到升华的纯真爱情。
  • 暗三藏

    暗三藏

    前世今生,缘起缘灭。闭上眼,我是唐僧的前身,十世善人之名的铺路石。睁开眼,我是独立的自己,睥睨四方之地的疯魔人。愿在红尘中争渡,夺取属于自己喘息的微命。这是一个穿越成唐僧的故事。
  • 那小子真行

    那小子真行

    演绎精彩人生,从沉睡中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这还是他曾经的世界吗?依稀还记得大灾难时候的画面,还记得自己这种小脚色在大灾难时候的无力。还记得那一张张恐惧慌张的脸·······
  • 谁主沉浮2

    谁主沉浮2

    宦海玄妙异常。当然,做人有做人之道,为官有为官之道,守道者生,悖道者死,自古及今,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