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1000000031

第31章 雪宫论政客卿进谏(1)

孟子既在齐为卿,少不了每天与文武百官一起上朝议事,与齐宣王见面的机会很多。除此以外,齐宣王每有疑难之事,便召孟子进宫,请他帮助出主意,想计策。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便较为密切融洽,谈话也不再那么拘泥,有时讨论天下时势,有时分析齐国现状,有时回顾历史,有时议论名人。闲暇无事,齐宣王也常驱车到孟子所居之稷下去坐坐,这种时候,谈话则无中心,无主题,漫无边际,气氛也很活跃。齐宣王是把孟子当成了自己的良师益友,看成是一部活字典,百科全书,接触则必受教,开卷则必有益,有什么不懂的知识和学问,翻开来一查,立时迎刃而解。齐宣王是个有主见甚至可以说是个固执的君王,对孟子虽热情、友好、尊敬,但对其观点与见解却并不轻易采纳,自然更不能言听计从,而是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对那些自己用不上的,乃至跟自己的政见不合的东西,则采取熊瞎子掰玉米的方针,掰一穗丢一穗,至于孟子那些尖刻的批评、挖苦,则听之任之,很少加以反驳。

齐王子垫是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整日驱鹰逐犬,提笼架鸟,寻花问柳,沉湎酒色,不思长进,不理政事,屡教不改,这样的宝贝儿子。将来何以寄国继业,这很让齐宣王苦恼,每当见到他,便心烦意乱,皱眉蹙额。齐宣王见孟子教弟子有方,便令王子垫行弟子礼,拜师入门。王子垫的所谓拜师入门,并非像其他弟子那样整日聚拢在孟子身边,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地来听听课,或向老师提出某些问题。孟门弟子对王子垫的态度很不友好,一想起来齐路上遇到他狩猎的猖狂和视民若草芥的情形,便都对他充满了强烈的鄙视感,很少有人与之接触来往,同学们几乎都将其视为枭鸟,一个不祥之物。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学习和生活,王子垫不仅毫无优越感和自负感,反而感到孤独,矮人三分,这对他的改造倒是颇为有利。一天,王子垫心怀一种失落感问孟子:“读书人究竟应干些什么?”

“使自己的志行高尚。”孟子回答得很轻松。

“如何做才能使自己志行高尚?”王子似乎是颇有兴致地追问。

孟子答道:“行仁义而已。杀一无辜者,非仁也;非己所有而取之,非义也。所居何处?仁也;所行之路在何处?义也。居于仁,行于义,大人的工作便齐备了。”

孟子的话很概括,很原则,很含蓄,内涵丰富,不知这位花花太岁能否品评出内中的滋味——你身为王子,依仗着父王的权势肆意妄为,既草菅人命,又抢男霸女,更挥金如土,毫无仁义可言,还谈什么“尚志”呢?这话固然是对王子垫的严厉批评乃至抨击,但却是一片真诚,满怀希望。孟子毕竟跟他的弟子们不同,他是“性善论”的首倡者,王子垫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一个很好的苗头,这也许是一匹宝马良驹,一旦套上了羁绊,便能够驰骋疆场;也许孟子这是在对牛弹琴,也未可知。

一天,齐宣王正在读史,读到一处,百思而不得其解,郁郁闷闷地倒背着双手在宫内踱来踱去,宽大的绣袍在猩红色的地毯上缓缓摆动,薄山的红日透过窗纱射进宫内,将他那高大的身影投到地毯上,拖得很长很长。突然,他不顾天色已晚,急令内侍去召孟子进宫。

天到这般时候,孟子见召,大吃一惊,认为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孟子随内侍来至宫中,见宣王热情地迎上前去,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去。齐宣王命内侍看座,献茶,然后问道:“听说文王有一处园囿,纵横各七十里,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原来齐宣王又是在翻百科全书,全书告诉他:在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听了,似乎将信将疑,不无惊奇地问道:“真有如此之大吗?……”

孟子不禁感到好笑,颇为滑稽地反问道:“陛下以为太大了吗?可百姓尚嫌其小呢。”

齐宣王总是这样坦率,双手一摊,眉头一皱,问道:“寡人之狩猎场,纵横不过四十里,百姓尚嫌其大;文王之园囿,纵横竟有七十里,几乎是寡人的二倍,而百姓犹嫌其小,这是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齐宣王显出很痛楚的样子。

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而齐宣王却苦恼费解,这真是当局者迷呀!孟子冷笑道:“文王之园囿与民共之,百姓可随意前去打柴拾草,捕禽猎兽,所以虽纵横七十里,百姓却嫌其小,不也是很自然的吗?而陛下的猎场如何呢?臣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之大禁,方敢涉足入境。臣闻齐都临淄郊外,有一狩猎场,纵横各四十里,有谁杀死里边的一只麇鹿,便与杀人者同罪。如此说来,这纵横四十里的地面,便是网罗百姓之陷阱,民恨其大,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

听了孟子的分析,齐宣王长长地喘了口粗气。这也许是“原来如此”似的恍然大悟,也许是反思、内疚与忏悔,也许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弱肉强食,战争频仍,无论是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处理好国际间的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天,孟子正在住所给弟子们讲“仁政”,齐宣王驱车来访,主要是向孟子讨教与邻国相交,都有些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式。孟子的为人,素来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即使不求不问,他也要苦口婆心地讲上一番,更不要说是国君登门讨教了。孟子马上终止了讲授,让弟子们暂且散去,就齐宣王提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孟子说,以大事小,是仁者的风范。虽然自己的国土大,国力强,但却实行尊敬和平等对待土地面积比自己小、国力比自己弱的小国的政策。例如夏朝的时候,汤以亳为都城,地广人众,国力强盛。而另一个诸侯,赢姓的葛国,在领土、人力、财力、物力、国防等诸方面,都远不及汤。葛与汤比邻,当时的汤虽有专事讨伐的特权,但葛在夏朝诸侯的等级上也称为葛伯,政治地位不下于汤,所以汤在外交上对葛仍然是尊敬的、顺服的,绝对不因自己的实力强盛而去欺凌力量弱小的葛国。

商朝的末期,西方的昆夷,即犬戎,那是以犬皮作为战衣,乘坏车的野蛮国家,与在西岐的文王接壤。文王当时所治的周国,不论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声威又高,不知道要比犬戎强盛多少倍。可是,文王为了行仁政,绝对不以兵戎相见。虽然犬戎经常有粗暴鲁莽的侵犯行为,而文王还是忍让着,不愿意生灵涂炭,以免苦了百姓。

以小事大,这属于明智之举。商朝末期,姬周诸侯由大王当政,这时周正在积极图治,而北方五帝时期就常常在边界上生事的獯鬻(xūnyù)——也就是后世匈奴的一支,这一支游牧民族非常强悍,常常犯边闹事,周太王为了致力于内政,为了在安定中求进步,不去和匈奴力争,而采取退让的政策,以免扩大战争,影响内政的建设。

越王勾践被打败后,只好对吴俯首称臣,忍辱负重,一切听从夫差的摆布,还献上了绝代佳丽西施供其淫乐,讨其欢心,以便能够回到自己的故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后终于雪耻复国。这都是明智的外交原则,自己力量不够的时候就顺服强者以求生存。

以大事小的外交原则是“乐天”的,以小事大的外交原则是“畏天”的。这里的“天”,在“天人合一”的哲学上,也包括了人事在内。非人力所能违反的规律便是“天”,即天理。

以自己大国之尊去配合小国,就是顺应“天地生万物”的乐天心理,不愿意欺负小国。

以弱小的国势臣服于强国大族,不敢得罪大国,便是敬畏天理,否则,天地间的规律便不会允许你成功如愿。

凡是乐天者,效法天地的博爱精神,不以强凌弱的大国,结果一定四海归心,可以保有整个天下;弱小的国家如果能敬畏天道,服从强者的领导,不怀叛逆之心,就可能保住自己的国家。《诗经》上说:“害怕上帝有威灵,因此谨慎小心,故而得到安定。”这正是对智者的外交政策而言的。必须以敬畏谨慎的心理,适应国际上的大趋势,把握时间的契机,以维系自己的生存。

孟子讲到这里,齐宣王听得不耐烦了,说道:“孟老夫子,你讲的这些理论,太伟大了,太高深了。暂且不谈这些高远深奥的哲理也罢。”他不喜欢听孟子这些大道理,什么畏天戒慎一类的理论,在他看来,强权便是公理。因此直截了当地说:“寡人之病在于好勇,恐难服事他国。”

齐宣王这一打岔,话题就转了方向,可是孟子立即随着这个方向,继续施行他王道仁政的教化。

《诗经·大雅·皇矣》篇说,当文王得到莒国无故进犯阮国的报告时,怒不可遏,立刻整军经武,出兵阻挠了莒国的进攻,迫使其退兵,不敢再轻易侵犯别人,同时巩固了周国自己的国防,对天下人的期望也作了交代。这就是文王之勇,所以说,文王一怒,使整个天下人民得到安定。

孟子学问渊博,知识丰富,讲话时总是旁征博引,令人心悦诚服。在引《诗经》之后,接着又引《书经·太誓》篇:“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日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何敢有越厥志?”

引证之后,孟子紧接着对这几句话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天降生了一般的人,紧接着也替这些一般的人降生了君主和老师,这些君主和老师的惟一责任便是帮助上天来宠爱人民。原来天地之间,人民是最伟大、最神圣的,君主和老师的责任是帮助上天来宠爱人民,而不是来统治、奴役、压榨人民,人民是天下的主人,而不是君主的奴隶!……

在我国古代,君道与师道是平等的,二者要同时注意。后世再加一个“作之亲”。身为一国之君,不仅要作为民众的老师,教导他们,还要像父母待子女一样,关怀他们,保护他们。处理行政事务时,要兼带教导之责与关怀之情。

四方之大,有罪和无罪者都由武王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过武王的本分而胡作妄为呢?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有所欠缺时,政治领导者要设法弥补这种缺陷。武王不仅管领四方的百姓,不管他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都负起教化、领导的责任,而且有宏大的气魄,一旦有人横行天下,就责无旁贷地加以平服。使天下没有横行的人,没有横逆的事。这就是武王的大勇。所以他一怒之下便调兵伐罪,把残暴的纣王灭掉,安定了天下的人民。

孟子最后说,你齐宣王好勇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好的不是匹夫之小勇,而是像文王、武王那样的大勇,能有大勇的气魄,一怒之下而使天下安定下来,那么有哪一个百姓不喜欢大王的好勇呢?大家只怕你齐宣王没有这样的气魄呢。

从齐宣王不忍心杀一头牛开始,一直到现在,孟子对齐宣王所谈的任何事,都用的是循循善诱的方法,可见孟子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齐宣王有一处离宫,相当于今日之别墅,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凡俗,所以这里冬暖夏凉。盛夏,这里群山环翠,绿阴覆盖,山外闷热得蒸笼一般,来到这里则清风送爽,顿时暑气尽消,令人神清意惬;严冬,宫内温暖如春,宫外冰封雪飘。因这里夏可以避暑,冬可以赏雪,故取名“雪宫”。雪宫的景致与梁惠王的御花园截然不同,除冬暖夏凉的特点以外,它还气势宏大,朴素壮观,绝无半点矫饰与伪装,这是造化的宠儿,大自然的杰作——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泻千里的壑谷山涧,自天而降的悬瀑,阴森可怖的龙潭,遮天蔽日的柏洞,奇形怪状的古松,千姿百态的怪石,翻江倒海的松涛,雷霆万钧的虎啸,悦耳醉心的鸟鸣,毛骨悚然的兽嚎……

时令既已过了夏至,齐宣王自然要到雪宫来避暑纳福。孟子与齐宣王关系甚密,因而有福分应宣王之邀来雪宫一游。一天,齐宣王带孟子登上了赏心楼,凭栏远眺,陶醉于那群山若黛,瀑流如练,繁花似锦的山光水色之中,以眼前的享乐和大自然的风光志得意美地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吗?”

齐宣王、梁惠王,两国之君,所问竟一字不差,绝非偶然。孟子听了,义愤填膺,贤者亦是父母所生,骨肉之躯,并非麻木不仁的石头蛋子,为什么就无此乐呢?恰恰相反,他们的境界比别人更辽阔,他们的情操比别人更高尚,他们的视野比别人更宽广,他们的知识比别人更丰富,他们的心胸比别人更坦荡,他们的志趣比别人更高洁,他们的神经比别人更灵敏,因而更有资格,更有条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领会其丰富的内涵,从中悟出深刻的哲理。然而,正因为他们是贤者,所以才以天下为怀,以民众为念。放眼华夏大地,烽火连年,满目疮痍——土地荒芜,五谷不丰;民有饥色,饿殍遍地;易子而食,折骨为炊……贤者忧心如焚,哪里还会再有闲情逸致来赏此山水之美呢?孟子虽说是个开朗坦率的人,但他毕竟是个饱学之士,一生历尽荆棘坎坷,遍尝酸辣,吞过无数黄连苦果,因而能控制住满腔怒火,不让其燃烧起来,半天之后才平静地回答道:“有啊,有此美景,谁都会美于心,惬于意,谁都会尽享此乐。然而天下如此之大,享此乐者能有几人?民无此乐,必将怨恨其君。民怨其君,固然不对,但身为人君,有乐竟不能与民同享,何言民之父母!国君以百姓之乐为乐者,百姓必以国君之乐为乐;国君能将民之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来解决者,人民必将国君之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去尽忠。凡国君,把天下百姓之乐当成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民之忧当成自己的忧愁,还不能使天下归服,还不能统一天下者,从来不曾有过。”

发了这番议论之后,孟子似乎意犹未尽,又举了一件齐国的往事:

有一天,齐景公对晏子说:“寡人欲先游转附(疑即今之芝罘山,亦称芝罘岛,在山东烟台市境内)、朝舞(疑即今山东荣城市境内之召石山)二山,然后循海而南,直抵琅玡(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市境内),怎样做才能与古之圣贤之君的巡游相比拟呢?”

这里的与古之圣贤之君相比拟,指的是要有先王那样的壮观与气派,而不是关心体恤百姓的疾苦。这明显地透露出齐景公当时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并非一般的观光旅游,赏山玩水。

晏子不愧为春秋名相,他很聪明,听了齐景公的问话,就用一套历史哲学答复了他。

晏子赞赏齐景公的这个问题提得好!依照礼法,天子到各诸侯国里去巡视一周,这叫做“巡狩”,意思是巡视诸侯所守的地方。而诸侯要到中央去朝见天子,名为“述职”,意思是向天子议告自己职务以内的事务。如果天下安定,无意外事件发生,在春耕大忙季节里,天子一般要外出视察民众的耕作情形,发现有情况欠佳的,就要设法补助。在秋天泊了场光之后,则外出视察各地的收成和赋税状况,发现有入不敷出者,就设法赈济补助。所以在夏朝政治最修明的时候,民间流行的谚语说:“吾王不出游,强之体息向谁求?吾王不出来走一走吾之补助哪儿会有?吾王游一游来走一走,足以为诸侯之法度。”这谚语说明,在古代大家都迫切希望帝王能出来玩玩,以便沾点光,得些好处,所谓龙行一步,百草沾恩,龙走一步路,下了雨,百草都得到滋润。所以,那时候天子每次出来巡狩,不但给诸侯、大臣们一个警惕,同时也为注意民生疾苦树立一个榜样。

同类推荐
  •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沃尔顿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沃尔顿白手起家,从岳父家借贷2万,专攻农村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占领了美国的乡镇。沃尔玛终于成为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帝国。沃尔顿有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习惯,从一路的成长中,我们可以见证沃尔顿的过人之处。他给后人留下的经营哲学是很多商家的宝典。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沃尔顿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青楼有才女

    青楼有才女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一些青楼女子的故事,包括李小小、李季兰、李娃、柳摇金、关盼盼、杜秋娘等。
  •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家

    《图说世界名人: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家)》讲述了,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其工业研究实验室大量生产发明物的发明家。他拥有2000余项发明,其中包括对世界影响极大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钨丝灯泡等。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打破他创造的发明专利数世界纪录。
热门推荐
  • 死后之灵魂世界

    死后之灵魂世界

    人死后会去哪?这个地方叫做,灵界!灵界有很多种人,恐龙人,现代人,原著人等等等等,其中古代人之中有一位叫秦始皇的家伙,统治着全部古代人。冷冰炎意外获得一只美丽的蜘蛛,随后发现自己可以同时拥有现代人与古代人的能力,于是,拯救世界妹子,咳咳!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 父子状元传奇

    父子状元传奇

    该书以简朴自然的笔法描述了北宋年间东平学子梁灏、梁固父子通过刻苦学习、奋发努力,从而在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考取状元,以及从政之后忠心报国、竭力为民、反腐倡廉、严格执法、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见义勇为等等弘扬人间正气的感人事迹。故事以梁氏家族四代十几人为主线,连结北宋四代帝王、皇宫后妃、文臣武将、士工农商、三教九流等等数百余人物,突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及广大民众对和谐安定的企盼。尤其是对梁灏、梁固在处理与君主、同僚、亲属、民众乃至与案犯、敌寇等等诸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绝妙技巧,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给人以启迪。
  • 士道行

    士道行

    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然则,道士也是人......
  • 农村异少混都市

    农村异少混都市

    抓鬼,捉妖,算命,看风水,泡妞,耍酷,且看一个农村少年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那些年的那些往事

    那些年的那些往事

    人活着总会有些故事,不论完美还是残缺,悲伤或者快乐,我们都会经历许多的事情,总有一天我们会老,记忆会逐渐尘封,也许年迈后我们会经常回想品味自己的过去一生,不管酸甜,都是一首首赞歌,我是东风魄,趁年轻,写一点如今还能记起的往事,那些年的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一起来回忆,老了再来看又是哪一番光景呢?
  • 守灵骑士

    守灵骑士

    我的骑士之礼,平板的丝毫没有潇洒可言。却为你飘渺向西,那里只有属于我的热血与杀戮。守护不休。
  • 重生空间之农女逆袭

    重生空间之农女逆袭

    响男怎么也没想到,原本以为无意的一场恶作剧,却被人记恨了两年直到自己被侮辱致死,谁知却意外回到上大学前期,并得无上宝物认主,随后走上了修仙的道路,于是……“什么?你说那个人连死人都能救活?”淡定,人家只是救了癌症患者,死人谁救得活,你救看看?“什么?你说那家化妆品连重度烧伤患者都能弄成大美女?”淡定,人家只是纯天然复原好不?基因不好的人你整个看看,除非是棒子国。“什么?你说那个龙队瞬间就将一百多名恐怖份子给制服了?”淡定,人家只是爱国,对方实力弱,没办法。“什么?你说还不止这些?”淡定,你以为哀家的能力就这么点?想要知道更多?哼,点开自己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西山亮禅师语录

    西山亮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照相机

    超级照相机

    超级照相机能够:看穿人的内心世界;看到衣服里面的秘密;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看到尘封的历史;看到不能说的秘密,那么你想看什么呢?
  • 杀手之王一朝重生:至尊公主

    杀手之王一朝重生:至尊公主

    杀手之王重生穿越成皇室公主,面对皇室的尔虞我诈,她早已厌倦,比起这些,她更贪恋外面的青山绿水。她背起行囊,与众人达成协议,决定用自己的一双脚,走遍万水千山。他,是凌国的太子,在年少时与四皇弟被同一少女相救。那少女如同冬日的一束阳光,照亮了他的心。他决定要找回她,将那束阳光留在自己身边。可是,他最后找到了她,却觉得她变了,他似乎更喜欢那个行走在青山绿水中的女子。面对当日的救命之恩和现在的心爱之人,他究竟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