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0800000039

第39章 自然人生(38)

这年,王子朝见自己势力不如敬王,心中又急又怕,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为了转败为胜,他就彻底投靠了周朝贵族尹文公。从这以后,文公尹固,庄公召奂,上将南宫极,联合出兵,向敬王方面的单旗、刘卷的军队发起进攻。王子姬朝一方,军威大振。紧接着,时间到了公元前五百一十八年。这年老聃五十四岁。也就是在这一年,王子朝军和敬王军队一连打了几仗。王子朝军越战越强;敬王军队开始败退。此时,贵族甘平公(鯂)也来出兵支援王子朝。王子朝军队声势浩大,开始对敬王姬匄的队伍举行全面反攻。南宫极领兵从京邑(开封)反攻刘卷部。刘卷部队仓皇败走。南宫极部紧紧追赶。刘卷部队的支队头领万殳鹤和副头领高申佳带队随大军一起往西撤退。

高申佳见大势不好,看得出,一个在劫难逃的危急时局正在向他走来,他就开始拨拉肉算盘,打算着应付危急以脱身。在他来说,他认为,危急是算不了什么的,看他那在阔水大浪之中来去自如的样子,就知道他真是一个善于过河的大巧人。忆往事,他做的机巧事情多得很。

在部队,他不是以杀敌立功为原则,而是以保己、投机、升官、谋利为意旨。有一回(那是在悼王一方时),对方把他堵到一个破庙里,他用轻功将身子贴在一个木板轻薄、无法栖身的匾额后,从敌方鼻尖子上脱了险。有一回(那是在姬朝一方时),对方兵士追赶他,他单身一人逃进一片树丛。树丛里有一个上接山泉流水的小水潭。兵士们把个树丛全围住。高申佳用杂技上练就的唤气法,将身子贴在小潭水底,从敌方枪尖底下脱了身。有一回(那是到敬王这边来了之后),队伍要同对方打死仗,那就是,如若胜了倒还罢了,如若失败,准备着全部殉身不再回。有的士兵不想参加这战斗,但是没有特殊情况谁也赖不掉。高申佳半夜间偷着跳到井水里。把自己浸病,致使自己浑身发高烧,用手一摸,热得烫人。他挤着眼,装着颠三倒四说胡话。顶头上司见他出现这种情况,点名让他挂病号,高申佳一下子躲过了死亡关。还有一回,他做的事情更巧妙。那是他已荣升了作战支队副头领,当时他们的军营离百姓的村庄不远,他带领的士兵奸侮民女的现象时有发生。百姓怨恨,上头怪罪。在这种情况下,他偷偷夜入民宅,将他早已看中的一个年轻民女奸侮后扼死。事情发生后,他立即在他的兵士之中大整军纪,将一个因在这方面有毛病而心虚嘴软的士兵定为嫌疑,苦打认供,当着全体士兵之面将他杀掉,既免除了上头的责罚,又“严肃了军纪”,还“平了民愤”,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使队伍一下子提高了战斗力。如此等等,这样的事,在高申佳来说,实在是并非只这四件,一件件,他都象渡河一般,自如地运用技巧,泅水驾浪向彼岸,不慌不忙按时达。

这一回情况不同了,这次王子朝军声势浩大的杀来,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简直是顺之者存,逆之者死;敬王姬匄之军,一败再败,大有土崩瓦解、不可收拾之势。此时的高申佳,在刘卷部下当副头领的高申佳,如不投降南宫极,很有可能随着刘卷军队的全军覆灭而覆灭,很可能是秋后的蚂炸,随着严冬气候的到来,同所有的蚂炸一起一个不留地全冻死。如果来个倒戈反向,再去回过头去投降南宫极,那也不行,因为他是从南宫极部下的一个伍长投降到这边来的,这一点不光南宫极知道,其它头头也都知道。这一回,如若他高申佳不投南宫极也就罢了,如若投向南宫极,南宫极也不再会要他。要说要他,那只能是要他姓高的那颗头。问题已经清楚地摆在了他的面前。高申佳,足智多谋的高申佳,这一回,看你咋过这条河?

为了转败为胜,为了逃脱覆灭的命运,败将刘卷向作战支队正头领万殳鹤下了一道绝后令,要他在今天夜里以偷袭方式杀死应爷及家属,并取来应爷那颗头。如若完成任务,重重有赏,如若完不成任务,就用他万殳鹤的头颅来代替。并随命令,让人赠给他一把清泉宝剑。这宝剑十分宝贵,象清泉一般,银光闪闪,而且坚硬锋利,削铁如泥。

外号“应爷”的应天起,是南宫极部下一个先头部队的大头领,此人英勇善战,敢拼敢死,是一个处处打冲锋的刀尖子,是王子朝军队能够节节胜利的关键人。他的存在,使南宫极部士气大振,给王子朝军队增添了决战决胜的信心和使敌方望而生畏的大威风。为了扭转败局,为了狠狠地煞去姬朝军队的锐气,为了动摇南宫队伍的军心,以便使其有进变退,进而达到敬王部队以反反攻来对付王子朝的大反攻,刘卷就下一道绝后命令,将杀应之任务直接交给了万殳鹤。

万殳鹤作战勇敢,武艺高强,而且是个不怕死的死硬派。他接到命令和宝剑之后,红着眼咬着牙说:“决死完成任务!”于是就组织十多个机灵、勇敢而且能够飞檐走壁的人物——其中当然地包括进了万殳鹤要好的朋友高申佳——有他万殳鹤亲自率领,准备在夜晚到来之时到应爷老营去偷他的头。

夜来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万殳鹤、高申佳等十多人,手掂宝剑和锋利的战刀,拾掇得头紧,脚紧,腰紧。他们快步如风地来到应爷军营外。应爷的老营,屋里点着灯,警戒得十分严密。里里外外共是三层岗哨。万殳鹤等十多个偷营者以十分机灵的方式杀死警卫,越过两道岗。第三道岗最难越过。这里封锁得最严,警惕性最高。此时屋里,应爷的军务和公务人员已经离去,只剩还没睡去的居家五口——临时前来瞧看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以及他本人(他本人正在脱衣往被窝里钻)。

高申佳看见,这第三道岗哨,如不动武血拼,根本不可能过去。他想:“这道岗哨,人多,机敏,警惕性高,而且看得出,他们凶狠,勇猛,武艺高强。这里有屋里灯火映照,要从这里过去,必被发现。不光我们敌不过门卫,而且他们一喊,必使我们陷入千百兵士之中。我们这次偷袭不会成功,反正是水多面多活(和)的稀,我不如……”

“谁?!”一个门卫见人影一闪,大喊一声。紧接着,他的人头落了地。

“不好!有贼!杀!杀贼!”双方开始了硬对硬的大对砍。

高申佳一个鲤鱼打挺般的跳跃,飞过一道墙,落入一个茅厕之内。他轻身贴在茅厕墙角,开始在这里的以逸代劳。

应爷门口,来袭者被卫兵包围,刀枪相撞,剑起头落,双方展开了急迅的拼杀。卫兵们一连被砍死十多个;偷袭者也留下四五具死尸。万殳鹤和另外几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屋子,在应爷一家人还没有来得及招架的时候,全部杀死。万殳鹤用清泉宝剑割下应天起的头颅,接着一手掂头,一手持剑,杀出屋子。此时高申佳已从茅厕跳出,举刀和万头领他们一起“杀”出应爷营。

第二天上午,两军对阵,刘卷一方用长竹竿挑出应天起的人头。他们企图让对方官兵看了寒心,用吓唬的办法使他们军心动摇,借此对他们进行反攻。没想到他们采用此法不仅没能吓退南宫部,反而点燃起了他们愤怒的火焰,致使他们以拼命复仇的决心向刘卷部发起了大冲锋。

南宫部勇猛推进,而且逢人便砍。刘卷部招架不了,慌乱地撤退。在战斗中,高申佳和几个兵士因被打散掉了队。他们几人被赶到一个墙头很高的大院里。院外围满对方的兵士。一群兵从门口往院子里头冲去,举刀去捉高申佳。高申佳他们几个人,见无路可走,转过身来举刀回砍。南宫部追兵将他们围在中间,霎时把几个士兵全砍死。高申佳见势不好,使出了他看家的本事防身刀;他将战刀飞速舞起,只见白光闪闪,身被遮得看不见,现出了一个护身挡刀的大“铁罩”。对方的刀砍在“铁罩”上,发出一阵当当的响声。但是这种“铁罩”护身法并不能持久,只能对临时抽身起作用。他想:“我得赶紧逃出去。”眼见从大门往外无法冲出去;如果从墙头跳出去,外边围有不少的兵,无法逃脱,必被砍死。他抬头一看,见墙里墙外长有几棵相距很近的大柳树,眼珠机灵地转动一下,心里就有了主意。他几步跳到高墙边,顺着一棵柳树爬上去,抓着柳枝,猛弹一下身子,飞身落到另一棵柳树上。等墙外兵士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高申佳已经跳下柳树跑远了。

高申佳赶上自己的队伍,和万殳鹤一起,率部西撤。第三天上午,当他们的队伍退到一片村庄稀少的荒凉地带之时,一下子被追赶过来的南宫极部的先头部队团团包围。这万殳鹤的队伍只有几百人,围困他们的人马足有好几千人。他们以几十对一的兵力将万部严严的围起。指挥围攻的大个子头目丁品坚红着眼下了一道死命令:“大复仇!要为应爷一家大复仇!要将围困在这里的敌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地全部杀死!哪个手软,胆敢放走一个敌人,我叫他个妻孙在我战刀底下腰断三截!”

凶猛的砍杀战斗开始了,包围圈迅速缩小,万殳鹤部一片慌乱。“杀呀——!”指挥官扒光脊梁,举着飞快的大战刀,带头砍杀。“杀呀——!杀呀——!替应爷报仇!报仇——!杀呀——!”冲击的战士们举着战刀,撕裂着嗓子一齐喊。刀起刀落,血淋淋的人头点地;剑去剑回,一具具身躯倒地。

“杀呀——!不要放跑一个!杀呀——!一个不留!日他娘的哪个手软?!——杀呀——!”被围的战士,见此情形,拼死的抵抗,双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大拼杀。刀光闪闪,剑影迭迭,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战斗进行得十二分的激烈。残酷啊!这次战斗是猛、朝——匄、朝争位以来杀得最苦的一次。万殳鹤和几个杀得十分勇猛的兵士凭着高强的武艺,双手齐挥刀剑硬往外闯。几个举刀的兵士红着眼向高申佳乱砍。高申佳用他挥刀护身的“铁罩”法,护着自己,步步后退,并趁机一连几刀将他们砍死,紧接着“扑腾”一声倒在地上,将自己的头往两具挨边的死尸底下钻去。

又一阵激烈地砍杀之后,战斗迅速地归于结束。包围者丢下的死尸不在少数,——带百工兵前来帮战的濯三也被砍死。被围者除少数突围出去的之外,几乎全部被杀掉。只见这里血染荒野,地上出现一片横七竖八的死尸。

待了一会儿,战场上慢慢地静下来。钻在死尸底下的高申佳,凭着一副灵敏的头脑,开始了他紧张的思考:“他们是要一个不留地将我们全部杀死,为了替他们的应爷报仇,他们对我们真是确确实实的一个也不留。我怎么办,我钻在这里怎么办?”他打算从这里钻出去慢慢地溜走,没想到刚一露头,就见三四个敌方士兵,从较远的地方,拿枪带刀地走过来。高申佳连忙把头埋在死尸里。

四个士兵走过来。他们边走边说话。高申佳集中听力仔细听。

就听一个士兵说:“就知道柳丛里头不会有。很可能是跑到那边村庄里头去啦。”

一个士兵接着说,“不管跑到哪里,我们坚决将他抓到!他跑不出去,这一回我们撒下的包围圈子严密得很!是苍蝇它也别想飞出去。”

“确实严密!圈子大,人层也厚,抓不到他不撤围。上头说了,不管下多大本钱,无论如何也得抓到他!”

他们说着,从高申佳的近旁走过去。

当四个兵士走得约有一里多远的时候,高申佳将头从那死尸底下拔出来,机敏地转动几下双眼。见附近地上淌着一滩血,就轻巧地滚动几下身子,将身上的衣裳往血泡之上沾了沾。然后爬回原处,将头和半截身子重新钻在两具挨边的死尸下。

“情势十分严重,十分危险!我到底应该咋个办?”高申佳在死尸底下思考说,“是的,是的,我是已经无路可走。大势已去,敬王将亡,我若是从这里逃跑出去,想一切法子再去追随我们的队伍,看得出,不是在战场上替他们卖命,就是随他们的灭亡一起灭亡。这不行,我不能去做这样的傻事。我若是再来一个倒戈反向,去投降王子朝……这也不行,因为我从他们那边叛逃过。这事南宫极知道,姬朝也不会不知道。因为南宫极知道,他手下的小头目们以及和南宫极平级的头目们当然也都知道。……他们不会要我,而且也不会容我。我不能去,我如若投到他们那里去,就等于白白地到他们那里去送死。……不,连送死也送不到那边去,连包围圈也走不出,他们就会把我砍死。看得出,他们确实是一个不放过,一个活的也不留。……我从这里逃出去,回家当我的庶民百姓,……不行,我无法从这里逃出去,他们围得严得很。看得出,他们是在抓我,刚才那个兵说,‘抓不到他不撤围’,是的,看来是对着我说的。……就算是我能从这里逃回家去,那也不行,因为我现在已是刘卷部下的一个官员,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官员。我杀过王子朝的不少人,随着敬王的灭亡,我这样的人必被他们从百姓之中抓去裁决。万一不治死罪而放我回家,也是要一生背着罪过,一生不被当人看待。那时叫我当牛使用,受人欺侮,叫人人耍笑,特别是叫那愚蠢的老聃笑掉大牙,这叫我真是没法往下想!……咋办?这,这该咋办?……不行,不行,我不能叫困境把我难住,我这样的人不能被困境难住,机敏灵和的大胆者,不会有失败的时候,只要胆大心细,就什么困境都能走出!我不能失败,不能叫那姓李的老家伙耍笑!不能叫他得意,他说我那话,至今我还记着,我要想一切办法走出困境,要叫他自己打自己的嘴!我要使用我的本领,运用我的智能!要叫他愚人的糊话彻底变成真糊话!……走出困境,走出困境,我要想一切法子走出困境!”他越想越紧张,越想越急切,但是毕竟还是没有想出任何法子来。

他又从死尸底下拔出头来,刚刚抬头一看,就见几个打扫战场的黑衣士兵,几步一停地从那边往这里走来。他赶忙又把上半截身子钻在死尸里。

这几个士兵,腰里挎着刀剑,走几步用脚踢踢死尸,还不时的弯腰在地上拾着什么。当他们来到高申佳身边不远的地方时,一个士兵说:“抓不到万殳鹤就找不着那清泉剑,我想,那宝剑一定还在他手里。这里不会有,你想,他咋会把它扔这里。”

另一个士兵接着说:“那万殳鹤可是凶得很!咱应爷一家五口都是他自己杀的,用那清泉剑杀的。那清泉剑削铁如泥,也真是好宝!丁大人说啦,要想一切法子把那清泉宝剑弄过来,将来要用那剑杀他万殳鹤一家人。还说,谁要是抓到万殳鹤,一定给予重赏!谁要是弄到那清泉宝剑缴上来,赏得更多!”

“不知跑哪去了呢?上哪还能找到他!”那第一个说话的士兵接着说。

他们走到高申佳的“尸体”旁。一个兵在地上弯腰拾了一把刀。另一个兵用脚踢踢高申佳的腿,那条腿要比死了三天的腿硬得多。

“战争培育猾诈,兵家贵在猾诈,‘参战一百年,猾可惊鬼神’呢。”高申佳在死尸底下这样想。

那几个兵离他而去了。半个时辰之后,高申佳刚从死尸底下拔出头来,就见一个武官模样的蓝衣人,手持长剑,弯着腰,迅速地往这边飞跑过来。是万殳鹤!原来这人是万殳鹤。

万殳鹤来到这躺有横七竖八的死尸的战场之上,在离高申佳不远的地方趴下来。看来他是想用这里死尸掩护一下,以便进一步借机逃走。

同类推荐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时期卓尔不群的大先生们彼此间是什么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一是大先生们的他述。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的文字,这些第一手文字,提供了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展现了大先生截然迥异的形象。二是大先生们的自况,亦即他们对自我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品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却也那么不合时宜、不近人情……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知性美女许戈辉:灵魂的独白

    知性美女许戈辉:灵魂的独白

    本书通过对每一位文化名人的采访,展现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创作背后的故事,都是一段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就是他们灵感的来源。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看文字如何在他们笔下熠熠生辉。主持人许戈辉智慧聪颖,问题犀利,嘉宾回答深刻至极,一问一答中尽显智慧人生。
热门推荐
  • 桐山老农集

    桐山老农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30未至

    30未至

    20岁到29岁,我们经历了大学、工作和爱情。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以至于我们在30岁往后的年纪里,每时每刻都在怀念这些数不清的第一次。总有某段路,只能你一个人走;总有许多事,需要你一个人扛。每个城市,都会有它本身附属的故事和我们大家发生的故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抬头看着远处在凝思,这个城市发生过你的,我的,他们的故事。
  • 科技仙帝

    科技仙帝

    无良少年穿越修真界,携带地球文明结晶,誓要成为全民公敌!超级大兵、坦克炮车、飞机战舰、科技帝国不再是梦。地球古武对阵神通!电磁风暴硬碰天劫!超级核弹轰炸仙门!“我宁从,可是拥有最强科技的男人!”
  • 新技术·如何办好黄鳝养殖场(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新技术·如何办好黄鳝养殖场(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本书讲述了如何养殖黄鳝,以及黄鳝有怎么样的价值,告诉读者怎么养殖出优质的黄鳝。
  • 欧皮皮事件簿:匿名信引发的风波

    欧皮皮事件簿:匿名信引发的风波

    为什么多了些不能告人的秘密?为什么会脸红、手足无措、结巴得说不出话来?为什么会失去一贯的风度,变得不可理喻?不就是那封匿名情书引发的风波吗?好在皮皮四面楚歌时,还有秘书苏微微依然关心着他。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美利坚道士

    美利坚道士

    不求吊打,只求安慰,他只想做一名悠闲的美利坚道士,种树,养鹿,不是农场主,却胜是的美好道士生活。
  • 圣羽回归:十世轮回

    圣羽回归:十世轮回

    她,是羽皇转世,他,是魔神。十世轮回会不会有新的境遇。前世今生的谜团重重袭来,她会不会迷失。前世今生你不在世间有何滋味------苏情羽
  • 笑醉狂

    笑醉狂

    一句话简介:在腥风血雨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一个萍水相逢的丐帮弟子护送离家大小姐回家的故事。小伙伴们:我们呢我们呢??↑以为这就完了?宝贝儿太天真,作者的脑洞不是尔等凡人能理解的【深沉脸】于是总是能看见各种奇葩神转折什么的,莫方,宝贝儿们跟上我的节奏动起来哟哟哟!此文热血升级流,至于谈情说爱……那是什么?能吃吗?至于接受不了……有本事你咬我呀略略略~
  • 愿来是你

    愿来是你

    林素:遇上你,我的灾难何时是个头啊!千晓晨:没有头,因为我就是你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