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0800000065

第65章 老子作品欣赏(3)

②有欲者:有吉祥愿望的人。“欲”,勘校本作“裕”,帛书甲本作“欲”。以为从古本妥。

③贵左:看重的是和气。左,表示和平、和气。

④铦袭:像锚鱼一样快速短促。铦,锚钩。勘校本作“恬淡”,帛书甲本作“铦袭”。以为从古本妥。

【译文】

战争呵,这是不吉利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是不去接近它的。君子平时以左边为尊贵,打仗时以右边为尊贵。战争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是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了不起。如果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就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就不能在天下取得成功。吉庆的事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站在左边,上将军站在右边,这就是说出兵打仗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战争杀伤众多,带着哀痛的心情去参加,就算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去处理。

(第三十二章)政治保守

【原文】

道恒无名①。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②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③,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俾道④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注释】

①道恒无名:自然界存在着一定规律性的东西。无名,这里指规律性的东西。

②俞:同愈。愈合的意思。勘校本作“雨”,帛书甲本、乙本均作“俞”。以为从古本妥。

③始制有名:原已有了一定形态的社会制度。始,本来。

④俾道:有助益性、合乎道理的(主张和措施)。俾,同裨,指有辅助性、增益性。“俾”,勘校本作“譬”,帛书甲本作“俾”。以为从古本妥。

【译文】

“道”永远是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它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支配它。侯王如果能保有它,万物将会自动地服从。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民没有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产生,就要知道顺应“道”的规律而止;知道顺应“道”的规律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为天下所归,正如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归一样。

(第三十三章)生活格言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①,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②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而不忘者③寿也。

【注释】

①强:含有果决的意思。这和五十二章)“守柔曰强”的“强”字,都是老子的特殊用字,和七十二章)“坚强者死之徒”的“强”字,用法不一样。

②强行:勤勉力行。

③死而不亡:身没而道犹存。

【译文】

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了解自己的才算聪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战胜自己的才算做刚强。

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

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根基的才能持久。

身死而精神长存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长寿。

(第三十四章)论权威

【原文】

道泛①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②也。万物归焉弗为主,则恒无欲③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注释】

①道泛:自然法力无边。道,这里指自然力。泛,广泛。

②弗名有:非直接的参与方式。名有,具体有形的方式。

③恒无欲:一定的环境影响力。无欲,指环境要求。

【译文】

大“道”像泛滥的河水一样广泛流溢、无所不及,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对万物却从不干涉,化育万物却不自以为有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不自以为主宰,总是没有自己的私欲,可以说是很渺小了;万物归附于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得上是伟大。正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造就了自己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少见多怪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格止①。故道之②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③也。

【注释】

①执大象……过格止:执守大“道”,天下的人都会向他投靠,投靠而不互相伤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格”,勘校本作“客”,帛书甲本、乙本均作“格”。以为从古本妥。

②道之:从自然常识上。道,这里指自然常识。

③不可既:不能老重复。既,接着(再一次)。

【译文】

如果谁恪守大“道”,天下的人就都会向他投靠。(即使大家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

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而“道”要说出来,就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又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

(第三十六章)讲点小道理

【原文】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②。是谓微明。

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③。

【注释】

①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要被分离的,必定是连接着的。去,离开。与,交接。“与”,勘校本作“举”,帛书甲本、乙本均作“与”。以为从古本妥。

②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能被夺走的,想必是给予来的。予之,可以给予别人的身外物。

③邦利器不可以示人:国家政权不是用来威慑人的锐利武器。器,一字双意,既指政权又指武器,如同现代语把政权叫做国家机器一样。

【译文】

将要收拢的,必定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定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定先兴起;将要夺取的,必定先给予。这就叫做隐微的征兆。

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权势禁令这些凶利的政治制度不能随便实施于人。

(第三十七章)恪守自然规律

【原文】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①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②。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注释】

①阗:充满,恢复。勘校本作“镇”,帛书甲本缺失,乙本作“阗”。以为从古本妥。

②辱:勘校本作“欲”,帛书甲本、乙本均作“辱”。以为从古本妥。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作为。侯王如果能保有它,万物就会自生自长。(人们)在自生自长时,(慢慢地有可能)贪欲萌生,我将用“道”的真朴来镇住他们。用“道”的真朴来镇住他们,贪欲就兴不起来。不起贪欲而归于宁静,天下自然太平安定。

下篇《德经》

(第三十八章)德的层次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①。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②。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③。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④,道之华⑤也,而愚之首⑥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缺乏思想道德意识,是因为德已经被有形具象化了。上,形而上,即思想意识。有,有形具象化,即量化、物化、形式化。

②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行为举止上不失德行,是因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下,形而下,即行为举止。无,无形意识化,即化作了思想品德。

③攘臂而仍之:摆出撸胳臂挽袖子的架势来,一而再地奋力推行。攘,挽起袖子。仍,一而再。“仍”,勘校本作“扔”,帛书甲本、乙本均作“乃”。“乃”与“仍”,古相通。以为作“仍”妥。

④前识者:指“礼者”,那个礼教。

⑤道之华:一套迷惑人的路数。道,路数。华,花哨。

⑥愚之首:一个最大的骗局。愚,愚弄,欺骗。

【译文】

具有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德”;下德的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做作。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臂,强掣牵拽。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先觉”,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和“德”。

(第三十九章)事物的同一性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②得一以灵,谷③得一以盈,侯王得一④而以为天下正。

其诫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⑤,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⑥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⑦。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⑧。

【注释】

①得一:求得事物整体的平衡统一。一,指整体同一。

②神:指大自然。

③谷:指生命。

④侯王得一:侯王得到整体的同一。也就是说,他与他的国家、人民保持了一致。

⑤歇:歇息。指整个自然界该玩完了。

⑥侯王毋已贵以高:侯王不能自重,也就失去了人民的尊重,却依然盘踞高位。

⑦致数誉无誉:荣誉是真心对真心换来的。无,指真心的。

⑧禄禄若玉,硌硌若石:外表光亮如玉,里面却石头一块。禄,金属光泽。硌,同落,剥落。

【译文】

自古以来,天地间任何事物都是得到道这个“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做了天下的首领。

推而言之,也就是说,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明,恐怕就要崩裂;地如果不能保持宁静,恐怕就要陷塌;神如果不能保持灵妙,恐怕就要消失;河谷如果不能保持盈满,恐怕就要涸竭;万物如果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要灭绝;侯王如果不能保持首领的地位,恐怕就会亡国。

所以贵是以贱为根本的,同理,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为这个道理,侯王才自己谦称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无须夸耀的。因此(人君应当)不愿意如玉一般华美,而宁可像石块一样坚实朴质。

(第四十章)思维的哲学

【原文】

上士闻道①,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如费②。

进道如退③。

夷④道如类。

上德如谷⑤。

大白如辱⑥。

广德如不足。

建德如偷⑦。

质真如渝⑧。

大方无隅。

大器晚⑨成。

大音希声⑩。

大象无形。

道褒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

①闻道:听讲哲学。

②费:耗损。指从复杂到简单的耗炼知识过程。勘校本作“昧”,帛书甲本缺失,乙本作“费”。以为从古本妥。

③退:倒退。指探询事物本原的逆向特征。

④夷:本含有游走、开拓之意,这里表示哲学是活的,是开放型思维的。

⑤上德如谷: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上,形而上,意识。谷,生命。

⑥大白如辱:明白了世界的真谛,也就意识到人的渺小和脆弱。辱:卑微意识。

⑦偷:潜移。形容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

⑧渝:流露。形容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⑨晚:勘校本作“免”,帛书甲本缺失,乙本作“免”。疑“免”为“晚”之误,故作“晚”。

⑩大音希声:音广阔则声稀疏。希,稀疏。喻志向大的人要大气。

大象无形:形态膨大的东西反而看不见其形体。喻一个人的形象是否高大,取决于其思想境界。

道褒无名:哲学博大,其里面装的全是思想。褒,(衣服)肥大。无名,无形的东西,指思想。

【译文】

上等士人听见“道”的道理,就赶忙去实施;中等士人听见“道”的道理,有时想起,有时忘记;下等士人听见“道”的道理,就大加嘲笑——不被嘲笑,就算不上真正的“道”了。所以古来通常有这样的说法:

明显的“道”,好似很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像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山谷;

广大的“德”,好像不足;

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的样子;

充实的“德”,好像空虚一样;

最洁白的好像污黑;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

最重的器物总是最后才完成;

最大的乐声听起来反而少有声音;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体;

“道”隐微而没有名称。

只有“道”,善于施予万物而且成就万物。

(第四十一章)道家宇宙观

【原文】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感觉不出力量的“柔弱”。

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

(第四十二章)道家人生态度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①,冲气以为和②。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古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③。

【注释】

①负阴而抱阳:依托着大地,仰承着蓝天。

②冲气以为和:生命气息是吸吮天地之精华化合而成。冲气,指身体里运行着的气息。和,化合。

③学父:师父,引申为终身教诲。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成为一种调匀和谐的状态,这种适匀状态便产生出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成为新的和谐体。

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眼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反而是抬高了它;有时抬高它,反而是贬低了它。人们教导人的话,我也用来教导人:强悍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头一条。

(第四十三章)“无为”思想的现实基础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①,入于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③也。

不言之教④,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注释】

①(出于)无有:从天上来。无有,天空中的水蒸气。此句,傅弈本有“出于”二字。以为有这二字意思完整。

②入于无间:到土里去。无间,地底下的含水层。

③无为之有益:无形的东西能耐更大。为,能耐。益,增加。

④不言之教:事实告诉我们的。不言,不争的事实。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了“无为”是有好处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人很少能够认识或者做到。

(第四十四章)生活的本质

【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①。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①多藏必厚亡:倾注得越多,则损失感越重。藏,倾注,投入。亡,损失感。

【译文】

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

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

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

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第四十五章)处事心平气和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①。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②。

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③。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④。

【注释】

①敝:残破、不完整。

②穷:极尽、空荡。

③大赢如绌:大盈余在于细水长流。赢,盈余。绌,不足、少许。“绌”,勘校本作“肭”,帛书甲本作“蚋”,乙本作“绌”。以为从乙本妥。

④天下正:天下太平。正,平正。

【译文】

最圆满的东西就好像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

最充实的东西好像空虚的一样,可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一样,最好的口才好像是不善言词一样。

清静能够战胜躁动,寒冷能够战胜炎热。清静无为便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主。

(第四十六章)生活有节制

【原文】

天下有道①,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②,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④矣。

【注释】

①有道:一个崇尚物质文明的社会。有,物质的、物化的。道,走……社会发展之路。

②无道:一个讲求道德文明的世界。无,精神的、道德的。

③可欲:对欲望的奢求。可,偏好,奢求。欲,欲望。

④恒足:有一定限度的满足。恒,一定的。

【译文】

天下政治正常合理,(没有战争)战马就会退还给老百姓去耕田种地。天下政治秩序混乱、不合理,(战争频繁)连怀胎的母马也被用来作战,以至在战场上产仔。

没有比任情纵欲更大的罪孽了,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了,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所以,知道满足这样的满足,就会自得其乐。

同类推荐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讲述了数学家商高、蔡伦发明造纸术、药王孙思邈、大数学家苏步青的成长历程、替人做嫁衣的物理女王吴健雄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简约的人生不简单

    简约的人生不简单

    20年来最棒的人生简化术。8个小时,简化你的时间、工作、人际、心情,换来轻松又成功的你本书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人生简化读物,能够帮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简化自己的人生。本书帮助读者通过设立目标、改变做事方式、时间管理、改善沟通能力、看准人脉做对事、学会选择与放弃等八个方面进行简化,真正实现自己简约且不简单的人生。
  • 我是神天

    我是神天

    神天之炽欢迎大家来看
  • EXO,如果可以,就永远

    EXO,如果可以,就永远

    就这样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尽管最后伤得更重),就这样误入了Exo,腐女洛夏没带脑子就横冲直撞认识了十二美男,2012年,12个美男子遇见了一个神经质的女生,(应该从生理上算是女的),会华丽丽擦出什么火花呢!可爱的灿烈,萌萌哒的伯贤,暖暖的鹿晗,酷酷的亦凡…想想十二个美男就够了!!!!请大家支持我的处女作吧
  • 阿奴镇锁记

    阿奴镇锁记

    女主徐莲是当地警察局长的女儿,在一次寻常的回家途中,坐上了父亲接她的公车。徐莲坐上车时,发现只有一个老警官在车上,她发现车上的气氛不对,果然在途中发生了突发事件。徐莲最终来到了她姑母家,紧接着发生了一件又一件离奇的事件。徐莲发现父亲不见踪影,身边的熟悉亲人也变的越来越奇怪,她带着疑惑一步步揭开事件的真相,却不知自己已经被卷入一场暗潮涌动的斗争中......
  • 武炼神图

    武炼神图

    神图与生俱来,藏于血脉!武者开图,争霸于世!一代歌王,迫于压力,跳楼自杀,来到了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开图,开的是上古金乌神图,把妹,把的是全天下最漂亮的妹子!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为你写一首最浪漫的歌…………
  • 鹤冲天

    鹤冲天

    一个是名门之后,造丈夫利用,被弃后安置在京郊的一间破落宅院,身边两三个仆从日日折辱她,外人也再不会提起当年那个才貌双全名满京华的新嫁娘。旧人问起,不过轻飘飘的"沈氏"二字。另一个从小家境凄惨,母亲早逝,自己被无力偿还巨款的父亲绑架,卖给了国际上走私人体器官的犯罪分子,最终因心脏离体而惨死在手术台上,死无全尸,成了孤魂野鬼。两个完全不同却又相似灵魂缠绕后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有道是:人生哪得几回拼,且看我回天手段!
  •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菁英修炼版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菁英修炼版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最新图文升级本菁英修炼版)》由白雪编著既对这12条经典法则作了完整的诠释,同时又通过对西点人及其案例的解读,详细阐述了每一条西点法则就是一条成功密码。对个人而言,认真学习,不仅能够提升自我素质,还能收获卓越人生;对团队来说,不仅能提升团队活力,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恶魔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恶魔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

    为什么,我们会相遇,不认识好吗?答案是不可能!从前的羁绊,早已种下因果,或许只是为了未来的相识,不过真的很气人!你为何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容易甜蜜的相认,却不知路上的荆棘坎坷。身边不断出现的事物,让人轻易接受却不知其中危害。等到最后的终点的时候,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变故。冰冷的语气从你的嘴中说出来:“我.....”【本书以之前的《恶魔四公主vs霸道四王子》改名为《恶魔驾到,殿下请接招》】
  • 天音的尘世生涯

    天音的尘世生涯

    梵天音,一个怀有远大理想的女中学生,嗯,对她的解释也只有这么多了,偶尔笑颜明媚秀丽胜过任何繁花,偶尔凉薄冷情让人不敢靠近,偶尔有那凌厉的的眼神和那让你感到透不过气的威压,总之…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三个!本来就有些人格分裂的梵天音再加上一个堕落的天音仙子,这世界是要变了么。初次驾临21世纪的天音仙子就这么巧的与双人格女中学生梵天音契约、上学、拯救…世界,回味一下都觉得有些不切实际,可事实就是事实,怎么也改变不了…请大家点击阅读,看下去,看她们怎么叱咤风云,看她们怎么并肩站在世界的巅峰。有些人不是神就可以窥探的,也不是神就可以伤害的。玄幻+契约+重生+学生
  • 故明厮役

    故明厮役

    倒霉会计员睡觉做噩梦来到大明王朝,却成了终身干苦活的杂役。没事就打打算盘,和漂亮掌柜聊聊人生,谈谈理想。觉得无聊就去衙门和县爷品品茶、话话是非。入过书院,激昂文字。参加科举,金榜题名。跑过官场,指点江山。粪土王侯,淡泊名利。遍山访士,畅论豪杰。逍遥无比,神仙羡慕!就想做个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杂役,怎么就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