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400000024

第24章 现代名茶(3)

午子翠柏名茶,是应中华大地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于1985年列入陕西省科技开发项目,在省茶叶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县供销社主管茶叶的专业科技人员承担专项开发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于1988年研制成功了这一新品绿茶。1989年农牧渔业部在西安召开全国名茶评比会议期间,经与会的茶学界的专家、学者对该茶的制作技术与品质进行了审评,通过了省级鉴定。

午子翠柏的研制工艺,起步较高,吸取了省内秦巴雾毫等名茶的研制经验,制茶原料选择于午子山区的紫阳槠叶种和西乡的“大脚板”茶树的鲜嫩芽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1.5~3.0cm,经轻度摊放萎凋,进行活性物质的有益转化,再经杀青、清风、轻揉、毛火、拔条、焙干等工序,精制而成。经中国茶学界一代宗师王泽农(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教授评审认为:“该茶条索紧细,扁弯有致,隐毫微露,色泽青翠,清香纯和,汤色葱绿,滋味醇厚隽永,叶底黄绿成朵……可在全国名茶行列中成为颇具希望的产品。”

午子翠柏内质所含有效成分,经有关部门化验分析,证明已达到全国名茶水平:水浸物大于40%,粗纤维低于10%,灰分低于6.5%,粉末低于1%,含水在6%以下;卫生指标符合GBn144—89的标准要求。成品茶除氧包装后,贮放在低于20%湿度的除湿茶叶仓库内,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茶叶品质不变。

午子翠柏,于1990年商业部在河南省信阳市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商业部优质名茶奖和全国名茶称号。至1994年,西乡茶园已发展到万余亩,年产名茶万公斤以上。主要销往省会西安和周边省区,近年来已销往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颇受广大茗饮者的厚爱。

12.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简称片茶,以其外形似瓜子,呈片状而得名。产于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三县(金寨、霍山旧时同属六安州),以金寨县齐云山鲜花岭蝙蝠洞所产之茶质量最佳,又称“齐山名片”。为我国著名绿茶品种之一。产地位于皖西大别山区,山高林密,泉水潺潺,云雾弥漫,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尤以蝙蝠洞周围,蝙蝠翔集,排撒粪便,富含磷质,成天然肥料,致使土壤肥沃,茶树生长繁茂,鲜叶葱翠嫩绿,芽大毫多。

采制工艺与茶质: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清明后、谷雨前进行。以采“开面”上端一芽三叶为宜,可略带少量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先摘下第三叶,再摘下第二叶,然后摘第一叶,最后将芽连同上部嫩梗与下部的粗枝或第四叶拆开,同时作了精细分级。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最后烘焙工序是在炒至萎凋状态,叶片柔软后,及时出锅进行烘干。每次烘叶量仅2~3两,烘至色泽翠绿均匀,白毫显露,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贮存。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茶品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用开水沏泡,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尤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又有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通窍散风等攻效。

六安产茶始于唐代,而六安瓜片从明清以来即享有盛誉。明代闻尤《茶笺》一书称:“六安精品,人药最佳。”该茶始于明代初年,多作为宫廷贡品。最初出现在市场上约在1905年~1920年间。1982年在长沙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1986年在福州评比会上,再次被评为全国名茶,1990年商业部在河南省信阳市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由金寨县茶叶公司生产的齐云山名片,第三次被评为全国优质名茶。销往北京、上海、南京、山东、河北等省市,出口香港等地。

13.文君绿茶

文君绿茶,以其产地为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

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是一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汉代著名才女。青春寡居在家。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坐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期间,文君同相如,两人一见钟情,相恋私奔成都。后来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如今,邛崃县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寓居成都时作《琴台》诗有句云:“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在文君庭园里的“琴台”有一联云:“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古月琴无弦。”这些诗联记述了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忠贞爱情的千古韵事。

邛崃茶厂,对邛崃传统名茶取名文君,不仅富有深刻寓意,也是别开生面的,在当代中国名茶中,以古代仕女命名的,是极为罕见的。

邛崃茶产区分布在邛崃山脉的南宝山、花楸堰等处的崇山峻岭之间,一般海拔800~1700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云雾缭绕;土质深厚肥沃,是得天独厚的产茶之地。茶树的品种为当地的中叶种和花秋种,芽叶粗壮,深绿油亮,节尖较短,持嫩性强。

文君茶,以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杀青、初揉、烘二青、复揉、炒三青、做形提毫、烘焙等七道工序精制而成。成茶条索紧细弯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滋味清醇。

14.巴岳名茶

巴岳名茶,产于四川省铜梁巴岳山。这里峰峦峻秀,涧壑幽美,海拔778米,终年云雾缭绕,年均气温在14.6℃左右,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肥沃,PH值约5.3,茶园四周林木苍翠,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环境。

工艺与茶品:铜梁县巴岳茶场生产的巴岳名茶系列,采用中小叶群体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手工制作,工艺各具特色。所制系列高级名茶玉露、盘毫、玉叶,以其叶嫩、香高、味醇,被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誉为绿茶中的上上品。

巴岳名茶,在近年来参加食品节与国际茶文化节上多次荣获奖励:玉露1991年获四川省首届“峨眉杯”评比第一名;盘毫1992年获四川省首届“巴蜀食品节”银奖;玉露、玉叶在1994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双双被评为优质名茶。

巴岳茶历史悠久。据《铜梁县志》记载,北宋时期(960—1126),巴岳山即产名茶,为蜀茶四大珍品之一,因地处涪江以南,故名“水南茶”。明代永乐中(1408),蜀定王游巴岳,陶醉于该茶的醇香,因定为蜀王府之贡品。

15.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属绿茶类,古今名茶,因地得名。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自治州古丈县。古丈产茶历史悠久,始于东汉,从唐代起即以茶人贡皇室,清代又列为贡品。据《古丈县志》记载:“十九世纪末叶,古丈坪厅之茶,种山者少,皆人家园圃所产及以园为业者所为……清明谷雨拣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

新中国成立后,古丈的茶园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茶区在古阳镇、东方、龙天坪、牛角山一带。境内武陵山脉横亘,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洞溪潺谖,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含磷丰富。尤以三、四月采头茶季节,每天上午九时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遮雾漫。由于云雾多、日照少,温射光多,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多。

古丈毛尖茶品的独特品质,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摊青、杀青、揉条、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等八道工序,一丝不苟,精制而成“明前茶”。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该茶曾于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1980年以来连续五次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82年商业部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同年外贸部颁发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16.白沙绿茶

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白沙绿茶又以注册商标“白沙牌”名世。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强,乃是天然的产茶之地。

五指山区产茶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但解放前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沙地区的茶园仍未得到充分开发。1963年,广东省外贸部门一个考察团到白沙农场进行考察时,发现了这里的茶树长势特别好,制出的成品茶品质优良,因而建议为适应内销、外贸的需要,应大面积栽培生产。目前白沙农场的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种植的茶树为海南、云南大叶与福建水仙、乌尤四个优良品种。其特点为:叶之更换,花之发育,实之结成,均为局部进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绿,四季枝叶繁茂,芽长柔嫩,优质高产,1993年干茶产量已达五千担。

白沙绿茶的工艺与茶品特色:原料多采自一芽二叶初展的芯叶,鲜叶经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紧结细直,色泽绿润有光,汤色黄绿明亮,具有清香爽口、持久而耐泡的特点。该茶经华南农业大学生化室检测,含有多种氨基酸、酶类、芳香物质和各种有益于人体的多酚类和生物碱,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利尿导滞,敌烟醒酒之功效。常饮此茶还有抗癌、防癌作用。

白沙绿茶自投放市场以来颇受国内外茗饮者的青睐,有的作家以“绿茶饮白沙”的优美诗句来赞誉其品格高超。在历次评比中屡获殊茶:在参加原广东省农垦系统的茶叶评比中有七次名列前茅,被誉为广东省五大名茶之一。

17.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简称龙井。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而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的龙井村四周的山区。茶园则分布于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多为海拔30米以上的坡地。西北有白云山和天竺山为屏障,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东南有九溪十八涧,河谷深广。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尤以春茶吐芽时节,常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山坡溪涧之间的茶园,常以云雾为侣,独享雨露滋润。茶区土壤,多属酸性红土,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强。尤以狮子峰土壤含有效酸较多,使茶树根深叶茂,常年碧透,萌发轮次多,采摘时间长。西湖龙井,即生长在这以江带湖,泉溪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以“西子”为伴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之中——这正是龙井茶独具高格、闻名遐迩之故了。

采制工艺:每年春季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鲜叶。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其嫩芽初进,形似莲心,故称“莲心”。每制1公斤干茶约需鲜叶7万个左右,故极为珍贵。谷雨前采摘的称“雨前茶”,又称二春茶。其时茶柄已发一叶,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又称“旗枪”。立夏之际采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故称“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一个月以后采摘,叶已成片,并附带茶梗,故称“梗片”。其品质不如前三种。

工艺与茶质特色: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为“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工艺十分精湛,传统的制作工艺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其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变化多端,制出的成品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均匀,恰似兰花之瓣,别具特色。西湖龙井,享誉世界,它有四绝:一色绝,二香绝,三味绝,四形绝。即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龙井茶的档次,除按采茶时间之外,还有按具体产地之区分。在历史上有“狮、龙、云、虎”等四个品类。新中国成立后,归并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为1~8级。以狮子峰所产最佳,其色泽嫩黄,高香持久,被誉为“龙井之巅”;龙井村所产,以其茶叶肥嫩,芽峰显露,茶味较浓为特色;梅家坞所产之茶,做工精湛,色泽翠绿,形似金钉,扁平光滑,汤色碧绿,味鲜爽口。

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他茶叶为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腻,消炎解毒之功效。若以当地虎跑、龙泉之水冲泡,则更是鲜爽味烈,绿野飘香,杯中茶芽成朵,交错辉映,赏心悦目,素有杭州“双绝”之誉。

两湖种茶历史悠久,究竟起于何代、何人?其说法不一,尚未定论。但在唐代陆羽著《茶经》中已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当时所产之茶名为“白云茶”、“香林茶”、“宝林茶”。北宋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对西湖种茶的历史曾作过考证,他认为西湖最早的茶树,在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一带,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385~433)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茶树种子,在此地开始种植、栽培茶树。若据此推算,西湖种茶约始于南北朝,迄今大约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杭州盛产佳茗,至迟是从载入《茶经》之后即闻名于世了。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则高度评价龙井茶:“今武林诸泉,惟龙泓人品,而茶亦惟龙泓山为最。又其上为老龙泓,寒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北绝。”从宋代起曾将天竺、灵隐一带所产之茶列为贡茶。清乾隆下江南巡幸杭州时,曾在龙井泉赋诗,到狮峰湖公庙饮龙井茶,并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从而龙井茶继续列为专供皇家享用的贡品。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龙井茶的种植有了较快的发展,制作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除高级龙井外,基本上已改为机械生产。工艺和茶质都有了新的提高。西湖龙井以其优异的超级品质,在国家与国际历次优质产品和全国名优茶品的评比中屡获殊荣:由杭州茶厂生产的狮峰特级龙井在1981年全国产品质量评比会上荣获国家金质奖;1986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1985年国家优质食品授奖会上,狮峰牌特级龙井再次荣获国家金质奖;1988年9月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狮峰牌极品龙井茶荣获金棕榈奖;1982年、1986年在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西湖龙井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名茶;1990年9月商业部在河南省信阳市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名茶评比会上,由杭州茶厂生产的西湖牌西湖龙井与杭州狮峰茶叶公司生产的狮牌西湖龙井分别获得全国优质名茶称号。产品除销国内,还出口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18.华顶云雾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是其四大主要行为活动,但现在的我们对与这四大活动相关的事物的由来却了解颇少。本书正是缘于此,重点介绍了古代人们的着装、饮食、家居和交通四个大方面的内容。当然,介绍的目的,无非是想告诉今人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在历史的进化历程中都发生了哪些改变。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大餐。
  • 大众语典谜语(1)

    大众语典谜语(1)

    《大众语典谜语》,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谜语熟读类工具书。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中医、针灸按摩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中医、针灸按摩

    本书介绍了中医和针灸按摩的相关内容,包括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中医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针灸的起源、按摩治病原理、按摩有什么具体注意事项等。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热门推荐
  • 花开半夏:逝去的回忆

    花开半夏:逝去的回忆

    她是带刺的玫瑰,热情却全身刺满伤。她是纯净的梨花,却终被污秽,他是高冷的枫树,却愿被她刺伤,他是温暖的阳光,却带有疏离。他爱她爱他爱她,暗恋让他们失去了太多,那些的回忆也永远的不在存在,没有了欢乐,留下的是苦涩的爱恋“我们不再是朋友。”他的无情“对不起,我一定要拥有他”她的自私“我陪你,一生一世”他的温情“我爱你,但我们是互相不属于”她的最后的冷漠…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留过,悄无声息的离开…【又名花开半夏:逝去的青春】
  • 大唐新语

    大唐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兔子压倒窝边草

    兔子压倒窝边草

    肖兔她妈有个愿望:将来女儿长大了能像玉兔精那样,娶个白白净净的唐三藏做老公,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万一腻烦了还能把他吃掉。可是她妈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等女儿修炼成精,就已经被修炼成精的唐僧……吃掉了。
  • 看懂眼色听懂话

    看懂眼色听懂话

    人在职场,你是不是总在忐忑中度过?工作办事摸不着门,总四处碰壁;费尽心血完成任务,却还是挨批;上级总不满意,还一头雾水……本书适应人群:心中有若干“不懂”、“不敢”,见到领导就胸闷发慌,开会发言就脸红心跳,急切盼望尽快告别“忐忑期”的人们。心中有不少抱怨、失落,工作总让领导不满意,升职看似遥遥无期,压力不小,职位不高,希望尽快告别“徘徊期”的人们。
  • 当候鸟回来的那一天

    当候鸟回来的那一天

    女主的爸爸妈妈从小离开女主,女主一直和她的朋友住在一起,女主的爸爸妈妈话说在春天回来,但他们并没有回来······
  • 飘渺之界:乾坤一梦

    飘渺之界:乾坤一梦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会爱会恨,会恐惧会贪婪,她不是女神,她更像一个女流氓
  • 天堂路上的吟游诗人

    天堂路上的吟游诗人

    亚瑟王,你的真实,我来揭开。骑士王,你的骑士,永不退缩。不列颠,你的爱人,永远爱你。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神之默示录

    神之默示录

    没有一个人是出生就是王者,我可以忍辱负重,我会静静地蛰伏。待到时机,一鸣惊人。北天极的圣书碎片,被封印在这片大陆。接受使命的召唤,我将站在山巅。俯视苍茫的大地,一把弓,一把刀,便是我的伙伴。天下之大又何妨?天下都只会是我的舞台,我就是王者!
  • 丑小鸭

    丑小鸭

    仇晓芽早就知道,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孩子,而是哥哥从路边捡回来的弃婴!所以,她不可能像哥哥那样有着美丽的凤眼,也注定不会拥有自己的家人;虽然父母视她如己出,但就像丑小鸭永远不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她始终有种难以释怀的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