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400000032

第32章 现代名茶(11)

蒙顶甘露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当茶园中有5%左右的茶芽萌发明,就开园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高温杀青、三炒三揉、解块整形、精细烘焙等。

蒙顶甘露品质特征为:外形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叶底嫩芽秀丽、匀整。

62.径山香茗

天子未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不如双径回清绝,

天然味色留烟霞。

清·金虞

前面这首诗,题为《径山采茶歌》。径山,在浙江的余杭,径山香茗就产于此。

径山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通临安的天目山,故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有凌霄、堆珠、鹏博、宴座、御爱五大峰,茶树多分布在四壁坞、黑山坞一带,茶叶品质最佳者产于凌霄峰。此处群峰环绕,松林茂盛,浓荫蔽日,溪流清澈,是产茶的好地方。

径山产茶,始于唐代。据县志说,是开山祖法钦手植培育,用来供佛。僧人法钦于唐代宗年间结庵手宴座峰。相传,法钦觅建寺之址时曾有奇遇。一日,法钦徘徊径山,遇一白衣老叟,引他至宴座峰,指点适宜建寺之处,旋即风雨大作,老叟化为一龙,腾空而起,俯穿人湫。雨止后,湫涨为平陆,龙没而出现深穴,穴中泉涌,乃称“龙井”。此一传奇之神话,传至京城为宫廷所闻,代宗皇帝李豫召法钦至京,赐号“国一禅师”,拨款建寺,寺称“真庵”。至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改称“镇国院”,政和七年(1117)改称“径山能仁禅寺”。南宋孝宗皇帝赵昚曾御笔书写“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唐宋时之径山寺,是江南游览胜地之一。苏东坡曾以《游径山寺》为题留诗一首:

众峰来自天目山,

势若骏马奔平川。

途中勒破千里足,

金鞍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佳水亦佳,

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

结茅宴座荒山巅。

径山茶因径山寺的名望而日渐远播。当时,径山寺盛行研讨佛经,禅师高僧围坐讨论时,常烹煮径山茶,边品饮边谈论,称为“茶宴”。蔡襄游径山时,见泉甘白可爱,曾汲之煮茶。张京元游径山,有“泉清茗香,洒然忘疲”之赞誉。

南宋开庆年间,日本佛教高僧大応禅师来径山寺研究佛学,修业五年,于景定四年(1263)回国时,带去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传播径山寺之“点茶法”与“茶宴”,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南宋时期,还有日本圣一禅师,来径山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去茶籽,播种于安倍川与藁科川,并带去饮茶器具,传播径山寺的“研茶”制法。至今,日本还传颂着圣一禅师从中国传入茶籽和制茶方法的功德。

径山茶采制技术考究,嫩采早摘是径山茶采摘的特点。径山茶以谷雨前采制品质为佳。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通常1千克“特一”径山茶需采6.2万个左右的芽叶。

径山茶属烘青绿茶。手工炒制,小锅杀青,扇风散热是径山茶的加工特点。具体分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扇风摊凉、轻揉解决、初烘摊凉、文火烘干等工序。

径山茶条索纤细苗秀,芽锋显露,色泽绿翠;香气清幽;汤色嫩绿莹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明亮,经饮耐泡。

63.平水珠茶

越州日铸茶,

为江南第一。

宋·吴处厚

平水珠茶是浙江独有的传统名茶,素以形似珍珠、色泽绿润、香高味醇的特有风韵而著称于世。几百年来,外销不衰,成为我国主要出口绿茶产品,其中尤以“天坛”、“骆驼”牌特级珠茶为佼佼者。1984年9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特级珠茶荣获金质奖。此前,在1981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平水茶区包括嵊州、绍兴、新昌、余姚、上虞、奉化、鄞县、东阳等市、县。整个茶区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诸大名山所环抱。境内峰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流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景色秀丽,茶树生长茂盛。

平水,是绍兴东南一个著名的集镇。唐时这里已是有名的茶酒集散地。

平水茶区所产茶叶,古称越州茶。陆羽早就高度评价浙东茶叶“以越州为上”。其后,品评、鉴别、研究者颇多。宋代越州茶著名的有日铸茶、卧龙茶、瀑布茶、大昆茶、剡溪茶等,以日铸茶为最。宋吴处厚在《青箱杂汇》中说:“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日铸茶芽纤白而长,味甘软而永,多啜宜人,无停滞酸噎之患。”日铸茶产于平水东首的日铸岭。相传,欧冶子为越王铸剑,他处都不能铸成,而至此仅一日便铸成,故名“日铸岭”。岭下阳坡朝暮常有日,产茶奇绝。宋时列为贡品,但产量甚微,有“日铸雪芽”之称。明、清两代在这里开辟“御茶湾”,专为皇室采制御茶。明许次纾在《茶疏》中说:“浙之产,又日天台之雁荡、括苍之大盘、东阳之金华、绍兴之日铸,皆与武夷相伯仲。”日铸作为皇家珍品,声誉极高。

平水珠茶的形成有着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早在宋代,当其他茶区还是沿袭团饼茶制法时,平水茶区已是不团不饼,改用炒青制法了。陆游在他那首吟赞日铸茶的《安国院试茶》诗后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日炒青,日苍鹰爪,则撮泡矣。”这是一条有很重要史料价值的诗注,从中可知,在800年前陆游那个时代,平水茶区已出现了类似现今的炒青散茶,采取了与今人相仿的用开水冲泡饮用的方法。由于炒青制法历史悠久,茶农摸索出一整套掬、挪、撒、扇、炒等工艺和收藏方法,使日铸茶的内在品质得以充分发挥。大约到了清代,平水茶区的炒制方法又有新的改变,即产生了珠茶制法,制成的茶叶揉成一团,外形成颗粒状,细圆紧结,宛如珍珠,故名珠茶。

珠茶为我国最早出口的茶品之一,17世纪即有少量输出海外。18世纪初期,珠茶以“熙春”、“贡熙”的茶名曾风靡欧陆茶坛,被美誉为“绿色的珍珠”。“熙春”是取晋潘岳”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之句,含有冬去春来,茶芽初发于早春采制而成的意思。“贡熙”,则是夸耀此茶的名贵,是进贡皇室的“贡品”。也有一种附会说法:即此茶曾进奉过康熙皇帝,故名贡熙。到19世纪中后期,珠茶出口达鼎盛期,年输出量约1万吨。珠茶输出初期以销欧、美为主,20世纪20年代起,以销西、北非为主。如今珠茶已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珠茶出口时,它的英译名还有一段趣闻。珠茶英译名为“Gunpowder”,中文意为枪用火药弹。在来复枪发明前,枪弹是浑圆如珠的,珠茶外形恰如早期的枪弹,可见译者用心之到家,但由此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1981年初,有位香港商人曾郑重其事地建议我国有关口岸公司,珠茶译名应改一改,好端端的珠茶怎么取了个火药枪弹的怪名?但我口岸公司感到此名对外沿用已久,若轻易其名,即便新名再雅再美,仍有弄巧成拙、妨碍外销之虞,便未采纳这位热心人的进言。1984年初,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绿茶贸易小组去同我国建交不久的象牙海岸洽谈贸易,在当地经商的一位印度商人,看了珠茶样品,印象甚佳,但当签订合同时,却一再要求我方,品名栏只能以“中国绿茶”笼统称之,切勿显示“Gunpowder”字样。理由很简单,就是免得被当地海关误认为是一笔军火交易。其实,近年来,随着珠茶生产的发展,珠茶在“Gunpowder”的译名下,销区不断扩大,外销量逐年增加。有的外商与我方洽谈珠茶业务时,干脆把外销经营单位呼作“Gunpowder公司”,甚至戏称我洽谈珠茶业务人员为“Gunpowder先生”。此名之深入人心,可见一斑。

64.泉岗辉白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

唐·释皎然

剡溪在浙江嵊州境内,这里产的茶叶在唐代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誉,成为名品。对“剡山茶品”,释皎然具体列出有10种:瀑布茶、五龙茶、真如茶、紫岩茶、培坑茶、大昆茶、少昆茶、唐苑茶、细坑茶、焦坑茶。岁月流逝,物换星移。由于茶叶采制技术的进步和饮用方式的变化,昔日的“十大茶品”已不复见,后起的剡溪茶名品——泉岗煇白却声誉更高。

焊白茶主产于嵊州东北与上虞毗邻的前岗村,因所产成茶色泽绿翠起霜,故以“前岗煇白”名之。后改前岗为泉岗。

泉岗煇白的外形似圆非圆,若长非长,盘花卷曲,呈颗粒状,绿中焊白,芽毫藏隐,叶底嫩绿带玉白色;冲泡后汤色嫩黄清澈,芽锋直立其间,香气清鲜,滋味浓醇爽口,有鲜甜回味;其外形内质均具鲜明特色。

泉岗煇白和平水珠茶一样,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唐宋时的剡溪茶是制成团饼的,宋末明初改制成散茶,至于何时形成这种似圆非圆形状,尚未见确切记载。但茶学界多数认为泉岗煇白要早于平水珠茶,就是说浑圆的平水珠茶是从似圆非圆的泉岗煇白演变而来的。这样,泉岗煇白的外形至少在清初已形成。清康熙、雍正年间,海禁大开,平水珠茶开始外销,到嘉庆、咸丰年间逐年扩大,至同治、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不断改进炒制工艺,提高圆结程度,增进外形的美观。而泉岗煇白仍保持清初原有的制形。于是两者各行其道,一为出口绿茶名品,一为内销的名茶。

泉岗煇白产区位于四明山的支脉复嫒山上,前岗村就在半山腰。复嫒山海拔800多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雾露蒙密,夕阳早落,晨曦晚照。山上古木蔽荫,猛兽时有出没。当地农民描述前岗村的地理形势是:“前岗大岭头,走路碰鼻头,云雾绕山头,老虎蹲岩头。”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出产名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泉岗焊白采制工艺十分精湛,一丝不苟。一般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摘鲜叶,采摘标准要求严格,上档茶原料为一芽二叶初展,普通茶原料为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初展。鲜叶采回后,要进行挑选,达到芽叶洁净、大小匀嫩整齐。然后分级分档摊放,分档加工。整个制作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烘、复烘、炒二青,焊锅6道工序。

泉岗煇白似圆非圆的特殊外形的形成,主要是在焊锅工序。茶叶在斜锅内,用双手将茶叶向锅壁徐徐推动,不停转动,茶叶随着转动慢慢卷成圆形。煇锅全过程约经3个小时,直到茶叶盘花卷曲、煇白起霜为止。

65.雁荡白云菜

雁顶新荼味更清,

仙人采下白云英;

直须七碗通灵后,

自习清风两腋生。

明·朱谏

雁荡白云茶,又称雁荡毛峰,产于浙江乐清的雁荡山。该山位于乐清东北部,属括苍山支脉,山顶有平湖,芦苇丛生如荡,春雁南归,常宿于此,故有雁荡之称。相传东晋永和年间,阿罗汉诺讵那率弟子300人居雁荡山,诺讵那于大龙湫观瀑坐化为开山始祖。北宋时著名学者沈括著《梦溪笔谈》,称“天下奇秀,无逾此山”,于是雁荡山的名声更名扬于天下。境内群峰巍立,山谷深邃,飞瀑流泉,绿树阴浓,素以山奇水秀而著名。名胜有百又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十二瀑,十七潭、十四障,十岭八谷,四水二湖。

名茶产地龙湫背茶园旁之大龙湫瀑布,落差约190余米,泉水劈空而泻,犹如万马奔腾,又似满天星斗,蔚为奇观。清代诗人袁枚畅游雁荡山后,即写诗一首,描述大龙湫飞瀑,诗云:

龙湫之势高绝天,

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

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

水云烟雾难分焉。

高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巍耸云霄,气势雄伟。名茶的又一产地雁湖岗,海拔1040米,茶园在雁湖之滨,终年云雾笼罩,古人有诗云:

山顶平湖拍碧天,

倚空不辨水云连;

一行风影晴空上,

十里涛光晓日边。

雁荡面海背山,气候温和,雨露滋润,茶树生长良好。雁荡山种茶,自有一番来历。相传,开山始祖诺讵那居龙湫时,一日忽遇一老翁。老翁对诺讵那说:“感谢神师恩德,使我得以安居。”诺讵那问:“为何感恩?”老翁说“恩师居于龙湫,日常用水,倾于山地,勿流溪间,保全山泉洁净,为报答恩师,特赐茶树一株,保你终生受用。”诺拒那又问:“贵人尊姓,家居何方?愿日后相见。”老翁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若要相见,就在明晨。”诺讵那一觉醒来,原是一梦。第二天清晨,诺讵那走出家门,站在龙湫背上,向四周细看,但见龙湫上端,龙头哗哗吐水,远处山边,有龙尾隐约摆摇,一瞬间,不复再见,方才大悟,老翁原是老龙化身。当他回得家来,竟见庭院之中有一株大茶树,枝叶茂盛。此后,正如老翁所言,日采日发,终年饮之不尽。从此,雁荡山有了茶树繁殖。

雁荡山的茶叶,远在明代已被列为贡品。据明隆庆《乐清县志》记载:“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龙湫背清明采者极佳。”《雁山志》中也说:“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进贡,一旗一枪,而白色者日明茶,谷雨日采者日雨茶,此上品也。”

雁荡白云茶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龙湫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深厚肥沃。茶树终年在云雾荫蔽下生长,承受云雾滋润,芽叶肥壮,长势甚好。另有一些茶树,生长在悬岩隙缝之间,相传古代有山僧训练猿猴攀登悬岩绝壁采茶,所采茶叶称为“猴茶”。

雁荡白云茶除鲜叶品质优越以外,加工特点有三:一是讲究鲜叶原料,二是加工精细,三是成茶贮存保藏得法。茶叶在清明、谷雨间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采回后,先经摊放,再在平锅内用手杀青,投叶量约1000克。当锅中有水气蒸腾时,一人从旁用扇子扇去;杀青至适度后,移人大圆匾中轻轻搓揉,然后初烘。初烘叶要经过摊凉,最后复烘干燥。烘干后,除去片末,及时装箱密封,不使茶走气失色。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在品饮时,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滋味头泡浓郁,二泡醇爽,三泡仍有感人茶韵。耐贮藏,有“三年不败黄金芽”之誉。

雁荡山茶佳,水亦佳,“雁荡茶,龙湫泉”自古闻名,清代陈朝酆曾用龙湫水沏雁荡茶,顿觉其味无穷,旋即赋诗一首,其诗曰:

雁山峰项露芽鲜,

合与龙湫水共煎;

相国当年饶雅兴,

愿从此处种茶田。

不负诗人雅意,这里现在已发展新茶园数百亩,其中斗室洞、龙湫背等产区,已广种茶树,香飘满山。

明代冯时可把雁荡山之茶,与观音竹、金星草、山药以及官香鱼,列为雁荡山五种珍品,以白云茶为五珍之冠。

66.瀑布仙茗

炒青已到更阑后,

犹试新分瀑布泉。

清·黄宗羲

瀑布仙茗产于浙江余姚四明山区的道士山。该山在瀑布岭山腰,海拔400多米,中有大瀑布,落差数十米,飞瀑落处,云山石泉,声如雷鸣,蔚为奇观。其四周树竹茂盛,溪流交错,茶树常年沉浴在云蒸雾霭之中,形成特有的天然品质。

据《神异记》所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招之余,乞相遣也。’因立尊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虞洪为晋代人,丹丘汉代仙人,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唐陆羽在《茶经》中说,余姚用大茶树的芽叶制成的茶叶,品质特优,称之仙茗。据宋嘉泰《会稽山志》载:‘会稽茶唯卧龙与日铸相并,其次余姚之化安瀑布茶。”

同类推荐
  • 生肖你我她

    生肖你我她

    本书是风水馆张瀚文馆长和罗修德风水大师根据这些遗存,经过多年的研究编写而成的。阴历是世界上流传最久的历法。黄帝在位61年时,产生了一道十二宫历法的首轮称为甲子,每一甲子为期60年。由5个分期构成,每个分期12年,我们称为五子运。每一年都以一个“动物符”作标记,我们称之为生肖。关于十二生肖源于何时及其排列,有各种传说。至今难以细考。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纺织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纺织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繁华都市,其中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古老皇都北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都市澳门等中国的繁华之地,以及伦敦、巴黎、雅典等国外著名的繁华城市。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心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活得快乐,是否能取得成功。本书阐述了自信、诚信、谦虚、进取、宽容、欣赏、从容、知足、感恩、乐观等好心态带给我们的益处,着重讲解了如何拥有这些好心态。成功学家指出,好心态决定好人生。一个人拥有好心态,必然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交际中,收获好心情,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珍贵的友情和爱情,收获财富,收获好人生。
  • 你的剑还是我的剑

    你的剑还是我的剑

    天机阁,汇集世间所有消息,上通天,下通地,人间的信息收集尤为壮观,历代天机阁阁主都是都是男子,却不知为何从本代阁主开始,变成了女人的天下,长老会竟然没有一点反对的意思,任由着小丫头胡来,真是奇怪玲儿,午餐准备好的话,给三少送过去,兴许他是饿了,不停的给我发微信,看那可怜的样子,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
  • 山鬼细腰

    山鬼细腰

    精灵山鬼细腰,幻化成绝世美女,在天灵镜、山神魔咒和九命猫鬼的帮助下,来到人间寻找真爱,爱上日精月魄之子、文曲星下凡的大诗人屈原,本该神仙眷侣,无奈楚王横刀夺爱,皇后屡屡陷害,身陷秦兵追杀施暴,三次砍头,九死一生,受尽人间磨难,一段鲜为人知,惊天地泣鬼神的异世奇恋,辉煌呈现。
  • 绝色仙妻

    绝色仙妻

    她如同一阕美丽的词,开尽了所有的风华绝代,让男人在梦里阅读,于是,风都老了,很平静,云也老了,很飘逸,月更老了,很凄艳,男人们也老了,相思催人老!江湖,宫廷,疆场,田园,何处是情人的最后归宿呢?嫉妒,误会,伤害,情到深处人自伤。天下第一庄的少庄主慕容闲云,幽冥宫宫主聂清漪,契丹国的太子,皇叔宁王,还有乡村少年阿更,谁才是杜梦白最大的情敌呢?
  • 腹黑总裁,蜜爱呆萌妻

    腹黑总裁,蜜爱呆萌妻

    他是叱咤商场的腹黑大总裁,她是呆萌可爱但是又有点小火爆,当腹黑总裁遇上呆萌小辣椒,立马变身贴心暖男,把她绑在身边,直到辣椒都变甜了
  • 吸血天使不吸血

    吸血天使不吸血

    谁说天使就是善良的,吸血鬼就是凶残的。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一样,一样的杀人凶手。我叫夏有爱。一个永远只有18岁的女孩儿。虽然我活了很久,但是,唯一一个让我不断前进的理由就只有报仇......
  • 大话貂禅: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大话貂禅: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抓信男人的心?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展现自己的魅力?本书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通过大话貂蝉的故事及她与甘夫人、小乔等人的交谈将这几个话题娓娓道来,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多角度深刻地诊释了一个女个如何去做,才能获取一生幸福,这一永恒主题。
  • 元气少女:死缠烂打追上你

    元气少女:死缠烂打追上你

    第一次见,她说她被精神病追,他居然相信了,还帮她躲过了一劫;再次见面,她调戏他,他面红耳赤;第三次见面,他救了她。她说我要追你,他说你别玩了。一场女追男的恋情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
  • 星官赐福

    星官赐福

    天官赵宇因遭王母妒恨被贬下界。想要重回天界,只能在人间把三百六十行职业全部做到最顶点。临下界时,他意外获得了一瓶仙丹。体内封印也由此产生了变化,不再是所有职业做完后一次性解开,而是每做一行,解开一点。为了夺回失去的一切,赵宇不得不尝试人间所有的工作。民工、城管队员、高级经理人、乞丐、汽车经销商、鸭子、可口可乐中国代理人。。。从此开始,封闭的仙印也逐渐增大、增粗、变硬、坚挺。。。。。。
  • 爷的女人谁敢动

    爷的女人谁敢动

    —总裁总裁,你去哪?—大叔大叔,我要这个!—亲亲抱抱举高高一个都不能少!—你再皮我就打屁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