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700000040

第40章 跨越三百年的自卑(2)

那么怎么活下去呢?网站就要靠广告来收费,而且我们在做内容的时候,我们把内容打开,准备开仓放粮给别人看的时候,我们认为只是简单地做内容,像传统媒体一样做内容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离开媒体发布的模式。如果只是网站记者写的东西放在网站上,那么只是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工具,比出版只是稍稍地朝前迈一步。我们认为互联网不只是出版,互联网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于是我们推出了分类搜索,把整个互联网上的全人类内容供大家搜索,供大家享用。大家想一想,互联网这个技术平台,即使有这样一个发达的平台,如果全人类不是有60亿人,而是只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话,互联网还有意义吗?可能一点意思都没有了。之所以说互联网有用,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公共的平台,让全人类在上面发表自己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等等,这样互联网才更加有意义。同样,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走过了从信息免费到建立网上搜索、到如何创办一个公司的全过程:那就是引入风险投资。关于风险投资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当时我们感到是在黑暗中呐喊,别人不会相信我们,当我们去融资的时候,当他们问你们有厂房可以抵押吗?自己又没有厂房可以变卖,我们凭什么相信你的想法,给你投钱来买你的股份呢?如果你要是做不成的话,你是不是要按照高利贷的利息来归还我呢等等,所以当时的风险投资是一种非常非常困难的过程。但是整个的硅谷、整个的新经济都是建立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建立在投资者愿意购买一片未来,愿意承担一切高风险的基础上,而且这个资金不用还。如果这个公司获得很大成功,那么这个投资者因为他当时忍受了相当大的风险,他就应得到相应的回报。当时我们确实是在黑暗中呐喊,而现在,如果在街上碰到任何人,如果他口袋里有一点钱的话,他会说我想投资互联网。

刚才回顾了历史,讲到了千年虫,那么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天已大明,人人都想投资互联网,在整个中关村附近或者在中国,有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在到处游荡,可能都想投资给中国的互联网。每天都有新网站起来,成千上万的网站!我去清华、北大或者任何一座大学,每一个青年人以前问他长大了想干什么或者说毕业以后想干什么?很多人说,我想出国留学,或者我想经商,等等;但现在你再问他们想干什么,他们会说我想创业,甚至我都等不及了,等等。那么现在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这种现象是不是过热呢?是不是一种肥皂泡呢?是不是心情太浮躁呢?我觉得一点都不过热,因为我们过去习惯于一种持续的缓慢的增长,而历史经常是以一种革命增长方式来生产。互联网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会创造全新的经济,我们处在一种全新的经济的起点,这个起点可以拿一个曲线来比较。如果你打高尔夫球的话,我们不妨拿高尔夫球杆的底线来比拟。这个球杆的样子是往上一拐再往上伸。我们现在正处在高尔夫球杆拐弯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新的经济起点。现在有幸进入这样的一个领域或者跟这个领域挂点边的人,都会成为新经济的缔造者。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经过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才刚刚到达信息社会,我们不是应该只管好我们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呢?以及我们进入知识经济是不是时间太早了?我说一点也不早。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叫经济、什么叫财富。我们总以为地里打了多少粮食、炼了多少钢才叫财富。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愿意花5000、6000块钱去买一个手机,那五六千块钱可以买多少粮食呢?你每天的生活就满足于吃粮食吗?我们要打手机,我们不只是要打电话;我们不只是走路、骑自行车,我们还要坐面的、坐夏利、坐桑塔纳,我们要坐飞机;我们坐的桌椅板凳不只是我们现在在坐着的木板凳,我们还要坐沙发,坐高质量的沙发;我们的生活需要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不满足一个频道,我们要看更多的电视频道;我们要看很多的电影,我们要上很多的网站,我们要选择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多种交流方式。以前的时候,一个人只跟街坊邻居来往,我们只跟村子里的人来往,我们送一封信可能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而现在我们十分钟可能发几十个电子邮件(EMAIL),而这个电子邮件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交流。你跟别人说话之间就已经跟世界上几十人——无论这个人是在南非,还是在美国的加州,进行了交流。我们现在的时空拓展,生活的选择,等等,这都是财富。

我们就要人世了,我们的国门经过缓慢的过程也越开越大。我们刚刚经历了300年落后的历史,我们对自己的自责往往多于对自我的夸奖。我们总是说,唉!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没办法。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中国人是多么可爱!我在中国生长了21年,又在美国生活了10年。有时候能够跳出圈外,好像在宇宙飞船上来看、来观察这个宇宙、这个星球,来看我们中国人。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中国人非常非常的可爱。这主要有几点。第一点,我们现在在岳麓书院——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它提醒我们,我们中国有这么悠久的教育传统,我们对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文化里最优秀的一点;其次,我们非常具有牺牲精神。我们经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为了朋友我们可以两肋插刀,为了朋友什么都可以牺牲。几天前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叫《商品的故事》,上面讲了一个故事:在二三十年前,当时工作中的两个朋友,一个朋友帮另一个朋友买自行车,历尽周折,辗转千山万水,把自行车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而另一个朋友,为了报答他呢,给他弄了很多猪油、粉条给他寄去,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就是为了帮朋友。这就是自我牺牲精神,这就是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精神。还有我们对家庭的重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做,而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不要看这些简单的事情,这些发生在我们家庭中每日每刻的事情,实际上,跟西方文化比较起来它们极为可贵。因为在西方每个人都在谈论个人利益,自己怎么样,自己的权利怎样,而往往忘记关心他人,关心父母;父母对小孩也没有像我们的“天下父母心”那样,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到无微不至的地步。还有我们中国人都有一种要追求成功,要光宗耀祖,要出人头地,不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而要追求一些成功。天下的父母也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别成功。我们总是在寻求物质生活之上的一种更高的人生意义。这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要取得成功的精神,能够激发起我们每一代人吃苦的精神,能够整天去想怎样来做事情。这些就构成了中华民族勤奋、善于思考、不断进取、对很多东西都富于研究的特质。因此,我们都特别喜欢做学问,信息在中国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即使我们的传播手段不是那么发达。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秀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人是非常可爱的。假如我们再吸收了西方的一些形式逻辑,比如说A加B就等于c就这么简单的形式逻辑,和对规则的重视,我们就可以结合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在更大规模上创造在亚洲四小龙身上已经创造的经济奇迹。而这种奇迹将是比亚洲四小龙十倍十几倍的规模,而且速度上毫不逊色。也就是在21世纪,在现在这样一个世纪,更大规模地在中国大地上产生。

那么在走向世界,走向繁荣,创造经济奇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我的最后一个话题就是:我们要跨越三百年的自卑。

刚才说过了,因为我们刚刚从三百年落后的谷底开始攀升,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富强的道路。我们已经习惯于不相信自己,我们刚刚受到一些鼓励,取得了一些经济上的发展,但是还习惯于自责自愧。我们已经颤微微地站了起来,但是还是有些羞愧、不知所措。面对西方——我们永远相信的西方——代表的质量、信誉、发达,我们又该怎样正视自己?我的一个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是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而他是一个中国人、美籍华人。当他到中国跟中国的一个单位来谈判的时候,带的助手是个美国人。他发现,当他的助手在发言的时候,我们的中方代表如在接受一段真经似的,助手说什么都唉呀是,是,是,说得很对,都赶快记下来,而当他说话的时候,好像对方却不以为然。直到后来,中方才搞清楚,原来他才是大老板。由此我就想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面,因为西方列强的几百年前把中国的国门打破,当他们用稍稍发达一点的科学技术制造的枪炮把我们清朝或者明朝的铁骑军队,轻易地一排排放倒的时候,中国人在那一刻就彻底丧失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一个泱泱大国的自信心。而在过去的几百年的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志士仁人一直在寻求自救,来寻求自我,来建立自己的自信。直到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道路。但是我们仍然背负着历史沉重包袱,沉重的自卑感,这导致我们对很多事情往往不能不亢不卑地面对世界。实现了一些成就,我们就感到沾沾自喜;能够跟西方人平起平坐,以对西方能够说不而感到扬眉吐气。我们觉得能够挑战西方,觉得我们终于可以做到了,实际上,这里面还是隐隐约约包含着一种自卑感。大到很多大的问题,小到我们每日每时的做人,在跟西方谈判合作,等等,都是如此。

人们常说一个贵族需要几代人的培养。也许等到在新世纪里面,在几十年以后,中国真正的富强了,发达了,能够跟西方在真正的财富上平起平坐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才能调整到一种平起平坐、不亢不卑的状态。但是要记住: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非常善于思考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前在我们新的世纪、新的经济到来之前,提前跨越这三百年的自卑,以一种儒雅平和的心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呢?

[2000年1月1日,在新千年的第一天,张朝阳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湖南卫视邀请走上岳麓书院讲坛,发表这篇题为《跨越三百年的自卑》的演讲。本书在选用时有所删节]

同类推荐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 老生常谈集

    老生常谈集

    这是一名在高校工作50年的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最后6年里陆续写下的一批随笔,谈教学、谈科研、谈管理、谈学术经历和生活经历,以及谈业余爱好一美石,是其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有感而发的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的真实动态;也是一名新中囯培养的老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随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教学科研工作、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 暮春花尽,留与谁怜:宫体诗中的情与怨

    暮春花尽,留与谁怜:宫体诗中的情与怨

    本书是一部诗歌类文化散文,全书共四章,精选60余首“宫体诗”中的佳作,引述从古歌、汉赋、宫体再到唐诗的流变。全文用诗歌串起爱情与豪情,品读间,即温润可爱,又不失壮烈。宫体诗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继起的唐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书中既有江山帝王,也有风尘故曲,一帧帧爱情往事,在诗歌中被勾勒得凄美绝伦。全书以情写文,感悟人生。以精妙之笔写人生之爱,却不堕绮靡之声,大有透进悲欢的彻悟之感。
  • 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词为伴,心灵在清婉文字间舒展,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式,疏疏密密的韵脚,有着特别的音乐节奏感,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美丽的风景,最温柔的情愫,染透了漫长的时光,渗透到我们的生命里。
  • 中国古典散文集Ⅰ

    中国古典散文集Ⅰ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n只鬼头

    n只鬼头

    异能,是人类一直在寻找并渴望的能力。可当你真的有了之后,必将失去一部分,而你再想考虑,到底哪一种值得时,一切都来不及。这个世界很公平,我们都一样。
  • 清璃百花雨

    清璃百花雨

    他本是那燕国的战神,叱诧风云,战功赫赫,本应名垂千史,最后却因为她甘愿沦落成江湖莽夫独守着还魂谷等她醒来。他本是天音阁阁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为了她多次生死不顾。他本是土国太子,却甘愿为了她倾其所有,只为护她一世安宁。这么多优秀的男子甘愿为她付出,为她舍命,她独钟与战神,怎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误会,让他们分分合合。那这个拥有强大魅力的女人是谁呢?她就是被水神退去仙骨的百花家族后人----百花雨。穿越前,她0秒记忆,穿越后,她传奇一生。是否一切早在千百年前已注定,所有的悲难只是她蜕变的必要厉程还是化蝶之前的破茧之痛。
  • 星际虫族之妖精大师

    星际虫族之妖精大师

    星际虫族之妖精大师简介:这是个纷争的世界怨灵到处都是的怨灵的世界里,而主人公是地球的一个高考完成,即将要上高中可爱的女生,因为在开学典礼的这天早上死在一起特打交通事故里因为心脏破碎死在自已亲梅竹马的姐姐怀里;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主人公花样年华的时候惨死,主人公带这虫族主宰的基因在类似于我们游戏完美世界的龙影大陆成为史上最牛妖精当巨大的雷兽出现在敌人面前当自杀蝙蝠成群拥的冲向赤色飞龙时看吧!看龙影大陆史上最牛逼的妖精名扬大陆吧!成为万世后怨灵杀手的称号者;这是本修真类的书,小弟略微修改因为小弟一年没玩游戏了,一天一更
  • 界王

    界王

    一名来自地球的少年,体内流淌着天系血脉,选为界王候选人,在宇宙间拼杀,封印魔帝,最终成为界王,拥有无上力量。
  • 最强分身

    最强分身

    平凡少年秦逸无意中得到了一条小壁虎分身……哇靠!它竟然是一条远古天龙!!!!-----------2月14号开始,【日更两章】-------汉森将军:什么?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敌人,敌人影子都没看到?横川总裁:稀金原料!我们需要大量的稀金原料!那个中国少年凭什么不肯卖给我们伟大的大和民族?慕容夜:分身的神秘冒险,蜕变。主角武力的提升,修炼,商业帝国的扩张,身边美女很多很多……好吧,我承认这是一个庸俗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只有两点。一是【成长】,二是【踩人】。
  • 天地一泼猴

    天地一泼猴

    我是一只猴子,一只无法无天的猴子。天上地下谁最大?俺老孙最大!
  • 林小妞乌龙穿越记

    林小妞乌龙穿越记

    被饺子噎死的悲催作者、穿越三界只为寻找那一份遥不可及的爱
  • 人生是一场修行Ⅱ

    人生是一场修行Ⅱ

    如果你是男人,就应是一座山,一座甘于寂寞而隐忍伟岸的山。如果你是女人,就应是一条河,一条甘于寂寞而温柔内敛的河。怀着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不苛求,不抱怨,在纷纷扰扰的世象中,琐琐碎碎的头绪里,享受一份寂寞,从容对待生活。
  • 末世之何处安身

    末世之何处安身

    这是一个女孩在末世中艰难求生的故事。
  • 碳纪元

    碳纪元

    故事起源在一个只有有一颗行政星的主权国家。这个国家虽小,却具备战略价值,属于各方权衡的一个地方。混乱的地方才好摸钱,这不是庸俗,只是为了生存。要说为甚这枚没情调,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吗,所以得问罗德的家长,因为罗德的监护人是个碳基机器人,机器人的脑袋里,生存之第一法则。机器人学三定律那只是近古时代科幻小说家对硅基机器人的假想,实际上现在也证明这种假想也只是个假想,已经被证伪。故事就是罗德这个在碳基三进制全智能机器人监护过的的家伙的混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