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2900000015

第15章 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此话诚然,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无疑将受父母这张“弓”的影响。没有哪一个家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热爱学习,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学习;没有哪一个家庭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样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第一、“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软件比硬件更重要“无为”是老子的智慧。无为并非不为,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事先有完美的设计,靠习惯的力量或者是精神机制的力量驱使他自动、自发的精进有为。在教育上,我们每位父母都要借鉴老子的“无为”思想,要学会无为而教、善于无为而教。

有多少父母天天陪读、伴读,他们熬白了头发,熬弯了腰,但做子女的并不领情。正如高尔基所说:“单单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在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要掌握无为而教,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

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这句话提醒着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何谓家风?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庭能够一门三杰在政坛上显赫一时,便是当时出任英国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饭桌上和孩子们大谈特谈当时的政治风云和国内各党派的竞争和立场,并且鼓励孩子自由发表他们对世界大事的意见,遇到意见分歧时便激烈辩论起来。在讨论中,孩子不但对政治增加认识,而且对国内国外的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各自到图书馆寻找更多的资料来参阅。结果一个儿子成为总统,两个成为议员。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那种让母亲从社会上退出回家做全职母亲的作法是根本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时代需要的是“无为而教”——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兴趣后,每个父母就能花极少的时间,却最富有成效!

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毫无作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从有为到无为,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自动化的教育——不需扬鞭自奋蹄现在流传着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坏了就有钱”。于是,男人防着女人,女人防着男人,防来防去成了习惯,对儿女的教育也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于是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教育。那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一切境界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就是——自动化!

工业化大生产最终要实现自动化,事业挣钱的最高境界也是在于自动化,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在家教上,我们要追求的是“不需扬鞭自奋蹄”,追求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追求的是“自动化的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与邻居的孩子们有些矛盾。每天,那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告诉他们父母,大喊大叫、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越来越有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的回报。”

尽管这个承诺让孩子们听起来感到很奇怪,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他对孩子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给你们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糕,我无法再付给你们每人每天5毛钱了,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做这种苦差事呢?”就这么着,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原来孩子们一分钱也得不到的时候,他们愿意扔石头?而现在好歹还有一毛钱可挣的时候,他们却不干了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发现一个奥秘:只有把孩子的行动变成他们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做事情就会越来越有动力。反之,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自己的兴趣,他们做事情就不会再有动力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变“要他做”为“他要做”,只要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去学习。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自动化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有这样一句话:马不想喝水,任你怎么拖,它就是不愿靠近水槽。若想要它喝水,可以让它先吃点盐,吃了盐口渴,再牵它去喝水,没有不肯去的。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奥秘——把马喝水的需求激发出来了。

换句话讲,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好教育就是这种自动化教育,激发孩子自己想要学习的需求!

不是我要你吃菜,而是你自己想要吃菜!

不是我要你勤奋,而是你自己想要勤奋!

不是我要你学习,而是你自己想要学习!

这样,做父母的再也不用天天给孩子讲道理磨破了嘴皮子,还收效甚微;再也不用大喊大叫地逼着孩子去学习,还是一阵耳边风。

在实现自动化教育时,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10种方法: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看来没有教,但是教会孩子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看来没有管,但是激发孩子的是自己想要学习的欲望和需求。

自动化的教育,还有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以自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一本书名叫做《给所爱的人以自由》。这个题目非常好。而天底下的父母易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做到“给所爱的人以自由”,如果能够给一个孩子选择的自由,发展的自由,能够使他自主地学习、自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自由地学习,那么一定会是很成功的父母。

第三、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与因材为学说起来,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是世人所公认的。果真是“望子成龙”吗?

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是盼子女考大学,而不是盼子女做大事,成大器。而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大变局的时代,学习、成长早由以前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变成了今天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既然是条条大道通罗马,那么就要充分尊重个性,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走个性化的道路。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英才概念过于狭窄,实际上英才的概念是广义的。

不仅表现出不同的才能,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类型和范围;不但表现在认知、艺术、体育等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商务、管理等方面;有可能表现在学术成就上,也可能体现在其他领域的创造性精神状态中,也有可能反应在性格上、在心理素质上,也可能表现在组织、领导天赋上。基于自身的个性来学习,这也是当今学习的真谛。

有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强盗,他把抓来的俘虏放在一张他特制的铁板床上,如果哪个俘虏的身子比铁板床长,就把他的身子砍一截;如果哪个俘虏的身子比铁板床短,就把他的身子拉长一些,很少有俘虏能够活着离开这张床。

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就像这样,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讲一样的内容,有的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但还是叫他们上课听讲;而有的学生程度太差,听得一知半解,但老师讲完了就再也不讲了。我们用刻板的定规将千姿百态的人“整齐划一”,不同资质的人输进去后,却按着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时间予以统一制造。

教育家吕型伟教授讲过他在上海进行的实验,他说:我试了一个班级,20个孩子都是常态的,不是天才。这20个孩子进来之后,老师围着每个人转,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结果,这20个人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有3个人,只花了7年时间就把12年的东西都学完了。我就允许他参加高考,3个都考到交大,13岁。

剩下还有17个,不能说他留级吧?照样给他上课,照样给他教育。第2年有16个人把中小学12年的课都学完了,考大学全考上了。只剩一个人,这个人也不能说他留级吧?我照样给他办班,最后也毕业了,也考上了。那么是不是偶然考上大学?到了大学怎么样呢?我就跟踪调查,特别是前面的3个小孩,在交大的3个小孩,我就跟踪看他的发展。很有意思,这3个小孩在大学里面同18岁的那些孩子们在一个班级(不是少年班,一样的编在普通班里面),在学习上一点没有困难,学得非常好。只是一个缺点,就是小孩,不像大人。比如说下课了别的大学生在地上踢足球,打篮球。这3个小孩在干什么呢?趴在地上打弹珠。哪有大学生在地上打弹珠的?因为他只有13岁,打弹珠是一点不奇怪。所以他的同班同学没有把他们当同学看,有的跑过来摸摸他的头,“哎,小朋友,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但是在学习上,没有人敢轻视他们。后来3个人到了美国,我还是跟踪调查,发展得很好,一直很好。就是多挣得了5年时间,多宝贵。一个人生命有限,5年哪。如果我不是这样改革的话,他还要在小学里磨5年,那不是浪费生命吗?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是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

南怀瑾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做什么事呢?——“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一句话,在一个作老师、作父母的人听起来是不太舒服,也不愉快的,但是很多的老师和父母却是在做着这样的事,做着把天才变成庸才的事。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每一个人也都是庸才。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庸才则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

做成功的父母,首先应当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只鹿还是一只鹰,做到因材立志,因材为学,因材施用。让鹿去猛跑,让鹰去高飞!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先知》中有这样一首教人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的诗歌,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最优秀的父母,做一个让儿女以我们为骄傲的父母。

这首诗是这样的——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同类推荐
  • 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

    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

    《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为6-8岁小学生家长量身打造的培优计划书。作者用妈妈和老师的双重视角审视教育,看到了更多问题,积累了更多经验,从择校入学、课业学习、亲子沟通、性格养成、能力拓展、五个方面着手,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引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与人沟通之道,积极地面对校园生活……
  •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父亲的第一本教子书

    我们从父亲教育不能缺失、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真正的威信来自哪里、最牛的老师是父亲、走进孩子的心里、填平亲子间的代沟、用智慧启迪孩子一生、大师怎样做父亲等八个方面,从正反角度,分别论述了好父亲和“坏”父亲对孩子所采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并针对父亲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思考,给父亲们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素质全面、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我们认为,在今天,父亲只有懂教育,爱学习,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孩子的前程就掌握在您的手中。天下所有的父亲们,为了孩子,也为了您家业的传承,请认真阅读这本书!
  • 和宝贝一起成长

    和宝贝一起成长

    《全球百名新浪名博主谈育儿》分两册,集合新浪育儿名博主的育儿文章精华,给爸爸妈妈提供丰富的育儿经验。本册主要关注3~6岁孩子的常见问题,包括生活篇、教育篇、话题篇三部分内容,生活篇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护理、卫生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方面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亲子关系、亲子阅读等方面;热点话题讨论,关注父母该不该打孩子、幼儿该不该学英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等困扰家长的问题。
  • 1~2岁宝宝每月育儿方案

    1~2岁宝宝每月育儿方案

    本书共有十二章,每章分别针对每个月宝宝的成长速查、健康营养、日常护理、疾病就医、早教、育儿问答进行分节讲述。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热门推荐
  • 那年我们一起谱写的青春

    那年我们一起谱写的青春

    时光就像一个老师,辛勤的教育着我们,让我们逐渐成熟。回想起那些年不安分的时光,可能现在觉得可笑,或是不成熟,那些时候每天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不把老师学业放在眼里的我们,不正是在谱写着属于我们自己青春,可能这才是我们的青春。
  • 爱情魔方之爱情一把火

    爱情魔方之爱情一把火

    有人说爱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情进展到最热烈的阶段时,通常被称作“热恋”,无可置疑的,爱情,是炙热的,狂热的,如火的,能在寒冷的冬天给你春天般的暖阳,能让你绝望冰冷的时候给你送来温暖。但是,爱情的这一把火,要是控制的好,生活会如火如荼;否则,将会让一切灰飞烟灭……
  • 凤落重升

    凤落重升

    一样的名字,一样的容貌,看她这个不一样的灵魂,在不一样的世界活出一样的精彩!(南夕月:灵歌啊!你告诉我,我身后的是什么东西?东西:你未来相公。作者悄悄地……走…被抓住了:我不知道!……啊!救命啊!)
  • 萧炎不是龙傲天啊

    萧炎不是龙傲天啊

    恩恩,这是一个半吊子的萧炎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吧…………封面貌似好像是死鱼眼唉?(前一本书表示坑了,有时间再回去吧!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我根本驾驭不住呢!)
  • 降服霸气千金:校草,你赢了

    降服霸气千金:校草,你赢了

    她是千金二小姐,背景令人闻风丧胆,活泼开朗的她不想继承父亲的产业,一直在逃避。他是学校的高冷校草,但在她的面前却是个恶魔校草,喜欢和她开玩笑。她第一次遇见他,他迷住了学校的女生,第二次遇见他,居然和他拿中了同一瓶水,第三次遇见他,他在跟踪她。天哪,这是要亡的节奏?这男的绝对不能靠近,但结果却没有她想的那样,一次次的遇见也让她在学校出名了。他和她的相遇,是美好还是悲伤,家族背景的不同,会让他们经历许多的坎坷,但是那些坎坷,却让他们爱的更深。一场校园恋爱…………
  • 位面维修工

    位面维修工

    看着手中泛着五彩光芒的“焊条”曹猛的心中电闪雷鸣悲喜交加。他敢发誓他只是想考一个高级电焊证,一个高级钳工证,一个高级模具证而已。结果这三个高级证是一个没捞着,倒是给发了一个初级证。不过那证件金光闪闪似乎很高级的样子。“初级位面维修工”六个工整的烫金大字还是用的小篆,如果不是曹猛同学略通古文书法还搞不懂上面写的啥玩意呢。
  • 中华修真传

    中华修真传

    岁月会在我们身上留下什么,漫漫修真路途,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这种成长会不会让你在流浪中找寻生命中的真谛,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在这个时代,如果给你一个可能你会如何去把握,该有的,努力了,相信都会有,但是该如何去选择,那就是你自己事了……
  • 原来如此:我不再是你的唯一

    原来如此:我不再是你的唯一

    “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吗?”“我以为你不敢打我。”
  • 花千骨之血泪琉璃

    花千骨之血泪琉璃

    前世,她是一代妖神花千骨,只是爱上了自己的师父,可是却被自己的师父所杀。这一世,她不再是妖神花千骨,她有三个身份,一个是梦仙居的琴师夕瑶,另一个是杀手倾月千,还有一个便是尘陌国公主陌琉璃。这一世,陪伴她成长的人,不再是她的师父白子画了,而是赵国太子赵陵,被她称之为“陵哥哥”。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当她忘记过去的一切,完全忘记白子画的时候;白子画却还记得她,当她恢复记忆,要去找白子画的时候,却听说白子画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經魂飞魄散了。她利用不归砚回到了一千年前,找到了白子画。这一次,她能不能抓住自己的幸福?画骨能不能在一起呢?
  • 幸福是你说了算

    幸福是你说了算

    夏初拿着手里的咳嗽药水,第一次这么仔细认真地看着上面的药品说明: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半夏的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用于痰多咳嗽......为什么明知它有毒又把它制成药?为什么它有毒而我又必须要喝它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