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9100000014

第14章 军统特工荆有麟:鲁迅回忆(4)

“他每回来中国,住过几个月之后,便喊:‘寂寞呀,寂寞呀,好似住在沙漠里似的,这回非回去不可了!’可是,他离开中国,不是到欧洲各国去流荡,便是又到日本住下了,终于没有回到俄国去。”

爱罗先珂虽有普通一般诗人的敏感,但他的心灵却是脆弱的。所以他受不起俄国的大风暴,没有正视革命的力量,只能到处流浪着,到民国十五年,我忘记了月日,总之有一天,鲁迅先生忽然告诉我:

“爱罗先生回到俄国去了。”

“怎么,来信了么?”

“巳经死掉了。”

“你怎么知道呢?”

鲁迅先生答:

“一个日本朋友来彳目,说他在日本呆了一些时候,又是寂寞呀,寂寞呀天天喊,最后终于下了决心回到俄国去了,可是,他不赞成俄国共产党的做法,于是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他大约反对俄国共产党吧?”

“我想是的!他主张用和平建立新世界,却不料俄国还有反动势力在与共产党斗争,共产党当然要用武力消灭敌人,

他怎么会赞成呢?结果他就被作为敌人而悄悄消灭了。”

事实是,爱罗先河也难于长久活下去,以他那样的敏感和脆弱的心灵,只宜于坐在象牙塔里作预言的喇叭。一与现实接触,他的象牙之塔就非崩溃不可,那怕现实就是预言的兑现,他也难于承认了。——除非他于敏感之外,还有一付正视革命的力量。

有趣的会谈

民国十三年冬天,北平世界语专门学校,从哈尔滨请来一位俄国教授,名谢利谢夫,这人好像是白俄,思想糊涂得很。但他的世界语,却是透熟,无论讲话、写文,都很流利。

他到北平后不久,也慢慢探听中国的作家。当时别人灌输他脑子最深的,是鲁迅。因此,他时时想会见鲁迅。

这意思,他通知了学校教务处陈空三先生,陈空三就同我商议,要我带利谢夫去会见鲁迅。

有一天,我同鲁迅先生谈起,鲁迅先先说:

“好的,不过不一定请他到家里来,随便在什么地方谈谈都可以。”

这意思,是不愿意我带那俄国人登门拜访。我当时就说:

“那么,到东安市场去,我请你和谢利谢夫吃晚饭。”

“今天么?”鲁迅先生考虑他自己的时间。

“就今天罢,你从家里直接去,我到学校去约他。谁先到谁等着。”我便拿起大衣、帽子,预备先动身,恰巧,孙伏园、章衣萍来访鲁迅先生了。此时,鲁迅先生手里也拿起围巾,先进来的衣萍说:

“怎么?你们出去么?”

鲁迅先生笑了,又放下围巾,他说:

“有麟要请客,难得的机会,一块儿去东安市场罢。”

伏园“啊”了一声,又幽默起来:

“要作陪客也未尝不可以。我们俩是预备找地方吃饭呢。”说得大家都笑了,我便要他们三位一块儿走,我跑回学校去约谢利谢夫。

谢利谢夫意外了,他认定要拜访一位名人,最好先期约定。然后再照了时间去赴约,比较客气些。我晓得他的白俄脾气又发了。便告诉他这就是同鲁迅先生约好的时间,所以要马上就去,在他明白了马上非去不可之后,便手忙脚乱起来。要洗脸,要擦皮鞋,要换衣服,要给头上打油。然而,无论怎么弄,总是不满意。是我催的次数太多了,他才随我走下楼,早已雇好的街车,将我们一直送到目的地。

鲁迅、伏园、衣萍早巳坐好在约定的饭馆里,我进门后,将谢利谢夫一一介绍过,即刻声明我的世界语还没学好,不能任翻译。但当场又没有人懂得俄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于是鲁迅先生吃惊了。

“是客气?还是真的?我们谁也不懂俄文。”眼睛一直瞪着我。

“我只能听得懂,我却讲不出。”

伏园笑起来了,问我谢利谢夫能不能讲英文,如果能讲英文,就要衣萍作翻译,章衣萍虽然摇着红脸的头,但我还是问谢利谢夫能不能讲英文。

然而,谢利谢夫也不懂得英文。

他说,他能讲德国话,日文也能对付。我才高兴了,因为我晓得鲁迅先生能讲日本语,日文也可以对付,于是将这意思向鲁迅先生与谢利谢夫说穿,要他们直接去谈话。

鲁迅与谢利谢夫开始谈话了。谢利谢夫开口的是德语,他以为鲁迅能懂德国话。鲁迅讲出的,却是日语,他以为谢利谢夫能懂日本话,两人都选取了自己的熟悉语言而应用。无法顾到对方对另一种语言,听觉的能力,这会谈,是干干脆脆失败了。谢利谢夫噘着嘴,摸起他的长胡子。鲁迅先生皱起眉头,拼命在抽烟。本来说不好世界语的我,不能不用世界语再维持扬面。

吃饭间,谢利谢夫再不问鲁迅先生对于俄国革命的意见,对于雷昂托尔斯太的意见,他一心一意地选取着他最可口的菜,只愿吃。鲁迅先生也再不讲日语了,他应了伏园指斥侍者将手指甲放进汤盘里的事,讲起卫生论来,他说:

“在中国饭馆吃东西,你无法讲求清洁的。除非不要吃。我有一次,也是在东安市场吃饭,好像是与马先生罢,发现菜盘里一个苍蝇,便把茶房喊来,问他:‘那是什么东西?怎么可以给人吃。”不料茶房将苍蝇用手指夹起,在他自己眼前一晃,一下放进嘴里去,还说:‘不是苍蝇,不是苍蝇笑嘻嘻走出去了,你说,你嫌不卫生,他先吃苍蝇给你看,你说,菜里不应当有苍蝇,他说没有,反正苍蝇已经吃进他肚里,你再找不出证据。”

说得我们全笑了,谢利谢夫放下筷子,问我是怎么一回事,我略将大意告诉了他,也不知道是我辞不达意,还是他听误会了。竟将放下的筷子,再不拿起来。鲁迅先生晓得。我的传语出了毛病,要我再告诉他,菜里有苍蝇,同茶房吃苍蝇,都是过去的笑话,并不是现在的事情,请他安心吃下去。可是,无效。虽经我解释,谢利i射夫再不动筷子了。

饭后,我们就在原地方,吃茶,谈天,伏园又从隔屋里拉来当时正在北大读书的王捷三。谈话更加热闹了。忽然谢利谢夫悄悄告诉我他要出去,出去作什么?有一专名词,我听不懂。

我要他对鲁迅讲,他使用德语对鲁迅说。然而鲁迅听不懂,用日语反问他,谢利谢夫又答复不出日语来。

最后,他脸红了,长胡子一束一束抖动着,他索性弯着腰,撅起屁股,两只手在屁股上作了一个姿势,大家恍然了,立刻喊茶房,带他出去“大便”。

他一出去,房内立刻爆发出哄笑。鲁迅先生怨我了。

“你真捣乱,自己世界语弄不好,就乱作翻译,闹得大家受窘。”

我立刻反驳:

“我一进来,就声明我不能翻译呀。”

“那你弄一个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来,什么意思呢?”鲁迅先生严肃起来。

“他要认识你,你也承允,所以就带他来了。我只负介绍责任。”

“介绍能不讲话么?你真捣乱得可以。得好好罚一下。”

伏园、衣萍也赞成鲁迅先生的提议。主张罚我一下,我说:

“好,下次再请你们吃饭,另外带一个朵落贝夫来。”因为我想起:世界语专门学校,又向哈尔滨请了一位教世界语的俄国人。不过当时还未到北平。

鲁迅先生笑了,大家都笑了。鲁迅先生还附加着说:

“还要再捣乱一次么?,’

笑声中,谢利谢夫又进来了。大家再没谈下去的意思。于是一齐离开了东安市场。

事后,鲁迅先生告诉我!谢利谢夫是什么也不懂的。思想恐怕还有点“可恶”我于是才开始向陈空三等人,打听谢利谢夫的来源。据说他是俄国革命后,逃出来的白俄,还是俄国的旧教授。当时介绍他来学校教书的人,信上还写着:

“为了世界语的传播,就介绍他来吧。他的世界语是相当流利的。不过不要让他担任其他功课。他的思想与行动,可不很高明。”

果然,不到半年工夫,他就厌烦了他的工作,辞别了学校,另作黄金梦去了。鲁迅先生观察的深刻,竟有如此之敏锐。虽然他与谢利谢夫只讲过那么几句不很能互相明了的话。

生活和工作

常常有些论客,一开口,就是鲁迅如何伟大,如何了不起。将那驰名世界文坛的洋作家,拿来乱比一阵,不特使外国研究鲁迅者,不知所措,就是连中国的爱好文艺青年,也眼花缭乱起来。因为所有好的形容词都加在鲁迅身上了,而鲁迅的思想、行动以及一切的态度与生活,反而没有人闻问了。这不特是鲁迅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坛的悲剧。现在为补救这个缺陷,仅就个人记忆所及,将鲁迅的生活及其工作的情形,略谈一下。

鲁迅自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文坛的活动,才渐渐积极起来,他感觉到中国政治的黑暗,人民大众的愚昧无知,封建传统之根深蒂固,他准备他在日本求学时早已憧憬着的诊医计划,于是他便在《新青年》上发表出好似匕首的锋利的短评,向四面八方刺出去,但这时节,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研究中国的古籍,据鲁迅先生讲,他当时感觉到无名的痛恨与悲哀,眼前的环境,是那样的黑暗与凄惨,而中国的士大夫阶级,却还迷醉于死骨骸堆中,大提倡其中学为体的谬论。于是便决定要从古籍堆中找出症结与矛盾,但这步工作,却是顶烦杂的需钱又费时,所以他于研究古籍之余,开始写小说了,刚好那时节,《北京晨报》发行了以学术讨论及文艺研究为中心的副刊,编者是先生的学生孙伏园。笔名的巴人,便以小说作者,在《晨报副刊》上与世人相见了。据先生讲当时所谓稿费还少得可怜,作者与编者,也并不把那批钱计划在预算之内。

写文章虽然很少稿费,但在当时生活程度比现在低得吓人的北京,十个/V个当十铜元,即能吃饱一顿饭,而两菜一汤的颇为丰美的包饭,才出两三元钱一月。鲁迅先生的生活,在那时,实在算是优裕的,因为他在教育部作着荐任职的佥事(现行官制并无佥事,其阶级与现时各部会科长同),每月有三百元的收人,其生活,自然是优裕了。所以他能购买现在北平西直门内八道湾的房屋。以后,他又担任了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及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师,

收入当然更多了。不过,这时的收入,却成名义了。因为虽然在学校方面,因教课而增加了收入。但教育因不为军阀政府所注意,渐渐扣发经费,闹得教育部职员薪俸,也开始打起折扣,而且不能按月发,所以到鲁迅与周作人翻了脸,而不能再在一块同住时,鲁迅一面在砖塔胡同租屋暂住,一面就进行买那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的房屋,可是,这时节,他的经济,并不比以前充足了,虽然每月收入,供给全家人生活,还是有余,但他一天到晚,只要有空,总喜欢跑到琉璃厂去搜罗古籍,或者跑到北京饭店买洋书,这样,手中有钱,就不会很多了。他西三条新房交接时,他还借了一千多元的债,这是先生常常谈起的。

从买了新居之后,先生的经济,再没有特别充裕过,教育部的薪俸,越欠越不像样了。有时,本年九十月,才领去年四五月份的薪,而且只发两三成。先生的生活负担,并未减轻,买书嗜好依然。又因为《呐喊》出了版,使先生在青年界引起了广大群访问者,烟哩,茶哩,点心咯,酒饭咯,也得时时招待,这时节,虽然稿费有了,版费也有了,但先生的稿费收入,却抵不过在文化方面的消耗。如《语丝》的创刊,先生就曾经拿出一部分钱,成舍我要筹办什么书店了,先生拿出一部分钱,在金钱方面,使先生牺牲最多的,是北新书局的创设,因先生及其友人,感觉到完全用北大新潮社名义,印行书籍与杂志,很有不便的地方。于是原是新潮社事务负责人李小峰及章川岛,便劝诱鲁迅先生等人,另行设立北新书局,先生在帮助北新的成立及发展,除经济之夕卜,精神牺牲亦是很大的。

后来,北新书局渐渐发展起来,生意也特别兴隆。先生在初创时,拿出去的钱,不特未收回一文,而北新与先生的稿费方法,亦特别得使人吃惊。民国十三四年在北平时,李小峰偶尔从旁人口中,如章衣萍、许钦文等处,知道先生有所需钱时,就随便拿几十元或一二百元送去。待后,先生因应林语堂之约,由北京而厦门,在厦门大学以与学校当局意见极左,又应朱家骅之约,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终于因学生被捕事,先生营救无效,愤而辞职走上海。到上海后,先生因无固定收人,乃与北新老板李小峰打交涉,结果决定除先生在北平之家,由北平北新书局,仍按月送五十元外,上海方面,由北新每月暂送二百元。但以先生在上海生活,二百元似不够用度,已故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孑民先生,当时正掌大学院,闻先生在上海谢绝一切教书生活,专心致力于文艺事业,深恐先生入不敷出,乃以大学院名义,聘先生为特约编辑,月致生活费三百元,先生乃能安心在上海从事文艺工作。但北新书局对先生之版费,仍未增加。曾忆民国十八年在上海时,先生曾言:北新书局欠他版费,巳有十八万余元,可惜此款,多为北新老板李小峰之兄,拿去嫖女人,讨姨太太去了。否则,倒可以作一小小资本家,作一点有益事业云云。真可惜,直至瞑目时,北新此批欠款,仍未能付给先生,不然,先生能以余款,易地疗养。或者还会对中国文坛上,多留些遗产罢?我想。

统观先生经济收入概况,以中国人生活情形来说。固然不能说,已贫困到无米下锅的地步,但却绝对不能算是富裕。因先生除北平一座房产,仅仅供自己居住,并不收租金外,一家四五口人生活,全靠先生工作收人来维持。而工作收人大半又为书店老板故意所拖欠,闹得先生在最后十多年生活,绝无一文余款去储蓄,一遇有特殊事件发生,就得向友人借贷,先生又是过于刻苦的人,衣裳多半是留日时代及民国初年所作的旧衣裳。缝而又补,补而又缝。认得先生在上海时,穿的一条灰绿色卡其西装裤,在北平时,已破烂。而十年后在上海的先生,还是缝补着再穿。那条裤子的来源,却是民元前,先生在日本作学生时制作。因此,裤角之窄狭,可与衣袖比美了。可是先生对于旁人要求借贷,却从来很少拒绝。一般青年,因政治关系,要求帮助路费,要求救济生活,先生总是尽了力之所能及,尽量接济,可惜这些人名同余钱数目,因先生向来不记那批账,都无法提出了。但在上海办刊物的,创设小书店的,得到先生接济的,总还记得罢?而广东青年男女数人,一直住在先生家里,为先生所养育,这更是尽人周知的事情。

以此种种缘由,先生的生活,总是在勉强维持中。曾忆有一个时期,未名社诸友,晓得先生清苦时,曾决定将开明书店所欠未名社版费八千余元,一律拨奉给先生,先生虽未从开明书店拿到那整批款子,但由这些地方,亦可看出先生的生活情形了。

以上是鲁迅生活的一面。

现在再谈鲁迅的工作罢。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梦随蝶舞

    梦随蝶舞

    这是一本自传体的随笔。作者从15岁写起,回顾了走过的近20年的人生之路,她历经坎坷,遭遇重大疾病,却不屈不折,与命运作顽强的抗争。书中既有她优美凝炼的文字,又有时尚动感的剪纸。
热门推荐
  • 反穿越,总裁的天才妻

    反穿越,总裁的天才妻

    她是凤凰国的长公主,但是却跨越千年,来到了现代!爱都是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从一开始,根本就不懂爱情的一个千年的公主,却在现代展开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灰色教室

    灰色教室

    普通教室,惊现“死神”降临,是团结共生,还是背弃独存,谁将生还?幕后黑手又是谁?
  • 国宝级酒店

    国宝级酒店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等,是中东经济中心,音乐喷泉、奇迹花园、人工岛,用钱堆出来的城市。华纪,在心里估算:“用一座小山村,干掉迪拜,我只需要——七年!”
  • 妖孽守护神

    妖孽守护神

    眼神始终携带一缕忧伤的他,放弃杀手界封尊的无上荣誉,踏上了逝父所期望的知名大学,为了夙愿。初入那极为陌生字眼的校园,却得知儿时最为心惊胆战的女孩,竟然是校花“榜首”,长叹短吁之余又感慨不已。巧妙避开小魔女般的女孩后,又迎来史无前例的“死亡率”军训......是巧合还是阴谋?
  • 好家伙坏家伙的爱情

    好家伙坏家伙的爱情

    陆玄武外型剽悍,个性果断,是炙手可热的王牌制作人,在片场他就像强势的军官,气势磅礡,无人敢顶撞。但这个小女生以金主身分加入他的制作团队后,恶梦来了!她名叫“小点点”,但她在片场的干扰力可是非常大点!个性古怪,意见很多,惹得他这暴躁的热血男子彻底抓狂了!
  • 一品伎妃

    一品伎妃

    她顾倾城,当过了天下第一美人,睡过了天下第一额附,作尽了天下第一放荡,背负了天下第一骂名。真真是活够了!再活下去,她自己都无聊了。顾倾城轻摇慢步,侧身躺在拨步床上,手腕上一串黑玉念珠,有如佛眼,流光异彩。顾倾城一颗一颗拨弄着念珠,四十二颗,是菩萨修行的四十二阶位,十注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如果,重来一世,倾城与天下,你选哪一个?顾倾城抿唇一笑,妖艳绝色,她闭上眼,吐出四个字:倾城天下。顾倾城晕晕沉沉地再度睁开了眼,迷糊地想,她该是到地府了吧?女修罗貌美,时常迷惑众生,使难修行。所以,修罗道对她正好,不用受苦。再睁开眼,顾倾城笑了,还一世一品伎妃,许一生倾城天下。
  • 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在青春这条路上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和后悔,因为,青春很短,但也很美好,所以,一起加油吧,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 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

    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

    《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和法解释学和规范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对刑法和侵权法的关系问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犯罪与侵权之历史演变;侵害观念与法律救济与之协调;违法本质与行为类型化比较;归责立场与责任判断等。
  • 明末大丈夫

    明末大丈夫

    公元1638,明思宗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这一年左柱国朱燮元卒于官,卢象升抗清力战而亡,孙承宗率全家战死疆场,我大清的顺治出生,李自成还带着17个人在商洛山躲猫猫,张献忠又送钱乞降。也是在这一年,一次偶然的时光回流,把王怀素带回了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这个时代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全球殖民正在兴起,拉开东西方差距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中华这个有着两亿人口,占据着全世界40%GDP的世界中心,正在醒来!
  • 神洲天录

    神洲天录

    被诅咒了的天武神洲,传说中的仙神不见,没落的中原圣道,帝国的中原逐鹿,何时才能还我神洲太平?何时才能还我生民尊严?西蜀的一个苦苦挣扎于死亡边缘的孤儿,正一步步地在揭开神洲的诅咒之谜。中原定鼎,万世太平,光怪陆离的仙神传说终于再现,孤独的少年开始了另一个世界的艰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