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0200000018

第18章 近代资产阶级文化(1)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伴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和其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也经历了一个从发端到确立并逐步向世界扩展的过程。

17、18世纪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西方社会实现近代化转型时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段。经过尼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资本主义体制在这些国家确立起来,为西方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虽然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比还处于劣势,但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却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此相适应,17—18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新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文化发展无不深深打上了启蒙运动的烙印。

西方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这一时期各国先后发生的资产阶级启蒙文化运动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性。

在经过17、18世纪政治革命之后,西方进入全面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当时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一是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一是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给予资产阶级以空前的精神动力。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初步形成。伴随这一历史进程,西方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为20世纪现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也因此成为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永载人类史册的科学巨匠和思想界、文艺界大师,大都涌现于这一世纪。

工业化过程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当时科学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大量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被不断地、广泛而系统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使得物质产品产量急骤增加,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加之资产阶级革命范围的扩大,使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几乎风行欧美每个国家,故而19世纪也被称为“浪漫主义世纪”。然而,伴随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物质文明的丰富,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这无疑是对法国大革命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莫大讽刺。因此,如何克服这一矛盾和如何揭示这一矛盾,构成了19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艺术领域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等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与17、18世纪相比19世纪西方文化的发展更多地呈现多元化特点。

十五近代自然科学

近代科学发轫于16世纪,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确立,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17、18世纪在西欧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自然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迫切要求认识现实、认识自然,要求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的强大推动下,17、18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获得蓬勃发展,特别是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成就非常突出。

进入19世纪,科学研究已从搜集和积累材料为主的阶段,逐渐过渡到以整理和综合材料为主,形成假说,建立和完善理论体系的阶段。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里的许多规律性认识和重要原理都在这一时期展现出来,其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17、18世纪。各门经典科学目益走向成熟,达到几近完美的水平,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精密和可靠的自然科学体系。

近代数学的建立1637年,法国学者笛卡尔(1596—165年)发表了他用代数学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研究成果,创立了解析几何学。这一成果突破了过去数学的界限,生动说明了自然事物的形状和数量是相互联系的,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的结合,即形和数的结合。笛卡尔实际上是把变量引进了数学,这为物理学研究运动、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实现了数学的转折。随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和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年)各自创立了微积分学,完成了数学中的革命,从而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微积分符号,就是莱布尼茨发明的。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建立是17世纪数学最重要的成就,从此,数学由传统的常量计算进入一个新的以变数为主的领域,“高等数学”产生了。

18世纪时,数学家们通过多年研究,认识到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是从一组自身不导致逻辑矛盾的假设基础上演绎出的几何学体系,因此设想,如果有另外一组不会导致逻辑矛盾的假设,也可能演绎出另外一种几何学体系。1854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广泛的非欧几何学,提示了空间特性的可变性。黎氏几何学为后来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

物理学的巨大成就经典物理学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分子物理学等许多部门和分支。17、18世纪时,只有经典力学比较成熟,到19世纪,经典物理学的各分支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科学体系走向成熟。

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包括自然科学多个领域的内容,但最主要是力学方面的内容。在这部著作中,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人们把牛顿提出的这些力学理论称为牛顿力学体系,它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推动了光学研究的发展。

牛顿的物体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简单地说,惯性定律指除非受到外力的影响,每一物体始终维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加速度定律指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谓万有引力定律,则是指宇宙间物质的每一粒子都是和其他的每一粒子互相吸引,它们之间互相吸引的力量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牛顿让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映出彩虹一样的颜色,呈现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带;把一个三棱镜放在这个彩色光谱里,虹的色彩立刻还原为一道白光。这一发现为光谱学的创立开辟了道路。

科学的威力在于预见,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运用经典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一颗未知行星可能出现的位置,德国天文学家加勒根据这一推算结果立即组织观测,发现了海王星,证明了经典力学的正确性。

17世纪初,英国人吉尔伯特发现了天然磁石的性质,并把“电”这个词引入英语中。但是长时间里,人们一直把电和磁看作是两种不相关的现象。直到19世纪初,丹麦教授奥斯特观察到通电的导线附近发生的磁针转动现象,人们才认识到,电和磁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三十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证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后来,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电、磁和光的研究结合起来,创立了光的电磁波学说。1873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通论》一书,确立了电磁学理论的基本框架。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为制造发电机和进而制造电动机创造了可能,从而开辟了人类生活中的新时代——电气时代。电磁场理论是科学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理论已达到高峰,因此,麦克斯韦也被誉为“牛顿之后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极强穿透力的射线。由于当时不了解这种射线的本性,伦琴暂时称它为X射线。X射线可以穿透皮肉透视骨骼,在医疗上很快得到广泛使用。几年后,科学家居里夫妇在法国发现了钋和镭等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1867—1934年)首先在她的论文中使用“放射性”一词。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等人经过研究发现:放射性原子在自身放出射线和能量的同时,本身也衰变为另一种放射性原子,直到成为稳定的原子为止。同时,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电子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的“原子不可再分”观念。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

18世纪末到19世纪早期,人们相继发现了许多不同的物质形式相互转化的事例。这表明某些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德国医生迈尔(1814—1878年)从人的新陈代谢角度,认识到生物体内能量的输人和输出是平衡的。食物中所含化学能和机械能一样,可以转化为热能。迈尔是第一个发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紧接着,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尔(1818—1889年)率先用科学实验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1821—1894年)对能量守恒与转化的原理进行了系统而严密的阐述,并对这一定律作出了数学的表示。到六十年代,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已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这一定律表明:自然界的各种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以及20世纪发现的原子能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固定的等量关系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不能凭空被创造或消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不仅为提高机械效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还为物质运动不灭原理和运动形式统一性等哲学命题提供了科学论证。恩格斯也因此称其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首。

化学的发展17世纪下半期,英国科学家波义耳首先提出了化学元素的科学概念,主张以科学实验作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17、18世纪,由于“燃素说”盛行于科学界,人们长期未能揭示出燃烧现象的本质。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指出“燃素说”的错误,明确提出根本不存在燃素这样的物质,说明燃烧是燃烧的物质和空气中的氧进行化合的过程。燃烧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从此,化学研究步人正轨,并在19世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拉瓦锡还是通过化学反应提出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

1803年,法国科学家道尔顿发表了他的原子论,指出:化学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性质不变的原子组成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和性质上不同,原子量是各种元素的基本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原子学说解释了各种化学现象和化学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快成为当时化学研究的统一理论,从而开创了近代化学的新时代。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单质的分子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

自从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拉瓦锡认识氧以来,人们对于寻找元素越来越感兴趣。地球上到底有多少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吸引人们不断地思考。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之间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还制定了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中,他除了列出当时已知的所有元素之外,并预言了6个未知元素及其性质。不久这些科学预见就被实验所证实。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它说明自然界的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体。

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在炸药的研制方面。19世纪六七十年代,诺贝尔在炸药和与炸药有关的雷管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制造出了使用更加安全、爆炸力更强的炸药,获得了一系列专利。诺贝尔利用自己的专利在欧洲各地设立了许多炸药工厂,还投资油田,获得了巨额财富。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其遗嘱要求将遗产的绝大部分设立一个基金,用于奖励在科学和和平方面作出贡献的杰出入物。1900年,诺贝尔奖金首次颁奖。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文学及和平奖;1969年,又设立了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奖,它对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生物学的长足进步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以大量事实为依据,发表了血液循环学说,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18世纪三十年代,瑞典科学家林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动植物分类法,建立了“界→纲→目→属→种”的分类系统,并迅速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在英国科学家胡克1665年首次发现细胞后的100多年里,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没有多大进展。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文章指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植物发育过程就是新细胞形成的过程。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把施莱登的观点扩大到动物界,从而正式确立了完整的细胞学说。早在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各种微生物,并发表了最早的细菌图。这一发现开辟了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但到19世纪上半期,人们仍无法说明微生物是怎样产生的。1860年,法国生物化学家巴斯德以一系列精确的实验证明了营养物质不能自然产生微生物,生命只能由生命来繁殖的结论。这一发现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同类推荐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名人太谷文化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名人太谷文化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历史沿革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历史沿革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兰州历史文化各时期、各层面的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注意反映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服务。
  • 红色文丛-解读红色精神(上)

    红色文丛-解读红色精神(上)

    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种红色精神,讲述其的内涵、形成等,分别为:古田会议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改革创业精神、抗洪精神。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穿越众的奶爸

    穿越众的奶爸

    身负穿越众的管理系统,这是给这群人当爸又当妈.最重要的是这群人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直播狂魔____提莫队长(我只是想找个像炮娘一般的女子)网瘾少年____萧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本帝下局一定打的你们20投)西门庆:本官人任务繁重,要挖100个'墙角',现在得赶紧去夜店了.网红嫦娥,妖孽苏妲己,你们都给我把衣服穿上,小爷不吃你们这一套.
  • 穿越之怎么变弃妃

    穿越之怎么变弃妃

    “头怎么这么痛,这里是哪里啊”“她还真是命大,昨晚都闹成那样,今天竟然还醒了”“她昨天晚上闹成那样,王爷肯定很生气,今天她可惨了”……
  • 妖媚皇妃

    妖媚皇妃

    或许天意弄人她只是个单纯的睡个觉就进了澡堂。一段从澡堂开始的“美丽”的勾引历史,拉开帷幕。
  • 紫色天空

    紫色天空

    那年,她7岁,他9岁,她第一次遇见他;这年,她20岁,他22岁,她第一次遇见他身边的他。他温柔如温玉,他冷傲如冰霜。他的爱恋,他的痴狂,她应该如何选择?爱怜与心痛的交织,延续着新的故事。谁才是谁的命中注定,谁又与谁执手未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校草的俏皮甜心

    恶魔校草的俏皮甜心

    两位千金大小姐在学院遇到了自己深爱的人,本可以天长地久。却遭人迫害,几次分手。他们可以与爱的人在一起吗。。。。
  • 丹下左膳·百万两之壶(上)

    丹下左膳·百万两之壶(上)

    被称作“伊贺狂徒”的源三郎前往妻恋坡司马道场为婿并接管道场。谁料想未见到道场主人之女之际已经聘礼猴壶遗失;于是,江户城内血雨腥风骤然而起,各派人马为争夺此壶不惜拔刀相向,机缘巧合之下引出了在桥下隐世避难的剑魔丹下左膳——几经易手的猴壶,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柳生一族又能否夺回此壶渡过难关?
  •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拂光终见你

    拂光终见你

    “那些细枝末节被拼凑成很长很长的故事,这一次,我想说说我们的故事,黑夜虽无尽,拂光终见你。”网游(QQ炫舞)*校园,成长向。这是一个“男神总是在打脸”的故事。
  • 伤染结

    伤染结

    可秀:原本以为杀了她,他就会爱我,可最后才发现他的心离我越来越远……可银:我们以前是最好的同伴,现在也是,但我的心似乎被你牵动了……染幽:我知道自己和他在一起很危险,但是,我还是不顾一切的跟着他,如果我死了,只想任性的对他说,你可不可以在下一世告诉我我认识你或……等我的下一世……墨浅竹:她是我从小唯一的知音,只要她幸福,我死而无憾,颜寒,我爱你……千溪:上天总对我们不公平,明明我们真心相爱,却还要拆散我们,如果是因为身份的话,呵,我宁可不要!云沐:她很美丽,像天使一样,可我终究得不到她的心,我只好将我的爱默默藏在心里。楚颜寒:竹儿,你……会不会因为我不是太子,未来不是皇帝,而离开我…………
  • 灿白之学长关系

    灿白之学长关系

    那年夏天,我辗转难眠。那年夏天,我只能站在墓碑前和你们呓语。那年夏天我们为了所谓爱情,不顾一切。对不起,朴灿烈,你以为,时间就真的那么容易倒退……爱情就这么容易挽回?未免……太梦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