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0900000030

第30章 学套路(5)

不要看不起小钱,有位大亨说过“小钱是大钱的祖宗”。温州人会赚钱,就在于他们“江河不拒涓流”,顽强的生存本能让他们千方百计节约成本,赚取一分一厘甚至是一毫的利润,微小的利润意识使得“温州制造”价廉物美,才有国内外市场惊人的占有率。不仅是赚小利,他们还把薄利变成一种经营策略,用小利换信誉,招揽广大顾客。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还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赚了别人看不起又赚不到的大钱。

(六)不做投机做实业

温州人赚钱务实而精明,务实就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做,精明就是能够分析某项生意能否赚钱。因此,温州人炒房不炒股。

为什么不炒股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敢于冒险的温州商人几乎都不炒股。其实,这正是温州商人聪明之处:他们敢闯,但决不乱闯。他们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不妄想一夜暴富。一旦看准某个商机,就会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赚钱。而不靠投机发财。据温州市城调队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温州参与炒股的居民仅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数的7.2%,远低于浙江省23%的平均水平。同时,在该调查中表明,温州人资产投资的流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做生意,其次是投资房产,炒股票被排在了第八位。

温州人的不爱炒股,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放日报》甚至还曾把“温州股票不热”当成新闻。一向以头脑灵活、精明能干著称的温州人,超前意识强、勤劳而不甘落后,事事都走在国人前头。可是,唯独对股市避而远之。这是为什么呢?

在温州人看来炒股好比赌博,这是很多股民的切身感受。而赌博是一种病态反应性疾病。在赌徒身上,几乎反映了人类的全部缺点。赌徒基本上是这么一些人:急躁易怒、过度紧张、患得患失、没有节制、意志不坚、拼命三郎、不听劝告、得意忘形……因此,做人实实在在,做生意脚踏实地的温州人决不会炒股。那么,温州人炒什么呢?炒房!开始于1999年的这一轮中国房价大涨中,温州人以其大胆、敏感,赚足了钱。而且这些炒房大军还是“业余”的投资者,其中还以中年主妇为主,她们自有资金不多,文化程度不高,就利用银行的贷款频频出击。她们东征上海、杭州;南下广州、深圳;西取重庆、成都……一路下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目前温州现有民间闲置资金上千亿元。本来可以投入股市,因为温州人极为务实,只想投资,不愿投机。即使那么有钱的温州,股市一直冷冷清清、静悄悄,这就是温州人特有的经商理念。更多的温州人喜爱做实业,或办厂经商,或投资开发。因此,有了闲置资金,转向购房置业,也就合情合理了。

买房如买菜

温州人对于炒房的热情,有人以“买房如买菜”来形容,这点与香港人类似,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下面这几个温州人炒房的场面,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了。

在上海:陆家嘴102套住宅仅两天就被温州人一抢而空,成交近亿元:

在杭州:西子湖畔每平方米逾万元的“黄金房产”的主人大多是温州人:

在重庆:温州人昼夜排队抢购时代广场,最多一人买下一个楼层1000多平方米的商铺;

在苏州:苏州大学学生公寓数十套房子不到半天时间就被温州炒家抢购一空;

在北京:2003年国庆期间推出的北京丽高王府别墅在温州房交会之前就被预订一空:

在成都:熊猫城一年时间在温州的销售额就高达2亿元;在昆明:一个姓朱的温州人独吞1000多个摊位;

在喀什:至少1000名温州人吃下喀什商贸城半壁江山;

在香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推出的钻石豪宅“海名轩”为维多利亚港地标,每平方米均价港币7.5万元,有些温州人悄悄地将11套收入囊中;

……

在过去的财富神话里面,一夜暴富后的人总是在10个手指上戴满金灿灿的金戒指。而今天,炒房的温州人身上挂着很多把钥匙。这些故事曾见诸多家媒体,唯一的差别是腰上所挂钥匙的多寡,有挂22把钥匙的、35把的、50把的、最惊人的是72把。

一个在上海炒房的温州人,身上就有着60把钥匙,他将房产全部租了出去,每天的唯一工作就是按照钥匙的顺序,挨家收租金。一天两户,轮一圈,一个月正好收完一遍租。这些钱来的实际,没有风险,比炒股来得实在,来得快。这个温州人其貌不扬,和颜悦色,虽然身家数百万,却很节俭,一般不会“打的”,每次都是挤公交车上门收钱。如果不知底细,的确容易被误认为是抄煤气表或催缴电费的。有钱不张扬,经商很务实,从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就能明白到温州人为什么不炒股而炒房了。

很多诚实的人都曾批评温州人,是温州人炒高了房价,甚至对温州人恨之入骨。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楼盘摆在那里,人人可以去买、去炒,为什么自己不去炒呢?有人说那是因为温州人有钱,但要知道,也有很多温州人是靠借贷来的钱炒房的,旅行时他们有时候还要因为5元钱盒饭的品质要跟带团的人理论。无论大钱小钱,他们都必须要花得值,花对地方。

为什么炒房

以前的周芳不过是“温州炒房团”里面的普通一员,她24岁开始炒房,跟随温州炒房团周游全国,到处出击,所到之处,房价一片“飘红”。从最初的个人炒房,到如今与人合伙开起房产代理公司、带“团”炒房,如今29岁的她身价早已超过百万。

1999年,周芳的主职是做保险,因为业绩好,手就里有了十几万元闲钱。她想,钱放在银行里,利息那么少,不如做一些投资。

然而选择什么样的投资呢?当时才24岁的周芳,既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从没认真动脑筋盘算过投资的行业。

懵懵懂懂中,她想起以前看书翻杂志,看到很多富翁都是做房地产起家的。于是,抱着“暴富”的憧憬,周芳去了第一个房展会。

当时温州还没有兴起炒房热,她发现房展会上,看的人多,买的人少;自住的人多,投资的人少。

那次周芳看中了一个名叫嘉景花园的项目,位于温州新城,地段很偏,但周芳不介意。她有自己的想法,温州老城区差不多都建好了,市区肯定要往新城发展;而且当时温州没有太多成片的小区,而这个小区的盘子较大,造型也很漂亮。有的是投资的热点。

左思右想,周芳把心一横:反正自己还没房子,买就买了,投资不行也可以自己住。那时她也不懂应该怎么挑,就很随意地选了一套房子。首付了30%,其余的选用了银行按揭。令周芳又惊又喜的是,不过四五个月的时间,房价很快从每平方米3380元涨到了4300元。

尝到甜头之后,周芳把赚钱的主要目标瞄准了房地产。哪里有房展会、推介会,她都会去,只要留下信息,房产代理公司就会主动打电话给她。

开始时她只在温州买来卖去,顺利做成三四套房后,她就把目标扩大,开始向外地发展。周芳做的第一个外地楼盘在江苏昆山。2001年,周芳的一个熟人去昆山做生意,回来后跟她说:“昆山的房子挺漂亮的,但房价很便宜,不到两千块钱。”周芳就带着另一个同事去了昆山。由于昆山离上海很近,生活环境很好,台资企业比较多;而当时上海房价已开始上涨。周芳敏锐的意识到,昆山的房价也会涨,而且空间很大。

当时有个楼盘的房价不过1800多元,每套100多平方米。那里的政策非常宽松,每套订金只收1000元。而且时间比较长,交订金后3个月左右才转“大订”。不仅那1000元钱是随时可以退的。而“大订”也只有1万元钱。于是,周芳就第一次带动了二三十人一起炒,有了点儿“炒房团”的雏形。他们一起包了一整幢楼。后来,每套房最少赚了2万元。

昆山算是初战告捷。到现在为止,周芳已做过十几个楼盘,北京、上海、青岛、海南、重庆、成都……基本上几个大城市都去过了。因为做得比较顺,带动了周围的一批亲友和同事,为此周芳就和别人成立了一个代理公司,开始牵头组织“炒房团”,去外面看楼、组织推介会和房展会等等,从单纯的投资者组成了一个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团队。进而形成了一种行业。

温州人喜欢炒房,善于炒房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温州人的商人本性:赚钱第一、精明过人、眼光长远……更愿意赚实实在在的钱!

炒房的原由

温州人炒作房地产的来历是这样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温州人几乎挨家挨户盖起了新楼房,当时盖新楼房主要是满足自己居住。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温州人已不满足一家一幢楼房的居住水平,又开始疯狂地建新房或购买设计优良的商品房,因此有的人家一户就拥有了几套房子。房子多了温州人就开始打房子的主意。

他们将过去的房子转手出去,或者一直闲置在那里。这样超常的购买力导致当地房价几年来一路攀升,至今仍居高不下。

温州人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成就了一批炒楼的行家里手。温州人炒热了本地房地产,又开始到外地炒。先是进军杭州,继而挺进上海,然后四面出击,向北跨越长江,转战青岛、济南、北京、哈尔滨、大连、沈阳;向西则溯长江而上,攻克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向南则是奔赴海滨城市厦门、海口、三亚……

温州人赚钱务实而精明,务实就是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去做的。因为他们不能把握股票的涨跌,所以他们就不会去炒股。

精明则表现在他们能够通过仔细地分析来判断某项生意是否能赚钱,对于炒房正是这样的。温州人结合全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发展行情,认为炒房有利可图。对于在全国各地频频出击的温州购房团,人们都知道他们“下单迅速,团体购买,出手很大,快进快出,富有冲击力”。

很多人一直都对房屋买卖中的“霸王”条款愤愤不平,而温州人买房只要看中了某处楼盘,拿在手中的购房合同看都不看,随手就签,偏偏就能赚大钱。雄厚的资金是坚强的后盾。

说到底,这还是温州人头脑精明,对商业机会有着天生的敏感性。秦皇岛一房产公司老总曾佩服地说:“温州人对市场的分析太细致了,从大处着眼小处,要在秦皇岛炒房就做了全面的分析。他们先分析秦皇岛的环境要素对房地产升值的影响,再分析中央取消“夏都”后,秦皇岛市投入100亿元资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扩张了房地产的升值空间;又将秦皇岛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的房价与对岸大连每平方米1万元的房价作比较;为了了解当地的生活水平,他们向餐馆服务员仔细询问每月的工资收入等。最后才认定秦皇岛的房价有上升的空间开始炒作。”

因此,温州炒房团不仅仅是单一的大小老板,还包括一般的工薪阶层,炒房项目也从炒住宅楼逐步转到炒商铺、写字楼。温州人炒楼带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赚钱。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客流量大、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他们在这些城市蹲点寻觅楼盘,每天上午待在房间里睡觉,下午去看楼盘,晚上去收楼盘。这些炒家们每天见面问候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那里有楼盘吗?多少钱?”炒房实际,炒股虚幻;炒房即使下跌,也可以出租,出售保本;炒股只会被套牢。因此温州人赚塌实的钱,而不赚赌博的钱。

(七)有模仿才有创新

创业靠善于模仿而迅速成功,成功之后再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这就是温州人致富的捷径。

创业在模仿中起步

创新是可贵的,但却是异常困难的;一味追求创新只会延误时机也许会残败。因此温州人学会了模仿,从模仿中开始起来。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温州人创业就是以模仿、抄袭、复制人家的产品开始起步的。当时,很多温州人在外面经营的时候,观察市场、寻找新的产品。一旦市场上有新产品,他们很快就开始模仿制造。而那个时候,知识产权的概念并没有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也给模仿创造了条件将人家的好东西拿过来,模仿着做。这是绝大多数温州人不得不经历的一个阶段。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资源的背景下,精明又胆大的温州人,最初正是靠了“模仿”,才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曾经是温州“四大经济支柱”的纽扣、皮鞋、服装和打火机产业,无不从模仿开始。

纽扣只要从外地或国外买来的衣服上拆下几颗、仔细研究一番就能够生产出来;皮鞋仿意大利的,服装仿法国的,打火机仿日本的。温州有很多的同胞散居在世界各地,当他们回到了家乡,穿着和日用品就成了生意有心人的目标。到手以后,用一夜的时间就可将它解剖完毕,当这个同胞返回的前夕,他已经看见跟自己使用的东西一样逼真、一样精美的仿制品摆在了橱窗上。这往往使他们惊叹不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然,在创业成功之后,他们就会创立自己的品牌。温州人看来“模仿”并不可耻,反而正是温州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精明之处,他们很好地践行了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

当巴黎或意大利时装周展示了最新时装,不久之后,温州市场上就会出现式样相似的时装,并销售到全国各地。原来他们是委托国外的朋友马上以高价购得新产品,坐飞机带回温州,连夜研究,然后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加以改进。没几天,崭新的样式便可投放市场。这样缩短了研究设计的时间。为了使模仿更快更时效,温州人干脆把工厂搬到了大城市的郊区。香港和南方城市一有新式样出来,他们马上通过传真或用飞机带去样品,几天以后,与世界同步的时装就生产出来了。与长途贩运相比,他们既节省了运费也节省了时间。现在,在北京的西单、前门、阜成门等一些大服装商场,无论哪一楼层,随便一打听,都可以见到精明的温州人。他们就是信息传递员。

20世纪90年代,温州眼镜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并以式样新颖、质优价廉吸引了外商。据统计,1997年温州眼镜业产值突破10亿元,1999年上升为15亿元,占全球销量的1/3,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洋眼镜公司老板叶子健就是通过模仿而成为“眼镜大王”的。1982年,高中毕业的叶子健还在温州蜜饯厂当工人,当时有许多走私的“金丝”眼镜流人市场。叶子健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金丝眼镜,然后将镜架拆卸,凭着自己对金工的了解,分头到其他配件厂加工,再自己塑型装配,终于生产出第一批“金丝”镜架。时间短速度快就是他们模仿成功的关键。

温州大隆机器有限公司采用的则是与外商、台商合作,引进模仿意大利鞋机生产厂商的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他们把这称为“与巨人同行”。1994年他们与台湾鞋机生产商益鸿公司合作,为其生产配件,两年后大隆将自己研制生产的鞋机推向市场;其后大隆又瞄准了意大利技术。他们选择了意大利的沙巴和BC作为合作伙伴,由意方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鞋机图纸,而大隆负责鞋机的生产和销售,很快跻身于世界一流的鞋机生产厂商行列。

模仿就要学到家

同类推荐
  • 乔布斯的秘密日记

    乔布斯的秘密日记

    美国《福布斯》杂志资深编辑丹尼尔·莱恩,假冒苹果计算机总裁史蒂夫·乔布斯,透过多年来对高科技业的深刻了解,以及风趣幽默的文笔,把近年来高科技业的酸甜苦辣,都融入了这本书中。在这本书中,莱恩以犀利讽刺的文笔以及惟妙惟肖的模仿,巧妙地揭露出美国科技产业中许多真实的故事与新闻事件,不仅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还骗过了很多人!讽刺的文笔吸引了一群忠实读者,包括乔布斯本人和比尔·盖兹,都爱偷偷读他的文章。
  • 管理心智

    管理心智

    本书分为上下卷共四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滥觞和形成;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完善;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成熟。
  • 联想风云三十年

    联想风云三十年

    “以柳传志为师,以联想为镜”是众多中国企业一直追求的梦想与目标。《联想风云三十年》通过透视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式企业三十年兴衰历史,给大家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本书并总结了联想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最能让我们领悟企业经营得失的教科书。
  • 公关经理教程

    公关经理教程

    “管理说”这类定义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性。比如,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并对之作出反应;它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使管理者与社会变动保持同步;它把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主要的工具。”
  • 新金融宣言

    新金融宣言

    《新金融宣言》一书作者,运用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开创了金融科学的先河。书中作者用事实说话,印证了金融规律的存在和作用,全面解析了“金融树乃金融规律的集大成者”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作者警示世人:未来金融危机将继续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直至人类作为整体基本掌握金融的客观规律;如果人类不能遵循地球法则,可能面临比金融海啸更大的危机。作者已将所有金融规律归纳、总结、系统化、定律化,以便世人学习掌握。所有金融都可以变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金融规律的发现、推广、普及将有助于改变整个金融世界。
热门推荐
  • 万历首辅

    万历首辅

    一个重回大明的故事。重建大明河山,抵御外敌于国门之外。
  • 特殊公寓

    特殊公寓

    五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小时候天真过,长大后做过错事,毕业后在家当宅女。但是五月记得自己没有抱怨过就就是家人啊,为什么老头给她的机会不是重生,而是穿越......
  • 恐怖电梯

    恐怖电梯

    《电梯/诡梯》一书来自本人原创的第一部惊悚短篇小说,它以一部电梯为主导,一名名为“何西”的白领死亡为线索展开一系列恐怖、诡异的事件,在此,内容里会掺杂很多暴力、血腥、惊悚的场景,每层楼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角色,将为读者上演一部与众不同的恐怖小说。
  • 玉贵红楼

    玉贵红楼

    相貌平庸徒有才学的失意男子穿为红楼男主贾宝玉,欣喜若狂的他如何风生水起玩转红楼?林妹妹~哥来了~
  • 风起搁浅鱼

    风起搁浅鱼

    我爱柳毅,不仅仅是三个月的事情,更早更早的时候,我想我就喜欢上他了。这样一段喜欢发酵了十六年,酝酿成一场浓烈却短只三个月的爱情,于是是那么的深入骨髓刻骨铭心。我是游搁浅滩的一尾鱼,竭尽全力地呼吸倾尽全力地活下去,都只是为了拿余下的生命想你。我想你,柳毅。我想着茫茫人海我们相遇,然后真的相遇,也真的相遇。【第一人称短篇青春耽美虐文,HE】【主角:江虞&柳毅】【配角:莫诗琪
  • 监狱长

    监狱长

    山,山外还是山。一个大学生,满腔热忱来这里当警察,却成了“放牛娃”。是继续当警察放牛,还是离开这座大山呢?一个从省城下派的监狱长,想把监狱搬到山那边,第一个要面对的是200多名人的家族势力。一个女警,与刑释人员私奔,她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一个罪犯,前后坐牢30年,他能蜕变吗?一个贪官,居然在监狱里住单间,究竟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在监狱与社会观念的融合与异化的过程中,囚犯之间矛盾、民警与囚犯的矛盾、民警之间的矛盾、监狱与地方的矛盾、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夹杂着利益冲突,矛盾愈加复杂化。本书原生态地反映监狱这个特殊群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的迷茫、彷徨与探索。
  • 远夫不如近邻

    远夫不如近邻

    新婚之夜,丈夫却和自己名义上的姑姑一起霸占了原本属于秦汐的婚床,她笑看着那对狗男女,将蜜月套房让了出来。殊不知她自己早已被人下套,一头扎进了旁边陌生男人的房间。一夜缠绵,男人只遗漏下了一粒琥珀袖扣,翌日所有人齐聚一堂,琥珀袖扣的主人竟是她应该要叫姑丈的裴锦川!几番纠缠,他居然成了她的邻居——裴锦川用尽手段,步步紧逼,“既然勾搭了,睡了。那不如继续勾搭,继续睡,如何?”秦汐被他抵在墙角,退无可退,“你这是在偷.....情!”他修长白皙的手指缓缓摩挲过她的菱唇,凉薄的嘴唇吐出一句,“偷情.....也是情!而且......我看你也蛮会偷的!”秦汐:“......救命!”
  • 热血至尊

    热血至尊

    屠龙配英雄,逍遥悟大道,噬魂压众魔,三宝隐匿天地间,得其一可定天下,三兵聚齐,三界平定。乱世之中,群魔汹涌,上天有好生之德,英雄横空出世,济世苍生。修行路上,恩怨情仇难割舍,终抛弃世间杂念,历尽千险万难,成就无上正果,普渡众生。三宝齐聚义,六戒安天下,大道常安稳,世间真情在。与著名网游《热血传奇》朝相辉映,一部不为人知的神话传说恢弘上演......
  • 青苹果落了

    青苹果落了

    康小帅,丁晓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外婆家里认识,康小帅的父亲因为生意忙就把他送回了老家,有他的外公外婆照顾他,因为他是一个天才,学习是那么的优秀。他是那么低调,同学不知道他家里的情况。父母结婚的时候,父亲家里没钱,外公就不想让妈妈嫁给爸爸,所以外公的邻居就不是很清楚这孩子的情况。他在这里认识自己的初恋——丁晓红。他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情。他们对对方是那么的真实,可是老天不是那么的公平,他们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 情迷巴黎夜

    情迷巴黎夜

    傲娇美女留学生遇上霸道公子富二代,明明一朵白莲花却被三番五次地误会成“悦”人无数的按摩小姐?!你如果缺钱,那我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