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1100000051

第51章 绕树三匝康有为

康有为的终极理想,可能是帝王师。

但是这老师头脑一片混乱。变法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被他弟弟康广仁评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我们可以看看他如何忽悠光绪的:“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以皇上之圣,图自强,在一反掌间耳。”康有为:《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总之,康有为也有些大跃进的意思。当然,喜欢大跃进者,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人。变法前王照劝康有为先办教育培养人才再搞变法,康的回答是:局势严重,来不及了。而且他认为“变法三年可以自立”,“一反掌间,而欧美之新文明皆在我矣”。辛亥前严复劝孙中山先办教育,孙的回答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他也等不及,而且要“毕其功于一役”,不但搞资产阶级革命,还想捎带着连社会主义的命一块儿革了,扬言革命后建设十年可以与欧美“并驾齐驱”。

中国的悲剧也许就出在文人涉政上?文人容易上天入地,说好听是高度的浪漫主义精神,说不好听是巫婆神棍作法,自己都不知道要干啥。光绪遇到康有为这样一个半路杀出来的半吊子帝师,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反正这帝师看不到他的帝无有实权,看不到宫廷里的运作套路,缺少基本的政治常识,也跟孙中山似的,拿出了赌徒精神。结果人仰马翻,自己流窜了,光绪囚禁了,帝国搁浅了,战友没命了。

流窜海外时,除了口舌之能,宣传鼓动,康有为也曾想起兵勤王来着。1900年初,设总局,制订了“以全力取桂、袭湘、攻鄂而直捣京师”的战略计划。他以自已的门生为骨干,内以财源茂盛招诱会党入伙,外以勤王军威运动华侨捐款。两边来回吹,直吹得国内的会党以为华侨就不差钱,国外的华侨以为胜利就在眼前。会党狮子大开口,满心想着捞大钱,忠君爱国什么的,根本不在他们头脑意识之内。华侨以为光绪马上就能复出,强国富民为时不远了。搞得两边都很亢奋。说实话,中山先生的大炮精神,老佛爷不高兴下篇放下大菩萨塑渺小之目标康有为也不是没有。而且这种大炮作风,连他的高徒梁启超都看不惯了,给师傅写信批评曰:“今海外之人,皆以此大事望我辈,信我辈之必成,而岂知按其实际,曾无一毫把握,将来何以谢天下哉?弟子每思此,辄觉无地自容。”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页。还有信曰:“西报中屡传先生有电报入内地,云在外得金几何,拥兵几何云云,弟子在疑信之间。先生或故出此手段亦未可知。然弟子甚不以为然。常作大言,与行者何异(康、梁把孙中山称作行者),徒使人见轻耳。弟子以为权术不可不用,然不可多用也。非开心见诚,不能得豪杰必矣。”同上,第205页。有意思的是,虽然弟子批评师傅,但弟子也犯同样的毛病,跟同人交代说,捐款聚众两事,不妨往大里说。只不过同人们给他汇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他会自己先往打折里估算罢了:“今东风固欠,而百事之未备者,亦正多也。”同上,第239页。

与弟子比起来,康有为自己倒是没有这等不安与估量。圣人做事,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何况救皇上事小,他还想救天下苍生呢。

康有为最宏大的理想,是大同。不过宏大得他自己都害怕,一直秘而不宣,以致直到今天我们还弄不清他这思想的起始与渊源。当然,大略地说,其名称来自于《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内容除了《礼记》之大同精神,还有中国传统的均平观和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在他的大同社会里,国都不存在了,全世界在一个公政府统治下,没有贵贱,没有贫富,没有家庭,没有夫妇(男女同居一年就得换人),没有坏蛋,没有司狱,没有私产私企,没有污吏专制,没有外交,没有军备,没有危险,没有战争……总之,人类所能想到的好事,他都想到了,而人类所能做到的坏事,却不在他考虑范围。

毛泽东说:“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页。

事实上,这种寻找很具有历史的吊诡。严复寻找到了真正的真理,但是英伦求学归来,每有“局外人”之感,尤其对自己“仕途之不达”深感沮丧,甚至留下“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与伊藤博文都是留英的,伊成了日本名相,明治维新的元勋;严复则啥也不是,只能做些翻译工作,把西方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一古脑地翻译出来供奉给国人,好歹成为中国代近第一位启蒙大师。但是这位大师在义和团时代,则成了义和团名单上的特大汉奸,必欲杀之而后快。最后在大刀王五的掩护下跑到租界,才算保住了小命。启蒙大师成为启蒙对象眼里的特大汉奸,也只有中国这样神奇的土地才能出产此类荒诞故事,更恐怖的是,这并不是最后的故事。

民国时期,严复搞起了孔教会。不过,严复历来是坚持君主立宪的。他认为,一日民智未开则一日民主共和不可行。老实说,君主立宪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多民傻的老大难国家来讲,当然是历史的一种飞跃,跃上,站稳,就是巨大的成功。可惜晚清没弄成,袁世凯想弄,却被喜欢一夜跑进共和的激进国人认作不要脸从而彻底翻盘。严复给袁世凯做过宪法起草员,做过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称帝,对张勋复辟表示同情,对蔡元培支持学生运动表示不满。社会经验挺丰富。有人说,严复晚年消极了,保守了。要我说,搞孔教,可算是保守;支持君主立宪绝对不能算保守,他一百年前就搞,绝对算激进。再说了,即使消极保守,那也是被逼的。人多民傻,自己玩了一辈子都玩不转他们,不消极不保守行吗?我一直认为,激进从来就不是好东西。

孙中山本是走的英美之路,武昌起义后他在巴黎明确向外国记者宣布:“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孙中山:《在巴黎的谈话》,选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3页。但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把他的英美共和给轰走了,原先说的话也忘了,一头扑向了俄国那边。

洪秀全寻找到了上帝,弄出的却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拜上帝教。其族弟洪仁玕鼓捣出一个《资政新篇》,与洪秀全政府的实际运作风马牛不相及,就连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也是半吊子东西。理论上是均贫富等贵贱,实际上却是分贫富划贵贱;表面上是反封建主义,实质上比他要推翻的王朝还要封建。

历史没有给康有为机会,如果给他了,我担心他是不是洪氏第二。当然了,也可能是康氏第一。谁知道他能玩出什么呢?说不定共产共妻啦,比洪秀全跑得还要远。因为康有为也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所以他的救天下苍生,站在另一方面,可能就是祸害苍生了。在加拿大创立保皇会之时,梁启超并不希望公开明办,因为他怕清廷迫害会员在内地的亲属,康有为的答复是:“非如此,不大不固。”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8页。也许,清廷越迫害会员家属,康圣人越兴奋——你看看,我说慈禧太后不是东西,果真不是东西吧?至于同党内部,不听他话的,不愿意拿出大量家财供党和他个人使用的,他也会想些绝招甚至暗杀的手段去对付他们!

手段不正义,结果如何正义?

用惯了不正义的手段,上台后可能比前任还要不正义!

民国建立,针对康有为人头十万的通缉令自然失效,于是他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国内,定居上海,以大清忠臣身份开始了自己的保皇事业,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忠孔复辟,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忠于大清也就罢了,政治上的这种坚贞也值得我们尊敬,但是拜托不要忘记自己原本是干啥吃的,本是打着孔子的小旗出来忽悠维新的,可是忽悠来忽悠去,先把自己忽悠了,走火入魔,把小旗本身当作了目标,开始维旧了。帝制都被推翻了,他还倡议定孔教为国教并写入宪法呢,搞孔教也就罢了,大启蒙家严复也搞上了,信仰自由,只是入宪就有些过了。西方近代化标志之一,首先是政教分家。孔儒本就被中国政府“强奸”两千年了,搞得中国臣民都像阉人,再入了宪,中华民国只能称中华阉国了。最让人生气的是,他对共和以来免除跪拜大礼极表不满,说:免除跪拜大礼,不敬天,不敬教主,则中国人“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宋青蓝:《康有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页。

看康圣人的意思,中国人装孙子的时间还不够长,大家还得继续装下去。中国人的膝盖,天生就是用来下跪的,不跪,留着嘛用?做圣人做到这种程度,真是天生一个大贱人!

康有为的大同没法在全球实现,倒是在其家里先试验上了。相对于他的高徒梁启超的娶一而终,我们的康圣人则是人贱人爱,娶妻纳妾,忙得不亦悦乎:年轻时娶元配夫人张云珠;不惑时纳十八岁的广东姑娘梁阿觉;半百时在美国纳十七岁的华侨姑娘何旃理;知天命后先纳十八岁的日本姑娘鹤子,后纳廖定征;耳顺后纳西湖一船女阿翠,大名张光芳……

圣人“妾意”昂然!

晚年的康有为,在青岛购房居住,又迷上了风水占卜,要给自己和康家找风水宝地。最后选中的地方叫凤凰山,又叫象耳山、枣棘山。他将自己的墓地选在了“凤凰”头部“凤穴”的最佳位置。他切算,这象耳山因西边的山峰很像大象的耳朵而得名,自己是一粒“糠”,墓穴必须躲进天下无敌的大象耳朵里才能安宁。

同类推荐
  •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1910-1919)

    本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
  • 朕的腹黑小皇后

    朕的腹黑小皇后

    好不好看你们看了才知道。好看要票票哦。么么哒~(^з^)-☆多评论,转发。
  • 雷帝卡努特

    雷帝卡努特

    瑞典-挪威-丹麦-不列颠。古代日耳曼诸神的信徒掀起新的海盗狂潮,建立起令人生畏的北欧帝国。金碧辉煌的宫廷里,吟游诗人弹唱着将伟大君王的丰功伟绩颂扬昂然矗立在兄弟们结成的盾阵之上,所有勇士的首领,天神索尔的恩赐在哈弗斯峡湾承受神恩,在乌普萨拉大神殿加冕他是北欧大帝,雷帝,卡努特
  • 神话大泽乡

    神话大泽乡

    一个宁静的夜晚,夜空外飞来一颗陨石,一个铁匠受女娲托梦,用它铸造了两把锋利的宝剑……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杀神”白起攻败楚国,屈原投江而亡……苛捐杂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这是旭生首部历史神话处女作,宏观庞大战争场面描写,细致的武大动作叙述,集神话、历史、战争、军事、武侠、亲情、爱情于一体的历史神话小说。
  • 奉乾史

    奉乾史

    夫权者,博天地之局弈,持草芥之生死。为兵,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周生权心。为心,情或德之,故有道者不刃而平天下。为帝为皇,智泽众生意,武乱众生弃。若平心,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若平德,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生一世,幸遇恩人,上乘阴功,下积余善。世人都知欲承阴功,便要对世间心怀大善,扶困救穷,可又有几人做得。欲之所求,行之所动。功功德德,终究要自己抉择,春即所种,秋有所得。浮华褪去,待夕下回首,老来笑谈,这一辈子,老子没白活!
热门推荐
  • 聆风傲世

    聆风傲世

    当草根男主遇上废柴男主有毛区别?!但,一只废柴一样乐得逍遥且看他如何虐老爹,坑渣兄毁家族,灭宗门,闯暗域,破九天,逆天聚魂,笑傲九天!
  • 未世罪域

    未世罪域

    末世已过百年,异能盛行,掌握异能者。为贵族,末世历20年,人族帝国崩溃,人皇死,天下大乱,法律已丧失权威,人族数千年的文明一朝尽失,异族蠢蠢欲动,在内忧外患之纪,看立志匡扶法律的林锋如何凭一系统成就大业
  • 江山美人图

    江山美人图

    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试问天下英雄谁敌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何人能与我比肩?江山锦绣如诗,美人倾城如画,描绘出一部如诗如画的《江山美人图》。
  • 史上第一皇妃

    史上第一皇妃

    “凤倾颜,你竟敢打朕,很好。”宫殿中,皇帝嘴角掠过危险的笑……凤倾颜,现代杀手,异世重生,成为了一个小医女,一不小心打了皇帝,落得个被嫁太监的下场,但还要强制洞房是不是太欺负人了?姥姥的,老娘灭了你。
  • 毒宠邪王,冷妃狂

    毒宠邪王,冷妃狂

    她,侯府的闯祸精,举国厌弃的扫把星!却是师父的心头宝。他,战场上的阎罗,腹黑又迷人。却两次求婚被甩。娶她,不过是场戏。但不想该死的女人竟敢逃婚!然未出城门,喜堂变灵堂,嫡姐被迫代嫁。重生,她决定闯祸到底,誓要克他王府满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跌入尘埃

    跌入尘埃

    一生中起码应该遇上两个人:一个爱你的,一个你爱的。那哪儿够啊?起码还应该有一个人渣,一个老好人和一个出轨对象(当然,如果夹杂在前面两者中你就可以少伤很多心神)
  • 弈之痕

    弈之痕

    八千年前,众仙陨于东海羽山,道衍三灾,自此世间再难成仙;八千年后,天玉现于凡尘九州,灵脉崩裂,从此天下暗流涌动;侯府世子,玩世不恭,却在无意间经历诸多奇异之事...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黑白对弈之间,他的命运究竟去往何方?谁又是真正执子之人,拨弄这天下如棋局般模样?〈准备大改,暂停更新〉
  • 小草日记之圣殿

    小草日记之圣殿

    火焚灭世,一方霸主,夜幕遇甜心,阴谋阳谋谁在意?纵然世界会在下一秒毁灭,又如何?转角便拥你入怀,只是放开,不是弃之。相信你是我的唯一……是吗?不是不爱,只是不能。不管世界会不会消失。除非推开我,否则一切,不会阻止放开你的手。彼此温暖着,幸福只是如此简单。
  • 不败军神

    不败军神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工业革命……吴畏穿越到一个平行世界,历史已经改变,但是民族依然积弱,他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机会,让这个古老的民族重新成为世界霸主,威临两洋,剑指中东!
  • 无畏

    无畏

    本书是“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系列的第2本书,本辑的主题是变化中的不变:吴伯凡和梁冬继续用他们标志性的睿智与幽默,与读者一起去观察世事变化,发现其中奥妙,在变化的现象后找到不变的本质,以不变的心法应对变化的挑战。除了银行账户,人们还拥有无形的情感账户,为什么说情感账户经营得好人缘就好?情感账户的规则是什么?什么是相对贫困感?为什么说相对贫困感是影响人们幸福的关键因素?在“我是最棒的”年代,强调委曲求全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说委曲求全的人才有大格局,能干大事?现代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要学习七十二般武艺去应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