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1800000003

第3章 适者生存的城市,以及在其中求生存的人们

我因获邀参加香港每年举办的文学节,于是去了一趟香港。文学节的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但考虑到先前既定的行程,我只能停留四天三夜。

这是我第二次去香港,第一次是在两年前,和几个朋友同行。

这次我从机场搭乘机场快线前往市中心,窗外一片辽阔的海面,当远方的高楼映入眼帘时,感动油然而生,我不禁在心中暗呼:“哇,来到香港了。”回想起第一次造访香港时,也同样曾被这幻影般的景色所迷惑。

整体来说,香港的街景给人细长的感觉。所有建筑都朝天空发展,比其他城市都要来得人工。大约十年前,机场就位于这些细长型高楼的正中央。机师必须有相当高水平的技术,驾驶飞机穿过高楼之间降落。当时,我曾在香港转机前往越南,见识到飞机几乎紧贴着高楼飞行的技术。这种机场实属罕见,这种飞行经验也是前所未有。当时我对于那次几近鲁莽的降落,心中只感到万分恐惧。现在那座机场已不复存在,我反而庆幸自己曾经体验过。

抵达香港已过午时,由于当天没有任何行程,我把行李放到饭店之后,马上就出去转转。没走几分钟,两年前的记忆便慢慢涌上心头。我一边走一边与记忆中的印象对照,发现那栋建筑物不见了、这里盖了新大楼等等,抵达香港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自己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不,准确地说,并不是我融入其中,而是这个城市包容我、将我融入其中。香港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它总是毫无条件地包容旅人等外来者。

无论是香港岛的中环、铜锣湾,或九龙的旺角、尖沙咀,只要逛个一天,就能实际感受到香港这地方的特殊性。像是店铺多到不正常的地步,而且各种店铺鱼龙混杂、齐聚一堂。时髦的首饰店、开了五十年的杂货小摊、日本饼干店、挤满当地人的粥铺、摆着许多我不认识的水果的果汁吧、星巴克等等,完全毫无冲突地共处。虽然亚洲大部分的城市都有这种店铺过于泛滥的情况,但香港最特别的是,名牌店多到不可思议,而且还混杂于贩卖生活必需品的店铺当中。

香港岛有许多新商场,每个规模都大到令人咋舌,好似在举办一场名牌博览会,包括香奈儿、路易威登、芬迪、普拉达、缪缪、博柏利、吉尔·桑达。有趣的是,商场楼层分类毫无系统可言,此外也看得到万宝龙、巴卡莱特等非服饰品牌混杂于其中。在日本,百货公司会区分男装、女装、二十岁群体、三十至四十岁群体等不同类别的楼层。可是香港的商场不来这套,只管把各个名牌收集在一起,形成一碗大杂烩,十分有趣。每个商场都有人潮,不只观光客,也有当地人。不过只要跨出名牌博览会的商场一步,便可看到不同的光景,譬如张着帆布棚顶的小摊街。在玻璃帷幕的名牌商场大楼对面,可能是另一栋也不逊色的时髦大楼,但卖的却是便宜许多的服饰。奢侈品与便宜货、真货与赝品,毫无冲突地共处共存。

另外,在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传入的价值观或建筑样式,以及原本就存在于当地的大陆式街景或习惯,加上时下崭新的、如洪水般袭来的日本文化,还有当地居民开的美式风格商店,或是欧美的潮流品味等等,和谐地交错融合。在这个地狭人稠的城市里,各种商店挤在一起,不分优劣,不分美丑,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奇怪。理所当然地,这个城市也能轻易接纳旅人,因为旅人也是这城市的构成要素之一。

这次的短暂停留让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外国人住在这里。文学节的志愿者几乎都是欧美人士,他们在因缘际会下移居到这里。中环苏豪区的酒吧就是这些外国人的大本营,同样也是以欧美人居多。有一次我在酒吧外的吸烟区和一位大叔聊了一会儿,他是芬兰人,住在香港已经二十年。另外还认识了一位住了三年的英国人。印象中,被公司调派赴任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想来,在这里找到工作才留下来的。我想他们都是被这个城市所吸引吧。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外来者,而这个城市并不排斥外来者,它宽容地提供栖身之所。这些国外来的移居者尝到被吞噬的快感,同时也获得找到容身之处的安心感。我了解这种感觉,因为虽然这只是我第二次造访香港,却开始认真思考移居的可能性。过去,就算再怎么喜欢的地方, 都很难让我产生移居的念头。

香港岛有许多设计崭新独特的高楼,而搭乘天星渡轮抵达的九龙半岛,也不乏兴建中的高楼群,但氛围就是不太一样,透着一股浓厚的怀旧风情。伸出车道的店铺招牌比香港岛多,也更夸张。我没看过九龙半岛的九龙城,很后悔没在九龙城拆除前走访香港一趟,现在只能凭借照片想象。九龙城层层叠叠,宛如自体繁殖,展现出异样的姿态,好比香港的缩影。它接纳包容一切,使之并存,百花齐放,蕴含着不可言喻的能量。现在此处已经改建成公园,这个建在九龙城遗迹的公园,想必规划完善,令人感到有些惋惜,反而提不起劲去瞧瞧。

话说这次最让我感动的,居然是大楼的工地现场。两年前我没注意到,香港盖大楼不用钢管脚手架,而是用最原始的竹子。工人巧妙地搭好竹子脚手架,身手矫捷地攀上爬下。如果是盖平房或一两层的建筑,我还能理解,但是六十层的高楼大厦,甚至连大商场都是借助竹子脚手架盖起来的。据说香港最高的建筑物有八十八层楼高,当初那栋建筑也是借助竹子脚手架盖起来的,实在太神奇了。实际上,所有得抬头仰望的施工中的高楼,施工现场全部都被竹子围了起来。走在香港的街道上,只要稍加留心,就看得到这种景色,让我心中不禁小小感动,赞叹高楼大厦也是人盖出来的呀。这几十年来,香港的变化日新月异,但这竹子脚手架的传统应该永远都不会改变,一想到这里,就莫名地感到安心。

回国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想了解香港这个地方。某天,我读到一本书,书名是《同甘共苦:为什么在680万人口的香港,可以卖出800万个国际品牌电饭锅?》。如同副标题所述,这是一本分析国际品牌电饭锅为何如此畅销的书。除此之外,它也是香港这座城市的现代史、风俗史、民众性格研究报告和经济史,多方面地介绍了香港的特色。这本书解答了我最初的疑惑──香港为什么会是香港?──为什么街上有那么多招牌?为什么名牌店那么多?为什么外国人都留下来?为什么挤成那样还能持续发展?为什么能同时接受欧美、日本、中国文化,却不致迷失,同时保留了自己的本质?这本书完全解答了我的疑惑。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或是现在住在香港的朋友,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香港人喜欢钱,所有的价值判断都以钱为基准。”一位住在香港的美国女生说:“如果有一场莫奈的画展,它的宣传广告上不会写莫奈的哪幅杰作来港,而是强调可以看到价值几亿元的画作!”实在有点另类。不过看了这本书,就会了解香港人绝对不是单纯地金钱至上。对他们来说,变成有钱人并不代表成功;而是变成有钱人之后,如何回馈给社会才是真正的成功。实际上,许多大学的建筑物都会冠上捐款人的名字。连我参加的文学节,赞助厂商也不是出版社,而是金融公司等一般企业。

香港被称为city of survivors──它是一个杀出重围、适者生存的地方。即使不断地进化发展,它依旧保留着人情温暖,才能让每个人待下来。只有历经重重困难、渡过一关又一关的人才知道,所谓的生存之道并非排挤别人,唯有和他人携手、彼此互助,才是存活的不二法门。

同类推荐
  • 走近最初的自己

    走近最初的自己

    这是一本关于单车骑川藏的书,这也是一本渴望回归真实自我的书。书中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川藏线上的见闻,这些见闻并非流水账般平铺而来,它们好似一抹一抹的色彩,点亮着作者在川藏线上前行的艰辛和感悟。作者作为一个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单车骑川藏的举动,既是作者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也是这代人敢作敢为、完善自我的精神写照。书中作者起初试图通过骑行来卸去现实的压力与烦恼,抹去当下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与愁思,却在不断回忆与追寻的过程中,走近了本真与最初的自己。
  •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峰高林密,又盛产猕猴桃等野果,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本书向游人讲述美色的、美食的、神秘的、浪漫的、风情的现代张家界。
  • 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

    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

    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野外探险旅行必备手册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 在新疆

    在新疆

    《在新疆》是刘亮程的最新散文集,是其散文集大成之作,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的姐妹篇。作者十年漫游新疆,将视野从村庄生活扩展到城镇乃至新疆南北各地,用深情的文字将更广阔、更质朴、更柔情的生活挽留于这部新疆之书。全书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极具现实震撼力,被认为是新疆历史、现实与梦幻交融的结合体。
热门推荐
  • 萌女赖上死神:猎鬼记

    萌女赖上死神:猎鬼记

    某只失忆鬼,这辈子做得最错的事情,便是招惹了一只从头冷到脚的死神。当初抱着暖石头的傻二想法,却没想到真把这个又寒又硬的石头给暖热了!可素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夏夏?”某只死神在床上懒懒地喊着,正背着包袱的萝莉猛然回头,“在呐,我在给你煮饭……”脚跨到门口的时候……“夏夏?过来我跟你说个事。”“饭马上就好了昂!等等。”叮——此时门铃响起,快递员将两本黑册递到了萝莉。“您好小女士,只是龙先生给你的惊喜——地狱结婚证,你们的灵魂已经达成了婚契!生生世世都会在一起哦”去他鬼的!【奉上惊险刺激治愈系萌文一枚,咳咳,内有冷男鬼怪,谨慎入坑】
  • 穿越之玩转皇宫

    穿越之玩转皇宫

    “你戴上了,就是我的人了,不准逃。”“好一副佳人戏流蝶之图!”“我只是单纯的不想与你为敌罢了。”
  • 戏龙点情

    戏龙点情

    有人说在爱情中依然很理智的男人,可能没那么爱你。所以……当小四爷一点一点走进轩王慕瑾轩的心里的时候,他理智的爱情像一把锋利的刀刺伤自己,也刺伤了小四爷。可如果他不理智,那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在谋权夺位的血雨腥风中生存下来,延续他们的爱情,因为在皇权阴谋和国仇家恨中生存下来的爱情必定是理智而残酷的。雷鸣的战鼓,滚滚的烽烟……一触即发的战场上,满目泪水盈眶,即便模糊不清,也要深深的望着对方,无声的道一句:“我爱你!”然后闭目绝然的举起冰寒饮血的刀,声嘶力竭的咆哮:“杀!”他们的深情、他们的执着,此刻清醒的理智让他们为爱的心,痛如刀绞。……
  • 黑帝的专宠萌妻

    黑帝的专宠萌妻

    他是生活在万人簇拥之中的腹黑帝王,而她不过是一个不出名的新人演员,两个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的人偶然产生交集,会发生什么事情?
  • 废材小姐天才医妃

    废材小姐天才医妃

    她一介神医秦巫师(代号),佣兵界的第一人,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还死得特别可笑。一朝穿越成了秦家的白痴废材丑女,人见人讨厌,只是打个比方。毒解后白痴变聪明,废材变天才,丑女变美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夫人,要不你别出去了,拈花惹草的我怎么办?”“我可不是你夫人,别乱叫!”
  • 致儿家书

    致儿家书

    P.D.切斯特菲尔德编著的《致儿家书》教人如何珍惜光阴,积极上进,树立良好的美德;如何恰当地对待享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交友,受人欢迎,避免不应该犯的错误;如何读书,如何讲话,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等等。它是一本关于人生艺术的书,有理有据而不空谈,体现了一位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提问是孩子的专利,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问。宇宙的问题、动物的问题、自己身体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人人都会问的问题、天才才会问的问题、不能成为问题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却绝少有机会得到专业、准确又令他们满意的回答。为此,本书编者从10所英国小学数千名4~12岁的孩子提交的问题中,精选其中115个最奇妙有趣的问题,然后邀请世界各领域的顶级人物——他们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予以解答,最奇妙的问题,遇到最高明的解答,就是这本《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 钢琴架上的黑白键

    钢琴架上的黑白键

    《钢琴架上的黑白键》?楔子?从一个小镇来到一个城市,就像是忽然闯进了一座城堡,对于路痴的我,地图这种东西,在我这里根本发挥不了一丁点的作用。┒(?????)┎面对着陌生的街道,我也是投降了:“啊~安梦媛,你这个大笨蛋,现在迷路了吧等着流浪街头吧你。”??_?“家人~”奶茶店里忽然冲出的一个女孩子。顿时间,我感觉一根救命稻草在向我挥手:“这种认亲的感觉真好啊!”??ε(>?<)?з?女孩甜甜的笑了一下:“家人,你好啊!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伊涵,你是来见TFBOYS的吗?”我摇了摇头:“不完全是,我是要去他们公司应聘那个经纪人的。”?好啦!更多内容尽请期待,多多关注噢!
  • 乱世血凰:失忆公主很倾城

    乱世血凰:失忆公主很倾城

    “九儿,我便挑明了说吧。我可赋你情深,也会予你一世恩宠,为你戴上那凤冠霞帔,送你坐上那万千女子梦寐以求的位置,但我却不会为了你放弃了这锦绣山河。这样的恩宠,你要,还是不要?”“我叶桢虽只生作了一介女流,却也最是看不起为了美人而空负江山之人。父皇曾说,为帝者,最忌讳的,便是情之一字。我叶桢堪不透,所以这皇位,就算父皇曾经捧到我面前,我亦不曾取。但倘若有人为了江山而负了我,虽知晓那人做的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我却依旧会生了那怨怼之情。我便是这样,口口声声说着世俗女子的缺点,自己却又沦为了那一类人。这样的我,你要,还是不要?”
  • 求知文库-气象科学与观测

    求知文库-气象科学与观测

    我们居住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所包围,大气圈随地球一道转动,形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从星际空间去看地球,大气圈就像一层淡蓝色的薄幕紧裹着地球,透过这层薄幕,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面上的山脉、海洋等。如果把大气圈看作气体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海洋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