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2500000006

第6章 男孩是最难“控制”的(3)

一句话:棍棒下难出孝子,多出逆子。

以“骂”代“教”不可行

男孩的确不易管教,把男孩管教好是一门艺术。不要批评男孩的人格,而应批评他的行为。如果男孩做错了事,只需指出这样做是错的,并告诉他如何做是对的就可以了。要对男孩强调应该做什么,而非不该做什么,这样教育男孩才更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在教育男孩时,总喜欢边责备边辱骂。比如,“你真笨”,“跟猪似的”,“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如果男孩不懂事,成绩不好,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捡破烂去吧”,“到学校干什么去了,就吃饱了等放学啊?”男孩犯了错误,就会说:“你还不如死了,活着有什么劲!”

大多数父母对男孩比对女孩要求更严格,对待错误和缺点也十分严苛,发现错误也会及时地加以批评。在教育男孩的问题上,这种不袒护、不放任的负责态度并没有错,这可以说是父母对男孩爱的体现。但是这种批评式教育或许可以起到短时的效果,长期使用就不见得十分理想了。偶尔的批评可以促进男孩的进取心,让他们听话,变得乖巧些,但是如果一遇到孩子犯错就批评,对男孩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批评教育的方式并不符合男孩的心理发展特点。每一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即使是缺点很多、毛病一大堆的男孩,他们也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表扬和肯定的。当孩子得到大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开心和愉快的情绪。对于容易淘气和不听话的男孩,经常夸奖会让他们变得坚强、勇敢和自信,无论在精神、情绪上,还是在思想上,都会获得激励。这种积极的正能量逐步丰富和加深,男孩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也会随之增强,产生“我要做得更好”或者“我会继续努力”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男孩经常遭受大人或老师的批评、数落,心里郁郁寡欢,他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消沉,逐步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变得懦弱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那些成绩平平、表现得不突出或者“惹人烦”的男孩,如果平时就很少听到肯定、赞扬的话,听到的多是批评和数落,那么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觉得自己反正是一个坏孩子、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或者笨孩子,从而对批评和指责当做耳旁风,对任何管教都会觉得“无所谓”,这种教育态度是危险的。虽然说批评教育在中国家庭很普遍,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一次小小的批评也很可能成为他们幼小心灵上的“创伤”。不能肯定自己、觉得自己没用、不可救药等想法,其源头也大多来自不当的批评方式。男孩一旦被管教得精神“麻木”了,想改变和进步也会变得非常困难。而许多父母觉得男孩对他们说的话听不进去而头疼,是因为不知道过度地批评孩子会适得其反。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重新变得听话懂事,就先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每一个男孩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无论他是优秀还是平凡。古人说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就是这个道理。

长期在大人的责备、批评甚至辱骂下长大的男孩,在情感上也会显得比较生疏。比如不愿意亲近大人甚至疏远父母,学会撒谎,阳奉阴违,性格孤僻,沉默自卑,内心敏感,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等。父母一旦在男孩的心目中形成只有威严而没有威信的形象,那么他们对待父母也只会觉得可畏,而不会觉得可亲可敬。所以,父母教育男孩,要以理服人,以气势压服并不能赢得孩子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男孩一般比较淘气,经常会犯错误,做事莽撞、缺少经验、思维不够缜密等,这些问题都是难免的。孩子的判断力是有限的,他们往往搞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很多父母都会这样想,只要男孩犯了错,用训斥、打骂、恐吓是最有效的方法。做得不对要挨打,做得不好要挨骂,不做更要遭受数落。其实,这样并不能使男孩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事情,错在什么地方,反而增加对大人的反感和怨恨。调查显示,那些以“批评”为主的家庭里,孩子一般对父母的意见常常持否定态度。在孩子的眼里,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和“为什么总是遭到斥责”是自己最大的烦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应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用恰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于有男孩的家庭,男孩的错误和不听话绝不是能用激烈的暴风骤雨方式解决的。尤其是年轻父母应该明白,批评是伤害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大敌人,而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不要羞辱男孩。无论哪一年龄段的男孩,都不喜欢受到大人的训斥和羞辱,对男孩来说,训斥就是一种耻辱。因为男孩更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的朋友。即使有必要进行指责,也应该私下善意地告诉给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千万不要在别人或者在小伙伴面前揭孩子的短处和批评孩子。

父母要与孩子坦诚相待。在教育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尤其是当男孩的行为明显有错误甚至十分严重时,父母可能会因生气和感到受了伤害而大发雷霆,但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真诚地交谈,从而迅速帮助孩子走出误区。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坏小孩,那样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形成“破罐破摔”的不良心态。心理学认为,常常用非良性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很多男孩的心理障碍,都是起因于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另外,对男孩进行不适当的比较会使男孩逐渐远离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对男孩的一些小毛病、小缺点反复指责,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健康。

总之,父母粗暴打骂或体罚孩子,与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儿童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男孩比女孩的模仿能力强,长期的责骂和指责会使男孩产生顶撞、反抗等攻击行为,严重的可导致违法犯罪。

在教育男孩方面,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

以“打”代“教”不可取

如今把“打”作为教育手段的家长不在少数。越是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越经常用此方法“教育”男孩。结果不仅将男孩的学习热情“打”消了,也将男孩的探索精神“打”没了,给男孩身心两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创伤。

几位家长在交流教育男孩的“经验”。其中一个说:“对男孩别舍不得下手,狠不下心来可不行,不打不成器,该打就得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话没错。我每周至少得打儿子一顿。”另一个也接着说:“对,对,对!男孩皮实,打一顿没什么事,还能让他长记性。”又有人附和道:“在单位里当个领导,管几十人不简单,管自己的儿子能有多难?不听话,调皮捣蛋,随手抄起木棒、笤帚往身上抡一通,看他以后还敢不敢!”

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教育男孩,会给男孩带来极大的伤害。

一位身材高大、打扮入时的父亲抱着孩子在站台上等车。那是个2岁左右的小男孩,为了轻松些,父亲把男孩从怀里放了下来,让孩子蹲在站台上玩。不一会儿,小男孩看到地上有个烟头,十分好奇,于是捡起烟头,然后把包裹烟卷的纸撕开,想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时父亲低下头,他看到孩子正在费劲儿地撕烟卷,满手都沾满了烟灰末。他弯下身子,从小男孩手中迅速地拿走了烟头,接着狠狠地打了两下小男孩的小手,边打边生气地问:“还捡不捡了?”小男孩哭着说:“不捡了,不捡了。”

对幼小的孩子抡巴掌或打手心的行为是可怕的,更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各种没见过的东西感兴趣或者喜欢探究。如果用抡巴掌的方式阻止孩子的探索欲望,或者用打手心的办法惩罚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孩子以后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就会降低,变得胆小害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认为很多的东西孩子是不能碰的,地上的脏垃圾、碎纸片、硬币或者食物,更不能去捡,否则就要挨打。因为吸烟本身是坏习惯,小男孩更不该对烟头感兴趣,因此用打手心的方法让他记住,不要随便捡地上的东西。可是,这位父亲忽略了孩子都有好奇的天性,这是儿童幼小心灵对新事物本能的感知行为。孩子的好奇欲望还没有实现,就被父亲的打手心打了回去,而打手心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小男孩从此可能就会记住,没见过的东西不许捡,不能看见什么东西都感到好奇,探索未知是不对的,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孩子对自然中的事物渐渐失去热情和兴趣。

观察发现,男孩挨打后,心灵也同时受伤,会变得胆小畏缩,不敢去探求、去尝试。而且他们为了逃避挨打,往往会被迫违心地说谎,隐瞒过失。而这种办法一旦奏效,男孩便会一再使用,变成了谎话连篇的人。再者,经常被打的男孩会变得脾气急躁,心惊胆战,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都会产生不满情绪。比如,因为历史没考好而挨打,他会憎恨历史知识、历史教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男孩可能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总之,简单粗暴地打男孩是绝对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家有男孩的父母要谨记。

同类推荐
  • 轻轻松松坐月子

    轻轻松松坐月子

    《轻轻松松坐月子》作者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产褥期护理、饮食调养、产褥期起居、母乳喂养、产后健身养颜、产妇心理保健及产后疾病防治中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和指导。《轻轻松松坐月子》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适合产褥期女性及家人阅读。
  • 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本书是我们自生活中家长常说的不该说的话语中,汇总出了的最为常见、最为重要、最让人忽视的50句禁语,让父母早些了解掌握,以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给孩子带来感情上的伤害,留下不好的记忆。
  • 新编婴幼儿喂养一本通

    新编婴幼儿喂养一本通

    您想要宝宝成为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吗?您知道什么样的喂养才是科学的喂养吗?现代医学表明,大脑发育除了先天因素,即胎儿时期的营养非常重要以外,后天因素主要是在3岁以内这段时间也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宝宝今后的智力水平。因此,在此关键阶段给您的宝宝以科学、合理的喂养,对宝宝大脑细胞的发育及身体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丰富的物质供应和琳琅满目的食物面前,不少新手父母对如何给孩子补充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知之甚少。为帮助广大家长解除困扰,让他们了解和正确掌握有关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书。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只有父母会说也会听,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同样,父母的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阴影。既然父母的态度和语言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所以作为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充当爱神和智者。《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大全集(超值金版)》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两个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碰到的难题设置场景再现,并进行深度诠释。
  •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姊妹篇,是教育专家李跃儿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独家分享三十年教育经典案例,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
热门推荐
  • 黑暗权座

    黑暗权座

    什么?每学会一系,修炼速度就会慢上两倍,我学了,某人板着手指数了个拳头,我靠!十倍!十倍!地底不死族,那是好东西,它们脑袋里的能量可以转变成我魔能,提升等级就靠它们了。十倍!魔物,那也是好东西,脑中的内核可是我提升灵魂等级的好宝贝,多杀点好。什么?界域封印要打开了!喂喂……都别阻止,打开了好,让我进去与不死族大战一场。什么?这一切黑暗与阴谋,还有那惊天骗局,只是为了那权力的宝座……
  • 淡淡年华

    淡淡年华

    冰凉的石凳上站着一个较小的长发女孩,一张稚气未脱的小脸满是严肃,水灵灵的大眼睛直视着面前略带青涩的少年。“哎!!”女孩在心底轻轻的叹了口气,这都站到石凳上面了,咋还勉勉强强的对上视线呢??“哥哥啊,大家都说,我脑子缺弦。”“……”看着眼前为了和自己能够平视,而站在石凳上,明明还是个孩子,却非要表现的像个大人一样的女孩,少年清俊的脸略有些僵,饶是面对了这奇葩的女孩十几年,他还是会不自觉的在心底说一声白痴。不过……这世界上只有他可以骂她欺负她。“谁说的?”等死吧。“很多人啊……”“原因呢?”“因为他们觉得娃娃都十五岁了,还都没谈过恋爱,将来就要嫁给你,有些亏。”“……”好得很。
  • 虫族异世纪

    虫族异世纪

    即使拥有控制异星虫族的能力,林钟的世界仍然崩坏不止。逃离家园,来到一个新天地,却意外的发现,这里也并不是乐园。创造与征服,对抗与毁灭,在林钟的手下,虫族所开创的,新的世纪到来了
  • 带上写轮眼去异界

    带上写轮眼去异界

    一对基友双双毙命在那个世界的故事.....
  • 最仙游

    最仙游

    青雨村里,一个不知愁为何物的开朗少年简萧,误入山洞,获得了一块神奇玉佩,开始走向了那个波澜壮阔,光怪陆离的奇妙世界直到岁月沧桑,时光荏苒,当简萧携带满天星辰再度回到洞口时,却只留下一个苦涩的笑和一滴绝望的泪。寰宇永诀血染天,拔剑四顾空成仙。遥望凡尘应犹在,身坐神台心茫然。
  • 皇上,皇后娘娘又跑了

    皇上,皇后娘娘又跑了

    “上官寒澈,你爱的是她,不是我。”沐雨霏苦笑着,明知上官寒澈心里爱的人是别人,却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爱上了他。“霏儿,为何你总是不信我。”总是不相信我,会让你重现爱上我,哪怕是丢了皇位也罢,我只想和你厮守到老。旁人的眼里,他们是很幸福,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直活在另一个女人的阴影里。
  • 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自古以来,学无定法,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无穷,为孩子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父母赐予孩子的一笔巨大财富。
  • 穿越时空的你们

    穿越时空的你们

    悬疑灵异,以一个妖女的生活拉开序幕,妖女苏澈溪长相可爱,生边有邪恶闺蜜雨瞳,帅气男闺蜜顾辰以及暗恋她的林霄,十大守护人相继出现,大战一触即发......
  • 界王宝鉴

    界王宝鉴

    虎族是兽区妖修里面的大世家,却被人类修士石文邦杀了大长老。此后,石文邦开始潜心修炼,不想三百年过去了,虎族还是没有放弃对他的寻找。面对石文邦大大增强的修为,虎族能否实现复仇计划?
  • 三命指迷赋

    三命指迷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