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2200000007

第7章 顶级理财师的杀手锏:千万富翁更是一种人生态度(2)

假如在这段时间,你花天酒地,花钱像没有明天一样,自以为在银行有几十万存款便是很富有的话,那你年老后一定活得苦。因为你的几十万存款远远不够活到死。我碰到太多例子,都以为50万存款便很富有,孰不知一笔足够的退休金(见第九章)便需要70多万,还不包括你的医疗费。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是某一群社会人士的写照。

人生观的第三目标:家庭、孩子、朋友。

其实,人生的快乐除了事业之外,很多的部分是来自家庭、孩子及朋友。孩子的笑声、愉悦,是有感染力的。孩子的欢乐,有钱没钱都一样,不是你买礼物就会快乐,去公园放风筝已经是一大乐事。爱人幸福,家庭平安,也是快乐的源泉。

朋友多也是快乐的源泉,生活上点点滴滴的困难,说不定朋友都可以扶你一把,轻易过关。这些朋友关系,都不应疏忽。

人生观的第四目标:健席、运动、社会贡献

没有健康就没有快乐,这一点,有很多人是到了患病时才知道,但人生是无法再走一遍的。

每个人的人生,只能走一遍,应做的事情不要拖延。50岁以上的人,大都会认同以上的健康目标。但健康不是一朝能达到的,每周都应有适当的运动,是有长远意义的。

人生,只能走一遍,应做的事情不要拖延。

无法做出理性判断时,相信直觉

最会赚钱的人一定不是学历最高的人。李嘉诚14岁辍学,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32年后才重新拿到荣誉博士学位,马云的学历只是本科。学历只代表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不代表一个人真正的知识、判断力和行动力。

当很多投资机会刚出现的时候,通常会让人难以判断方向。当大家都很容易判断出方向时,一定已经很难赚到钱了。人生也好,投资也好,确实有很多时候让你无法作出理性判断,这时候不如就跟着感觉走吧。

关于“跟着感觉走”,我各有一个成功和失败的相关案例。

1994年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获取股票信息并不容易,人们要么去证券营业部看行情,要么次日在报纸上看昨天的收盘情况,要么就是听股评。当时大学生对炒股的兴趣远不如在寝室间推销方便面大,而我有个同学对股票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听炒股的父亲偶尔讲起,或者是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一些简单知识,有一天他在图书馆偶然看到篇证券报上的文章,说很多股票已经跌破净资产,股票价格表上满眼都是两三元的股票。此时他想到《政治经济学》课本上说过: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他隐约觉得可能是个机会。

放暑假回到家后,他发现他父亲的股票早已深度套牢,再去证券营业部看,发现里面工作人员比客户还多。于是他开始心动了,在父亲的鼓励下决定投资。他当时连压岁钱在内所有的积蓄只有400多元,且没有自己的股票账户,于是就把400多元钱交给父亲,借用父亲帐户交易。选了个从20元跌到3元多的股票,买了200股。买进后,他也没指望赚大钱,当时上证综指是300多点。

没想到几天之后,1994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三大救市政策,当天股票涨幅就达309/0以上。而8月1日起,连续8个交易日上证综指的涨幅分别是33.46%、一2.9%、20.89%、7.61%、21.37%、4.21%、一12.67%和19%。一个月后,上证综指突破1000点,他的股票涨了4倍多。这段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决定从会计学转行投身金融投资业,并通过努力如愿以偿。

如果说上面这段经历是由于相信直觉而获得的成功,那下面的这段经历就是因为否定直觉而犯的错误。2002年年底我从英国留学回来,到上海工作时,房价已开始上涨,徐家汇开始出现每平方米上万元的房子,以当时的眼光看,已是前所未有的高价。我2001年出国时,每平方米7000元的房价已经算是极其高了。

当时在英国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印象还很深刻,我把上海的很多情况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前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觉得从人的心态来讲,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买房;从舆论导向来讲,目前对房地产的关注有点过度;从资金流量来看,银行的资金大量进入楼市,和东南亚当年的情况相似。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房地产可能已经有泡沫了,于是当时决定不买房。

一个朋友却催我买房,原因很简单,以后没有福利分房了,所有比我们年轻的人以后都要买房子,一代又一代,除非父母手里已经有两套以上的房子,否则就得继续买。我隐隐约约觉得有道理,也觉得以后结婚总需要房子,但一直没下决心。2003年非典时期,我去浙江义乌看上市公司,顺便摸了一下义乌基金销售的潜力。没想到在那里,从工商联人士到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全都不愿买基金,因为大家都觉得买房子能赚钱,房价已经从两年前的2000多元/平方米,涨到4000多元/平方米。这加强了我关于房地产泡沫的判断。

此后一直到2006年,虽然我那朋友的建议一次次刺激着我的直觉,但我还是一直没有买房。只不过原因已经不是认为有泡沫,而是因为房价确实越来越高,很难下手了。直到2006年年底结婚,我才买房。从2002年到2006年,我的工资收入远远比不上房价的上涨。这个失败的案例源起于我对书本知识的迷信,我认为它的可信度远高于一个人的直觉。但殊不知世上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经历过中国式的房改,一个沉睡市场一旦启动所引起的需求和价格弹性是超越任何教科书的想象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的直觉,就是最可靠的判断依据——经验。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和思考,直觉就是最好的判断工具。

理财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据说从前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忍者,每次找人过招他都赢,因为没有对手,他很痛苦,于是去请教高人。高人说你穿上忍者服,月圆之夜在树林中等,你就会遇见对手。忍者照办,在月圆之夜来到树林中等待,待月亮从云中穿出时,果然见到了另一位黑衣人。忍者出拳快,黑衣人也出拳快,忍者跳开,黑衣人随行,忍者进攻时,黑衣人却步步退缩防守,几十招下来,忍者丝毫无法伤到对手,自己却累得精疲力竭。次日请教高人对手是谁,高人笑答,是你自己的影子。

投资有点像鲁迅先生笔下的“无物之阵”。你可以觉得所有人都是敌人,因为他们都可以赚走你的钱,也可以输给你钱。但同时你也可以觉得没有敌人,因为只要操作准确,没人能拦住你挣钱;操作失误,别人想救你都不行。投资上人人都有个敌人——就是自己。自己弱敌人就弱,自己强则敌人就强。

你的敌人为你设了两个壁垒:

第一个是让你总是自己操刀。

假设贾宝玉自己开车去机场接即将下飞机的林妹妹,在快到机场前他通常会为谁担心呢?答案一定是林妹妹而不是他自己,因为飞机还没有安全落地。但是他的担心是否理性呢?当然不是。他更应该为自己担心,因为汽车的事故率远远高于航空事故率。查一下数据可以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航空意外的人数总和,还不到中国一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后者是约10万人。那为什么贾宝玉会觉得自己更安全呢?那是因为汽车的方向盘是由他自己掌控的。也就是说,人们通常会对自己直接掌控的东西觉得更安全。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自己亲自操刀炒股、炒汇、炒房地产,一怕被人骗,二怕别人不如自己聪明。

炒股可能是世上最具迷惑性的事情。如果把炒股比做企业,那这可能是生产环节最复杂的企业。想成功炒股,你需要懂世界政治、宏观经济、行业逻辑,看得懂报表,看得懂图形,还要有时间研究,有足够长时间的经验,有信息来源,有专家圈交流,有闲散资金作“后备部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具备这些条件。但另一方面,充斥市场的“一招教炒股”的书,铺天盖地的投资家自传,让人产生一种幻觉——成功的投资离自己并不遥远,或许再前进一步,自己就是下一个“巴菲特”。

其实对多数人来说,理财最需要自己直接介入的环节是资产配置,能确定在什么大类品种上分配多少资产,就基本大局已定。资产配置没做好,天天只盯着该买什么股、什么外汇或者哪套房子,会让自己很累。所以普通人自己直接投资,聪明人判断谁有投资家的禀赋,然后把钱交给那个人管理。

第二个是让你永远过度自信。

我有个朋友曾私下问一位日本中央银行的前任高官关于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那位日本人很坦诚地说,除了市场本身的因素外,日本相对保守的文化是重要原因。日本政府在泡沫形成和破灭后的很多政策一直备受争议。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走强前,日本人并没有太多国际金融的经验,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产生了大量国际联动,也签署了大量国际金融方面的协议。日本国家和金融财政体系的核心决策层其实缺乏相关经验,但基于对传统权威的维护,很多高官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愿承认自己对很多问题的无知,更不好意思去询问学习,造成很多政策失误。

而索罗斯则是另外一种人,他被称为“伟大的交易员”。他觉得世界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市场总是在波动中。当市场出现与他预计不符的情况时,他不会对改变视若无睹,而是清查自己是否犯错。一旦发现,他会果断修正看法。比如当年索罗斯伏击香港股市时遭到了特区政府的坚决反击,当经过几周交锋后,他发现无法取得胜利,果断撤退。据他的助手回忆,1998年8月他们曾卖空亚洲股票,但到10月就发觉并改正了错误,反买入亚洲股票,尤其是韩国股票。截至当年12月,韩国股市成为全球收益最高的市场。索罗斯的名言是:犯错误没有什么好羞耻的,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有个段子这样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区别——本科生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硕士生觉得自己有的懂有的不懂,而博士生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人就是这样,越无知的人越觉得自己懂,越过度自信。我钦佩的几个真正的投资行家,几乎都有种承认自己不懂或判断失误的胸襟。而当我每次看到无数无辜的投资者痴迷地望着台上宣称自己对市场判断如神的“专家”时,总是忍不住回忆起100多年前,有义和团拳民自称“刀枪不入”,最后却倒在八国联军的枪弹之下的情形。

市场总是顽皮的,当你越坚定想买入时,赚钱的概率就越小,当你越坚定想离场时,赚钱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对多数人的投资来说,犯错概率和自信程度是成正比的。

每当我产生对某个投资品非常自信的心态时,常掐自己一下,并去问问对这种东西最在行的专家和最一窍不通的朋友。最在行的专家会给予我高度,而一窍不通的朋友会给予我最朴实的思维角度。

在使用直觉时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第二,不要相信自称什么都懂、包赚不赔的“专家”。

不要作过多的时机选择,因为影响短期市场的因素中,有很多根本无法预测,看的时间越长,判断的准确率会越高。身边的反向指标有很多,当多数人极度亢奋或极度悲观时,往往是市场的转折点,全世界都一样。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和你结婚过一辈子的。长期投资的前提是选对品种,投入适度。

最后别忘了,长期投资不是“永远不抛”。很多赚大钱的品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进行仔细观察和缜密思考。无论高手还是普通人,投资时总有很多诱惑,纪律会让你失去一些收益,但能避免很多风险。记住:永远不为蝇头小利去“投机”,永远不作自己不懂的投资。

有时候。灾难是最好的赚钱机会,但需要两个条件:清晰的思路和足够的后备子弹。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看清形势,有时需要听从自己的直觉。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理财最需要自己直接介入的环节是资产配置,其他方面不必过度介入。必要时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智慧。

停止抱怨,珍惜眷顾

《福布斯》杂志曾统计了人类漫漫几千年来最富有的75个人,包括伊丽莎白一世、李嘉诚、埃及法老、比尔·盖茨等,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有14个人(约占20%)居然出生于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年代,也就是183l~1840年间的美国,他们中包括洛克菲勒、卡耐基和J·P·摩根等。原因很简单,1860~1870年是美国经济变革最大的时代,华尔街繁荣,铁路兴建,制造业发展,如果此时正好处于年富力强的30多岁,自然能抓住最好的机遇。如果晚生10年,会错过机会;而如果早生10年,此时已步入40多岁,思维开始老化,斗志开始消减。

美国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曾研究过IT界的精英,发现IT行业的领军人物们的出生时间非常接近,都是在1953年到1955年问。

熟悉IT的资深人士知道,1975年是个人计算机发展的元年,上面这些人此时都只有20岁出头,此时正兴致勃勃没日没夜地写程序,装配,学习。所有比他们早出生5~10年的人,要不就是刚好遇上越南战争,要不就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不会花几百美元买台微机来研究,更不会闯入陌生的IT行业创业。

有人曾问我,如果让我在中国历史上选个年代,愿意生活在什么时候。我说什么年代也不去,就选现在。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平民第一次可以不依靠血统、背景或战功,而是通过和平手段,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获得财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新财富))杂志统计出的2009年的前十大富豪背景看,除一位是继承财富的“富二代”外,其余多是平民出身,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家的第一代富豪。

如果想赚钱,请停止抱怨,感谢上天的眷顾,将我们生在这个年代,去积极寻找机会吧。

百战归来靠读书,经验也可以学习

“读书无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一时,所幸的是,这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现象,现在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没人能否定了。因为创造财富的关键是能判断趋势,而判断趋势的关键是经验,学习就是获得他人经验的途径。

在英国,你会发现英国10年前和10年后几乎没有变化,但如果连续5年不去中国的一个城市,那很可能就已经不认识路了。正是因为中国高速的变化,特别要求我们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否则很容易被时代淘汰。中国产业和金融结合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未遇到的。所以,想在中国赚钱,就越来越需要学习。

同类推荐
  •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

    由普通员工到金牌员工角色的转换,必须具备三大法宝——感恩心、敬业度、执行力。学会感恩,懂得敬业,落实执行是提升职业精神的工作哲学,通向职场成功的行动指南。
  •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人生离不开故事,生活更少不了故事。不同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故事中的智慧让我们瞬间开悟,故事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生。本书是一部用故事鼓舞人心、奋发向上的著作。希望您轻松的阅读当中,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箴言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箴言

    本书中卡耐基以对女性生理、心理多年的深入研究,对女性如何获得幸福、走向成功提出了许多睿智的见解和精辟的分析。本书分为六章,从生活、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工作、心情、女性魅力等几个方面给女性朋友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价值的实现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价值的实现

    追索价值的真谛基本需要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法是学习成为独一无二的人成长价值的完善挣开环境的束缚创立洞察人生的平台警惕情境的羁绊。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女王难养

    重生之女王难养

    平庸的二十九岁,未婚夫携手妹妹出现。弟弟为她而死。雨夜将她赶出家门。车祸重生15岁。短短数月,手控A市黑帮。短短数年,牵制A市所有商业线。今生,她要护的人,谁敢碰一下便是自掘坟墓。今生,她要报的仇,谁敢阻挠,杀无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夫如狼

    前夫如狼

    面对丈夫出轨,她不哭不闹,微笑丢下一份离婚协议,果断离开!可是,坑爹的那个男人竟然死缠烂打求复合?以为她是心软好忽悠的傻瓜?哼!老娘才不吃回头草!恶质前夫,有多远滚多远吧!
  • 血色旋律

    血色旋律

    李君昊是一个平凡的高三学生,一次去英国的时候,遇到了一次意外,主人公变成了半吸血鬼,从此不平凡的人生开始了。YY?当然,那是必须的。种马?似乎也有一点。
  • TFBOYS之穿越时空之旅

    TFBOYS之穿越时空之旅

    “源小妞,待你长发及腰小爷我娶你回家可好?”某坏坏女看着眼前的尤物痞痞的说道。尤物轻轻一笑“那可要十里嫁妆啊,本王等你推倒我哦!”无奈啊!调戏尤物不成反被调戏女主与TFboys会发生怎样的感情呢!你若长发及腰,我必十里嫁妆!你若情影相随,我必生死相依!你若不离不弃,我必陪你俯视天下!她们的山盟海誓,是否经得起渣男贱女的考验,如何闯重重难关,如何携手走天下。
  • 不灭之薪

    不灭之薪

    他背负着灭族之仇,流离之恨。却发觉迷离身世,更是担起救世重责。为探究竟屡屡涉险,终将成就不死之王!他是一名天才魔卡师。他叫夏羽.绯红。
  • 异仙魂

    异仙魂

    血落,黄昏,那人窜出,看着他,就是笑。“喂!你看……你死了啊……”
  • 美男太凶猛:王爷表示很忧伤

    美男太凶猛:王爷表示很忧伤

    她是21世纪的女强人,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令语默兴奋的是,这里竟然是女尊国。王府中的美男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一次次的被某位王爷陷害,她一次次回击,风华绝代,锋芒毕露,美男们会如何表示呢?场景一:“王爷,今晚让染染来暖床,嗯?!”王夫抚媚一笑。语默直接将他扑倒。场景二:“王爷,你是不是不喜欢若暖了,怎么那么久都不来若暖的房里,呜…”侧王夫说完后就哭哭啼啼的,样子楚楚可怜。语默再次立即扑倒。某天,语默发现自己太沉迷男色了,便立即二话不说的拒绝美男们的邀请。谁知道,柔柔弱弱的美男们化身为虎,夜夜将她反扑。语默表示很忧伤,天天腰疼啊!
  • 泪水浸透的光环

    泪水浸透的光环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女主腹黑为爱,男主为爱创业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萱色如画倾天下

    萱色如画倾天下

    她,莫秋心,一个普通的现代女孩,骄傲沉默,悠然自得,淡定从容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某种声音的召唤,她来到异世。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湮没在时空辗转的风云中,一段缘一份情,跨越三生,一段纠葛三世的爱恨传奇,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之恋。从此一场痴缠千年的轮回之恋开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