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9200000002

第2章 二战前的帝国主义新危机(1)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寂静降临欧洲战场,犹如薄雾笼罩一切。早晨5点,德国人签署了停战协定,6小时后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被刺杀为导火索,历时4年又3个月。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波及亚洲、太平洋领域,先后有35个国家和地区参战,约占当时世界人口2/3的15亿人被卷入战争。双方动员军队达6503万余人,战争中损失3750万余人,其中阵亡853万余人;另外平民死亡1261.8万人。双方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达1863亿多美元,各交战国经济损失总计约2700亿美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损失都占首位。

德国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它的工业产量在1910年即已超过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它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870年的13.2%上升到1913年的15.7%;同期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9.7%上升到12.6%,仅次于英国,也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向帝国主义过渡,德国从19世纪80年代起疯狂进行对外扩张。1914年,德国殖民地面积达到290万平方公里,人口1230万人,但还不及英国殖民地面积的1/11和法国殖民地面积的1/3。它不惜诉诸战争,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霸权。

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凡尔赛和约》,其中1-26条为《国际联盟盟约》,标志着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1918年,交战双方经过3年多激战,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极大。战局互有胜负,相持不下。此时,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美国远征军尚在大量组建训练之中。德军统帅部力图抓住摆脱两线作战困境和大批增援美军尚未到达欧洲的时机,在西线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1918年夏季之前打败英法联军,夺取战争胜利。德军在西线共集结194个师,编成4个集团军群,总兵力约400万人,拥有火炮5000余门,飞机3000架,坦克近200辆。与之相对抗的西线协约国军队,有186个师,分属于法国和比利时的4个集团军群及英国远征军,总兵力500万人,火炮1.6万余门,飞机3800多架,坦克800辆。稍后美国远征军大批抵达欧洲,有14个师55万人参加夏季作战。自3月至9月双方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系列进攻和反攻战役。

德军从1918年3月21日至7月17日,先后发起5次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几次战役虽然给了英法联军以沉重打击,攻占大片土地,再度迫近巴黎,但德军并未实现各次战役的预期目标,在协约国军顽强抵抗下被迫停止进攻。其新占领地区形成3个巨大突出部,使战线拉长,给协约国军队实施反攻提供了条件。经过这5次进攻,德军折兵百万,兵源枯竭。1918年夏季每月需要补充16万兵员。实际只能拼凑到6万人。它再也无力发动新的攻势了。

另一方面,增援美军大批到达,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更加有利于协约国军的变化。从7月18日起,协约国军队转入反攻,接连发动3次战役。至9月15日,已消除3个突出部,将德军逐回其春季攻势出发地,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918年9月26日,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向德军发起总攻。德军全线溃退,败局已定。

与此同时,在巴尔干战场,协约国军队于9月15日向保加利亚军发动进攻。保加利亚在9月29日投降。在中近东战场,英军在10月1日占领大马士革,大败土耳其军,相继占领巴勒斯坦、叙利亚全境和美索不达米亚,迫使土耳其于10月30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在意大利战场,意军于10月24日向奥军发起进攻。几天后奥军全面崩溃。奥匈政府于27日向协约国求和。10月28日,奥匈境内各被压迫民族掀起民族革命浪潮。维也纳爆发总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奥皇退位。11月3日,已经瓦解的奥匈帝国投降,与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

德国的崩溃是必然结果。它缺乏人力,最后一次征兵把14岁的孩子和60多岁的老人都征去了。由于海上封锁,粮食和给养用完了。11月3日,德国开始了“十一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和自由派制造的国内动乱震憾了政府。11月9日,德皇也仓促逃往荷兰。

11月8日,天主教中间派首脑马塞厄斯·埃尔茨贝格尔率领其他的德国代表来到贡比涅的协约国司令部外的一个地点。他们会见了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他用两天时间考虑了投降要求:德国须交出重炮和飞机,5000辆卡车,5000辆火车头和1.5万节车厢;大型军舰和大多数潜水艇要停泊在各协约国港口,驻扎在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俄国的德国军队必须立即撤出;莱茵河西部领土上的军队必须撤走。

埃尔茨贝格尔和他的同胞们同意这些条件。停战协定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两个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同盟国集团的彻底失败,协约国集团付出极大代价而获胜。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所组成,同盟国集团全面溃败。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协约国集团为取得大战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有美国和日本掠获不少实际利益。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无论是从同盟国方面讲,还是从协约国方面讲,都意味着帝国主义的衰落,国际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2.签订凡尔塞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即在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与战败国签订和平条约,建立国际联盟,并策划武装干涉苏俄和匈牙利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约会议。

在整个和会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强权政治,主要由美、英、法、日、意五国控制和决定一切。实际上,主要是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利孟梭和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三人操纵。

参加巴黎和会的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但其名额和权利都是不平等的。德奥等战败国不允许出席和会。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

各个战胜国对和会各有打算,都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掠夺野心,而又抑制对手。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又曾遭受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的屈辱,它处心积虑设法削弱和肢解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并确立它自身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英国仍持传统的“大陆均势”策略,既要大大削弱德国的竞争能力,以利维护自身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又不愿德国被肢解或过分削弱,以利于抗衡法国,制约苏俄。

美国谋求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企图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为基石,左右和会议程和决定。它指望控制国际联盟,使之成为它的争霸工具;还要保存德国的一定实力,以抑制英法,对抗苏俄;并要削弱日本在远东的影响。

“十四点”原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1918年1月18日在国会演说中提出,并在以后的声明中予以阐述的“世界和平纲领”。这是威尔逊总统对解决战后问题提出的建议。

“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

(1)以公开方式缔结和平条约;

(2)公海绝对航行自由;

(3)拆除一切经济壁垒;

(4)缩减军备;

(5)公平调整一切殖民地所有权要求;

(6)从俄国领土撤军,允许俄国自愿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

(7)从比利时撤军,对其所应享有的主权不能给予任何限制;

(8)解放全部法国领土,把阿尔萨斯—洛林归还给法国;

(9)按民族的分布重新调整意大利的边界;

(10)充分给予奥匈帝国各民族发展自治的机会;

(11)撤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并给予塞尔维亚出海口;

(12)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仍享有主权,但属于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应享有发展自治的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向一切国家的船只开放;

(13)建立独立的波兰使其拥有安全自由的出海口;

(14)成立国际组织,以保证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凭借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主要竞争对手英法的地位,保证美国充当世界盟主的纲领。它不仅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也反映了它敌视苏维埃俄国,限制被压迫民族独立要求的立场。

日本和意大利也各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由此可见,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列强分配战争赃物的会议,是它们继续争夺世界霸权的会议,也是损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权益、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会议。整个会议的进程,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其实,早在德国战败前夕,于1918年10月4日向美国表示愿在“十四点”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及和平谈判。同年10月底,协约国就停战条款举行预备性会谈。英法意首脑都不愿承担“十四点”内的义务。最后,美国威胁说将抛弃它的盟友单独与同盟国缔结条约。在此之后,英法才有条件地同意和谈。

和会的会议分为最高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和全体会议三种。帝国主义五大国首脑及其外长组成“十人会议”,即最高会议,决定和会进程与重大问题。

为了便于列强首脑讨价还价,迅速作出决定,在1919年3月下旬成立由美、英、法、意首脑组成的“四巨头会议”,并在它之下设立五国外长组成的“五人会议”,以取代十人会议。至于全体会议,整个和会期间只开过7次,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和会一开始就为议程顺序展开激烈争吵。威尔逊主张首先讨论国际联盟问题,坚持国际联盟应与和约共同构成统一的整体,盟约是和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所有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英法主张盟约与和约分开,先讨论瓜分殖民地和领土问题。“十人会议”就此争论了4天,最后决定国联问题与其他问题同时进行讨论。

关于国联盟约及对德和约的讨论,几乎每一条款都引起激烈的争执,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利孟梭甚至先后威胁要退出和会。

无论是国联盟约,还是对德条件,几乎每一款都引起争执。对国联盟约的主要争执是:英国反对盟约中列入海上自由条款,以维护它的海洋优势和贸易地位;美国则力图在海上自由的名义下向世界海洋扩张。美国坚持将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领地交由国际联盟处理,实行委任统治制;英法等国反对委任统治原则,纷纷提出各自瓜分殖民地的方案。英国认为,各自战时所占领土应划归各自治领的版图。

由于威尔逊因国内反对派攻击他致力于建立国际联盟而背离门罗主义传统,为了不给反对派以口实,他力图在盟约中加上一段盟约与门罗主义不相抵触的说明,因此,他不得不对英法作出某些让步,国联盟约才达成妥协。

1919年4月14日,克利孟梭提出萨尔区由法国实行委任统治及英法驻军莱茵河左岸15年等建议,并表示同意将门罗主义写入盟约。与此同时,为了换取英国支持,美国向英国作出口头保证,放弃海上竞争。经过三方秘密交易而达成谅解。

1919年4月28日,《国联盟约》在巴黎和会全体会议上通过。国联的权力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会议及行政院;行政院由9国代表组成,美、英、法、意、日为常任理事国,另有4个非常任理事国。盟约确立殖民地委任统治制,将原属德国和土耳其的殖民地(领地)分别交由英、法、比、日等战胜国实行委任统治;其实,这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另一种形式。

威尔逊满以为美国将能操纵由他倡议建立的国际联盟,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国际联盟的实际控制权却被英法所掌握。尽管英法之间也有矛盾,但它们在维护原有霸权地位,攫取战争赃物,抑制美国控制国际事务等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国联的表决制度,全体会议是一国一票,程序问题可以多数决定,英国连同其自治领地和印度即拥有6票。在行政院,英法也容易形成多数,足以遏止美国操纵的图谋。

殖民地的再瓜分,主要利益落入英、法手中,美国一无所得。美国虽软硬兼施,费尽心机,但到头来,通过的国联盟约,对它来说,只是赢得一纸空文。由此引起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的广泛不满。

由于国联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美国参议院在1919年11月19日以53比38的多数拒绝批准和约。因而,国联的创议者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对德和约条款是战胜国列强在巴黎和会期间争吵最激烈的问题。

1919年3月25日,劳合·乔治就此向美法提交一份备忘录(因文件起草地而得名为《枫丹白露文件》),主张莱茵区仍归德国,实行非军事化;法国除收回阿尔萨斯—格林外,将获得萨尔煤矿开采权10年。同时,由英美向法国提供军事保证,以防止可能来自德国的侵略。波兰可获得但泽走郎。尽管法国国内对《枫丹白露文件》强烈不满,但慑于英美国的压力,在作了小的调整以后达成妥协。

凡尔赛对德和约共15部分,440条。其第一部分是国联盟约,第二部分以后是对德和约。主要内容是:

(1)重新确定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所有,萨尔区行政管理由国联负责,15年后举行全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莱茵河右岸50~60公里内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划分为3个占领区,分别在满5年、10年、15年后撤军。有3小块面积为384平方英里的地区归属比利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经过公民投票,其拥有1538平方英里的北部地区归属丹麦。在东部,将波兹南、西普鲁士大部和西里西亚一部分交给波兰;但泽(格但斯克)作为自由市,由国联管理,波兰有权控制但泽走廊。德国还放弃梅梅尔(克来彼达,属立陶宛),并将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捷克斯洛伐克。

(2)瓜分德国的全部殖民地。按委任统治制,德国的非洲属地由英、法、比利时和英国自治领南非统治。所属太平洋岛屿,赤道以北诸岛归日本统治,赤道以南由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统治。和约还规定,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摩洛哥、利比里亚等国的特权。

(3)最大限度解除德国武装,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兵员不得超过1.5万人,撤消总参谋部。规定德国拥有军舰的最多限额,禁止拥有潜艇及军用飞机。禁止生产和输入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

同类推荐
  • 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见你一面心乱了,本想着敬而远之,渐渐越陷越深。
  • 取经路上的那些事

    取经路上的那些事

    和妖精称兄道弟,跟菩萨吹牛扯皮,西天取经可以,工资待遇你要先说清楚了。降妖除魔也行,你能给我付多少钱辛苦费?别说我贪财,给徒弟发工资要用钱,吃KFC全家桶也要钱,给女朋友买礼物还要钱!看贪财唐僧颠覆传统的另类取经之旅……
  • 十年期许

    十年期许

    大学生晨晓宇和他的女朋友许下一个期许,结果,为了她,他不得不伤人,也就被迫被神秘组织带走训练,回家中途不小心被人暗算,穿越了!经历重重危险的他回到了现实,杀了陷害了他的人。。。。。
  • 明末谍影

    明末谍影

    宦海沉浮的一个普通公务员,穿越到明朝末年。在这里,等待他的有残忍血腥的战争,让人胆寒的暗杀,血脉喷张的艳遇,尔虞我诈的朝堂,财富权利的诱惑......他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去适应这个世界,怎样在这个世界里实现他的理想......坚毅果决,有些残忍嗜杀的他来了,来到这个乱世......(本书已与世纪文学网签约,2015年的更新将发布在世纪文学,期待大家的捧场,万谢!)
  • 大国民

    大国民

    这是一部恶搞风格的历史小说,你可以认为自己看到了任何东西。但无论你看到了什么,这只是一部恶搞的小说。
热门推荐
  • 东方剑帝

    东方剑帝

    一场旷世的大战,一个没落的古老世家,一部残缺的功法......
  • 我们可以很好

    我们可以很好

    “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的!”"你和他在一起,不会幸福的!"“幸福算什么?”“哦,我考虑好了,我要和金帆在一起。”从喻如初说出分手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只是没想到,他早已爱她入骨,她真的走了,他是真的后悔了。彻底后悔了。五年后。“我来替兰筱接机。”“哦,不用了,谢谢。”他狠狠的抱住她,就怕她会在消失。
  • 缘分转角遇到爱

    缘分转角遇到爱

    一个天真的小女生,随着年龄,对异性有了好感,先后爱上了几个人,但似乎,有的是真的喜欢、真的爱,有的不是。终于最后一个是自己最心爱的人,他关心自己,让自己感到幸福……………
  • 帝国之神棍威武

    帝国之神棍威武

    调整完毕,回归新作《国王陛下是棒槌》期待各位的品尝~(*^__^*)
  • 我心里的天空是蓝色的

    我心里的天空是蓝色的

    五年前:她聪明伶俐却是个十足的调皮捣蛋鬼,他帅气逼人迷倒万千女生唯独只对她情有独钟,她温柔典雅娇媚十足的脸蛋下竟然掩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他们是当年轰动A大的绯闻主角五年后:有一个女孩奔波于世界各地,成为了一名新新的钢琴家,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指尖上的精灵舞者,而她的名字叫夜心蓝他摇身一变,成为莫氏企业的执行总裁,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本最爱的音乐而选择了从商这条道路,他就是当年那个音乐学院萨克斯表演专业的院草莫子涵而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伶牙俐齿的她奔波于各大晚会与电台。但她可是当年夜莫恋宣告结束的始作俑者——安雅诺。唐七七,夜心蓝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在她只身一人回国后始终不离不弃地陪在她身边。莫子濡:莫子涵的亲生哥哥,生活长大于美国,是莫氏集团的第一继承人。安在希,安雅诺的哥哥,新锐导演,同样毕业于A大。与夜心蓝仅有一面之缘后便对她紧追不舍。一边是昔日旧情人,一边是才华横溢的新锐导演,她到底改怎样选择?彦少卿:和莫子涵从小便建立起深刻友谊的死党,不久从法国留学回来,暗中帮助了他不少。为什么莫子涵的情有独钟却将夜心蓝狠狠抛在了国内,只身一人前往美国,真的是因为安雅诺吗?为什么五年后回国的莫氏集团执行总裁不是莫子濡,却是他的弟弟莫子涵?为什么钢琴造诣甚是有些超过夜心蓝的安雅诺会突然选择主持这条道路,是因为她的哥哥吗?为什么多年不见的好友,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追随着自己,这是极度崇拜还是有搞蕾丝的倾向,唐七七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一切的为什么是人心的叵测,是善是恶,孰是孰非?还是,另有隐情。谜底慢慢揭晓……唉多~~请大家支持Panda的文文啦,本文是一部长篇悬疑黑色豪门言情小说,大家千万要看仔细咯,文中处处有埋伏~~~喜欢就收藏吧~~~最后:唯一官方读者群:220845909敲门砖是Panda小说里的任意一位主角名噢~!~
  • 霸道总裁的呆萌妹妹

    霸道总裁的呆萌妹妹

    简介妈妈要嫁人了,可是那个哥哥好像不太喜欢我呢,是因为我不小心打坏了他亲生母亲送他的花嘛?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还该怎么办呢?可是,我渐渐的发现,他也不是那么讨厌我了呢。因为他会在别人欺负我的时候保护我。甚至还吻了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面对他呢……
  • 半妖之名

    半妖之名

    半妖出世,灵宝相伴,璞玉却一分二,宿敌出现,他只为保卫自己的家,踏上强者之道,却面对无数杀伐,铁血中,成就强者之道!
  • 问道地冥

    问道地冥

    天为尊,地为始,万劫横生,地界绫云;在这强者如云的世界,且看如何争出个“尊”
  • 少女派的异世漂流

    少女派的异世漂流

    一个早早就被爹娘抛弃的弱小女子,一个结婚自己掏腰包买婚房的倒贴钱女人,一个还未结婚就被净身出户的苦逼人儿,一个被男友跟好友联手报复的悲催GIRL~!伤心欲绝,一朝魂穿,本想着苦尽甘来,大富大贵,却不曾想,被困大山,无人解救,挨打受气,辛苦劳作......哎,再没有更悲催的女主角了吧!
  • 王俊凯之一生沫爱

    王俊凯之一生沫爱

    内容介绍:写的是王俊凯和苏沫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波澜起伏!具体内容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