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1100000111

第111章 散文创作(二)(2)

20世纪30年代把散文政治化分野这一特征表现得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论语派”和“太白派”两派之间的论争。这一论争既有时代政治的原因,也与不同作家对小品散文的社会功能和文体要求的不同认识有关。早在第一个十年时期,在大革命失败后,“语丝派”内部就开始分化,一派以鲁迅为代表,另一派以周作人为代表,有着“鲁迅风”与“启明风”的不同,最后因成员思想分歧,于1930年3月10日,《语丝》出至第五卷第五十二期后停刊。1932年9月16日,原“语丝派”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林语堂于上海创办了《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闲适、抒写性灵的小品、掌故、丛谈等。并于1934年4月和1935年9月又先后创办了《人间世》《宇宙风》两刊。从而形成了“论语派”。“论语派”的主要成员还有周作人、邵洵美、章克标等,他们自称是“性灵派”与“语录体”,除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外,还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在当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随即还出现了《逸经》《谈风》《西风》《文饭小品》《天地人》等风格相近的一批杂志,幽默之风一时盛行于文坛。

幽默风的兴起绝不是偶然,而是20世纪30年代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化、急剧化在文学领域中的曲折反映。在白色恐怖下,那些具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既不满于社会现实,又不敢参加反抗暴政的实际斗争,便竭力寻找一种既可以发泄心中的积怨,又不会因此而遭受迫害的两全形式,“幽默”便在林语堂的倡导下应运而生。虽然林语堂认为他们提倡的小品主张“小能兴邦,亦不能亡国,只想办一好好的杂志而已,最多也只是提倡一种散文笔调而已”。但客观上却起着“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平滑”的消极作用,因而受到鲁迅和左翼作家的批评。鲁迅在《论语》创刊周年时应林语堂之邀写了《<论语>一年》一文进行规劝,后来又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指出:“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从中可见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两派作家之间对小品文的不同认识。

1934年9月,在左翼作家的支持下,陈望道于上海创办了《太白》半月刊,以小品文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1935年3月《芒种》半月刊创刊于上海,载文批评周作人、林语堂等人提倡“闲适小品”的言论。这两份左翼倾向的文学杂志,不满于“林派刊物”在当时那种阶级对抗紧迫的气氛气氛下,刻意提倡“超远”的立场,与现实拉开距离;不满于林语堂将幽默闲适作为散文的中心格调,彼此之间唱起了对台戏,并一度发生论争。“论语派”和“太白派”的论争进一步加深了20世纪30年代小品散文的政治化分野,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各自在散文艺术的探求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太白”派继承了“五四”以来小品文发展的优良传统,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而“论语”派在“幽默小品”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上都做出了认真的努力,在现代散文理论与表现手段的丰富方面有着独特的建树。其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是并存的,林语堂的“幽默小品”,自是代表了现代散文中的一脉。

20世纪30年代散文多样化的长足发展,使“五四”时期开创的现代散文最终走向了成熟。

现代散文在第二个十年走向了成熟,进入第三个十年后,战争的爆发直接影响了散文各种文体的发展势头。抗战初期,报告文学呈现出一派发达的局面,成了文坛的主角;在战争的相持阶段,杂文又因时而起,在揭露抵制社会弊端中发挥了它独特的功能,而抒情散文和艺术小品相对滞后,直到抗战中后期及抗战胜利后,才以较高的艺术水准,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风致。不同时段不同体式的散文各领风骚,形成了20世纪40年代散文发展的整体脉络,散文的社会化也得到空前的加强。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我们民族进入到了从血火走向新生的大转折时期,“五四”新文学思想启蒙的时代主题让位于民族“救亡”的历史使命。在爱国心的驱使下,许多作家纷纷投入到战斗的浪潮中去,报告文学这种最具战斗性和群众性的体裁,以其题材的重大性、新闻性、纪实性和文学性,成了战时作家们的首选文体,许多业余作者也纷纷加入到了报告文学写作的行列中来。《抗战文艺》《大众周刊》《读书生活》以及一些报纸的副刊都争相刊登报告文学作品,《战地生活丛刊》《战地报告丛刊》等报告文学丛书也大量出版。1939年,在上海“孤岛”坚持抗战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还征集出版了《上海一日》,叙述了“八·一三”战役后一年间其中任何一天人们的生活经历或社会见闻,和《中国的一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报告文学一时蔚然成风。

抗战初期最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者是丘东平。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最早突破一般的事件描写,转而刻画战场人物。在气氛的烘托中及直接感受的描述中,使外部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丝丝入扣,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这使得他的纪实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很难严格区分。代表作品有《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了这样的敌人》等,或反映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的抗日要求;或记载江阴战斗中的败绩及众多士兵的英勇牺牲;或控诉敌人的残暴和歌颂人民的反抗,都写得真切动人。骆宾基是善于写战地报道的另一位小说家,《救护车里的血》《我有右胳膊就行》等,都写伤兵奋不顾身,勇敢战斗的精神。他的《东战场别动队》写的则是上海郊区民众战斗生活的篇章,以篇幅之长而著称,写得也绘声绘色。

1941年后,一方面,由于“皖南事变”,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国统区已无法真实报道抗日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战争转入了相持阶段,抗战初期那种普遍的速胜心态冷静下来,作为传递战争信息和鼓动抗日的报告文学的写作相对减少,国统区报告文学的写作趋向沉寂。直到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才出现了几部引人注目的报告文学,郭沫若的《苏联纪行》《南京印象》,茅盾的《杂谈苏联》《苏联风闻录》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解放区的报告文学,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鼓励作家深入到斗争生活中去,因而从抗战初到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记人为主的报告文学是解放区报告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如杨朔的《毛泽东特写》,丁玲的《彭德怀速写》,周立波的《徐海东将军》,陈荒煤的《刘伯承将军会见记》《陈赓将军印象记》,黄既的《关向应同志在病中》,沙汀的《随军散记》等,写法上接近传记,有着比一般报告文学更强的文学性,以沙汀的《随军散记》成就最高。《随军散记》原名《我所见之H将军》,是作者1938年随贺龙去晋西、晋中,与他五个多月交往的真实记录。通过频繁的战斗生活,作者突出地勾画了贺龙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貌,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采用了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把一个天真、开朗、诙谐、豪迈和坚韧的贺龙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突破了一般英雄业绩的复述与堆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也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沙汀在用纪实性的散文笔法叙写真实人物,以及传记文学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贡献,有着探索的意义。解放区另一类以记事为主的报告文学,真实地报道了现代战争时期人民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是对风云激荡的大时代的记录。

报告文学是新文学中最新的部分,它在现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萌芽,在革命的洪流中,经“左联”的提倡而正式诞生,在战争的血火中,走向成熟。

这一时期的杂文也同样是迎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暴向前推进的。鲁迅杂文战斗传统的发扬是贯穿这一时期杂文创作的共同精神,并先后形成了围绕《鲁迅风》等刊物的“孤岛”杂文作家群和国统区围绕《野草》的“野草”杂文作家群。解放区的杂文创作相对稀少,而且多集中于延安整风远动以前的一段时间。

1939年1月11日,《鲁迅风》创刊于上海。从巴人所写的《发刊词》中可以看出该刊的办刊宗旨:

生在斗争的时代,是无法逃避斗争的。探取鲁迅先生使用武器的秘奥,使用我们可以使用的武器,袭击当前的大敌;说我们这刊物有些“用意”,那便是惟一的“用意”了。

正是在这种“用意”下,该刊刊登了大量有关抗战的杂文。除《鲁迅风》外,当时还有诸多刊物发表此类杂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译报》的副刊《大家谈》《文汇报》的副刊《世纪风》,以及《申报》的副刊《自由谈》等。1939年出版了《边鼓集》《横眉集》两种杂文合集。同时,“孤岛”杂文因在巴人和阿英之间曾经产生过的关于“鲁迅风”的论争而影响更大。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继承鲁迅精神。论争以双方联合署名发表《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的意见》告终。这一派杂文由于“孤岛”特殊的地域环境,有着现实批判性强,笔调真切痛快的共同特点。主要代表作家有巴人、唐弢、柯灵、阿英、周木斋、文载道等,其中以巴人的创作最为活跃。

巴人(1901—1972)的杂文创作始于1922年,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扪虱谈》《生活、思索与学习》《边风录》等杂文集,以及与人合集的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等,这是他杂文创作的全盛时期。巴人这一时期的杂文主要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及其鹰犬的愤懑和抗议,在对敌伪汉奸的挞伐中勾画种种社会脸谱。他的杂文体式多种多样,善于从某种论调或某一世态生发开来,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经历进行描述,融进鲜明的爱憎和独到的见解,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如《说笋之类》,由日本人诬蔑中国人嗜笋而引出童年掘笋的回忆,进而根据自己的经验一针见血地指出:“大抵我的掘笋方法,专看地上裂缝。因笋有成竹而为箭的使命,所以特别顽强,不论土地如何结实,甚至有巨石高压,它必欲挺身而出;故初则裂地为缝,终则奇缝怒长,即有巨石,亦必被掀到一旁。”此文从笋性说到民族性,以痛斥日本人诬蔑中国民族性始,以振奋中国民族性肯定抗日精神终,很能显示出他杂文的特色。建国后,巴人有《遵命集》《点滴集》《巴人杂文选》等杂文集问世,还有大量的作品尚未结集出版。他一生为杂文的命运笔耕不辍,《论人情》《况钟的笔》《上得下不得》《拿出货色来》《<鲁迅风>话旧》等篇章都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然而,他最终惨死于不论“人情”者血淋淋的“刀笔”之下,“文革”时,被遣回原籍,精神失常,抱恨而逝。

1940年8月20日,《野草》创刊于桂林,由夏衍、孟超、宋云彬等编辑。围绕《野草》,在国统区形成了一个杂文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聂绀弩、夏衍、秦似、孟超、宋云彬等。郭沫若、茅盾等都曾为《野草》撰文,秦牧、周而复等青年作者也在该刊初试锋芒。《野草》和重庆的《新华日报》副刊、《新蜀道》副刊《蜀道》、桂林的《救亡日报》副刊以及《抗战文艺》《文艺阵地》等刊物一道,形成了这一时期杂文创作的高潮。“野草”杂文作家群中,以聂绀弩的杂文成绩最为显著。

聂绀弩(1903—1986)的杂文写作始于抗战以前,曾产生过一些影响,但他以大量的杂文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却是在抗战以后。这一时期他结集的杂文集有《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以及选录增编的《二鸦杂文》等。聂绀弩的杂文有着宽广的历史和现实视野,观察犀利,剖析透辟。《怎样做母亲》是对妇女问题的探讨。在对旧伦理道德沉痛的控诉中显出其思想的力量。在对未来理想的向往中又倾泻出一种深沉的激情;《巨像》由祖国美丽的山河而联想到日军的进犯,由人民的坚韧而引发了作者的抗日激情。触景生情,以事显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由“旧我”向“新我”的变化。《我若为王》正话反说,既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也是对当时反动专制统治的影射,同时尖锐地揭示了这种统治的社会基础,对“奴才”们的鞭挞更是对提高民主意识的呼唤;《历史奥秘》援引岳飞、秦桧的故事,借古喻今,是抗日英雄的赞歌,也是对投降主义的警告;《韩康的药店》,用虚拟故事,抨击国民党封闭进步书店,窒息人民舆论的丑恶行径;《上山》用象征手法,通过对“丑云”的描写,发出了“一切丑的东西都不应该存在”的愤怒呼声,表明了作者分明的爱憎。聂绀弩的杂文在一定程度上深得鲁迅笔法,蕴怒于嘲,寓庄于谐,于平易中见深沉。他的杂文善于缘事而发,触景生感,夹叙夹议,内容不仅涉及对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的抨击,而且于旧伦理道德的批判中,力求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建国后,他还有《海外奇谈》《寸磔纸老虎》等杂文集问世。

解放区的杂文创作集中于延安整风运动以前的一段时间,除《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曾刊载过杂文外,中央青委一批青年作者办的《轻骑兵》墙报也刊登过一些很有影响的杂文。当时发表杂文的主要作家有谢觉哉、丁玲、艾青、萧军、罗烽、王实味等,影响较大的作品有《三八节有感》(丁玲)、《论同志之“爱”与“耐”》(萧军)、《了解作家与尊重作家》(艾青)、《打倒穷困》(林默涵)、《野百合花》(王实味)等等。这些作品在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猛烈抨击的同时,对革命内部的不正之风,如官僚主义、封建旧思想等予以批评,散发出特有的时代气息,有些批评虽不无偏颇,但能见出批评者的良苦用心和赤诚态度。他们以作家的责任心烛照传统陋习以及革命队伍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后来有些作家却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打击。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杂文的作者和数量反而减少了。

现代战争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这是当时最大的现实,源于生活的文学自然不可能完全游离于“救亡”的时代主题之外。反映民族共性的报告文学,具有战斗性特征的杂文等文体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时代要求,也反映出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更具个性化的小品散文这一时期的收获就没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丰盛,也没有出现成批的有自己艺术风格的新作者,但已经成名的作家所写的散文,却大都比前一时期更为圆熟。小品散文在社会化的趋向下有一定新的开拓,少数作家虽不直接干预抗战现实,却在远距离审视人生的追求中有了意外的收获,如梁实秋等人的散文,而他们文学价值的完全实现,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却是在和平年代到来以后。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追寻优秀的足迹

    追寻优秀的足迹

    本书中所介绍的学生是成电优秀学生群体的缩影,他们的所言、所行、所感都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学习、工作、生活、梦想、追求……它们理所当然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融化在我们的习惯里。我们天天与它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却从来没有把这些事物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不同以往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追寻优秀的足迹:2007-200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陈邦清班风采》的意义就在于,让广大学子共同感受优秀、学习优秀、成为优秀、传承优秀。
  • “现实表征”研究:从虚构性反思中国文学

    “现实表征”研究:从虚构性反思中国文学

    本论文主要以虚构理论为依据,进一步揭示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特点,并从虚构性角度对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接受,包括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某种程度的反思。
  • 为你开门

    为你开门

    鲁兴华的散文以《为你开门》为名结集出版。从兴华50余篇散文里可以看得出,她所写的都是她亲身经历的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她当时的情感与心境的真实倾诉与表达,是作者由物、景、人、事所引发的挥之不去的浓浓情思与人生追问。文章内容广泛,选材视野涉及风景静物、日常生活、地方风俗、往事回忆、情感述怀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等等。她的作品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是质朴的心灵之歌。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热门推荐
  • 戈洛瑞大陆

    戈洛瑞大陆

    数万年前当太阳王女统一了整个大陆后,极北之地涌现出无数妖鬼作乱大陆。百族在太阳王女的带领下经过激烈的战争终于把妖鬼封印在极北之地的无尽黒渊之中。数千年前妖鬼突破了封印再次降临大陆百族面临危机这是出现了一些强者以生命为代价再次封印妖鬼,以巨大的冰墙作为镇守。千年之后北方再次流露出黑暗的气息。小格林与老法师在戈洛瑞大陆的奇幻之旅。
  • 温情总裁的失心毒妻

    温情总裁的失心毒妻

    简介:如果可以是否会选择不爱你?如果可以是否会选择放开你的双手?如果可以是否会选择默默地祝福你?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了爱别无选择,哪怕是流泪,哭泣,沉沦,都无法放手!曾经为了他不惜和姐妹反目只为换他一笑,曾经为了他不惜以命相博只为替他争夺权利,曾经为了他不惜自残身体只为救他一命,曾经为了他不惜背负坏女人的称呼只愿帮他留个好名声。。。。。。曾经他信誓旦旦的说:“若如它日我能掌控刘氏集团的一切,那我将娶你做我的妻子,一生一世只爱你。”可是誓言终归只是说说而已,当他当上总裁的那一刻,他就是遥不可及的,原来就是一颗棋子,只是一颗棋子而已。大难不死必要血恨,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都不得好死!!!再遇温情总裁是会一身相许,还是会一笑置之!往事恍若梦一般悄然若逝,曾经被伤过的心能否再次被爱给抚平?幸福是否是一种奢望?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 玄九大陆

    玄九大陆

    在z市,一处比较破烂的小广楼里传来了阵阵的粗气....“阿.....阿...就快好了”...“呼~”....“这个新买的健身器真心不错回来给个好评吧”话音刚落.......
  • 江湖传之乖乖就擒

    江湖传之乖乖就擒

    公子如玉,陌上无双!狗屁!谁能跟她解释一下眼前的妖孽是什么鬼?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温文尔雅呢!尼玛,你逗我玩呢!某妖孽侧躺在床上,露出精致的锁骨,红袍夹着青丝,格外妖娆“娘子,快上床了~床要凉了~”你能再风骚一点吗?某妖孽“娘~子!”好吧!某妖孽撒娇了……某女伸出手默默的点了个赞……“这风骚的,给你九十九分,多一分都怕你骄傲!”………………“娘子,我能哭会儿吗?”少了一分,宝宝表示不开心!“……”总之,这是一个半入江湖便遭爱情拖下水的故事。鸿鹄之志,终是抵不过爱情的美好!娘子,我带你颠覆江湖可好?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99度甜蜜宠:恶魔校草太无赖

    99度甜蜜宠:恶魔校草太无赖

    叶家管家之女苏希被迫进入当地贵族学院景圣,本只想查叶凌轩频繁受伤一事,不料竟拖出个秘密黑道组织,而A市首富之子叶凌轩居然是黑道少主,连平日里腼腆害羞的室友似乎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身份。这边前男友和其现女友百般纠缠,那边叶母以母亲病情抵死威逼,连从小到大不欺负她就不好过的叶凌轩也开始柔情似水。当苏希适应突来的一切之后,事情却又发生了新的转折...
  •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猪脚自述版简介:我,大明庆丰四年二甲进士,实授伊犁布政使司碎叶县县令,然而,现在那是苏维埃联盟的领土,一个机甲师驻扎在那,并且对我大明虎视眈眈……搞毛啊这是!这穿越的剧本不对啊!走进逗比版简介:可怜的历史君为何频频遭遇穿越者强暴,大明神罗奥斯曼为何无端续命,隔壁史达林因何半夜发出惨叫,法英为什么没有离婚,北美大陆上为何写着勃艮第三个大字,一切尽在“大明科技世界第一”!本文有萝卜,有多炮塔,有神棍,就是任性!┑( ̄Д ̄)┍PS:觉着主角甄晓仁名字毒?可甄晓仁=真小人的同时也=真笑人啊!O(∩_∩)O哈!哈!哈!果然还是没什么人,书友群撤啦……
  • 网游之魔道轮回

    网游之魔道轮回

    遗忘的是岁月不被遗忘的是不灭的战魂面对死亡的召唤血液在沸腾灵魂在激荡即使失去了躯体仍有不灭战魂印记着延续恒古的战斗……推荐本新书:《英雄无双》书号1512588,可直接点下面推荐链接门进入。东方九个朝代特色国家,西方英雄无敌九种族,两者经典事件和人物激烈碰撞。在乱世中,失去一切的主角从种田开始,在游戏里杀出个未来。
  • 寂灭

    寂灭

    一把寂灭古剑;一段爱恨情仇。他,生于世家,身为花家少主,却为了复仇,孤身一人,浪迹江湖。她,与他青梅竹马,却红颜薄命,沦落风尘,一生颠沛流离。他,本为正道,年少时誓要除魔卫道,却被正道无情抛弃,百般追杀,无奈之下,一怒成魔。从此,寂灭在手,驰骋天下,纵然一世沉沦魔道;纵然万年难入轮回。弃我魂魄,舍我往生。永生永世,不入轮回。我亦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