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11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在钱理群等人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认为“现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这里就包含了某种对现代性的认知。区分旧文学与新文学的分水岭,最根本的,就是看其是否具有现代性。就以现当代中国小说为例吧,它们无疑是与中国古代小说相比较而存在的。这里含有时间和内涵两层意思。在时间上,一般来说,现当代小说是指“五四”“文学革命”以来至今近一百年间的小说。在内涵上,首先,现当代小说是以现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或文白间杂的古代白话文,是以借鉴西洋小说格式取代了中国古代小说章回、话本、笔记体的格式。当然,在内涵上最根本的区别还在于观念和意识的不同。古代小说,即使是含有大量民主性精华的优秀古典小说,总体上仍与封建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写历史,总不忘归到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论思想;写道德,总不忘归到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写命运,总不忘归到生死轮回的宿命论人生观念,而结尾又总是跳不出“大团圆”和因果报应的窠臼。在这里,历史循环论与进化论,专制的文学与人的文学,贵族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艰涩的“山林文学”与通俗的“社会文学”,泾渭分明,这既是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分标记,也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本的价值坐标。现当代小说在把握生活的眼光上首先要求贯注现代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它的属性应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近一百年来,为了人民的独立解放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因而现当代小说的题材是极其丰富的,广阔地描绘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表现他们无比丰富的思想和美丽复杂的人性人情。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总是映现着对人的尊重,对“国民性”的反思,对民族复兴的热望,对现代文明的呼唤等等繁复的文化意蕴。这一切能说与现代性没有密切关联吗?

现当代文学何以能够在外在条件剧烈变化的情势下,保持着自己的主潮激荡前行,仍有那么多的作家跨代跨际,延续着自己的创作生命,还有更多的新起作家继往开来?这只能说明有一种相通性存在。这种相通性过去被遮蔽了,但实际一直在起作用。现代性是否就是众多的作家共同的内心憧憬和价值路标?现在看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背景,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世界化”与“民族化”。“世界化”又包括“欧化”和“俄苏化”两条路径。其中,“俄苏化”对左翼作家、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家、解放区作家影响极为深远,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更是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性写作倾向。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语境下,“欧化”再次蔚为风潮。“大众化”、“民族化”作为强调本土的审美标准和文学发展方向,同样源自于现代性追求,它在延安被突出地提出,其实可远溯至“五四”时期和二三十年代的相似吁求又直接导致了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基本风貌。然而,物极必反,这种思潮被强调过头又会违背初衷,变成一种禁锢和封闭,延缓了现代性的发展。再如,从文学思潮的角度来看,“五四”时期启蒙主义和个性主义文学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再度回响和接通,而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形成的“左翼文学思潮”则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解放区乃至建国后“十七年”都以不同的面目流贯,直到“文革文学”步入彻底反现代性和荒谬化。现代主义思潮早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就已引进中国,但因语境原因声息渐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遇合变革、开放的氛围,再度风行,成为纯文学圈内不少先锋作家奉为圭臬的标志。

然而,如果有谁认为现代性只能是与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的同步观念,如果认为文学的现代性只是以文学的手腕和形象来“配合”现代化要求的话语,那将是对文学现代性的莫大误会和庸俗化曲解。那也就只剩下虚浮的昂扬,没有了深沉的思考的悲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是文学的现代性,就不能不诉诸审美和情感,所以文学的现代性要在文学中发生作用,将会置换为现代性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这种情感和意识可以带有抗辩性,悲剧性,批判性并且充满怀疑精神,以至陷入迷茫也不要紧,因为它是文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从哲学上讲是站不住的,但从文学上讲就绝对有理。黑格尔说过,假如没有情欲,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物都不会得到成功。这就是文学的眼光和说法。这里还想举一个例子。2002年首次发表了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致周扬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说:“农民,基本上是民主主义的,即是说,革命的,他们的经济形式,生活形式,某些观念形态、风俗习惯之带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只是农民的一面,所以不必说农村社会都是老中国。在现在,新中国恰恰只剩下了农村。”基于这样的看法,毛泽东认为,“鲁迅表现农民着重其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之故”。我相信这是毛泽东对鲁迅创作最真实的想法,我认为这也是评价鲁迅的另一个视角,是“一家言”。但我们分明可以感到,毛泽东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鲁迅,他也涉及到现代性(“老中国”,“新中国”),但他讲的是政治的和社会的现代性,而鲁迅的“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却是出于文学的入学本性和文学的现代性,并非因为“未曾经验农民斗争之故”。

由此我很赞赏黄子平等三人对“悲凉”的发现。尽管当时还没有流行“现代性”的提法,但他们领悟到了这一贯穿20世纪中国文学的美感特质,并将其贯通之:“从鲁迅的《呐喊》《彷徨》,茅盾的《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巴金的《寒夜》,以及新时期文学中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人到中年》《李顺大造屋》《西望茅草地》《黑骏马》等一大批优秀作品中,你体验到的与其说是‘悲壮’,不如说更是一种‘悲凉’。‘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一方面,‘历史的必然要求’已急剧地敲打着古老中国的大门,另一方面,产生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与实现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却严重脱节,同时,意识到这一要求的先觉者则总在痛苦地孤寂地寻找实现这一要求的物质力量;……这样一种悲凉之感,是20世纪中国文学所特具的有着丰富社会历史蕴含的美感特征。”

三、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现当代文学的贯穿性思想主线

现当代文学的时代背景不断转换,每个时段的焦虑中心不同,但抛开表层的即时性要求,减去抗日时期的时事剧,活报剧,小品,大跃进年代的口号诗和歌谣,“文革文学”的畸形膨胀的政治话语,粉碎“四人帮”时的民间诗歌,政治剧等等(非文学现象不止这些),我们发现,仍有一条相对稳定的贯穿性思想主线在时断时续地顽强潜行,实际上决定着文学深层价值追求的选材倾向。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就是这种贯穿在现当代文学历史中的思想主线和精神命脉。在一百年来的文学中,它不是抽象的存在,也不是没有变化、演进,它在每个时期侧重点不同,反封建,反专制,反理学,反宗法,反侵略,反阶级剥削,反压迫,反殖民,启蒙,建设,改革,开放,它不时地游离,有过许多曲折,弯路,失误,却又磁石吸引一样不断地回归。笔者曾经提出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是对民族灵魂的重新发现和铸造:“这股探索民族灵魂的主线索,绝非笔者的玄想,而是众多作家呼吸领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浓厚空气,反思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焦灼地探求强化民族灵魂的道路的反映”。现在看来,这一归纳完全适用于对现当代文学的贯通。我们不说现实主义是贯通性主线,不说人道主义是贯通性主线,而说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是贯通性主线,乃是因为它不局限于某一种创作方法,不是哲学理念,而是更贴近作为人学的文学,更科学,也更具长远战略眼光的一种归纳。

“五四”时期,鲁迅先生承继晚清梁启超等人的“新民”主张,提出了“立人”思想,自觉地以“改造国民性”为自己的创作目的。他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的这一追求,虽不能包容全体,却具有极大的代表性,显现出中国现代小说的主导思想脉络。李长之在谈到鲁迅时说,他永远对受压迫者同情,永远与强暴者抗战,他为女人辩护,为弱者辩护,他反对群氓,反抗奴性。《阿Q正传》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追求,阿Q遂成为共名。在对阿Q的阐释中,有人指出它表现了人类性的弱点,固然不无道理,但它首先是写出沉默国民的灵魂,写出中国农民的非人的惨痛境遇,以及他们的不觉悟状态。举凡腹诽主义,自欺欺人,自轻自贱,摆“先前阔”,健忘,欺压更弱小者等“精神胜利法”,均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同样,闰土的麻木看客的冷漠,华老栓们的愚昧,鲁镇上的众生对祥林嫂的痛苦的无动于衷,都是那样地震撼人心。在鲁迅的杂文创作中,他以漫画式的辛辣笔触,对“媚态的猫”、“二丑”、“巴儿狗”、“山羊”、“落水狗”、“细腰蜂”、“奴隶总管”等的概括,无不指向诸“社会相”的文化心理深层,使得人们必须认真地对国民灵魂以及自己的内心进行反省与拷问。继续着这一审视的,是侨寓者的“乡土文学”:一方面是对那片“净土”的深刻的眷恋,另一方面是对“乡村”的深刻批判;“乡愁”包含着批判的锋芒,“异域情调”蕴含着对“乡土”的浪漫回忆。继之,沈从文笔下的野性的返归自然,充满生命意识的人生样相,折射出的是作家对民族雄强活力的渴盼。在老舍的笔下,旧派市民的保守、苟安、中庸、迷信、怯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审视等,无不是对国民性批判这一文学传统的独特承传。

“民族灵魂的发现”这一主题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没有中断,只是它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声浪的覆盖下以更隐蔽的形式潜在着。赵树理的《三里湾》和《锻炼锻炼》中,对农村中一些人物的自私、狭隘、懒惰有惟妙惟肖的刻画。柳青的《创业史》中梁三老汉这一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民形象,实际上是对中国肩负着几千年私有制社会因袭精神重担的农民形象的高度概括,他那谨小慎微、动摇、观望的矛盾心理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心态。新时期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也让人过目难忘,日子好起来的农民陈奂生进了一趟城,寻找与人平起平坐的感觉,住五块钱一夜的招待所愤愤然,后来就心安理得了,他让我们想起阿Q的某些精神气质,但比之阿Q,他毕竟开朗多了,有人评论说,“陈奂生性格”是国民性格中美德与弱点的一面镜子。

如果说,作家对“民族灵魂的发现”是较多从否定方面立意,希图文学能对建构健全的国民性有所助益,那么,“民族灵魂的重铸”则从正面表达了作家对理想国民的想象。从沈从文对湘西天真、淳朴边民的讴歌,“左翼文学”中对浪漫革命者形象的塑造,老舍对天佑太太、韵梅以及愤起之后的诗人钱默吟的倾心礼赞,到建国后“十七年”时期作家在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中对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的夸饰打造,都可作如是观。从《原野》的仇虎到《红旗谱》的朱老忠到《红高粱》的余占螯,可以见到中国农民的英雄梦想和对原始强力的渴望。在诸多理想型的人物中,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白嘉轩这一形象的文化意蕴颇为复杂。白嘉轩在白鹿原上威望素著,但在几十年颠来倒去的政治斗争中,他越来越陷入无所作为的尴尬。究其根本,他的思想是保守的,倒退的,他的人格却充满了沉郁的美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某种道德境界,东方化的人之理想。这里包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及其人格精神的观照与思考。

自从鲁迅先生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乡土文学一直保持着强盛的创作势头。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又有了身在华北的大量汲取民间民俗话语的赵树理、马烽和抒情型的孙犁等人,以及更接受西洋写法的柳青、周立波、丁玲、陈残云等。建国以后,乡土文学更是蔚为大观,直到80年代,始终是中国文学的主体形象。高晓声、贾平凹、陈忠实、路遥、张炜、李锐等作家,均以乡土创作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可以说,中国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农民文学。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文学这样,与农民形象农民问题有如此深刻的不解之缘。在文学传统上,20世纪中国文学除了对中国农民和乡村的持久关注之外,对知识分子精神境遇的书写,对妇女命运的同情与关切,也都是非常突出的,这些都与总主题息息相关。每个方面,都是可以建立起人物的谱系的,由此可引出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三大人物谱系。

关于知识分子主题的发展脉络曲折复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这一叛逆者的疯言疯语,使我们感同身受一个“独战庸众”的个人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有所发现的紧张,以及最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苍凉心境;《在酒楼上》通过吕纬甫与“我”的邂逅,吐露“蝇子式的绕圆圈”的生活苦闷,表现了现代知识者的孤独,颓唐,失落,妥协和觉醒之后找不到出路的绝望感。是鲁迅先生开启了知识分子自我审视、自我启蒙和真诚忏悔的先河。在钱钟书的《围城》里,方鸿渐是个充满自我矛盾的人物,他既正直又虚假,既真诚又油滑。在几十年后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里,倪吾诚上演了另一出文化性格的悲剧,他向往西方文化,却无时不在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被几个乖戾的女性折腾欲死,受虐而又虐人,忍受着无可解脱的痛苦。我们记得“激流三部曲”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遭到无情的摧残,觉慧的反抗和出走,曾带来了怎样的曙光和气息,而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既是作家在自己身上发现觉新品性,触摸到知识分子人格中的奴隶根性,也是对鲁迅先生知识分子自审主题的接通,我们由之引起深深的历史感慨。郁达夫在《沉沦》等作品中写到知识者由于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而导致的沉沦,在贾平凹笔下的庄之蝶身上似乎也能发现,而郁达夫等人的“自叙传”小说体式,在20世纪80年代张贤亮的创作中又一次得到印证,然而历史却经历了何等的沧桑巨变。叶圣陶笔下的灰色小人物,茅盾的《蚀》三部曲,巴金的《憩园》《寒夜》,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十七年”时期的《红豆》《青春之歌》,新时期王蒙、李国文、王小波等人的小说,都为我们奉献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足以构成一个深长的人物画廊。

同类推荐
  •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本书整个故事,从人物到景致,从情节到细节,都暗藏诗意。本书通过细致的研究和提炼,找出蕴含在故事中的诗词,并结合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历史背景、人文底蕴等进行了彻底的剖析,再对所有关于《甄嬛传》的评论等等资料进行整合,最终成就了这一本以《甄嬛传》小说为主导的衍生诗词文学作品。这一个静好的秋日,且让你我在《甄嬛传》古色古香的文学风韵下,品一茗茶、燃一熏香,悠然而闲适地寻觅藏在那字里行间的唐宋风韵、古言风采,书中选出的六十二首古典诗词,句句出彩。每一首诗,都因为《甄嬛传》而韵味更浓,每一阙词,都因为《甄嬛传》而隐喻深深。
  •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假如我们什么都不怕

    害怕下雨;害怕日晒;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失业;害怕经济不景气;害怕房价涨太快;害怕改变;害怕一成不变……为何社会越发达,人们怕得反而越多?香港三大词人之一周耀辉,凭借对社会现实的精准观察,用诙谐幽默的文笔,将人们内心不敢面对的东西轻松揭破。从A到Z的128种恐惧症,每个症状,每个“病人”,原来都与你我息息相通。如果“害怕”是种病,这本书就是最全病理分析手册;有句话叫“久病成医”,所以:读完这本书,(但愿)你可以什么都不怕。
  • 空心人

    空心人

    由罗雨主编的《空心人/中国80后诗系》,相当真切地抒写了一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即她所谓的“空心人”的感受,从一个角度独特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失落。罗雨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对当代诗歌的研究与创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并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北大岁月

    北大岁月

    本书精选来自北大教授、北大学生及北大校园报刊上的美文佳作,书中让你重回到上个世纪上半叶时期的北大,重温这段感人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时间抉择

    时间抉择

    纯原创电影剧本,科幻悬疑题材,由于一块手表能够扭转时空而改变了人物之间的命运,在爱与放弃之间,他们做着艰难的决定。第二部分是纯科幻部分,科幻悬疑从第三部开始,四、五部分都涉及到悬疑。第一部前传部分,是纯现实部分,没有悬疑和科幻,也是整部电影最纯粹最单纯的恋爱部分。最复杂最纷扰的部分在第五部,因为前面交织的情节全部都体现在了第五部,也是本电影最精彩的部分,第三、四部涉及到一部分的悬疑,没有出答案的悬疑,不仔细阅读会觉得第三部很简单,其实不简单,悬疑最多的在第五部。
  • 如果你也曾爱过

    如果你也曾爱过

    她在十六岁的时候爱上一个人,从那以后,她用上全部青春来赌她的感情。他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带过一个女孩子,她说爱他,他只觉得荒唐可笑。谁也没有拿这十六岁的爱情当真,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她说爱他,真的用尽了一生。
  • 失去监控

    失去监控

    齐柯一次意外的受伤,被神秘势力植入的追踪器,随着挂下的一块皮肤离开身体,失去监控的齐柯随着,胸前佩戴的石头胸坠残余能量的融入身体,齐柯身体有了特殊功能,自己大脑可以与电脑想通控制电脑,,,,,,,,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烈火连城

    烈火连城

    列国争战,并非只有战争,还有权谋人心。战斗,并非只有你死我活,还有热血眼泪。攻城守城,并非只是云梯檑木,还有海陆空地四栖作战。爱情,并非只有大团圆,还有身份的无奈。结局,还有意外……
  • 变形之始

    变形之始

    你有什么能力?这个我可以变形。你能变形?呵呵,老子不仅能变形,还他妹的能变硬。......我真的能变形!滚犊子!诈骗还诈到这来了。
  • 邪王宠妻狂:废材逆天大小姐

    邪王宠妻狂:废材逆天大小姐

    “真是个无情的女人,为你出生入死,为你机关算尽,为你与天下人为敌,你都不会感动一下吗?”女子冷笑,“是啊,我这么无情的女人,你喜欢我什么呢?”她是二十一世纪金牌狙击手。一朝倒在敌军炮弹下。欲火重生,发现自己重生在叶府废材大小姐身上,他,杀伐果断,冷漠无情,却把她捧在手心上宠。“邪王,本小姐跟定你了!”
  • 天庭杂役工

    天庭杂役工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挡不住我心,满天神佛皆听我令……这句话不太适合本书猪脚!因为工业化的污染天庭已经有几百年没有飞升的修炼之人,使高高再上的仙职人员不得不在人世间选拔工作人员,而吴能就是这个幸运儿,在父亲破产,母亲重病缠身,自己被炒鱿鱼的多重打击下万念俱灰,走上了自杀的路,偏偏天不让他死,就在跳下楼顶的一瞬间被一道金色光芒接走,从此开启一条“不归路”
  • 一个月亮和一杆老枪

    一个月亮和一杆老枪

    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感悟和融合一个灵魂对一个灵魂的叛逆和忏悔。
  • 心跳假面嘉年华

    心跳假面嘉年华

    “超级花美男”初葵海做梦也想不到,正在自己奋勇地“英雄救美”的时刻,却被学院里神秘的贵公子宸塚光狠狠地打击了一番!从天堂跌落地狱的初葵海开始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砸碎珍贵的古董花瓶、被美艳警长雪姬误认为绑架犯同谋……然而的是,所有人都对自己说,你是个女生!到底是可怕的谎言,还是苛刻的卖身契约;是花美男大考验,还绑架案……真假花美男的COS人生,爱之PK正在持续进行中!